首页 > 文章中心 >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范文第1篇

欢乐温馨的圣诞节又到了,我用真心的祝福和绵绵的思念编织成柔暖的围巾,紧紧地围绕着你,让你拥有一个暖烘烘甜蜜蜜的圣诞节!圣诞快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圣诞节的黑板报,供大家参考。

圣诞节的作文1圣诞节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有一次使我非常难忘,这要从三年级的圣诞节开始说……

圣诞节那天,其他班上的同学们都拿着礼物站在教室里拍照,我们也非常想要礼物,可是摸摸空空的抽屉,我失望极了。我走在走廊上本想透透气,结果三班的同学们走了过来,看着他们戴着圣诞帽,兴高采烈的有说有笑地走着时,我心里又不住地泛起一阵阵嫉妒心,直到上课铃响起,我飞奔向教室,一进去,一阵吵嚷声传到我耳边,原来同学们都在问老师有没有礼物,老师不紧不慢的说:“急什么,等一下吧。”说着朝窗外摆了摆手,只见三四位妈妈搬着两个大大的箱子走了进来,同学们用惊讶的眼光看着老师又望望大箱子,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麦当劳!”

妈妈们打开箱子,我们立刻坐回座位,等着发礼物。妈妈们给每人发了一份神秘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是一份精美的麦当劳儿童套餐,里面有:鸡块、一个小玩具和一杯饮品。谢谢几位妈妈们给我们准备的礼物,让我们过了一个难忘的圣诞节!

圣诞节的作文2圣诞节你们都收到了什么礼物?我猜大家都是爸爸妈妈给你买的吧!可是我是圣诞老人送的。我已经收到圣诞老人两次礼物了。

第一次是在--年的12月25日。我放学回到家,刚一进门,我想不到的是灯上挂着圣诞礼物,还有一封信。平安夜我曾给圣诞老人写过条子。写的是:“圣诞老人,我想要一个遥控车,最后祝圣诞快乐,身体健康。”圣诞老人的回信是:“谢谢,你已经有一个遥控车了,所以我送给你一个米老鼠。”我连写作业都顾不上,直接打开,果然是一个米老鼠。底下有一个按纽,一按,便唱起了《月亮之上》。听到这首歌,我感觉好像见到圣诞老人一样高兴。

第二次是08年的12月25日,这件礼物,我感觉这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但爸爸露着一张诚实的脸告诉我:“圣诞老人真有”。我与同学也提起过这件事,同学都说肯定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这两年解答这个问题也很难,我是半信半疑。今天,我写这篇文章时,姐姐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名叫《圣诞节老人的来历》。

圣诞老人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人,每年12月25日,他都给穷人送礼物。后来,他死了,为了纪念他,有很多人学做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玩具)。圣诞节是多么令我难忘,多么让我激动。今天,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圣诞老人是真有的,他是多么的关心我,我心里是多么的喜欢他,每当回忆起圣诞节,我就会由衷地发出会心的微笑。

圣诞节的黑板报漂亮又精简模板相关文章: 圣诞节黑板报漂亮又好看内容大全

漂亮的圣诞节手抄报万能模板大全

又美观又好看圣诞节黑板报大全

圣诞节手抄报模板简单漂亮2020

小学生圣诞节黑板报漂亮好看内容大全

2020最新圣诞节黑板报美观又简单

又精美又大方圣诞节黑板报大全

漂亮的圣诞节简单手抄报模板作品

好看又简单圣诞节黑板报大全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能表达并且体现文化实体。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所以,我们才能自如的运用这种语言。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遗产,又会使文化实现永恒,同时,语言的变化也会反映文化的发展变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和恰当地表达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法来实现: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培养文化意识。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三、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四、挖掘教材内涵,培养文化意识。

    1运用英语情境教学,培养文化意识

    情境教学遵循反映论原理,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趣和潜在智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根据所学知识,积极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讨论或角色表演,为他们提供运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创设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问路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课本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中西方文化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宣传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实现英语教学“双向文化沟通”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具体的说,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妇女节、愚人节、五一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万圣节、圣诞节、新年等中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旗和一些肢体语言穿插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国家、社会、世界意识以及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力量,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心和正确健康的文化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

    3.1注重课堂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开展课前‘`3分钟英语”,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文化的“speech",每次英语课前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作演讲。每次演讲的内容尽量不相同。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文化知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跨文化意识的机会。同时要开拓渠道,有效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要介绍中外传统节日,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和电教设备,播放这些节日的影像片段,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历史由来、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传统的异同。如教师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告诉学生中西方的异同:“礼尚往来”是中国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

但在西方国家,人们不太看重礼品的价值,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重要,而且,一般来说,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品,以免被误会为贿赂。同时也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

    3.2重视课外文化熏陶

    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室查阅图书,上网搜索阅览资料,设计框架,绘制图画,设计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出谋献策,力求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手抄报上,同时在手抄报上面插人相应的图画,使整个版面图文并茂。手抄报制作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展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展览活动。结合搜集的资料与手抄报的内容,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美经典戏剧等,大家的表演会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表演中,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才能在英语交际中得心应手,不至于闹出笑话,出现尴尬的情况。

    4挖掘教材,渗透有关文化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化渗透在《英语阅读教程)中的每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包括学习有关语言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就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又子和刀。于是在结合教学内容时,我适当为学生增加了有关的内容。如在the allamerican slurt一课中,当学生学习了ham-burger, sandwich, pizza and  steak等单词后,我便带了plate, fork and knife让他们亲手动一动、说一说,学习如何使用这些餐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认识。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82-02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中职教学的方向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劳动者。英语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职高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际运用能力却不够乐观。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具备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商务专业的学生看不懂单证,不会书写基本的商务信函;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看不懂大型机器设备的说明书,不能对之进行操作及维修;旅游专业的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等等。而职业学校的英语课堂也令人甚为担忧,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看课外书、聊天、睡觉;教师在台上大谈句子结构,语法满堂灌,学生却在台下听得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失去动力。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表达、交流和交往。而语言离不开环境,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和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

因此,本课题要改变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的现状,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一、要学好一门语言,环境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学好英语很困难,因为身处中文的环境。每天只有短短几十分钟与英语打交道,英语水平提高的速度可想而知。生活化教学应从教学环境入手,所谓教学环境就是教室。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方法:①教室内的设施贴上英文标签,如desk,blackboard,stool,door等;②布置教室时用英文名言来代替中文名言,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③在教室里设置英语角;④出黑板报时增添英语专栏,或在圣诞、感恩等节日期间出全英文的黑板报,介绍节日背景和相关的传统文化。这些手段都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对英语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课堂教学要生活化,就是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教词汇时可以使用图片、实物或利用动作、表情,抑或几句简单的英语描述,让学生接收到新的词义。在教授对话、课文时,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某个情景,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去完成某个任务,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例如,教授Go Out and Enjoy Life!这一单元时,问路部分可利用地图或大家比较熟悉的街道,借助课桌将教室布置成公园、商店、医院等,给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情境,从而掌握Go straight on,Turn left,Cross the road等表达方式。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创设生活情境提供了便利。还可利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图片、视频,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幅视听立体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使课堂更加生活化。

三、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任务拓展生活化

笔者有意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学生交来的作业中有关于饮料的green tea,jasmine tea,mineralized water,Nongfu spring等;有路牌Hongmei Road,toll gate,sidewalk等;有各种商标SAMSUNG,LG,ONLY,NIKE等。这样,可让学生发现英语无处不在,用这种方法还有利于记忆。此外,笔者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味的课外作业,如做一份手抄报或用相机捕捉节日气氛,让他们了解外国文化。例如,万圣节时,学生在手抄报上写下了它的历史history,知道了它的活动trick or treat.对于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让学生查资料,知道了这个传说的由来,了解玛雅文化;圣诞节时,很多学生在商场、街道、公园拍下珍贵的照片,感受英语国家的节日气氛。

四、利用各种节日组织主题活动

英语活动生活化也是进行生活化教学重要手段之一,可利用各种节日组织主题活动。开展活动时,学生的情绪都非常高涨。过圣诞节时,让学生装饰圣诞树,挂上各种各样的礼物。每个学生都给同学、好友准备礼物,有的是贺卡,有的是学习用品,还有各种小玩意。用英语写上祝福语,在晚会上互赠礼物,并且用英语表达自己深深的祝福;过万圣节时,让学生自己制作道具,把自己打扮成“小鬼”。有的戴上面具,有的穿上披风,还有的提上南瓜灯;小组表演时,学生学着外国孩子的样子在人前“装神弄鬼”,索要糖果,同时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很投入地表演,不断出现的意外令大家捧腹,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

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手段还有很多。它们让教材回归生活,激起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课堂和生活得以最大限度地融合。教室可以是“家”,可以是“公园”,也可以是“街道”,而教师则是学生的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主动汲取知识的甘泉。英语生活化教学让我们在新课改中尝到了甜头,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让教学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范文第4篇

在中韩端午节相争韩国最终申遗成功后,举国感到忿忿不平,国人们纷纷指责韩国卑鄙,下贱,无耻,抄袭中国申遗项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国人能够反思自身呢?与其说是韩国抢走中国的端午节,不如说是国人自己扔掉它罢了。

其实,韩国申报成功并非是坏事,恰恰相反,还是件好事。何解?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是的,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那些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人们打响了警钟;给以那在背后骂骂咧咧,指责韩国过错的无知国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件事件进行深刻反思。

时常在一些电视节目中看见被岁月给尘封,被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掩盖的传统建筑,传统文艺,甚至传统习俗。面对灯红酒绿,层楼叠榭的摩天大楼,谁会甘愿住在那破旧,老土的四合院,窑洞,吊脚楼,过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谁还会对那传统的造物技术——简单粗糙的物件和纯手工高强度劳力而放弃学习更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从而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在眼球经济,泡沫经济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保留住中国的国粹——京剧……少之又少罢了。

今天,大多数80后,90后,00后不过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在一次小学生问卷调查中,有记者专门“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目,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填写了“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端午竟成为孩子们眼里最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学生们更愿意过圣诞节等洋节。“我最喜欢过圣诞节了,能收礼物和贺卡,大家还能一起玩,很开心。端午节就很平淡了,唯一盼头就是放假,就连吃粽子也是平时就能吃到。”某小学生回答说。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过圣诞节,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过于单调和严肃,都不如圣诞节般轻松有趣、充满幻想。

而当问到屈原是哪国人,是干什么的,学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门,离奇搞怪。而在几十年前,即使目不识丁的老人们都能谨记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对国家君王的忠贞,还有每年的划龙舟是为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包粽子扔进河里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演变为吃粽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节竟成为学生眼里最不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吃粽子竟是大多数学生们的唯一项目,端午节难道就将成为粽子节了吗?最后只能用吃粽子来苟且地维持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吗?

为何我们就不能够直视韩国申遗成功背后的默默付出呢?其实韩国端午节跟我国的端午节大相径庭,甚至起源和各种项目都无一相同。我们输就输在没有象韩国一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何其相似,与当今被我们骂骂咧咧的政府官员那样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说的冠冕堂皇,而实际做的却不尽如人意,其实我们又好到哪儿去呢?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范文第5篇

英语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来自生活。口语交际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很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创设交际情境,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其知识面,丰富交际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言,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宽松的气氛下,通过与学生的游戏、交谈等活动,在短时间内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让每个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果说宽松的气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那么激发学生兴趣就是这扇窗户中闪现的第一道风景。

在教学中,笔者摸索了一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游戏法

小学生思想单纯,爱模仿,敢开口、胆子大。在教学中,开始他们听不懂,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形式多样的气氛中学习,还要把课堂游戏作为润滑剂。比如在学完各种颜色词后,可以做“颜色萝卜蹲”游戏,一种颜色的蹲完叫另一种颜色的蹲,这种游戏参与的人多,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时课堂上还可以教唱一些简单的儿童英语歌曲、英语歌谣、英语绕口令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舞蹈、猜英语谜等。

二、 角色表演法

小学生好奇好动,敢大胆地使用语言,因此扮演不同的角色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办法。比如在学习了职业名词后,可让学生扮演teacher、 farmer、 worker、doctor、 nurse 、policeman、 cook 等角色,让其他同学说出职业名词,不断地练习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Where does he/she work? 还可以让学生练习买东西、问路、打电话、借书等等。

三、 动手法

画一幅上了不同颜色的漂亮图画、亲手做一样精美的实物,是小学生最喜爱、最拿手的活动,特别是在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新年等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教师让学生们事先做些准备,想好要做些什么,并想好完成之后可以作为礼物送给谁。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师语言指令,去画,去涂色或者自由发挥。有一次,笔者观摩了一位外教上课。他让学生们画喜爱的图画,涂上颜色,然后用剪刀裁成想要的形状,再用一根丝带捆扎好,做成圣诞节贺卡,先悬挂在教室的窗户上,让全班同学一同欣赏,然后再送给亲朋好友。贺卡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笔者情不自禁地拍了好几张照片留念。

四、直观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如在教学服装类名词和颜色词时,我们要用到这些句型:What’s this/that? What color is this/that......? What are these/those? What color are theses/those ......? 我就带上各种颜色的外套、短裙、连衣裙、T-恤衫、衬衫、长裤、短裤、鞋子等,用猜测的方式让小朋友们猜猜我要从包里拿出来的是什么,什么颜色的。我反复使用以上的句型进行操练。运用直观教具,易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

五、TRY法

TRY法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的缩写。也就是老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性语言,让学生对这些指令性语言做出动作上的反应 。这是一种流行的儿童学习英语过程中可采用的活动。特别是在儿童还不能对语言进行输出之前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儿童对语言是否理解。如在教祈使句的指令性用语时,就可以教学生做动作:Come. Go. UP. Down. Run. Walk. Hop. Sit. Stand. Come in, please. Stand up. Sit down. Come to the blackboard. Go back to your seat. Run to the door. Walk to the window. Hop to the teacher等。 教学时,先一个词组一个词组发出指令,学生做动作,然后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教师发出的语言指令,由单词到词组,逐渐过渡到全句,同学们可以边发出语言指令,边做出动作。这样,学生们说得轻松、准确,接受快,压力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写设计TRY的各种活动,灵活运用,使学生快乐学习。

六、多方引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