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cad实训总结

cad实训总结

cad实训总结

cad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1.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积极进行教材建设针对“土木工程CAD”教学内容优化、授课用软件版本低等问题,我们组织“土木工程CAD”和“建筑制图”的任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将基本教学内容分为CAD软件的基本知识、绘图准备、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注释、图块与外部参照、尺寸标注、设计中心及查询功能、图纸空间及打印输出等九部分,并通过实例深化对每部分内容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土木工程CAD》教材,该教材以AutoCAD2013软件的基础命令为基本教学内容,结合土木工程图纸的基本元素和制图标准阐述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方法,将CAD基本制图方法与土木工程制图规范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完整的内容体系。为了保证内容的全面性,教材中设置了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着色与渲染等内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制图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了利用CAD软件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图的制图步骤和制图方法。教材的每一章都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思考题和上机题,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2.改善教学方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改变“土木工程CAD”课堂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与实训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第一,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机房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演示,学生“一人一机”进行学习;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动手操作时间,并在每节课中保留十分钟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下或上机实训中解决;第三,通过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缩短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训之间的周期,做到即学即练,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将CAD绘图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为,在第一节课将某建筑平面图大作业发给学生,该大作业既包含应用CAD基本命令绘制建筑平面图纸基本元素的内容,又包括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将该大作业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内容融入到各章节内容的讲授中,使学生在学习CAD基本命令的同时,掌握这些命令在土木工程制图中的具体用法;在讲授完最后一章内容后,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完整地完成大作业的绘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寻找图形绘制的快捷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上机实训效果,采用任务引导型教学方法。首先,制定详细的上机实训计划,明确每一次实训的具体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其次,编制针对性的习题集作为实训任务的补充,使学生实训的任务充足,同时,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最后,要求学生将实训成果上交,在批阅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对比甄别,防止出现抄袭或雷同现象,并将实训成果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为了改变传统的纯粹上机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问题,采用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即将学生的考核内容分为上机考核、上机实训和平时成绩三部分。其中,上机考核采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图纸绘制的方式,上机实训成绩以学生上机实训提交的成果为依据,该成果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其上机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来确定。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外,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指导学生在做好实训任务基础上,多动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通过对往届学生实训操作中常犯的错误的总结,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少走弯路,并且掌握一些必要的绘图技巧重视认证考试,构建纵横交叉学习模式为了使学生对“土木工程CAD”的学习得到社会的认可,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在“土木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掌握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的全面知识,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一个纵向的提高,以认证考试为契机,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的扩充和巩固,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纵向提高和横向巩固,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参加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建筑CAD模块)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考试(建筑设计方向),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增强其专业竞争力。

二、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效果

在“土木工程CAD”教学实践中,将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包含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材建设、习题集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和认证考试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系。教学实践表明,“一人一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和操作,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方法改变了枯燥的CAD操作命令的讲解,将CAD操作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任务引导型的实训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一年来的教学考核成绩表明,这种考核方式能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任课教师提供了客观的教学信息,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积极动员和认真辅导,大多数学生参加了相关认证考试,通过率在90%以上。由于教学效果的改善,课程的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教与学中的问题被提出来并及时得到解决,真正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结束语

cad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前言

中职教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中从事技术的工作能力。《建筑识图、构造与CAD制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为目标。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等进行研究和实践。

二、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企业及毕业生广泛调研的结果,对识图投影部分内容的学习是枯燥但十分重要的,因此借助CAD制图软件中的空间模型,辅助教学提升识图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识图与CAD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CAD辅助绘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方位感,从而帮助提升识图能力。

三、重建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综合实训教室),以真实项目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使识图理论基础知识、手工绘图技巧与CAD计算机辅助绘图相辅相成。

四、改革教学手段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

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地操作训练。

五、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因此,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自评互评总表

姓名: 班级:

评价项目 内容及要素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分值 20% 40% 40%

过程性评价

65% 学习能力 识图知识

(20%) 识图理论知识

平面图识读

立面图识读

剖面图识读

建筑详图识读

构造知识

(10%) 基础

柱或墙

楼地板

屋顶

楼梯

门窗

手绘图实训能力

(10%) 绘制基本线型、图例

绘制平面图

绘制立面图

绘制剖面图

绘制建筑详图

CAD实训能力

(10%) CAD基本操作

CAD绘制平面图

CAD绘制立面图

CAD绘制剖面图

CAD绘制建筑详图

综合能力(15%) 识图、审图、改图、出图

学习态度 积极、有上进心、创造力

有耐心、努力刻苦不放弃

学习习惯 不迟到、早退、旷课、纪律好

有礼貌、卫生习惯好

团队合作 乐于助人

重视团队力量

成果评价(35%) 任务完成度、不作弊

六、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建设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建筑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对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有实训室出发,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

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应具备整合企业现场工作与学校专业教学的能力,情境设计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方法上有所突破,需要同时对建筑识图与构造、CAD制图相关的理论及操作掌握透彻,因此,教师应加强培训、进修、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多种途径培训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

cad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能培养;CAD/CAM;项目化;技能大赛;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73-02

引言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发展和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技术,掌握数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是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显著特征,而CAD/CAM应用是数控加工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性质及建设目标

《CAD/CAM综合实训》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或其他相关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多个典型零件或装配体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掌握CAD/CAM软件建模、编制程序并通过数控机床完成工件加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课程的学习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以适应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需要。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紧密结合机械制造业零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岗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与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其他相关课程进行系统设计,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企业真实典型零件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数控技能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训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探索

(一)引进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CAD/CAM应用软件的一些命令,或者命令的操作步骤,例如讲授实体建模时,只是给学生讲解长方体、球、圆台、键槽、拉伸、旋转等建模的方法,虽然给学生一些实践让他们去练习,但是学生并没有领会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拉伸的建模方法,什么时候采用其他的建模方法。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建模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就可以了,而多采用工程中设计的零件或者加工的零件为实例,让学生进行建模并加工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软件命令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到具体工作岗位后才能适应所使用的CAD/CAM软件与学校学的不一样或版本不同等情况,能够更快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我们采用的按照工程项目为内容组织教学,就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完成指定的工程项目训练,达到灵活应用CAD/CAM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中“以项目为核心”的理念,可起到在讲解软件本身的同时,更强化学生如何使用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学与用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二)综合课题的选择

所选的综合课题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所涉及的知识面要尽量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最好来源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产品,也可以从其他课程相关的课题,如平口钳的建模与装配、减速器的建模与装配、钻模的建模与装配等,这样一方面对于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另一方面对相关课程更加容易理解;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产品制造的可行性,加工工艺制定的合理性;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三)重视学生综合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者自己申请学校或学院的科技和创新项目或产学研项目。通过一个个综合训练的题目,能增强学生的工程总体观念,弥补学生知识不足的缺陷,增强学生灵活运用软件设计的能力。创新实验主要让学生发掘生活中涉及到的物品的不足之处,并在设计上加以改进。侧重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申请的项目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设计创新出来的产品还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在上机实践过程中,除了给出有尺寸标注的题目外,还给出一些模型,如生活用品(肥皂盒、烟灰缸、手机外壳、洗发水瓶、鼠标外壳等)。常规的题目训练学生软件的应用能力,日常生活用品模型可以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思维活跃、去除过多的限制,凭他们的能力设计一些形状各异的模型,并允许在实际物品外观造型的基础上作出适当改动。制定各种加工方案,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用他们的审美来为生活设计制造产品,让学生主动去想、去学、去创新,增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学生CAD/CAM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也要选题合适,量力而行。同时,互联网也是教学的好帮手,大量的CAD/CAM网站提供了海量的CAD/CAM资源。在CAD/CAM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科学指导学生下载网上资料、练习网上习题、交流CAD/CAM作品、交换创作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网上文章和资料学习CAD/CAM,养成自学和独力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将机械产品设计和加工知识的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

将机械设计知识、工程制图相关内容和CAD/CAM软件中CAD模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部分就可以采用三维CAD/CAM软件来完成,利用三维CAD/CAM软件的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功能,使零件结构尺寸的修改非常便捷,大大减轻了设计的工作量,将学生从大量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能力的提升、设计结构的创新上。利用其运动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地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得出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性,观察机构的运动规律,分析机构的自由度等,直观易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前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水平正在迅速提高,正向着高效、多轴、复合的应用水平发展,这也必然与CAM软件要进行紧密结合。将数控机床加工知识、工艺参数的设置、数控加工工艺等知识及相关因素在软件使用教学的同时融合进行讲解,而不是切削理论枯燥的讲述,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又能快速熟练的掌握。

(五)将数控技能大赛内容引入“CAD/CAM”课程教学

自2004年以来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国各个职业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全国技能大赛,也积极参加,数控技能大赛成为了衡量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为了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必要将数控技能大赛的内容引入《CAD/CAM综合实训》课程,对现有的《CAD/CAM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CAD/CAM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增加多轴加工的理论、加工工艺、多轴加工的实践操作、CAD/CAM多轴加工操作、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操作等要求。让低年级中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参与到数控大赛的培训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大赛的氛围,部分项目分组进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意识。

让学生也积极参加学校每年一次的技能节,通过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有目标,在比赛中成长和历练,在竞争中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同时增强了岗位实践能力,为实习、求职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改变学习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方式

成绩的评定不能只以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来总评,而是对其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遵循以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原则。学生成绩可由多个部分按照不同权值组成,包括平时成绩、完成各个项目各个模块的质量、期末考试。在平时各个项目的练习中,要养成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方式既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突出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掌握数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是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而CAD/CAM应用是数控加工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CAD/CAM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中,通过引进项目化教学、综合课题训练、与机械相关课程的衔接、增加数控技能大赛的内容、改变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坤.如何将数控技能大赛内容引入“CAD/CAM”课程教学[J].教师,2012,(29):51.

[2]韩伟.模具CAD/CAM技能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3):134-135.

[3]周立波.高职CAD/CAM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cad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具CAD/CAM 四环式教学 件操作 模具结构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机械行业的设计与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新兴的CAD/CAM软件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开始成为新产业时代的标志和核心,其中模具无疑是CAD/CAM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和典型的一个领域。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水平带来了质的飞跃。模具CAD/CAM制造技术水平正在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提高模具CAD/CAM制造水平除了要有先进的制造设备之外,更需要有熟练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模具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重要阵地,更是肩负着培养具有CAD/CAM软件应用技术、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和模具制造工艺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职业教育软硬件条件大幅提升,而生源质量却较低的现实情况下,传统的模具教学仍然延续着以厚重理论为基础,偏重基础切削理论和数控原理的思路进行,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于能实际动手参与模具制造实操过程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改革职校模具专业CAD/CAM课程教学已经成为模具专业课改的重中之重。

一、确立以软件操作技能作为模具CAD/CAM课程教学的先导

企业需求能利用CAD/CAM技术完成整个模具设计制造工作过程的综合型人才。具体如下图1所示。

由此归纳,模具CAD/CAM专业人才的四个能力目标都是以大型CAD/CAM软件作为基本实现工具的,这些软件均以被生产验证了的应用知识功能基础上的扩展及模具构件的标准化设计作为发展方向,使软件的功能越来越接近人的制造工艺和经验。因此模具CAD/CAM教学改革应以CAD/CAM软件的使用技能为先导。

在实际教学操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笔者总结如下几点经验:

(一)以模具实际应用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加以创新处理,突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重新分配理论与实操之间的课时比例,突出职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特色。

(二)建立一套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一批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样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讲―练―操―讲”的四环式教学,即努力实现教学、练习、操作、总结四个环节的无缝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为保证四环式教学方法真正能落实,可根据本地区模具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应的CAD/CAM实习基地。将一些与实践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放在CAD/CAM实习基地进行教学,随堂讲解,随堂练习,随堂操作。

(四)改革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利用投影、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条件构造先进的CAD/CAM教学环境。

(五)改革考核方法,使考核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成绩突出软件操作和实际加工所占的比例,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挖掘其学习的潜能。

二、紧密结合CAD/CAM软件教学与模具结构知识教学

职业学校学生的三维想象能力较差,并缺乏对于模具的专业性认识。所以单纯的模具结构知识和模具成形理论教学对于他们来说较为枯燥和单一,难以引起兴趣,往往教学效果不佳。现在有了CAD/CAM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模块作为平台,教学过程变得直观逼真,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三维建模模拟学习到大量实用的模具结构知识,也可以轻松理解很多模具概念,诸如收缩率、拔模斜度等(如下图2所示);在分模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分型面,继而提出分型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快速深刻地掌握整个分模的过程。

同样,单纯的软件操作技能教学没有模具结构理论作为支撑也一样枯燥乏味,难以掌握。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在CAD/CAM课程教学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具体环节如下图3。

三、合理选择教学过程中的训练项目

模具CAD/CAM教学建议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能利用CAD/CAM软件这一先进手段,结合材料、模具结构等相关知识完成整套模具的设计甚至制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甄选训练项目,做到难易适度,利用成功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障教与学两方面的质量。

总结以往教学中在选择项目方面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产品真实性原则

至少是接近实际模具工作过程的案例,而不能是教师自己想象的。我们一般选取来自企业的产品、教师自己开发的产品,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要求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产品可实施性原则

选择的项目应该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适当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即教师有能力做到,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也能做到。

(三)可检验原则

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下,依据一定规则,结果应该可以被检验,检验过程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对于检验出的问题教师予以指导,学生能进一步进行完善。

(四)趣味性原则

在保证前几个原则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增加项目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中必须有若干个能产生可见的真实结果。

总结

职业学校的模具CAD/CAM课程应在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的前提下,立足软件操作技能,融入模具理论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为企业培养能实际参与整个模具设计制造实操过程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cad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船舶CAD/CAM;教学改革

船舶CAD/CAM,即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各生产领域的普及,CAD/CAM已广泛应用于船舶建造、修理等相关行业,并且显著提高了船舶设计和建造效率,不仅实现了对船舶行业产品的速度及精度的要求,更已成为我国船舶行业与世界先进造船理念接轨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树立了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的目标,这就更要求未来船舶业必须拥有一批既有先进设计理念又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和手段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推动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船舶CAD/CAM 技术可以充分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维修、管理等相关过程,为船舶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实现手段,是当今世界先进造船理念的核心技术之一。

船舶CAD/CAM作为船舶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课程涉及领域广泛,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性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学科之间跨度很大,课程的学了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外,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板书、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除内容及形式陈旧以外,显然已经并不适合《船舶CAD/CAM》的教学工作, “你讲我听”很快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脱离了工程实际的技能训练,效果也往往达不到课程预期的目标。因此,对于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 课程的教学现状与不足

《船舶CAD/CAM》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目标更是直接指向船舶的实际生产过程,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学科之间跨度较大,技术更新较快。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下,教材内容陈旧、更新慢,势必造成教学内容薄弱,重理论轻实践,实训课时量少,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授课效果也往往达不到课程既定的目标。而从未来就业来看,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远离生产现场,缺少船舶设计单位或制造企业所需的先进技术的训练,非常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就业工作。而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看不到掌握CAD/CAM 技术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带来的方便和好处,可能会造成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不佳等后果。

其次,船舶设计软件必须依托计算机运行,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结构相对抽象。单纯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接受知识方式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应以现代造船企业的工程实际为出发点,并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

2 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探索

2.1 重视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

《船舶CAD/CAM》课程涉及领域广泛,学科之间跨度很大,很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正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这些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

首先,AUTOCAD软件的使用。现在的计算机普及程度较高,很多大学生学生在进入学校前,都已经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但对于一些专业软件的使用方面则相对接触较少。AUTOCAD软件的使用熟练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船舶CAD/CAM》课程的效果。因此,在进行AUTOCAD软件的教学时,一定要将绘图、阵列、标注、修剪、偏移、镜像等基本功能使用熟练,可以在讲解到这些章节的时候开设专题,强化训练,为后续课程的讲解打好基础。

其次,突出《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中船体结构部分的理解。对船舶各部位的构件特点的透彻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对于船体制图中图线的简化,更需要深刻记忆并熟练掌握,使学生能够看懂各种图纸,也是为后续学生个人操作计算机绘图打好基础。

2.2 增加课程实训部分在教学中的课时

《船舶CAD/CAM》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极强,这就更加需要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实训不仅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一环,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不够重视、动手操作不积极等现象,大大影响了实训课的既定效果;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对实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训内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鉴于实训对于本课程的重要性,一定要充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识:第一,增加实训课程的课时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以实际工程作为实训内容,分配任务,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主观上的重视程度;第三,合理安排实训进度,设立实训节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进度,从而提高实训的效果;第三,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课程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后的团队合作精神打下基础。

2.3 教学方式多样化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理论知识的讲授又往往环境单一,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效果不理想。目前,信息传播的途径多样化,而网络时代学生又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是有自己的电脑、iPad等电子化设备,可以把授课内容做成微课放到网络上,供学生下载或是在线观看。这样,即便有课堂上漏掉的知识点,或者课下学生想要巩固所学内容,甚至期末复习,都可以方便快捷的回顾以往的理论知识,一定会深受年轻大学生的喜爱。另外,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由学生来演示绘图方法,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加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3 总结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项目化的实训课程以及扎实的理论教学可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船舶 CAD/CAM》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对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授课达到既定的目标。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船舶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 煜,陆 萍.高职院校“船舶CAD/CAM”课程改革探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0(2).

相关期刊更多

摩擦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