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范文第1篇

1、不求甚解是好的,同样,技艺也是层出不穷的,但这结果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2、读书最忌讳不求甚解。

3、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4、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5、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6、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7、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8、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9、以前我读文章不求甚解,经常看上一遍两遍还是对里边的人物关系、中心思想迷惑不解,后来我学会了用心去读,精读细读,带着问题读,终于可以在看一遍后就恍然大悟了。

10、图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1、这是需要精读的文章,怎可不求甚解,随意浏览?

12、他老是对公事不求甚解,处理起来快是快,但总是出差错。

13、你有问题就要问清楚,别老是不求甚解地打马虎眼!

14、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15、你这样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到什么的。

16、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7、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18、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19、若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而不求甚解,将来是不会有成就的。

20、这种做事不求甚解的作风,正是阻碍工业技术升级的主因。

21、这种精密技术工业,怎能容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做事态度?

22、在过去一週内,我不求甚解地听了一些课,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23、看来经理对这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24、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

25、你学数学都不求甚解,难怪同一类型的题目老是算错。

26、爸爸说我虽然天天看书,但从不做笔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27、对待英语课,他总是厌烦至极,每次作业总是不求甚解的去完成。

28、我只有三天时间能在图书馆,为了多看一些,每本书都只能翻翻,真是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范文第2篇

1、不求甚解是好的,同样,技艺也是层出不穷的,但这结果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2、读书最忌讳不求甚解。

3、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4、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5、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6、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7、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8、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9、以前我读文章不求甚解,经常看上一遍两遍还是对里边的人物关系、中心思想迷惑不解,后来我学会了用心去读,精读细读,带着问题读,终于可以在看一遍后就恍然大悟了。

10、图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1、这是需要精读的文章,怎可不求甚解,随意浏览?

12、他老是对公事不求甚解,处理起来快是快,但总是出差错。

13、你有问题就要问清楚,别老是不求甚解地打马虎眼!

14、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15、你这样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到什么的。

16、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7、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18、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19、若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而不求甚解,将来是不会有成就的。

20、这种做事不求甚解的作风,正是阻碍工业技术升级的主因。

21、这种精密技术工业,怎能容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做事态度?

22、在过去一週内,我不求甚解地听了一些课,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23、看来经理对这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24、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

25、你学数学都不求甚解,难怪同一类型的题目老是算错。

26、爸爸说我虽然天天看书,但从不做笔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27、对待英语课,他总是厌烦至极,每次作业总是不求甚解的去完成。

28、我只有三天时间能在图书馆,为了多看一些,每本书都只能翻翻,真是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范文第3篇

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使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沮丧。

读书的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时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的反面教材,大意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的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前半部分意思,却忽略了“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了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得不是字面的意思。

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而且读书时不能囫囵吞枣,读到豁然开朗的阅读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元素,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每个人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有关。

好读书不求甚解范文第4篇

名著可以帮助迷惑者找到生活的方向,名著可以为学习困惑者提供精神支柱,名著可以让脆弱者发现自信对发展的重要性。要想把教学当成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名著的阅读中体会世象百态的神奇,满足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好奇。

【关键词】

名著阅读 “不求甚解” 比较阅读 读书笔记等

强调中学生阅读名著,重视知识的积累,是中学语文新课标的一大要求。假如学生能够多读一点名著,多写一些读书笔记,那么,学生便能受到名著中经典思想的熏陶,在行为品格上受到影响,便可以使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但在众多的名著面前,许多学生难免不知所措,怎样读好它们,确实需要指导。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首先,应要求学生吃透教科书,然后把课外名著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毕竟疏不间亲,读书亦是如此,闲书不能挤正书,正书不能挤用书,这应该是一个首要原则。

名著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的开展,要给学生提供充分阅读的空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其阅读的感受,在师生的多边活动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当教师为其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舞台时,便能够让自己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体会到快乐。学生并不缺乏表现的天赋,而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讲剥夺了其表现的机会,虽说学生的发言能力总令我们担忧,但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当成教学中的重点,当成一项硬任务来抓。

其次,应指导学生灵活阅读,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由于名著浩如烟海,只就教育部列出来让中学生阅读的就达20多部,按6年中学生涯计算,每年阅读量接近4部。书海茫茫,哪能处处求甚解。不求甚解是大量接受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恰如走马观花,在特定的场合下,正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第三,要让学生明白:“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

比较之后,还应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学问不辩不清楚,不争不深刻,理想的课堂状态是,师生之间既能够产生共鸣,又能够产生争论,尤其是后者,假若能够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出色的论辩,那就意味着大家的思维状态是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其实,知识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学习也应该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只是辛劳的教师总把问题复杂化,总担心没有讲到底,学生就永远也学不会,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实际上就是越俎代庖,这对学生提高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是极其不利的。在名著阅读指导上,我们应该让学生针对经典部分进行激烈的探讨,毕竟经过时间考验所遗留下来的知识是永远值得揣摩的。

第四,还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就算记忆力再好,也比不上我们的记录,为了使名著阅读更加有效,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自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而读书笔记的坚持也非难事,只要你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只要你想让学习变成有趣的事,就能够在这方自我教育的平台上看到坚强与自信。经典的文章总能够产生持久而不可预料的激励效果,往往某句名言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知识确实能够改变命运。笔记的撰写,可以是摘录,可以是感想的记录,可以是作品的评述,也可以是对作者著作或思想的研究,这都为我们提高阅读的效果提供了不少途径。

同时还要学以致用,读后要动手写作,即“立地成佛”说。朱光潜早年在国外学习,边学习边写作,可以说是“立地成佛”的榜样。徐特立有一句名言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读书是吸收,记笔记是消化,写作是倾吐,只有多读书,多记笔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肚子里有了“墨水”,文章才能写好。总之,读书有了收获就记下,倘若这收获很有价值,不断修炼,已自成佛。

好读书不求甚解范文第5篇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自小家境贫寒,全家靠一点薄田维持生活。成年后,他几次外出做官,又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辞官回家。他不贪求荣华富贵,乐于过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耕作之余,勤奋读书。陶渊明读书,重点在于把握文章要旨,不刻意咬文嚼字,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当读到会心处,他会高兴得把吃饭都忘了。他的人品和诗文为后人所传颂。

“不求甚解”指读书只重精神,不在字句上多花功夫。亦形容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就浮现在他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诗人晁补之写了一首诗称赞文同的画,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学以致用

1.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指_______________,这种读书方法可称作“泛读”;还有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叫“精读”,也就是要_______________(在原文中找一个合适的成语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