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1.理解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2.能运用有关知识初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3.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相关联的量”和“相对应的数”等术语。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已知体积和高度,怎样求底面积?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4.已知总产量和公顷数,怎样求公顷产量?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知这些数量关系的特征。(板书课题:正反比例的意义)

1.师:看到课题,你想学会些什么?

2.探究正比例的意义

①拿一个圆柱形的杯子,往里面倒水,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水的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关系。

(课件出示例1)

②小组合作讨论:a.水的体积和高度有关系吗?b.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c.相对应的体积和高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表示什么?

学生讨论后反馈:高度增加,体积也随着增加;高度减小,体积也随着减小。

小结:高度和体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高度变化,体积也随着变化;体积和对应高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③内化过程,加深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出示图表:早晨7:10何佳同学走在上学的路上。

讨论下面的问题:①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②仔细观察: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③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上问题,之后引出以下问题:观察以上两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讨论后小结: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②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同。③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小结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议一议: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满意的人数和不满意的人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一台碾米机碾米的情况如下表:

碾米机的碾米数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4.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四、总结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正比例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1. 从预设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预设课堂提问时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该学习内容的目标是什么。二是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回答到什么程度。三是学生的回答如果与预设问题的答案不一致,教师应该预设怎样的第二套提问方案。

在此基础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预设课堂提问。

(1)抓“模糊点”设计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它内容相混淆的知识,对这些模糊点必须予以澄清。而设计恰当的问题进行提问,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为了突出正比例的意义,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在X+Y=5、XY=5和Y=5X中,表示X和Y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哪一个?”这样便能突出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中 “比值不变”这一核心点。

(2)抓“盲点”设计问题。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许多学生通过对正比例关系的初步了解,许多学生把正比例的意义就理解成一个量扩大(缩小),另一个量也就随着扩大(缩小)。因此,我们可以在练习部分进行这样的提问:“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讨论,学生就会体会到,虽然圆的面积是随着半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可是扩大(缩小)的倍数是不相同的,也就是比值不一定。

(3)抓“发散点”设计问题。发散性设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散出去,不断扩至各种渠道、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以求问题的灵活解决。比如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8+8+8+6+8+8=?如何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了8×5+6的方法,另一个学生提出了8×3+6+8×2的方法,还有一个学生提出8×6-2(把6看作8,那么就有了6个8,但8不是6,所以还要减去一个2)的方法。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问题,既可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还可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解题起了引导的作用。

2. 从生成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

(1) 由质疑生成。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提问就要生趣盎然,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由学生反过来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质疑问难,这其实就要生成新的提问。

案例:在进行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把圆柱底面等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时,一位学生举手问:“那也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吧?”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我启发他们问:“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经过讨论许多学生举手说:“不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因为,只有高、底面圆的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相等时,才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圆周长的一半是∏r, ∏r永远不可能和r相等,因此不可能拼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

(2) 由错误生成。新知教学中,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这是比较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的错误出发,生成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由意外生成。在教学时,尽管教师精心预设,但难免有意外发生。正确面对并针对意外有效提问,这样便能有效的化解意外。

案例:教师在教学画圆时,准备画一个圆。当教师把一个脚尖固定在黑板上时,刚画了一半,圆规便从黑板上滑下去了。发生这样的事,底下听课的教师和学生都为上课的教师捏了一汗。谁知,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刚才老师画圆失败了。你们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我失败的原因吗?”一学生说:“因为老师圆规的一个脚尖没有固定住。”教师说:“那说明,我们画圆时首先要固定一个脚尖,也就是要定点。这样很好的启发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问题。”

3. 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生成对应于预设,深陷在“预设”的樊笼里,框得过死,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提问的动态生成。

(1) 问题设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不能预设得太多,太细。按照问题思维空间的大小,可以分为限定性提问和非限定性提问。

以《找规律》为例:

按照下面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图形。

生2:1、3、5、7、9、2、4、6、8、10、1、3、5、7、9、2、4、6、8、10……

正是教师设计了一个有空间的提问,才将学生们的思路打开,创造了预设之外的精彩。

(2) 提问过程:在生成时“变奏”。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教师要根据生成的新情况,及时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和设想。

(3)提问方案:在生成中适时“调整”。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探究,提高40分钟的效率,我常常主动地帮助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目标,但学生在探究前却已经知道了答案。

上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

案例:

教师: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几分之几?

学生齐:三分之一。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正比例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引二导三思 教学模式 实践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设计以“依课标预设问题,据学情决定讲解”为主导,学案引领为轴线,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检测”这三个层面的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了解了”上升到“记住了”、从“记住了”上升到“学会了”、从“学会了”上升到“会用了”为内容的“一引二导三思”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能够得到真正实现。下面,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第一课时为例,说明“一引二导三思”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制定

一次函数的本质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线性增长关系,但学生理解这一本质属性有困难,因此,本课时只从其外在表现入手,从“数”的角度上认识一次函数的本质属性。所以,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定为:一是会判断一个函数关系式是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并能说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变化关系;二是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二、情境导入设计

本节课从小品《打工幼儿园》“白菜卖多少钱”视频片段播放入手,学生看完视频片段后,提出以下问题:

1.在卖白菜这一问题中,有哪些量?它们之间是函数关系吗?为什么?

2.若卖x斤白菜,需要多少钱?

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并不困难,且能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设计

1.自主学习问题设计

阅读P182“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课文内容后,思考下列问题:

(1)你能解决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吗?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___,k和b的值分别是___;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___。

①y=x-6;②y=2/x;③y=x/8;④y=7-x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B.不是一次函数就一定不是正比例函数

C.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特例

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2.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你能不看解题过程解决P183课文中的例1与例2吗?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同伴吗?若不能独立解决,通过看书或与同伴交流能解决吗?你认为教材编写者通过对例1的解答想让我们掌握哪些知识?例2呢?

该环节主要解决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或拓展性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思维神经,扩展思维时空,竖起思维导向的路标,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的十字路口。

3.分层检查问题设计

基础题:你能迅速做出P184“随堂练习”中的第1、2题吗?

中等题:关于函数y=kx+b(k、b都是不等于0的常数,k>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与x成正比例

B.y与kx成正比例

C.y与x+b成正比例

D.y-b与x成正比例

综合题(作业):1.P186 习题6.2 第1、2、3题;2.选作题:能做出P186 习题6.2 第4题吗?

实践表明:应用“一引二导三思”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以真正实现,学生思维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明显增强。在实际操作中转变教师的观念,渗透新课改的理念,不失为一种快捷的办法,边实践边学习边探索,更有利于迅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宋乃庆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正比例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例拓展;结构化;程序设计教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1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程序设计是一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计算编程能力的主要课程[1]。但是又因为这门课程涉及到很多理论性极强的内容和大量的编码知识,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老师只是按照大纲的顺序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即使举例也只是引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例题和例题之间缺乏联系,使得学生只能进行生硬的记忆法来掌握程序设计各种语句,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编程方法,达不到自主编程的教学目的,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程序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编程方法进行自主编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选择具合适的实例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校推行的实例拓展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我校大力推行之后,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明显。

1 实例拓展法概述

实例拓展教学法属于教学方式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实例就是整个教学的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可以通过实例来完成,这也是这种教学方法最典型的特征[2]。运用实例拓展法进行教学,学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自主探索或者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实例任务,同时又会催生出一种新的实例。这种重在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就被称之为拓展实例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尤其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2 实例拓展法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VB语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所以我们就以这门课程为例,对实例拓展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具体应用进行具体。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练习,我们将实例分成了两种,一种在老师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时应用,另一种则在上机实践活动中应用,下面我们对实例的应用进行出详细介绍。

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安排实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所在。在对教学实例进行安排时,老师一定要结合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的需要等因素。同时,实例的拓展应该遵循教育学的客观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学生进行理解[3]。另外,实例的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让他们一看就明白,也不能让他们冥思苦想而不得,要让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完成,而且要将相关的知识点囊括其中,这样才能充分实例拓展的作用。

在VB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教学中,课堂内容可以被大致分成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应用和过程设计等五个部分[4]。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掌握这些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将省略比较复杂的程序代码,对这5部分内容运用到的实例进行简单分析。

在进行顺序结构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计算圆的面积为例,在输入圆的半径之后就可以计算出来。这一实例可以作为入门介绍,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在这个实例中,融入了程序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即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在讲解实例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结构程序的教学中,可以在对上述实例进行拓展,提出问题:“假设圆的半径的小于0时该怎们办?”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提出程序设计中的基本语句――选择结构的if语句。为了让学生理解if语句的语法,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键盘上随意输入三个数字,求解最大值和最小值,在这个过程中介绍if语句的两种格式,即单行格式和多行格式。到这里,我们就在前两个实例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实例。在了解if语句的格式之后,老师还可以对实例进行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求解分段函数,明确if语句和Select Case这两种多支结构的语句格式。

在循环结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新的实例来介绍循环结构For Next语句,例如在窗体上显示出1、3、5、7、9这五个奇数。然后让学生对求解上述数字之和,对上述实例进行拓展。进一步掌握For Next语句。在求和的基础上,再一次对实例进行拓展,让学生在100以内,求出1+3+5+7+……的最大奇数值,在讲解实例的过程中引入循环结构中一种重要的语句形式――Do Loop语句。

在讲解数组应用这一内容时,可以在任意输入3个数字求解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一实例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让学生思考怎样求出任意10个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这个实例引入数组概念和静态数组的使用方法。在这一实例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拓展,求出任意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引入动态数组的概念的和具体的使用方法。

在进行过程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依然在任意求解3个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一实例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将它们分成两个函数,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过程的概念以及Function过程的建立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实例进一步拓展,将3个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成两个Sub过程,让学生通过老师对实例的讲解掌握Sub过程的建立和使用方法[5],并与Function过程进行对比。

以上的实例主要是在引入相关概念和讲解程序基本原理时使用的,需要在多个课时中讲解。根据所讲内容的课时安排,可适当补充其他实例,更加详细地讲解相关知识,也可以补充一些比较有趣实用的综合例子,如制作计算器、打印九九乘法表等,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运用实力拓展法之后,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大增,不管是课堂表现还是作业完成情况都有了明显改善,考试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并真正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设计出实用的小软件来,对于他们将来学习其他知识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实力拓展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灵活地调整,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实例拓展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相军,白晨希.实例拓展法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3(17):47-49.

[2]傅篱.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2):78-80.

[3]孙英,徐顺琼,李兴美.C语言中循环结构程序课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07):186-187.

[4]周显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学习月刊,2010(30):91-92.

正比例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PBL模式;总体思路;VB程序设计

0 引言

VB(《VB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难以理解,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先讲理论、再演示操作、最后指导练习,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VB 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因其操作性、实践性、直观性强很适宜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总结、反思,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问题图式 (problemsehema)以及观念性・理解(coneeptualunderstanding),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 教学实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可以说PBL教学的关键是选取和设计教学问题库。

1 VB教学问题库设计的总体思路

设计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 VB 课程的PBL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而形成了 VB 教学问题库选取和设计的总体思路。PBL问题库的选取和设计应注意把握如下几个总体要求:

(1)贴近生活,与学生专业相关

学生从进入学校后,所接受的大部分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VB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与教学会让很多学生感觉格格不入。在VB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将学习内容细化成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知识点,就知识点设计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这类问题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会留下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程序设计的实用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选择结构与标签控件,时钟控件等知识点的问题设计就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银行、医院、超市等大屏幕上的流动字幕,笔者根据知识点制作成了一个 VB 案例――“流动的字幕”,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运行效果,然后设置问题:如何让标签移动?标签移出窗体后如何重新回来?给学生讲解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点,演示界面设计、代码编写等各个步骤,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VB中的控件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逐渐体会和掌握程序开发的步骤和流程。

(2)注重案例的趣味性

要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当具有趣味性。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和迫切需要下,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

比如循环结构知识点可以通过设计完成一个“常胜将军”的VB 实例来进行讲解,还有比如“猜数”游戏、Windows 中的“扫雷”等、常用软件功能 VB 实现的案例、模拟交通红绿灯、秒表、温度计等等都会得到学生的共鸣。

(3)善于制造错误案例陷阱

“吃一堑,长一智”,人们在认识事物获得认知时,往往出错、碰壁比不犯错误、一帆风顺更能增强印象,加深记忆。基于这一点,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专门针对学生容易出错和可能模糊的知识点来设计错误案例。例如在讲解数据类型知识点时,设计一个“计算器”,然后在对计算器输入数据时故意输入一个整型数,一个字符型数据,演示并查看结果,学生会发现程序运行得不到正确结果,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思考,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找出错误、改正错误,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明显加强学生对模糊知识点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模糊知识的理解。

2 结语

本文以《VB 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找到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与该课程的结合点,对 PBL 教学的问题设计提出了总体思路。无疑,高质量的问题库对保证PBL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并不是简单地把设计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进行讲解就可以达到PBL教学的教学目的。在开展PBL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配合使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方法等,再结合一些实践活动,便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治初.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计算机教育,2011,(24):30.

[2]吴海珍,蒋加伏.关联案例教学法在“VB 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9(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