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意如美人何处

安意如美人何处

安意如美人何处范文第1篇

万福生科的主要受罚者是中介机构,特别是保荐万福生科公司上市的平安证券公司,而对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处罚,却只有对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两人各罚款30万元和终身禁入。美国证券市场也有类似的财务造假案,最震惊的是安然事件。安然公司一度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公司”之一,2001年公司突然破产,揭开公司多年来一系列粉饰业绩并操控股价的财务造假的真相。最后的处罚是:董事长及法人代表肯尼思·莱面临11项指控和9000万美元的罚款,但因其病发去世而被豁免;前首席执行官杰夫·斯科林被判刑24年4个月;前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面临78项指控,判刑10年,罚款2380万美元;前首席会计师理查德·考赛因主动认罪并做污点证人而从轻发落,判刑7年,罚款125万美元。在此期间参与公司财务审计和股票推荐的3家中介机构有花旗银行,罚款20亿美元;摩根大通,罚款22亿美元;美洲银行,罚款6900万美元。为安然公司提供会计审计服务的前全球5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则因妨碍司法公正被立案,安达信因此破产。

诈欺,是美国证券业的罪中之罪。一旦被举证确认,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一律移送司法,在证券业内的处罚之外再诉诸刑法。相比之下,万福生科仅限于证券业内的处罚是太轻了,特别是对于“主犯”即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仅各罚30万元!这无异于纵容诈欺!仅凭首席执行官自己说的话:“造假太狠了。”这在美国就足以被判刑。

在美国证券业的公开纪录(CRD)中,对任何从业者和从业机构的任何处罚之后都有一项:该处罚是否涉及任何“诈欺,违法或其他行为不当”?此栏由监管机构确认“YES or NO”。如果是“YES”,该项处罚之外就一定还有相关的追诉,或者是业内立案,或者将移送司法,违规者罚款,违法者判刑。几年前国内媒体对我在美国证券业的“禁入”处罚沸沸扬扬,我之所以能“闻谤不辩”,淡然处之,因为在该项处罚的下面:“是否涉及任何诈欺,违法或其他行为不当”一栏中,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确认是:“NO”。我在美国证券业从事创业逾11年,是1992年取得“持牌人”资格的唯一大陆学子。从业期间有客户投诉,也有两次违规,但最重的处罚却是在我离任后两年才发生的“禁入”。

安意如美人何处范文第2篇

2013年3月,当才一周,就选择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的国家。访俄期间受到隆重接待,在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多个领域,两国签订了一系列颇具重要性的合作协议。

2012年底以来,朝鲜接连运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人造卫星,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作了核弹小型化、武器化的初步尝试,朝鲜半岛呈现乌云压城之势。在此之际,美国国务卿克里紧急出访东北亚,就处理半岛危机之事,争取同中、韩、日取得共识。

当今东北亚聚焦了足以驱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国际政治态势业已呈现此消彼长的新局面。回顾一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若干规律,思忖再三,发现一个新的动向,即今后汇聚于东北亚的国际矛盾可能加剧。

昔日说“八方风雨聚中州”,指的是某地在爆发重大历史事件之前,往往呈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用来形容当前东北亚诸大国所处的状况,诚不为过。东北亚已开始迈入区域性矛盾高发期。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国际人文荟萃之所,在高科技时代乃“兵家必争之地”。国际矛盾若在东北亚发轫,会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牵扯进来,且矛盾爆发周期短、烈度大,当事国之间的回旋余地较小,国际斡旋的着力点也相对薄弱。

基于此,东北亚诸国决策高层若能默察未来国际政治演变的趋势,在大国博弈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过程中,趁早制定合宜的因应方略,方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消祸于未形”。

笔者认为当前以中、美、俄三国为基点的大三角关系已隐然重现,在今后若干年间,对现有的国际政治格局会带来冲击。无独有偶,以中、美、日三国为基点的另一个大三角关系也开始成型,目前这三国之间的关系正处在逆向互动的过程中,日后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节点,或许会产生制约乃至阻挡作用。

谈到大国战略博弈,智者在进行谋略运筹时,如何料敌机先,也存在一个作用期限的因素。即便谋略运用得当,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其作用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年。

中国崛起成败取决于未来五年

未来十年,东北势何去何从?笔者评估,其间本地区情势变化将出现几个特征――

东北亚将进入区域性矛盾高发期,从一个重要侧面看,东北势变化将代表世界大势发展的趋向。此其一。

未来十年,无论区域性矛盾还是以区域性矛盾方式体现出来的全球性矛盾,焦点都将聚集在中国,成为中国崛起进程的一大瓶颈。崛起是成功还是失败,所谓“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番”,虽然说得粗俗一点,却也十分传神。此其二。

未来五六年尤为关键。能否崛起在于十年,十年关键在于五年。一言以蔽之,倘若北京决策层方略妥当,能安然度过未来五六年,则中国崛起、民族振兴曙光在望。19世纪末清朝各省当局大兴洋务及上世纪30年代中华民国经济发展趋于巅峰,均可被称为即将迈入盛世的前奏,两次均被日本“横刀夺爱”。不旋踵,历史进程遭遇拐点,令人痛心不已。可见盛世之毁,诚转瞬间事耳。此其三。

北京似乎认为,美国为了扯中国的后腿,于是在中国崛起的关键节点将战略重点逐步移向亚太地区,并整合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借力使力,隔山打牛,近年中国周边危机四伏,罡风阵阵,风源盖出于美国。美国在外交上纵横捭阖之余,中国顿感周边压力陡增。但凡中国打算往外在西太平洋施展手脚之际,动辄感到碍手碍脚。总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势益炽,美国确实起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作用。明乎此,怨天尤人无济于事,接下来就是如何巧相因应了。

笔者引用《隆中对》一句话,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不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如今北京要伸展手脚,却形格势禁, 举步维艰,为何不在开发大战略产业方面多下点工夫呢?恰恰在大战略这一层面,中国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少中国学者对大战略还是门外汉,却侈谈何时可以取代美国龙头老大的地位,岂非痴人说梦?大国战略博弈,如果在战略谋划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执政者可不戒惧乎。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此其四。

在前述两个大三角中,中、美两国是主轴,日本、俄罗斯仅是配角。同上世纪70年代成型的中美苏“大三角”格局相比,新的中美俄“大三角”格局体现了两个颠覆性的变化。一是老的大三角的主角是美国和苏联,中国仅是配角,新的大三角的主角则是美国和中国,俄罗斯成为配角了;二是在老的大三角格局中,是美国联合中国与苏联紧张对峙,军事色彩浓厚,而在新的大三角格局中,则是中国或许将联合俄罗斯与世界龙头老大美国进行“推手式”的巧相周旋了。此其五。

另一个大三角中的配角日本所起的作用则有所不同,与俄罗斯的作用大相径庭。日本在国际矛盾的处理过程中,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自主独立性。而俄罗斯尽管在客观作用上是配角,却在决策时具有完全的主观独立性。正是这一点明显的区别,恰恰给予中、美两国在两个大三角处于互动中的相互关系留出大力施为的余地,详情将在下面铺陈。此其六。

中、俄联手与美国抗衡

说得形象化一点,可以这么理解:这两个大三角各以中、美两国为主轴,左边一个大三角的另一个基点是俄罗斯,右边一个大三角的另一个基点则是日本。两个大三角所涉四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概言之,首先存在利益重叠、荣辱互见之处,而由于在政治体制、地缘政治和历史关系等层面,这四个大国的基因与生俱来各有不同,更可能彼此格不入乃至陷入冲突的怪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之所以发展迅速,始终同美国维持“斗而不破”的关系,实有外部世界层面的关键因素。这就印证了邓小平当年作出的 “开放首先是对美国开放”的评断的正确性。

然则,为何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的外国?在大战略层面,此举包含几层用意:

第一,首访俄罗斯,标志着北京确认,值此四海(东海、黄海、台海、南海)危机此伏彼起之际,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也是战略武器威力最强的邻邦,对于中国稳定周边局势的努力究竟能否奏效,具有特殊意义。

当今俄罗斯外交、内政面临一系列问题,也缺乏激活经济引擎的要素,欲振乏力,仅能源一枝独秀而已,GDP仅与印度相若,尚不足中国三成。中国历史上一贯患于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而俄罗斯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不足以构成中国的外患,中国因之扭转了不利的战略态势。假若中国欲在周边地区有所作为,也必须稳住俄罗斯,降低乃至消弭来自北方的压力,才能腾出手来,从容应付来自其他方向的挑战,否则难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质言之,中国视俄罗斯为周边地区最重要的朋友,时势使然也。

第二,自从北约东扩以来,对于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俄罗斯向来不敢掉以轻心。而近年华盛顿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后改口“战略再平衡”),中国在西太平洋方向受到强力挤压,引起对美国战略宗旨的警惕。中、俄两国可以“抱团取暖”,各自从对方取得助力,却又无须彼此提防。

另外,俄罗斯国力陡降,自然对昔日超级大国的地位憧憬不已。至于中国,在精英群体心目中,“振兴中华”的战略目标曙光在望。中、俄两国对现存国际政治格局存在着以强音发言的余地。既如此,为何不趁机发挥一下呢?

第三,中国新领导人治国新政的盘子已经定下。就安全战略而言,还是要聚精会神搞好中、美关系,这是决定中国能否崛起的不二法门,仍是重中之重。正因为今后要着手改善中、美关系,眼下更要加强与俄罗斯的邦交。北京只有在加强与莫斯科的关系以后,才能站在更为坚实的基点上,让华盛顿更为看重中国。在外交博弈中,这是不待智者而决的。

对中国来说,无论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周边的挑战给予“无害化”处理,美国确实手操解决诸项问题的锁匙。中国能否崛起的关键毕竟还在于中美关系能否平稳发展。至于俄罗斯,充其量仅可在缓急之际作为援手,或仅止于声援而已,何况俄罗斯在危机阶段能否靠得住,还在未定之天,这正是所谓“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可以预言,中国即将把外交重点放在改善中美关系上,而且方向明确,力度也大。首访俄罗斯,宗旨不是要同美国对抗,只是告诉华盛顿,不要动辄对中国施加压力。中、俄靠拢,却没有结盟,这就向美国示意,接下来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既取决于北京如何落子布局,也要看美国是否“识做”了。

日本处处受制于美国

自民党胜选上台后,安倍政府在争端上所持立场之强硬,比上届野田政府有过之无不及。安倍政府对美国依赖的程度也远过于野田。安倍出访美国时大声说出:“日本回来了”,此即针对上届政府对美国闹过独立性之事而言。

二战后,日本如同被美国“割去了”,从此一贯服从美国,紧随骥尾。由于在外交、军事上,日本同美国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又由于美日安保条约的保障,一旦危机降临,日本背后有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罩着,因而有恃无恐,犹如城狐社鼠,令俄、中两国颇有投鼠忌器之感。可也正因为日本受到美国全方位的保护,同时又遭到美国全面的强力制约,事情表现为一体两面。东京在大计方针上并不能完全自由行动,此即日本罩门所在。这就给中、俄两国借力施为,四两拨千斤提供了可能性。

即使安倍首相在外交政策层面映射出日本社会整体向右转的趋势,可倘若他摆出日本将承担更大作用的姿态,呈现单方面主动要求联美制华的强烈意愿,则其作为便超越了美国决策“重返亚洲”以来要求日本给予配合的程度,必然不为美国乐见,因而不能持久。

如今美国经济复苏远未进入“曙光在望”的阶段。美国囿于财政困境,自2013年3月开始,强制性削减财政支出,连奥巴马总统都减薪5%,势必波及军事开支。美国官员私下称为“几块大石头”。在此情况下,美国当然不愿为了他国的“几块大石头”而卷入一场激烈的军事冲突。

美国曾数次警告日本切勿对接近的中国飞机采用警告射击,用意即在避免中、日矛盾尖锐化、事态扩大化。安倍一意孤行,衬托出东京的战略规划存在严重缺失。然而,北京对安倍政府的强硬表态也无须过度解读。据日本官员说,安倍行事风格是讲得多做得少,何况,这类表态设定的听众主要还是国内民众。

2013年4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后对记者表示,美国在争端中不持任何立场,不过,“处于日本的有效控制之下,对任何想要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表示反对”。据信这也是访日时说的应景话。不然,他又能怎样说呢?

从华府对争端态度的变化过程,可以测试出美国对中国崛起究竟持什么样的立场。北京在与美、日互动的过程中,也可总结应对国际危机的利弊得失。

安意如美人何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何占豪;古筝协奏曲;创作;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何占豪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他与同学陈钢创作的蜚声乐坛、誉满中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成为“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何占豪在四十余年的音乐创作中,为“民族音乐现代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除了改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高胡、二胡、琵琶协奏曲外,还改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古筝协奏曲,如《梁祝》、《临安遗恨》、《西楚霸王》、《陆游与唐婉》、《莫愁女序曲与游湖》等。现就何占豪古筝协奏曲的艺术成就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作品独具匠心的选材

要实现“民族音乐现代化”,有两个要素必须考虑到,同时还必须将这两个要素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两个要素就是:作曲家的艺术素养和听众的艺术修养。没有作曲家的艺术素养,“民族音乐现代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这方面对于何占豪来说已没有障碍,从年轻时期就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至今他已经在作曲这一领域浸淫了四十多年了,其艺术功力已炉火纯青,堪称世界级大师。这样,另一要素,即听众的艺术修养,就成了“民族音乐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试想,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音乐现代化”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但是,听众艺术修养的提高也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于是,何占豪独辟蹊径,为了让更多的听众能尽快地接受他的作品并引起共鸣,他选取那些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改编作品,并在旋律中汲取戏曲和民间音乐的精华,如《梁祝》、《临安遗恨》、《西楚霸王》、《陆游与唐婉》、《莫愁女序曲与游湖》等。作品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在这方面,何占豪是睿智的,无疑也是成功的。

1.《临安遗恨》

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他于北宋末年投军,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被囚在临安城(今之杭州)监狱中。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朝廷杀害。

作曲家何占豪于1990年曾创作了中阮协奏曲《临安遗恨》,1992年,作者又将此曲改编成古筝协奏曲。这首古筝协奏曲是以传统古曲《满江红》的曲调为主题变奏而创作的,旋律优美、意境深远。乐曲运用单主题变奏手法,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因被奸臣陷害而囚禁在临安(今杭州)狱中,他在赴刑场的前夕,对社稷面临危难的深刻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深深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极度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无奈却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悲叹!

岳飞是中华民族的一座丰碑,他的故事妇孺皆知。通过音乐形象,何占豪对岳飞进行了再创作。

2.《陆游与唐婉》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蛟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当年题于沈园园壁上的《钗头凤》。

美丽贤惠的唐琬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表妹,出身望族,自幼聪慧,人称才女。19岁时,她被陆游娶回了家,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造化弄人,陆游的母亲却让恩爱夫妻转瞬之间变作劳燕分飞。随后,陆游另娶,唐琬改嫁。唐琬终于还是郁郁而死,带着无穷的心事和幽怨,只留下泣血的记忆和不尽的思念伴随陆游蹒跚走到生命的尽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陆游一首词,唐琬千泪。这首惆怅、伤感的千古绝唱《钗头风》,和那段凄美哀绝的爱情故事,800多年来感慨喟叹着一代又一代墨客骚人,缠绵悱恻了一代又一代的痴男怨女……

何占豪先生围绕这首文学作品的意境,创作了这首古筝协奏曲《陆游与唐婉》。乐曲描述了陆游与唐婉被迫离异,数年后在沈园重逢时二人泪眼相望、肝肠寸断、仰天长叹的情景。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陆游与唐婉》等的成功,为何占豪“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作品绚丽多姿的风格美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一部真正称得上美的音乐作品,既要反映出客观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也要显示出作曲家对待生活的审美理念;同时,它在音乐作品表达上,还必须具有完美、生动的形式。从何占豪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美的不懈追求。他的作品有着多样的艺术风格美,既有雄浑壮阔的豪放美,又有优美隽永的抒情美,还有跌宕起伏的旋律美。

1.雄浑壮阔的豪放美

何占豪的《临安遗恨》、《西楚霸王》以其喷薄、热烈的感情,给人一种撼动心神的魅力,从而形成一种雄浑壮阔的豪放美,阳刚之美。

以《临安遗恨》为例。

第一段(引子)乐曲先以一段激昂悲壮的钢琴前奏开始,预示着主人公的一生是悲壮的,继而古筝以强有力的和弦配以左手大幅度的刮奏,突显出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确定了乐曲的基调。

第二段(51-96小节)是乐曲的主题段,主题音乐第一次在D大调上出现,是以传统古曲《满江红》的旋律发展、变化而来的。整段气势舒展,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仿如岳飞立于长城之巅,感叹于祖国的景秀山川,为之骄傲。

第三段(97-207小节) 激越的旋律把人们带到古代金戈铁马的战场。先是钢琴奏出低沉有力的附点节奏模仿马蹄声,好似奔驰的战马把人带到疆场,然后古筝进入,快速的双食指点奏由弱渐强,直到越来越高亢,情绪越来越激烈,眼前仿佛看见岳飞率领他的将士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危浴血沙场、奋勇抗敌的场面。

《临安遗恨》通篇大气磅礴,展现了一种雄浑壮阔的豪放美。

2.优美隽永的抒情美

何占豪的另一类作品运用幽眇的遐想与细腻的手法,表达其缠绵细腻的感情,给人一种婉转优雅的美感,从而形成另一种优美的艺术风格,如《梁祝》、《陆游与唐婉》、《莫愁女序曲与游湖》等。以《陆游与唐婉》为例,其乐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慢板描写陆游十年后故地重游沈园,触景生情。

十年后的一天,烟云飘渺、芳草凄迷的时节,落寞的陆游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的沈园,寻找失落的缠绵悱恻的旧梦。他伤感幽怨,凄冷萦怀,离情飘摇,浸湿了一腔心事。园内山水花木、亭台楼阁、榭湖廊路,依旧典雅、精巧,只是物是人非,过去的恩爱情浓,如今只剩下只身孤影,“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还有什么比这种感受更令人难过?还有什么比这种感受更令人寂寞?如今,你,漫步在那段日子,孑孓那种孤冷,独自吟唱那曲遗恨,听任花开花谢,听任风吹雨打……

第二段小快板描写两人相遇后,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相思之苦,诗人凄楚万分,乘醉信笔题《钗头凤・红酥手》于园壁之上。

正当陆游满怀忧郁地沉湎于往事不能自拔时, 他遇见唐婉和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也在游园。多年分离,无数次在梦中相会,互诉衷肠。此时猛然相见,二人心头为之一震。唐婉含泪给陆游送来了一杯酒,陆游一扬头凄然喝下了这杯酒,然后在雪白的粉墙之上题下了这首千古绝唱《钗头凤》,落寂万分地走了。唐婉在这首《钗头凤》前潮思奔涌,泪流满面。

一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古筝声幽幽响起,旋律哀怨凄。秀美柔雅的唐琬,碧色绣襦,长裙曳地,神情凄凉,泪流满面,一双秀美哀伤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满面尘霜,落寞憔悴,同样感伤不已、衷肠寸断的诗人,“执手相看泪眼”,恍若隔世。

第三段描写唐婉见此词后,感慨万千,也提笔和了《钗头凤》词一首,不久,因怨恨郁郁而终。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年年绿柳,握不住红酥手;一竿风月,饮不下黄滕酒。一转身就是诀别,一转身就是来生。谁在耳边轻声诉说着“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往昔幕幕,犹映眼前。伤时惜别,感叹人生聚散无常,苦恨匆匆,奈何情深缘浅。多少幽欢佳会,梦靥难绝。可怜芳香依旧,各安天涯路。

沈园一别,唐婉“咽泪装欢”,忧郁而死。这800多年凝结的眼泪,从而落得江南多雨与潮湿。想象着一个美丽温婉的女子,伴随着古乐幽幽,弥漫了古园,800年前的诗句,她活在里面,淋湿了后人的思绪……

音乐声渐起,伴随悲伤而略带几分凄凉的女声吟唱,陆游与唐琬凄美绝伦、千古遗恨的爱情故事,犹如一场绮丽哀伤、凄艳异常的旧梦,怎不让人情动于衷?那一声撕心裂肺泣血般的“错,错,错”,怎不令人潸然泪下?

无疑,故事是优美的,作品是优美的。

3.跌宕起伏的旋律美

乐曲是由音乐语言构成的。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而在诸多音乐语言要素中,旋律无疑又是最重要的。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广为流传的作品,其旋律一定是优美的。何占豪的创作十分注重旋律的美感,反复对乐曲推敲锤炼。过去有古人写诗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何占豪的作品似也有给人“乐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他的古筝协奏曲,如《梁祝》、《临安遗恨》、《西楚霸王》、《陆游与唐婉》、《莫愁女序曲与游湖》等,充分汲取了中国戏曲、民间音乐的精华,形成了令人如痴如醉、百听不厌的优美旋律,给人一种舒心的音乐美感。

以《梁祝》为例。《梁祝》爱情主题的创作汲取了越剧和江南小调的精华,使整个主题既有江南清新的风格,又有越剧绵长的韵味。《梁祝》的第二主题吸收了民间古筝乐曲《渔舟唱晚》的精华。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里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在夕阳西下的江南水乡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还有感人的“楼台会”、“哭灵投坟”的旋律,以及再现部中表现蝴蝶翩翩起舞的那段优美的音乐,也是从越剧、昆曲中提炼而来的。

三、作品丰富的情感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让听众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能让听众真正置身于情、景、声交融的场面,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因此,音乐作品要将音乐中的“情”融入其中,从情入手提高人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情”来拨动听者的心弦,让听者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导听者去感受,去想象,去理解,使听者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作品之中,用心体会,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景感应效果,得到美的享受。

何占豪的作品不言而喻,其情感是丰富的,而这些丰富的情感通过那些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时时扣动着我们的心弦,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在他众多作品丰富的情感中,最突出的有两点: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凄美的爱情之情。

1.强烈的爱国之情

诗言志,歌咏言。

《临安遗恨》整首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你看,今夜雨潇潇,我亦凭阑。不远处的古筝声起,时而悲壮,时而激越,时而忧思,时而愤慨,带我走进800多年前的临安……

向我们走来的你,肩扛枷锁、脚戴铁镣,眉宇间刻满了忧虑。遥望中原,大漠残阳似血,铁蹄践踏着故国山川,绵绣山河烽烟四起,血痕斑驳。

仿佛又传来得得的蹄声,在金戈铁马的岁月,在尘土喧嚣的战场, 鼙鼓雷鸣,人喊马嘶, 刀光剑影,你“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将寇敌的血浆磨砺手中的剑魂,将寇敌的白骨祭奠无辜的冤魂。

此时,传来了佞贼的奸笑。重叠的迷雾,百结的愁肠,惟有母亲精忠报国的叮嘱,激励你那个苦涩的梦想。

你在焦灼和忧郁中期盼着那疆场人呼马嘶的壮歌,都随你一声悲怆的仰天长啸,渐渐地隐没在血色黄昏。一阙情辞激昂、悲壮慷慨的《满江红》从古流传到今,承接了百年风兮千年雨,化作了中华的傲然脊梁、民族的浩然正气、历史的巍然丰碑!

哦,今夜雨潇潇,我亦凭阑。不远处是谁在高声吟诵岳飞的名篇《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2.凄美的爱情之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爱情,是各个艺术种类中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尽情讴歌的创作主题。苏轼的一首《江城子》把凄美的爱情表现得如此哀婉,产生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而在何占豪作品中所表现也都是那种凄美的、让人痛心疾首、潸然泪下的爱情。正因为爱得深切、爱得甜蜜、爱得缠绵,最后又棒打鸳鸯、劳燕分飞,阴阳两隔,两种场景的鲜明对比,留下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给听众造成强烈的听觉冲击。

脍炙人口的《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同穴而死,过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陆游与唐婉》,叙述的是著名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洞房花烛终成眷属,从花前月下形影不离到棒打鸳鸯劳燕分飞,从沈园相见粉墙题词到阴阳两隔欲罢不能,这凄美的爱情,谁能不为之动容?

安意如美人何处范文第4篇

我们何必想太多,简单,足以动心。

有一些等待,永远不会过期,那是用生命起誓的不离不弃。

相遇,离别,重逢,如是,都是在自知的疼痛里,慢慢圆满.......

-----文字/sissy

一些叮咛,缓缓走进心底,细细碎碎的情愫,总让人涌动。

那些默契,总能在时光里绵长,漫山遍野地生长。

温柔的目光,终不能移,追逐着古朴的爱意,缱绻百草堂。

总有些生命,似乎就为遇见彼此而来,

那些浓烈,那些恬淡,那些柔弱,那些坚韧与执着,总会被一个人尽藏心底眼底。

一些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不那么曼妙,那些岁月的洪荒也不会褪去。

时过境迁,一些心迹,却能一尘不染,相依为命。

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一直是一生一会的心情,一些牵念,穿透了烟火,归依寂静,沉入岁月深处。

我的生命里,似乎只剩下了等待,寂寞里收获着宁静与成熟。

想念的声音很轻很轻,若有若无,若你懂,这人间,甘愿为这柔波,慢慢葱茏。

生命与相遇,依然在且行且珍惜......

心,总能在懂得里狂欢,在默契里绵长,在时光里若能如初见,便是最美的情意。

锦上添花谁都可以,难能可贵的永远是雪中送炭,还有相濡以沫。

转身,如此简单,或许彼此心意有了改变,或许彼此没有足够的珍惜,

与物无伤,走近,走远,都是最美的品质。

物,可以旧,心,却不可以。所有的情感,不过一个懂得的距离,一份珍惜的美好,还有一种默契的欢愉。

缘在,隔着天涯,也能触摸彼此的笑容,缘去,天涯各安,未尝不是好的结局。

那些不能失散的,都是生命的珍贵,总能隔着遥远,隔着世界,坚定相守在咫尺之间。

墨语嫣然,几许纯净,如一株白莲,静安,终会云淡风轻,遇见一切美妙。......

良辰美景奈何天?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之所至也,又有何怨?

一些感情,在生命向往的高度,自由舒展,有声无声,那又何妨?

你抬眼,便可相逢,那捧在手心的暖。

所有的守望,都已安然回归心灵的原乡,

所有的明媚,也早已在你的视线盛放,

冥冥之中,那些暖意还在生长,不老的柔情,繁衍生息,每个人的宿命都在烟雨红尘里循环,谁也躲不过。

那灿灿的暖,牵手前世今生,播种在每一寸时光,仿佛我们的生命就为了彼此盛大的遇见。

幸福、信仰、执着,如是,生命成全着我心素已闭。

我知道,无论何种方式你都将停留在我的生命里,与你一起,老得心安,隔着遥远,也能超度……

那些写在光阴上的字,是无法拭去了,一切,都在相遇中。

最深最重的爱,还在灵魂深处张望,在时光里安稳的生长,

一些情愫,贴着人间,低低飞,走近自然,拥抱着整个春天。

没有誓言,一样可以等待,抚慰着石头一样的沉默,无言坚守着这些杯水情怀。

生命的长度,长不过两心相牵,我在岁月的回声里想念。

倾心,相逢,微笑,我的心一直与一种爱,悄声细语。

我常常被这简单的喜悦推动,若苍天有情,今生来世,温柔相认。

安静之中自守一份执拗,若生命里,没有这些深刻,没有这些真实,人间又有何可眷恋?

一些望眼欲穿,一辈子都不会输给时间,牵挂之中郁郁寡欢,

我只以这种默契与你相守,尘世暖暖的风景,还有我淡淡的一生。......

往事温柔,一幕幕浮现,蜷缩角落里,翻遍记忆,寻找着每一个章节。

沸腾的年华,曾经多少喜悦,多么幸运,遇见了一个值得交付的人。

两心的芳香之旅,触摸着真实,醉了朝花夕拾,唯美了多少时光?

那份静默的指引,生生茂盛,追逐着生命,犹如漫舞的纸鸢,婆娑了整个春天。

生命的简洁,似乎从不需要浓重的笔墨,一些情愫,我深信不疑。

一树一树的繁花,枝头摇曳,或开或谢,都在尽力,眉眼间几许暖色,舒缓了容颜的斑驳。

似乎会有些沧桑,年轮总是无可抗拒,惟有那些痕迹,那个人,如影随形,似梦似幻。

无须研磨语言的厚度,特定的时刻都有不同的意义,

心上的烙印,慢慢石化,坐看浮云老,坚守着每一刻……

一个懂字终不会旧去,那些美好,如细软,依然时光的枝头尽绽妖娆。

夜来风雨声声,轻轻飘荡着经年不散的虔诚,似乎内心深处早已抵达了远方,禅意隐约,风情流转。

最美不过相看两不厌,那些无怨无悔永无止境,仿若春蚕吐丝,终会善始善终。

我深信不疑,遇见了佛的旨意,一片冰心,一如既往。

一些意外,藏着无限玄机,似乎是宿命的成全。

轻嗅用心良苦,渐渐安静,无论什么样子,我完整拥有了你,若不是这些苦痛,怎知彼此情深如许?

所有的信仰都是心的依赖,恍惚听见你走来的声响,

我对着心,自言自语。有些不可思议,无论时光怎样走过,我总是心无旁骛,无论凋零,还是盛开,

我依然可以在其中寻求到安稳,平静,沉溺,抚慰,以及沸腾……

安意如美人何处范文第5篇

其实,中央对内陆核电的定调至今未变,仍然处于“研究论证”阶段;中央对核电安全性的要求始终如一,那就是“必须绝对保证安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内陆核电能否真正开工,其安全论证报告的审批权(或者说初审权)在国家环保部和核安全局,而不是工程院或核能行业协会。

诚然,核工业界对内陆核电安全性的论证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笔者只是希望此类“安全论证”最好不要是力主内陆核电专家们的独角戏,更不要成为排斥不同意见的一言堂。毕竟,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内陆核电站是否启动,不仅是核电业界的事,它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切身利益。

笔者此前曾发表《湘鄂赣三省发展核电的安全风险不容低估》、《总理为什么要求核电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等文章,论述了“我国与欧美内陆核电站的厂址条件迥异”、“所采用的AP1000技术在全世界尚无实践验证、关键设备试制还未过关、给AP1000技术当试验场的我国三门和海阳核电站已严重拖期”等问题,剖析了“确保我国核电安全亟须高度重视的几大短板”。

长江流域核电站的安全论证绝不能“想当然”:(1)只有拍胸脯式的“研究结论”即“内陆核电厂安全性有保障”,而没有具体详实的、可追根溯源的“论证依据和论证过程”;(2)只讲“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如何高”,而不讲“如何通过已经工程实践充分验证的、成熟可靠的技术措施来真正实现高标准”!(3)只谈核电对能源需求和CO2减排的意义,而不谈一旦发生核泄漏并沿江而下,我们如何应对水源危机、土地危机、粮食危机、社会稳定危机……

按照中央对核电“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的要求,目前核电业界所谓的“内陆核电研究论证”还有很多关键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论证,“安全性有保障”这一结论也下得为时过早、过于轻率。鉴于社会公众并不知道内陆核电的安全性到底是“怎么论证和确保的”,且相关业界机构对公众质疑的问题一直未给予正面回答,因此笔者再撰此文,就“内陆核电安全论证”中不容回避和含糊的十个关键问题公开求教,请所有认为“内陆核电厂安全性有保障”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核电管理部门给予公开解答。

“内陆核电安全论证”不能回避和含糊的十个关键问题

1、内陆核电的“安全论证”,能不考虑“Nuclear Security”所要求的“防范、抵御敌人有意造成的事故、损害和伤亡”吗?

中央强调的“确保安全”指的是“Nuclear Security”(核安保),而不只是“Nuclear Safety”(核安全)。前者内涵远远大于后者,然而,有关机构的内陆核电安全论证,却把“中子弹(战术核武器)、恐怖袭击、网络攻击、人为破坏等外部风险”均列入“不予考虑的剩余风险”,原因是“发生概率极低,且目前也没有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虽然“小概率事件”无法预知和阻止,但不能对其严重后果“根本不予考虑”,老天爷也绝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而替我们“专门排除”某些“天灾人祸”。极端自然灾害和人为恶意攻击在国际核电界是必须考虑的安全事项。

2、为何2004年修订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至今也不升级?内陆核电安全评价为何依据早已过时的核安全法规和导则?

针对全球日渐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和大型飞机撞击等小概率高危害事件的安全威胁,IAEA已于2012年6月核电厂设计和运行的新标准和法规。2012年10月国务院明确要求“对不合时宜的系列法规应不拖延地修改或升级”、“新建电站必须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然而,对欧美早已是“强制性”的安全要求(如抗大飞机撞击),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和核电界在福岛核事故后仍一直强调“中国核安全法规(HAF102)没有这项规定”,且至今也未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修改升级核电安全法规和安全导则。

3、“均按AP1000设计”的我国内陆核电站连美国的安全标准都达不到,何以是“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呢?

众所周知,我国引进的AP1000并不满足美国本土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标准,日本东芝控股的西屋公司辩称“中国内陆核电站采用的是CAP1000、不是AP1000”,而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指出“CAP1000与AP1000没有本质区别”。抛开这种概念游戏不说,即使CAP1000比AP1000真有重大改进,那也要经过工程验证、确认是成熟可靠机型后才能推广,怎能直接拿长江流域再当试验场呢?我们当作“最成熟、最先进、最经济”技术引进的三门和海阳4台AP1000机组,一直是“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且已陷入“设计难以固化、成本难以预计、风险难以承受”的困境中。这一深刻教训绝不能在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核电站重演。

4、AP1000主回路的核心设备(屏蔽电机泵、爆破阀等)毫无核电厂实际运行经验,至今主泵还在试制中,连可靠性数据库都谈不上,又是如何得出“AP1000的事故概率已经低到10-7”、“60年免维修”的?

我国2006年高价引进、原定于2013年投入商运的三门和海阳AP1000核电站,却成了西屋公司及其日本大老板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和损失的“试验场”,且全部知识产权为西屋所有。在设备工程耐久性试验、鉴定试验、系统调试都从未进行的情况下,何以就认定“60年免维修”、“内陆核电站安全性有保障”呢?2011年西屋公司推出比中国AP1000安全标准高的升级版AP1000在英国投标时遭安全评审出局,却能于更早的2006年就在我国顺利通过安全评审,值得深思!

5、国际核电界已认识到“概率安全评价方法不宜单独用于确定性决策判断”,为何国内还有机构基于“主观概率”就断定“内陆核电是安全的”?

由于33年间世界443座核电机组就发生了三起重大核事故,用二代技术宣称的“万年一遇”事故概率很难解释,国际核电界深刻认识到“用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分析外部事件(地震、海啸、飓风、洪水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个主观概率参数不宜单独用作核电安全性的判据”、“要防止被滥用于确定性的决策判断”。2015年7月17日英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在ABWR沸水堆通用设计评估中,就否定了日立-通用电气公司提交的“概率安全分析”并将其升级为监管问题,然而我国核电界及相关研究机构目前仍然只讲两个主观概率参数,并作为“三代核电比二代安全性提高100倍、内陆核电安全性有保障”等“确定性决策”的依据。

6、我国大部分内陆核电厂址是与欧美迥异的小静风天气,完全超出了美国“高斯烟羽模型”的适用范围,为何还套用此工具评估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又是如何得出“符合排放标准”结论?

大气弥散条件是内陆核电选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美国内陆核电厂址年均风速均>2米/秒、年静风期不超过1周,而我国湘鄂核电厂址年均风速≤2米/秒、年静风期分别高达60天和29天,非常不利于核电站正常运行时放射性气载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形成“核雾霾”。用根本不适用的美国“高斯烟羽模型”工具评估我国内陆核电厂对大气的影响,还得出“符合标准”的结论,这一做法本身就不科学。

7、湘鄂赣核电站装机容量之高没有国际先例可循,巨量废热排放将对局地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湘鄂赣核电站装机容量均高达500万千瓦,是美国内陆核电厂平均装机规模的3倍,是目前火电厂最高功率的5倍!核电厂热效率(33%~37%左右)低于火电,约2/3的热量以废热被排放到环境中。2012年OECD报告就已指出“需要注意内陆核电在某些气候变化呈干旱趋势的区域产生的新问题”。长江流域多次有连续三年大旱的记录,而素以水量丰富著称的湘赣两省近年均出现了鄱阳湖和洞庭湖湖底大面积干裂、人畜饮水困难的严重旱情。每个内陆核电站每天向空中排放2000亿大卡废热,这一史无前例且几乎贯穿全年的巨量热污染对长江流域旱情的加重不容忽视。

8、何以做到“最严重事故工况下核污水可封堵、可贮存、可控制,最多只有4800~7000立方米且都被控制在安全壳内”?

为何没有“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气体通过降雨流入江河湖泊”的应急预案?福岛核电站[作者注]至今也控制不住核污水以每天400吨的速度增长,场区50多万吨核污水早已堆满为患,不得不排向大海;号称“环境影响微不足道”的美国三里岛事故核污水高达9000吨,耗时14年才处理完!切尔诺贝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分别为1万和5万平方公里。我国内陆核电安全论证严重低估了核事故的复杂性:既没有可信可靠的技术措施证明核污水如何“封堵控”,也没考虑“放射性气体逸出厂区、通过雨水进入地下和江河湖泊”的应急预案。

9、我国内陆核电站周边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欧美,安全论证中是如何考虑场外应急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的?

电站方圆80公里范围内,我国湘鄂赣人口均高达600万~700万,而美国平均只有142万。美国每个核电站都有详细的紧急情况响应计划,且每两年每个核电站就进行一次全面的应急演习。我国内陆核电站周边人口稠密,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省内、省间以及长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应急响应和撤离体系,必须在上马前缜密考虑和设计,而不能建立在“核电站不会出事”的乐观预想上,或者“等遇到问题再说”!

10、发达国家频频发生的核废料泄漏事故如何在我国避免?如何攻克“核设施退役和高放废液处理”的风险隐患?

“内陆核电安全论证”绝不能抛开核废料处理和核电站退役这两大“世界性天价难题”。最近几年美国频频发生核废料泄漏,事故处理耗资惊人且时间漫长,国际核电界不断呼吁“核电发展前提是想好核废料如何处理,否则这个问题终会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作者注:日本朝日新闻社2015年9月26日报道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对福岛核电站的最新调查发现:“2号机组核燃料可能全部失踪”(即“有放射性物质释放,70%~100%核燃料可能从堆芯中熔穿掉落,目前还不清楚熔落核燃料的具置”)。这一报道再次引起世界瞩目,因为长半衰期、高放射性核素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其污染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高毒高放射性的钚元素在人体内最大允许剂量仅为0.6微克。]

关于我国核电“安全发展”的五点政策建议

1、核电部署必须有,内陆敏感地区不宜启动核电站建设。

既然目前全世界的核电技术水平也不可能做到100%安全,且核电站一旦投入运行就会成为“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巨大负担,那么我国核电站部署必须有、有红线,比如首都圈、敏感的长江流域、国防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地带等,绝对不能放置核电站,更不能作为未经实践充分验证的核电技术的试验场。内陆地区核电论证绝不能仅从能源电力需求、CO2减排出发,必须从“一旦发生核事故,国家要付出多大代价”来考虑。不管事故概率多小,只要有可能发生,都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任何侥幸和轻判。

2、严格做好在运在建核电站的安全监管,切实履行“安全至上”。

目前我国核电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理念与中央对核电“必须绝对保证安全”、“安全大于天”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比如不断强调“要可接受的安全”、“核电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握好经济性与安全性两个因素”、“安全是利益和代价的平衡”等。如果安全监管部门不履行“安全至上”而是“安全性要兼顾或让位于经济性”的话,新建核电站的安全评审及在运在建核电站的安全监管不能不令人担忧。核安全监管部门承担着“核安全的国家责任”,考虑经济性是越位和失职。核安全和经济性的平衡应归国家更高层级部门考虑。福岛核事故祸根是“日本原子能保安院默许东电公司将自身经济利益置于公众安全利益之上”,这一教训需要我国核电安全监管部门和产业界高度重视。

3、尽快修订HAF102等早已过时的核安全法规和安全导则。

恪守“安全至上”必须从法规、标准做起,从源头上提高核电的安全水准。当务之急是抓紧修改早已过时的HAF102等核安全法规和安全导则,把“抗大型飞机撞击”等国际最新要求反映在法规里,并用新法规严格审核所有新建项目。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要切实提高独立评审能力和监督检查能力,确保安全评审不受任何来自商业利益、地方政府的影响和干扰,确保重要安全事项的真实性,负责核电项目安全评审的专家委员会要依法对评审结果负法律责任。

4、应把核能发展重点移师海上,为海岛防御和海路安全提供重要能源保障。

福岛核事故后美国、俄罗斯都在致力于“浮动核电站”的研发建造,除了选址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事故下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之外,还可为目前难以通电的地区提供能源保障。鉴于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将核能发展重点移师海上――全面提升作战舰艇和远洋舰船的各种性能、为南海诸岛的驻军防御提供能源补给,既是当代军事发展和维护国家的迫切需要,又能保障我国海上石油通道的安全,还可积累核电安全运行的经验。船舶舰艇、浮动电站所需核动力较小,所需的天然铀资源仅为大型核电站的1/10~1/20。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海上运输通道“被切断”,我国自给的天然铀资源也完全可以应对。

相关期刊更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医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庆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安庆市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