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1篇

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及曲式特点来探研其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性;韵味;润腔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20年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曲式特点

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88年完成的,此曲旋律优美、意蕴悠长,雅俗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高潮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高潮。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高潮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首歌曲有很多的装饰音,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使得此曲演唱起来更有古诗词的韵味,也使演唱者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全曲格调高雅,回味无穷,刘文金用自己内在的文学修养和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深厚功底赋予了这首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演唱特点

这首作品很多的演唱版本都是男声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的版本,他演唱此曲时的咬字、韵味把握的较为贴切。而作为女声演唱此曲时,应注重诗人形象的塑造,并避免声部不同带来的弊端。

在对作品的词、曲进行准确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设计与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演唱的方式、方法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情感、意境的传递。下面从演唱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把握、润腔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1)气息的运用。分析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欢别之作,因此在气息上应该要流畅、连贯。歌曲中很重要的休止时,呼吸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高音部分的气息支持很重要,腰、腹部的力量一定要加强,保证歌唱的平稳性,使高潮部分的情绪饱满、体现出诗者所当时的心境,如歌曲倒数第二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重复的那个“天际流”,在曲调上达到了全曲的最高潮,这时的气息一定要比其他地方更加结实、有力,以表达李白当时的情怀。

(2)咬字的把握。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要注重其字头的咬法与元音的归韵,这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浓郁民族风格的重要部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咬字是演唱特点的重中之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字的发音“ren”,这个字有两拍,而且又在散板部分,字头“r”要咬的清晰且慢,元音“e”和尾音“n”要快速的归韵到头腔上,使歌曲的吟诵性得到很好地表达,犹如一个诗人在吟唱。“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三”字只有半拍,但在咬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将字头“s”用舌尖抵到牙齿,字腹“an”要在鼻腔里迅速归韵。“州”字要咬住字头“zh”,后面再缓慢的过渡到“ou”,过渡时要自然等等。

总之,咬字要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歌曲的古典气质得以体现。

(3)润腔及音色的控制。董维松在其《论润腔》中说到:“‘润腔’一词,现在人们用的很普遍,也以此写过许多论文。但这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学术术语。”

润腔中常用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音有倚音、连音、波音、颤音、滑音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些装饰音也均有出现,如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人”、“西”、“楼”都有倚音,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月”字用了波音,“州”可以用滑音去润腔,全曲的最后一个字“流”的最后一个音则可以运用颤音、渐慢收尾音来润腔,以体现全曲的结束感以及李白望着故人远去、天水一线的画面。润腔中还常用以语气助词,在本曲中,倒数第二句反复的天际流前面我们就有用到“啊”这个语气助词来润腔,以突显故人的吟诵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音色的控制也是演唱此曲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在演唱时应对声音的明亮度、音的强弱变化都加以控制,既要让声音听起来厚实、自然,又要有诗人一般的潇洒韵味在里面。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散板,在声音上可以先轻起,“故人”字模仿箫的音色,“西辞”的音色开始渐渐变明亮,体现整首诗的明快基调,“黄鹤楼”三个字在中音区,音色则要自然、流畅、厚实为宜。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整体都以明快的音色去表现,以突显春光明媚的三月孟浩然这一去让李白多么的羡慕,声音要稍稍靠前一些。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声音不能太实,可以往后靠一些,用半声去处理,来描绘望船远去的画面。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处在高音处,声音要和前句形成统一,不可太实,运用高音的弱处理,延续其画面感,也刻画诗人潇洒、浪漫的人物性格。后面的反复也可遵循上面的用声原则。全曲在演唱时,声音有实有虚,强弱变化有序,使歌曲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要想将此曲演唱的韵味十足、情感贴切,无论是用气、咬字还是在润腔及声音的控制上都要下足功夫,力求做到每个字的发音、归韵、重音等都要准确。

4 结语

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关注的当下,要想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好,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故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今人可用现代的手法去发展它、创新它,更要很好地去继承它、发扬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研其演唱特点。该曲只是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个实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有待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它、探索它。

如何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加符合其诗词的意境以及当代人的审美,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88.

[2] 左汉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01).

[3]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02).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2篇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上一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来源:文章屋网 )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3篇

(一)软件功能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软件需要一定的操作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能够为指导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方式。在中国古诗文的了解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文往往是寓情于景的,诗歌的语言偏向意味深远之层次,许多语言无法通过现代白话文直观的翻译过来,或许翻译过来的白话文译文也无法达到诗文本身的艺术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可以通过电脑的投影向学生展示其诗文内容。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来说,多媒体教学能够以动画的形式将故事完整的叙述出来,使学生更便于理解。如《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其中论题涉及到了一些物理常识,那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就能够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对应的思考,防止课堂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的出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良好手段。

(二)结合想象与感悟诗情画意

上段文字讲述了一些诗歌的学习过程中,部分优美的格律语言无法被现代白话文直译的缺憾。那么也就间接的导致了学生不能对诗文的思想情怀感同身受,如《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歌,显然是当代小学生无法通感的,对于《宿建德江》、《滁州西涧》等意象描写较强的诗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更生动的展现意象的状态。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的构建,将相关意象依次罗列在图画内,并结合相关诗句,有层次的、有远近距离的、有前后顺序的在图画中映像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的体会到诗文描写的美妙,从而提高对诗文的自我鉴赏能力,也是对古文理解能力的一种提升办法。学习古诗文,感悟诗情与画意是关键,了解诗文的景象代表着怎样的感情,更是学习诗文的主要鉴赏内容,所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便是来源于此。

(三)增大容量与提升课堂效率

在备课方面来讲,多媒体教学能够扩大课堂知识的储备量,同时对于课外拓展部分也能做到“随想随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基本按照教案的框架进行诗文讲解,但古诗文之间的关联性较高,往往思路跳跃与教案未必能达到高度一致,在涉及到备课范围以外的知识,指导教师很难进行准确的指导。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实现跟随课堂教学的思维跳动,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串讲。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指导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学习过的李白的相关作品和孟浩然的相关作品,并可以通过多媒体拓展,对相关背景予以大致讲解,让学生了解“大诗人李白为什么会写下这一名篇”,或是“李白的两首送别诗《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哪些区别”,这都是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的拓展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深度赏析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效率方面,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节省了课堂中的无用时间,为课堂效率的提升做出计划性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导学生走入诗文中的绮丽视界

多媒体能够通过对相关意象的图象构建,让学生对“诗情景色”通感,同时也能通过PPT教学使课程与知识点串联性更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学,将学生代入诗文中的绮丽视界。如在《题西林壁》的学习中,对于“横看成岭”与“侧成峰”的不同视角下形成的不同视觉,通过传统的语言叙述很难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其中含义,这时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或JPG图像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通过参照,了解这一诗句的真实含义。或者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多维虚拟模型软件,能够使教师在解释这句诗文含义时,将虚拟模型自由拖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角度看见的“山脉”,的确可以出现“岭”与“峰”两种形态。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就是正确的通过科技手段引导学生通感诗文中的独特视角,并了解诗文的绮丽视界。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了解诗人背景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强大的知识储备的优越性,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与备课,对诗人的背景与履历进行故事性的讲解。从某种程度上讲,古诗文作为古代文人表达思想感情或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形式,与其诗人的自身经历和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对于相关背景的了解就成为赏析诗文的部分内容。尤其是对于意象较多的抒情类诗文来讲,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等作品,都是与其诗文背景无法分开讨论的。故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外拓展就十分重要。如宋代苏轼的许多诗文都与其自身经历的两次贬谪有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名句,都与变法失败有关;辛弃疾的“醉里挑灯”,与其征战沙场、壮志未酬有关。相对诗句的逐字分析,了解常见诗人的人生履历也是赏析诗歌的关键,多媒体的强大知识储备,能够有效的为指导教师提供教学素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4篇

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时期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少年时受到了较好的教育,不仅是一个“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青年作家,同时还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游侠和羽客。二十岁以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曾登上峨眉、青城诸名山。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渡荆门送别》就写作于这一年。

此诗的写作时期过去曾有两种说法。黄锡圭《李太白年谱》认为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回来时。詹瑛《李白诗文系年》则把它系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下,认为这是李白初出夔门后的作品。《中国文学宝库・唐代精华分卷》(王洪主编)中认为,虽然诗题中有“送别”二字,但“来从楚国游”,“仍怜故乡水”等句,显然是离乡远游时的口吻;题中的“送”可能是指长江水送他离别故乡而言;诗中思想感情与他早年作品相近,而迥异于他晚年的一些作品。据此认为,此诗应该是李白初出夔门后的作品。

年轻时的李白从遥远的蜀地顺着长江乘舟而下,渡过了荆门山,来到楚国境内漫游。看到随着平野的出现连绵的群山已经消失,长江进入广阔的原野继续奔流。月亮映在江中像天上飞下的一面镜子。空中的云彩好比奇幻多姿的海市蜃楼。这样的景色没有让年轻诗人留恋忘返,看着这浩浩而来的长江水,反而引起他的思乡之情:水是故乡亲,是它不远万里相送我的行舟。明・胡应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近・高步赢:“语意倜傥,太白本色。”(《唐宋诗举要》卷四)。

二、恣情山水、广交朋友的壮年时期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处,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出蜀以后游洞庭,历襄阳,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迹所及,几半中国。同时,李白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不乏杜甫、孟浩然等大诗人。《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创作在这一时期。

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他叛逆不羁的性格。李白来到安徽当涂县与和县界临的天门山,看到天门中开的地方,楚江夺得一条出路。东流的江水止住了步,翻腾回旋,急急地向北奔注。两岸相夹的青山,从江左江右一起迎出。逆着阳光望去,天便远处,有一片孤帆身影显露。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容量不小。看似写山,还相当别致地写到水;看似写景,还相当巧妙地抒了情。在无形处塑造了一位在前进路上昂首挺立、心怀激动、一片热情,迎着太阳勇往直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对壮丽事物的满腔热爱和他豪迈个性的精神力量,总在诗行间洋溢突涌,使这首以劲健之笔画出的山水图,完全可以作为充满阳刚之美的写景代表作来鉴赏。

在烟花似锦的三月,李白在湖北武汉登上仙人骑鹤飞天的黄鹤楼,挥手送别将要东下扬州老朋友孟浩然。目送着他乘坐的一叶扁舟在一江春水上漂浮。帆影逐渐远去,逐渐模糊,消失在广阔碧空的尽头。作者长久地伫立,一颗诗心已被老朋友带走。眼前只见浩渺无边的长江呵,向着遥远的天边滔滔奔流……宋代的大诗人陆游说:“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入蜀记》卷五)此诗富有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三、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中、晚年时期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似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漫游有恣情山水的一面,但也有他的政治目的。他没有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这和他的“不屈己,不干人”的性格以及“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宏愿都不相符合。因此,在漫游中,他有时采取类似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物的推毂,如向韩朝宗诸人上书;有时则又沿着当时已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希望通过隐居学道来树立声誉,直上青云。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终因吴筠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莱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初到长安,太子宾客贺之章一见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玄宗召见时,也“降辇步迎,相见园绮”。李白怀着师法管晏,为君辅弼的壮志而来,但实际上玄宗赏识的知识李白的才华,把它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因命供奉翰林。这不能不是李白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灭,怀才不遇,雄图难骋。同时,他的蔑视帝王权贵的傲岸作风有招致了权臣们的馋毁,也使他感到长安不可以久留。在经过一段狂放纵酒的生活之后,他上书请还。三年的翰林供奉,使天真的诗人李白初步认识到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开始写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天宝三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但他始终没有丧失乐观和自信,也没有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行路难》即为天宝三载辞官之初(744)述作之作。《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创作要更晚一些,反抗精神也更强烈一些。

《行路难》本是乐府《杂曲》旧题内容多些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人生感慨。明・胡震亨:“《行路难》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古辞亡,后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引《李诗通》)这里李白借用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抑郁情怀。名贵的美酒斟满了金杯,珍奇的佳肴堆放在玉盘。放着丰盛的宴席却实在享用不了,拔剑四顾心中好生忧烦。想渡过黄河但坚冰层层,要攀登太行却大雪漫漫。闲时学吕尚垂钓渭水滨,忽又效伊尹梦经日月边。诗人感叹人生道路太艰难,歧路重重,脚步应该如何迈?相信会有乘风破浪的一天,在苍茫的海上挂起云帆!这首诗写诗人功业未遂,被迫离开长安的悲愤心情,也表现了茫然失路的强烈痛苦既不因失败而放弃理想追求的倔强和自信。从饯别盛宴写起,“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路、负剑空叹的抑郁苦闷。从“心茫然”转入世路艰难的感慨。“闲来”“忽复”两句,感情由伏而起,历史的联想中寄寓着失望中的希望。接下来四个三言短句,是由憧憬回到现实的有一次感情激荡。最后两句,唱出了冲破阻碍、积极入世的强烈心声。明朱谏:“世路难行如此,惟当乘长风,挂云帆以济沧海,将悠然而远去,永与世违,不蹈难行之路,庶无行路之忧耳。”对本诗的主旨,历来有“积极自信”和“消极弃世”两种不同意见。但无论是哪一种意见,都不得不承认李白没有放弃原先的政治理想这一点。功业未九之前,它是不会自动弃世的。倾吐胸中的愤郁和不平,用隐居萧散的假想向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提抗议。这正是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所在,也体现了他喜用“豪语”写悲愤的风格特征。

这一时期李白的生活是窘迫的:“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心情也很悲愤:“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身如飘蓬,壮志难酬。诗人惋惜昨日时光之不可挽留,感叹今朝日月多么烦忧。看着万里长风正把南去的北雁送走,面对美好秋色,正可以酣饮高楼!那汉魏文章建安诗歌风骨使人陶醉,从建安到唐朝中间,谢的诗清新朗秀。和叔叔李云畅谈诗文,使李白逸兴湍发壮思飞跃,真想飞上九天把明月捉揽在手。可恨壮志难酬呵,忧如抽刀断水水更流;遥想未来命运呵,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散头发驾一叶扁舟任意飘游!起句波澜突起,不知其所从来,连用时一字长句,喷涌出郁结抑塞之气。第三句忽作转折,接以即席所见之景;第四句连类而下,是落到题面。“蓬莱”至“欲上”四句,写对才能的自负和对理想的追求,随双贯主客,然其旨在主,“抽刀”、“举杯”以下,为又一大转折,从幻想回到现实,更加重内心的忧愁苦闷,以慨激语绾结全篇。诗人想以醉酒来麻木、排遣自己的愁思,同样也是事与愿违,愁思更重。真是报国有策却请缨无门。清・沈德潜:“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唐诗别裁》卷六)清・方东树:“起二句,发兴无端。‘长风’二句,落入。如此落法,非寻常所知。‘抽刀’二句,仍应起意为章法。‘人生’二句,言所以愁。”(《赵味詹言》)此诗充分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与悲愤,并以末尾两句来表示同黑暗决裂的态度。诗人胸襟豪迈,语言奔放,所以并不使人过份的颓唐与低沉。读者可以得到最深切的感受是诗人的豪情与逸兴,使那颗永远不会向黑暗势力屈服的骄傲的心。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冬,又因参与李磷谋反而获罪下狱。出狱后,又被判处长流夜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乾元二年(759),遇赦得还,往来于金陵、宣城间。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岁,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他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次年,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将“儒”、“仙”、“侠”三者结合了起来。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始终在追求,矛盾、冲突、愤懑、狂放都产生了。所以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比较;归纳;教学;古诗词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比较归纳

意象是寄托诗人的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比较法学习,就会形成可比可感的具体印象。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残月而不写别的。实际上从古到今,有许多以“月亮”为物象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妨列举一些进行比较。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是有圆缺的,正如人有离合。因此,在我国古诗词作品中人们往往寄托于月亮这一物象之上的意就是思人、思乡。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剖析,诗意就不难理解了。

“水”,在古诗词中频频出现,为了理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水”的特点,我们可以比较以下几首诗中“水”的特点,找出结论。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娥眉看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流,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中的“水”,恣肆,气势磅礴。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在这里,长江不仅仅是一个水的名称,而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苏轼将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在一起,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气氛中,抒发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要激发学生的更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还必须进行大量的拓展练习。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随处可遇到“头发”这一形象,那么在诗人笔下究竟有多少“头发”?又究竟是什么样的“头发”?带着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课外搜集唐诗,然后归纳总结。结果同学们发现四大问题:一是唐诗中头发颜色绝大多数是白、苍、斑、素等,二是唐诗中头发状态大多是衰、凋、残、焦、丝、华等,三是诗人们习惯用雪、秋霜、蓬、鹤、云等来比喻头发,四是诗人一般抒发的是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等忧愁悲伤的人生感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去读诗,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一时高涨。

二、关于诗歌形象塑造法的比较归纳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诗中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和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为了使诗歌的形象鲜明突出,诗人往往调用各种手法去塑造形象。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之月,其作用分别是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烘托了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作用,我们可以联系初中所学的《陌上桑》进行对比,《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就是为了侧面烘托秦罗敷的惊人美貌。

诗人除了用正面的衬托手法外,还用反衬的手法塑造形象。如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闹衬静的手法;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本是借咏秋日之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但诗人却先写春日的情景,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三、关于诗歌思想内容的比较归纳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建材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土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党史纵横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