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1篇

【片段一】感悟释题之妙

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说课题。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大家对比两个同学的解释,看看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同学选用“去”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选择用“到”的意思。

师:那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觉得选择那个意思好?

生:李白在黄鹤楼不可能送孟浩然到广陵,应该是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所以,选择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但是,这个就一定准确吗?过一会儿,你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生似乎不信)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作者的角度该怎么说?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作者在题目中就完整地告诉我们地点、人物、事情,还能够引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赏析】学生初读古诗理解大意通常引用注释,对于注释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影响对古诗的学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注释本身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活用现成的资料,选择尽量符合诗句意思的解释,而不是生搬硬套。针对学生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不是包办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解决,让古诗和学生充分“对话”。教师巧妙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既出乎意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提高了学习古诗的趣味,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和文本对话的质量。

【片段二】感悟美景之别

师:那时间呢?

生:三月。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多简洁啊,为什么还要“烟花三月”?

生: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生:比较美。

师:繁花似锦的三月,大家喜欢做什么?

生:春游。

师:此时的名胜黄鹤楼游人如织,大家兴致勃勃,可是李白和老朋友呢?

生:正在送别。

生:有点伤心。

师:谁来描绘一下前两句诗的情境。

生:老朋友向西告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故人面向西,与站在黄鹤楼下的李白告别,在春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是老朋友向西和李白辞别。

师:题目“之广陵”就是去扬州,为什么用“下”扬州呢?别急,朗读整首诗,思考了再讨论。

生:说明扬州在黄鹤楼的下面。

生:是下游。

师:你来比画一下。(生比画)扬州不但是在黄鹤楼的下游,而且你还比画出两地江水的落差很大,船上又张开了船帆,行得——

生:飞快。

生:迅速。

【赏析】这一诗句的教学一般紧扣“烟花”,直接告诉学生李、孟二人因分别而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如果真的这样,那李白就是平庸之辈,而非诗仙。优秀的作品是让语言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再次利用古诗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考、品味诗意,从“之广陵”与“下扬州”的异同之间,读出朋友匆匆离别的无奈,读出诗情的加速。同时反衬了背景:古人在烟花三月踏春是时尚、愉快的,而李、孟的分别却是与众不同。在快乐背景的映衬下,他们的离愁直染读者心灵。

【片段三】感悟无声之境

师:朋友相送,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李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诗中有吗?

生: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师: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互相交流。

生:他们一下子就分别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下”,船行得快,来不及说。

生:一下子就“远”了。

生:“碧空尽”,一下子就消失了。

师:是啊,朋友离别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你和亲人分别,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一直说吗?

生:我很伤心,说不出。

师: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想说也说不出。朗读后两句诗,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生(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孤帆”说明作者眼中只有朋友乘坐的船。

生:“远影”看出作者一直凝视着远去的孤帆。

生:“碧空尽”,孤帆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作者还在眺望。

生:作者对朋友的情感像滔滔江水。

师:是啊,朋友分别挥手再见;朋友看不见了,眺望孤帆;船影不见了,抬头凝望那天空。寄托朋友情谊的形象逐渐消失,思念朋友的情怀油然而生,如滚滚长江水奔流不息。

【赏析】教师知道关键诗句的体会需要铺垫,需要学生情感的迸发,才能感悟到位。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多是让学生设想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从生活经验、古诗情境不难知道,真正感情深厚的朋友分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唯有泪千行,唯有喉梗塞,唯有手相送、目相视,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诗情,才有画意,也才是李白的杰作。在本教学片段中,师生合作还原分别场景,从人、船、帆、影的迅速消失,到“尽”,感悟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抒发根本跟不上,所以寄托于长江水。

【片段四】感悟真挚之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心的朋友。

生:“故人”,老朋友。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他和谁告辞?

生:和李白。

师:怎么写成“黄鹤楼”?

生:李白站在黄鹤楼下。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孟浩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李白看着他随船渐远,人影即将消失,他赶紧上到第二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还是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上到第三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仍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爬上最高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依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孟浩然看不见李白了,依然——

生:西辞黄鹤楼。

师:直到黄鹤楼望不见,孟浩然还是面朝——

生:西。

师: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生:好朋友。

生:特别好的朋友。

生:知心朋友。

师:浓厚的友情是双方的。李白看船眼里只有“孤帆”,看人只有“故人”。“孤帆”似故人,他为什么觉得孟浩然也孤独呢?

生:因为李白非常关心孟浩然,怕他孤单。

师:他们的感情似——

生:长江水。

生:似滚滚的长江水。

师:李白真想送知心朋友到——

生:到扬州。

生:到广陵。

师:题目就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到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2篇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用逼真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可是对儿童来说,由于古诗最大的特点是凝练,因此呈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色彩不丰富,层次不分明,立体感缺乏。一言概之即单调,自然离“逼真”的要求相去甚远。既然显性的画面都谈不上“逼真”,却还要他们硬着头皮去体悟诗歌所蕴含的隐性情感,这对于认知水平尚浅的儿童来说,的确有点勉为其难。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领,久而久之,儿童见到古诗就顿生畏难情绪,何来阅读古典诗词的幸福感?

深 度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这话实在很有道理,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异曲同工。观照古诗教学,这份深度就应该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和相关性阅读。

相关性阅读,就是要弄清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来龙去脉等等。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完这个写作背景后,我深度梳理出来几个信息:(1)创作该诗正值盛唐;(2)当时孟浩然四十多岁,李白二十多岁;(3)李白敬仰孟浩然,孟浩然看重李白的才华,友情建立在才情基础上,彼此格外珍惜,才初次相见就款待并留宿10多天;(4)再次聚首黄鹤楼距离初次见面一晃5年;(5)湖北的武昌到江苏的扬州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这5条信息,为这首古诗接下来的解读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细读,就是与文中的字词句交朋友,慢慢品味,细细体会,浸润其中;细读,要靠老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捕捉。细读《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叙事性的,我的解读充分聚焦在后面两句诗的四个字上:“孤”“影”“尽”“流”。因为从这四个字也能深度梳理出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四个阶段的“景语”:(一)“孤帆”。联系前面梳理出的第一条背景信息,当时正值盛唐,长江上应该是千帆竞发,不可能只有一条船,而李白为什么偏偏只看见一条船呢?答案是他眼里只有孟浩然,他舍不得朋友离开;(二)“远影”。渐渐的,船帆远远的已经模糊成一个影子,李白还站在岸边,久久地凝视;(三)“碧空尽”。在公元730年的时候,环境没有遭到污染,碧空的日子能见度是很远的,目之所及的范围是很广的,当时的科技决定了船帆的行走速度不快,“尽”字说明船已经走了好长时间,此时原本就模糊的远影才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说明看的时间该有很久了;(四)“天际流”。一般人送行,送到朋友看不见了,就可以结束了。何况李白已经送到朋友的船都不见了,总该回头了。为什么还要写长江水“天际流”?原来船帆的远影消失后,他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望着望着,想着想着……

古诗细读至此,我感觉找到了作者的情感脉搏,触摸到了诗人的灵魂,被深深地感染了。但如何引领学生体悟,让他们也捕捉到诗歌最本质的东西呢?

角 度

角度,就是做一次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这首诗。因为这涉及语文教学中很普遍的矛盾,就是古典诗词的历史性和当下儿童的经验距离问题。李白在黄鹤楼送别朋友是很惆怅的。再联系前面梳理出的第四、第五两条背景信息,可知当时交通不便,从武昌到扬州,相隔千里,一路波涛凶险,即使平安到达,再见的机会也是很渺茫的。他们前面两次的见面不也一晃就五年吗?而身处交通信息发达社会的现代儿童,他们游历名胜古迹真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很难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怅惘,这便暴露出当代儿童心理和古代诗人的愁思的错位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就要充分考虑:如果我是学生,会对什么部分感兴趣?大概会理解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去引领学生体悟诗人的内在情感,这才可能贴近学生,直入学生的心灵。

那么上述该用什么角度切入,才能串成一条知识的珍珠项链,从而让认知水平尚浅的“00后”学生体悟出李白内心的“情语”呢?我第三次深度梳理四个“景语”后,发现了“隐藏的那双眼睛”,那是李白送别朋友的一双深情的眼睛。“景语”是写在文字上的,眼睛却是隐藏在文字外的:(一)“孤帆”突出李白只关心朋友的船的那双定格的、静态的眼睛;(二)“远影”就有一个目光移动的过程感,那就是李白视线的追随,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都变成了影子了,眼睛却还看着;(三)“碧空尽”这里李白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就是一直看呀看,看到帆影消失了,还在傻傻地凝望着;(四)“天际流”也就是说,船帆的那一点远影都消失了,李白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照理说,送到朋友的船不见了,已经够深情的了,可是这里李白的那双眼睛还在望哪,孤帆越远越小,越难以辨认,却越是专注,专注到帆影消失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这说明,离别的忧愁使他痴了、呆了。

通过解读这双隐藏在诗中的眼睛,不难看出诗句动人的不仅仅是语言之内的景,景之外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到痴呆,这个过程蕴含的就是朋友真情,这样的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不从字面上把字面以外的目光还原出来,谈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空中楼阁。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3篇

练市小学  朱丹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这个字念?

生:故

师:你能给它组组词吗?

生:事故 故人 故事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故人,你知道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师:我们把自己的老朋友称为故人,那么说到朋友,有没有谁想介绍介绍自己的朋友的?

生自由说,可以从姓名,特点,爱好,等多方面来说。

师:今天,朱老师也要带大家去认识一对好朋友,让我们上课好吗?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一、解诗题

师:这对好朋友是(课件出示:李白 孟浩然)?

生:李白 孟浩然

师:通过昨天的预学,我知道,你们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我们请小先生沈嘉程带我们去了解一下!(小先生沈嘉程交流)

沈嘉程:通过昨天的预学,我们已经搜集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的一些资料,拿出我们的预导学案,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交流?

李白的背景。

孟浩然的背景资料。

(得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应变,适当评价,如:

是呀,你们的预学可真充分。你知道的可真多。谢谢你们组的交流。你们组的资料可真全面。)

总结各小组的发言: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据我所知,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时,李白才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两人年纪相差12岁,我们把这样的朋友称为忘年交。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吧!

1、  读诗题

师:感谢我们的沈先生,好,谁先来给我们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读正确了,孟和陵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读!

2、  解诗题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呀?

自由说:李白送孟浩然 在黄鹤楼 

师:那题目中哪个字表示去?

生:之

师:带着理解,让我们再读课题。

齐读

师:那么长的题目,我们不妨在地点和人物后面稍作停顿。再来一次!

齐读

师:声断气别断,像我这样!(师范读)一口气读完

生再读。

二、读古诗

1、  自由读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师: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试着把它读通顺读连贯,多读几遍,自己读自己的,开始。(生自由读诗)

2、  检查交流。

师:现在,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一生读诗)

读得不准的:正音。(尽量请差一点的学生)正确的:读得真美,正确又流利,还读出了古诗的一些节奏。

师:让我们合作着试试,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师注意在读前一句的时候把古诗的节奏示范出来)

交换顺利,再读!

师:同学们,读古诗呀,声音不要太响,想学着老师读一读吗?最后一句,我们试试好吗?(师范读: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学习读

师:有读古诗的感觉了,我们连起来一起试试!(生齐读一遍)

3、  完成练习。

师:读了那么多遍,你记住些什么了吗?拿出我们的预导学案,找到当堂打标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课件出示填字部分)

师;昨天我们已经通过预学,找了找,学了学你们认为难写的字,这部分我们请小先生王思源来给我们交流。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预学过这些字,那么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其他同学自由说,可以是孤、帆、唯等任意一个,并适当评价。 我们组都觉得“辞”字较难写,我们看,辞左窄右宽,在写得时候左右两边要进行穿插,右边的辛的几横要穿插进左边,这样整个字才能变成一个整体。来,再在预学案上端端正正地写两遍,与你昨天预学时写得比一比,有没有进步。 小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提醒坐姿: 我们的某某同学,书写时挺直了腰板,可真精神,瞧瞧他的字也跟他的坐姿一样,精神大气的很。 师:在我们小先生的提醒下,我们这个辞字写得真漂亮,那辞是什么意思啊? 生:告别 师:那西辞呢? 生说自己的理解 师:我们来看他说得对不对,这张图能不能加深你的理解?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地图) 师: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 师:孟浩然就是要从西边的黄鹤楼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明白了吗?让我们再看着自己填好的诗一起来读(齐读) 三、想象画面

1、  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  交流画面。

师:同学们,这学古诗不仅要读好,而且要边读边想象,让古诗当中的画面浮现在你的眼前。板书:画面现在再请你默读这一首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生默读)

a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说,可适当引导,前一句诗的内容。

师:你是从哪两句诗看到这个画面的?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那这故人指的是谁?(孟浩然)

师:谁也看到了这幅画面,能再具体地说一说当时的情形吗?(生自由说)

师:在这幅画里除了人之外,还有什么?三月,这个三月是怎样的呢?谁来给我们描绘一下这个三月?(烟花)

师:可不是我们过年放的烟花,这个烟花是在形容春天?烟花是一副怎样的场景?一个怎样的春天?

生自由说春天的美景!草翠花开,桃红柳绿,

师:你是从注释中发现的,结合注释读古诗能把古诗读得更透。谁能把这烟花三月说得再美些?

生自由说!

师: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你看,在你们看到的画面里有人物,有时间,还有那么美的春光,谁来读?(几个学生读)

b师:这一路诗情画意,风景独好,那么你还看到哪些画面呢?

后一句诗的交流。

师:在你想象的画面中,这一只船有什么变化吗?(渐渐消失)

师:消失在哪里?

(长江的尽头,天空的尽头)

师:除了小船的变化外,在画面里你还看到什么?

(李白)

师:还有这滚滚?(长江,一泻千里)奔向了哪啊?(天空的尽头)这就是,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有同学还看到李白了,那你看到李白当时的表情了吗?

(依依不舍,愁眉)眉宇间有离愁,后两句,来读!(一生读)

师:谁也感受到这离愁了,读。

师:带着依依不舍,齐读后两句。(齐读)

师:原来诗中藏着那么多丰富的画面啊,想象着这些画面,(配上音乐)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孟浩然在黄鹤楼与李白辞别,李白他就站在江边目送着他,船远去,李白却久久不愿离开,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吟读!(配乐齐读)

四、编故事

1、  质疑问难。

师:让我们再走近些,你们看,这就是长江,长江是我们古代的黄金水道,每天在这里往来的船只?(很多很多)

师:那么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质疑,诗里只有一只船,(孤帆)。

师:这是为什么?不妨让我们从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说起怎么样?板书:故事

2、  创编故事。

师:话说有一天,李白正在院中吟诗作对,仆人送来书信一封,原来是孟浩然这位故人约自己到黄鹤楼,李白收到信后特别高兴,于是李白如约赶到黄鹤楼,这一玩就玩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来,他们朝夕相处,情意绵绵,完全沉浸在这烟花三月的美景中.(贴故人呵黄鹤楼两张纸片),他们两个在这一个月来,都做了些什么呢?也许就是在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他们来到了?(花园里)一边赏花,一边(作诗),你说的是他们赏花作诗的故事。还有其他同学能来说说他们的其他故事吗?他们又去干了什么?(饮酒谈心的故事)(吟诗作对的故事)这些都是他们难忘的回忆啊,可是此时此刻呢,江边只剩下李白一个人,他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着孟浩然的船越来越远,但是往事却历历在目,此时此刻,李白的眼前肯定浮现出孟浩然在黄鹤楼边的身影,那时,故人孟浩然会做些什么呢?你能试着改改这句诗吗?

3、  改写诗句。

师:来拿起笔,试一试,我们来吟一吟我们自己的诗,从这里开始,没人说一句,开火车。(生读自己改的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作诗 观景 饮酒 赏月 赏花 对诗

4、  感情诵读。

师:你们都是小诗人啊,这满满地都是李白当时的回忆,曾经李白与故人作诗王鹤楼,现在只留下李白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读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多次重复,读诗。一生读,一生读,齐读。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李白只看到孤零零地一只船了吗?(自由说)一个孤字,写尽了李白当时内心的(不舍)。你来读读。一个孤字还道尽了李白当时内心的?(离愁),你来读读。一个孤字诉说着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读读。

齐读后两句。

师: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奉送孟浩然。让我们一起来!(配乐齐读整首诗)

师:你们不仅读出了诗人的感受,还有这首古诗的韵味。同学们当古人深深陶醉在这种情感中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也许会像我这样(师吟唱)

师:古诗吟唱没有固定的曲调,也可以这样唱(课件播放吟唱声音),有兴趣的同学也去找找相关资料。

五、拓诗文

师:你们知道嘛?这唐代大诗人李白啊,一身云游四方,他豪迈浪漫广交朋友,写下了100多首送别诗,你读过哪些啊?

1、  拓展古诗。

一生吟诵《赠汪伦》

师:这首诗是汪伦用什么在送李白?(踏歌)这叫以歌相送。我们再来看下一首。

生读诗,分别请三位学生读诗

师:发现了吗?这是在以什么相送啊?(以酒相送)

师:再来看我们今天的这首诗,他又是以什么在相送(目送),这是饱含真情的目送,在这么多送别诗里,要数我们今天这首最为出名,广为流传,他被无数的书法爱好者写成了书法作品,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2、  回扣古诗。

师:这是楷书,没有标点,从右写到左,出现了繁体,谁会读?

一生读。

师:这是篆书,和花一样的字,谁还会读?

一生读。

师:这是在扇面上写得行书,谁还会读,男女生合作读,一半一半。

分工读。

师:最后一张最难,古诗配画,(音乐响起)字都看不见了,还会读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4篇

第一,实录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课前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学生自己动手大量查阅资料,积累送别诗,让学生亲自去找有关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二、背已学的送别诗引入新课教学,新旧联系,衔接自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诵读方式多种多样:抽读、师生对读、循序渐进的理解品读、大声朗读,自由感悟读……以朗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感悟,诵读教学贯穿始终,诗要通过读去品味,去体会作者的内含。

四、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

五、领悟诗意时,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充分联想。

六、教学中教师适时的旁征博引,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值得借鉴的地方还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罗列。

第二,实录有的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当然,做任何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样的,我也觉得这个教学实录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

一、注重教师的范读(或者多媒体课件的朗读播放欣赏)。通过教师的范读,或者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把词句的停顿、语气的轻重、语言的选择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那种音律之美、声调之美、节奏之美,也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诗作情感。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和s版六年级下册中,而实录中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在这第二学段的古诗教学中要求不能过高,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不一定达到教者的预设,老师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这个体验的过程是永远不够的。古诗字数少,语言精练,易背,在没有学之前学生就会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能背诵了,但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或者有韵味的读诗,是很难的。实录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后就要求学生“字正腔圆”地读诗,如果没有提前的训练也是很难办到的。

三、借助写作的时代背景,准确领悟诗人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开元730年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当时历史上称作“开元盛世”的年代,国力强盛,人情慷慨。那时年轻的李白一方面向往扬州的繁华,一方面又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杰作。但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所以在离别之时,虽然怅惘,却浑无丝毫感伤。

四、简笔勾画地理位置,观插图帮助学生领悟内容。四年级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有限,若能把诗中黄鹤楼、长江、广陵的地理位置简笔勾画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西辞”,以及想象感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雄浑壮阔,幽深高远的意境。

五、另外,在教学实录中对“鹤”的分析我觉得有点多余,有点“过透”,影响了诗歌教学的整体效果。

第三,我教古诗文的敖学体会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 标题 诗类 增删调换 建模

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不重视诗歌的标题,对标题一扫而过,或者干脆就不读标题,径直读诗。其实诗歌的标题传达了不少的信息,重视标题,认真阅读标题,能帮助我们明了诗歌体裁,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一.读题明体裁

很多诗的标题就明确告诉了我们诗歌的体裁,是古体还是近体。例如“琵琶行”、“长恨歌”、“走马川行送封大夫西征”、“轮台歌”、“李凭箜篌引”等,标题中的行、歌、吟、引等字,揭示了诗的体裁为古体诗。这就意味着这些诗在平仄、押韵、字数、句数上比较自由,长短不限。诗歌的形式的自由能够为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志向、思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读诗知内容

“咏柳”、“咏梅”从标题我们就知道,这些诗是咏物诗,咏物诗借咏叹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情感,托物言志是这类诗常用的手法。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标题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些诗是送别诗,一般会表达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从标题中我们大体可知诗的类别,所写的大体内容。从而为我们读懂诗词奠定了基础。

三.增删调换显本色

1.删 对标题进行删减压缩,化长为短,显类别,将标题的重要信息显示出来。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删减为:白雪歌,即描写雪景的古体诗。或变为:送武判官归京,可知为送别诗。综合起来,可知写雪景表达送别之意。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删减,可变为:梦游天姥吟。可知诗写梦游天姥山,目的是留赠朋友。

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删减,可变为登楼。可知此诗为即景抒情诗。

2.增 对标题进行扩展,化简为繁,显背景,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补充出来。

例如春望,可增加信息,变为:被困长安春日眺望,或时逢国难春日眺望。这样将诗人写作的背景恢复出来,理解诗歌就更容易了。

3.换 对标题中的要素进行替换,打通诗与诗之间的壁垒,彰显一类诗歌的实质。

例如送武判官归京,换去武判官为杜少府,标题就变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再换去杜少府为孟浩然,标题就变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的要素就这样显示了出来。

再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替换掉柳州城楼,就可以变为,登岳阳楼。登楼即景抒怀诗类就显示出来了。

4.调 对标题进行变序调整,显示出诗歌内容的要素。

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变序调整,可变为,饯别校书叔云于宣州谢眺楼,饯别的地点就被凸显了出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诗句中的“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建安骨”,这些都是由饯别之地引发的。

通过对标题进行增删调换的变形,标题的特点,诗歌的要素,那些不明显的地方就被显现出来了。这就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要素。

四.诗题依类建模

1.咏物言志诗建模 咏柳、咏鹅、咏松、、题竹石、在狱咏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咏(题)、(赞)、(赋)、(吟)+物。

2.即景抒怀诗建模 望庐山瀑布、望岳、终南望馀雪、登岳阳楼、登幽州台歌、登金陵凤凰台、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黄鹤楼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登(望)+某地。

3.送别赠别诗建模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芙蓉楼送辛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金陵酒肆留别等,基本形式可构建为:某地+送(别)+人+事。

4.思乡怀人诗建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梦李白、月夜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除夜有怀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时间)+忆(怀)+人。

5.咏史怀古诗建模 赤壁、隋宫、马嵬坡、贾生、蜀先主庙、蜀相、西塞山怀古、楚江怀古、苏武庙、乌衣巷、越中览古等,基本形式可构建为:地(人)+(怀古)。

6.闺怨宫怨诗建模 春怨、闺怨、春宫怨、玉阶怨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闺(宫)+怨。

诗题依类建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般情形帮助我们把握诗类,迅速把握诗歌所写的大体内容和表达的常见情感。同时,也可以进行差异比较,从内容上,表现技巧上,语言上,比较同类诗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建材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土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党史纵横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