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元旦的古诗

元旦的古诗

元旦的古诗

元旦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元旦的古诗

1、元日

唐代: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2、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3、新年

唐代: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译文:

从早到晚都点着灯火,肉体逐渐年长。

还没从紫阁回归,就又要投入青门了。

坐关不觉寒冷的天气都已过尽,开定的时候都长出了新草。

心中自然有在禅林的乐趣,谁会对一年的过去而惊讶呢。

4、新年

唐代:贾岛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译文: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5、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近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关于元旦的诗词

1、《元日》

[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青玉案·元夕》

[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3、《 田家元旦 》

[ 唐 ]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4、《新年作》

[ 唐 ]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5、《守岁》

[ 宋]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元旦的古诗范文第2篇

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周朝以“年”名岁,一年的开头叫“岁首”。汉武帝刘彻主持制定了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于是有了两种年、两个元旦,为了加以区别,又因为农历元旦正处于“立春”前后,所以称农历元旦为“春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式采用公历,将每年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农历元旦改称春节。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写元旦的最著名的诗是王安石的七绝《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日,正月初七。古代礼俗规定:“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唐宋以前,人们对这个节日很重视,到这一天,家家吃“七元”――用素菜、谷料等七种东西混煮而成的一种粥。据说,吃了这种粥可消除百病。并且制作一种叫“人胜”的礼物相互赠送,这种礼物是用金箔、银箔剪成的人形发饰,把它作为一种吉祥物别在发髻上,能够在一年里求得幸福安康。隋朝薛道衡有诗《人日思归》,写得很动人:“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灯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即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是“过年”活动正式结束的一天。所以,在灯节,人们尽情嬉乐。灯节的习俗有赏灯、吃元宵、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放烟花爆竹等。这一天,各街道放灯,各店铺放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形成灯市,人们游览观赏猜灯谜,热闹非凡。元宵又称汤圆,宋代称“元子”、“浮元子”。吃元宵意在求得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团圆幸福。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社日分春社和秋社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日,人们带着酒肉饭菜去祭祀土神,祷求夏秋丰收。之后便相聚欢饮,吹箫击鼓,尽情娱乐。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首诗借春社散后村落渐归宁静这样一个尾声表现了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同时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在望的情况下所必有的极度喜悦的心情。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寒食日不得举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饭菜。本节日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因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寒食与清明两节,本是分得很清楚的,后来因为人们不太适应禁火寒食,寒食节也就越来越淡化,到清代,寒食不再提倡,民间也没有禁火习俗了,寒食节便并入了清明节。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前后。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片新绿,给人以清净明洁的新鲜感觉,故称此为清明。清明节的习俗,一是祭墓、扫墓,无论官员衙吏还是仆佣乞丐,这一天都要上坟拜扫,献祭品,烧纸钱。二是踏青,古人称为郊游。踏青时,常常还野餐、采百草、扑蝴蝶、斗鸡、拔河、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三是赏柳、折柳、插柳、戴柳。柳树是最早吐绿,是春天的使者。人们赞美春天的生机盎然时,常常描绘柳的形象。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唐代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再到清代高鼎的“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曾有多少诗人把欣赏的目光到柳树的袅袅万丝上。折柳,常用以表惜别之情。古代折柳赠别,一是因柳树易生速长,用它相赠可祝愿远行人处处顺利;二是柳与“留”同音,用它相赠可表达挽留之意。插柳、戴柳之俗始于唐朝。起初插柳于门,后来戴柳于发,相传可以在一年中免去蜂蜇蛇咬。

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原来“端五”是每个月的头一个五日,端是最初的意思,为了与其它月的端五相区别,就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五月为午月),一音双关,明确了端午是指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一般认为起源于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棕子、饮雄黄酒、插菖蒲、佩香袋等。

七夕,也称“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每年七夕,喜鹊们到天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七夕之夜,妇女们要用针线做各种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如:望星空,穿快针;捉喜子,盼结网;用镜子,照瓜果;陈巧果,请评巧。民间有《乞巧歌》反映了乞巧妇女的心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日正值秋季的正中间,所以叫中秋。这夜,月亮最圆、最明,月色最美好。家家户户亲人团聚,一起观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中秋这一天成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跟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也跟古代的礼制有关。古代人把月亮看作月神。传说月神心地良善,常降福于人间;世人若犯了天条,她便代天帝发出警告。人们对月亮很崇敬,因而有了祭月的礼制。祭日在春天,祭月则是在秋天,魏晋以后,祭月时间基本上固定在中秋。明代在北京修建的月坛,是专为皇家祭月用的。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古诗文中借此节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者居多。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属性,即使是数字也不例外,“九”就是数中最大的一个。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九;九是阳数,故又称重阳。一因双“阳”相合,喻示着刚阳之盛;二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合乎人们想长寿的心理,所以重阳被视为吉祥的节日。这个节日正处于秋高气爽的金秋季节,又是收获的时节,因此更增添了节日欢快喜庆的气氛。古人每逢重阳日便通过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咏诗等活动表示庆贺。王维以重阳节为背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既饱含着作者深切的思亲之情,也反映了古代重阳的节日风情。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同夏至一样,是昼夜更替的转折点,它是全年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此后,昼逐渐加长,夜逐渐缩短。从冬至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大地万物“还阳”。古人从冬至开始“数九”,按九天为一个时间周期,数九次。数九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然而数九结束,便是春暖花开时节。中国历朝代都视冬至节为大节,朝廷常举行盛大的朝会,民间也如同过年一般热闹非凡。

祭灶节,古人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小年,小年夜则指这天的晚上。此时已接近年根,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形同过年。古人要在小年夜祭祀灶神,所以称之为“祭灶节”。灶神还有灶王爷、灶君菩萨、灶君司命等名称,它是神话传说中专管人间善恶之事的神。人们祭祀灶神,是为了求得来年无灾、得福。

除夕,也叫大年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贴门神、春联、年画,要洒扫庭院,要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还要守夜(也叫守岁),意思是自旧年守候到新年,表示辞旧迎新。

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是“月”。月亮有许多别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悬钩。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悬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圆盘、金镜、银镜、玉镜。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冰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因传说月中有两座宫殿――广寒宫、清虚宫,故称广寒、清虚。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望舒。因传说嫦娥(娥)住在月中,故称嫦娥。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婵娟。

月亮是著名的风景物,而且,正因为有月亮的照耀,夜晚的其他景物才得以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无论古今,人们描绘夜景时,总忘不了留给月亮一席之地。从《诗经》开始,写月的名句不胜枚举。月亮是相思之情的载体。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普照天下,则无论人在何方,都能看到,所以相思的各方都可以借月亮传达情愫。所谓“千里共婵娟”,就是靠月亮沟通双方的思念之情。有圆有缺,则正可用以喻人事,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宋朝吕本中的词《采桑子》便是用月亮的上述两个特点来喻人事的典型作品:“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古诗文提到的花草树木中最重要的有松、竹、梅、莲、兰、菊等。其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一曰“画中四君子”)。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亦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早开,美丽绝俗,乃是坚忍不拔的人格的象征;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精,二则多生于偏僻之处,所以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相传孔子以兰为友,便是慕其作风谦逊。菊,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名花之一,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凌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所以向来被用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自陶渊明始,多有诗人感菊言志,抒写自己的节操胸怀。

古诗文提到的飞禽走兽很多,如燕、莺、孔雀、精卫、杜鹃、鹧鸪、乌鸦、画眉、比翼鸟、虎、狼等。燕、莺、鹤、孔雀、画眉鸟等,或形象美丽,或啼声佳妙,常用以描写宜人的景色。精卫鸟,相传是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后所化。精卫填海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诗词中提到精卫,喻指报仇的人或努力奋斗的人。乌鸦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的景色,表现凄惨的氛围。比翼鸟总是指相爱而不分离的男女。虎狼常喻指凶恶的势力。

元旦的古诗范文第3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国曹植的《元会》诗:

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唐代白居易的《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代诗人成文斡的《元旦》诗: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代孟浩然的《回家元日》诗: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宋伯仁的《岁旦》诗: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诗: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的《新雷》诗: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伟人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诗: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元旦的古诗范文第4篇

一、保证时间,确定素材

经典诵读作为对中国孩子进行素质熏陶和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深远影响,可它不属于考试内容,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把经典诵读学习时间“抠”出来。不搞散兵游勇式的“游击战”,这项活动才能踏实开展,持久常态。我把每周两个早读时间(约40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在黑板报中开辟了“每周一诗”栏目作为经典诵读的主阵地。至于诵读内容,我选择一些朗朗上口、容易理解记忆的五七言绝句,大多根据季节的更替、景物的变换每周一首,例如在秋天读《秋词》《秋夕》《宿建德江》《枫桥夜泊》等诗,进入冬季后诵读《梅花》《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别董大》等诗;有时也根据节日的来临确定诵读内容,如重阳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旦读《元日》,感恩节读《游子吟》等;有时还结合课本内容适度拓展强化,例如学了李白的《赠汪伦》,趁热打铁拓展读《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学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继续诵读他的《回乡偶书(二)》和《咏柳》等。以后还可以开展同题材阅读,如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的诵读。

二、每周一诗,反复诵读

我常常在周一早晨更新黑板报中“每周一诗”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周三早读时准确地读出来,这样学生必须利用查字典、找资料、请教小老师等办法认识生字,渐渐形成了自学习惯。

二年级学生对读古诗很感兴趣,他们在学龄前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古诗,但家长们往往只要求孩子们背得熟,背得多,对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并不讲究。我抓住诵读指导这样一个切入点,要求学生读诗必须字正腔圆,讲求节奏和韵律。通过音韵起伏、节奏分明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听觉上的音韵美。我常常采用范读、带读、引读、对读等形式,配以表示平、扬、降、顿、延长的手势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节奏的变化、音调的起伏,让学生熟读、美读,浸润在诗中,逐渐过渡到边读边体会。

低年级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这样指导和训练几周后,学生很快掌握了古诗的基本节奏。全班诵读时,学生们的手指在空中舞动,脸上表情丰富,声音清脆悦耳,读得是有滋有味,余韵悠长。学生一旦爱读诗,把听诗、读诗当作一种乐趣,经典诵读就不再是枯燥、单调的重复活动,而成了有滋有味的艺术享受。这一刻在老师看来,何尝不是令人愉悦的幸福时光。

三、但求甚解,熟读成诵

有这么一种观念:孩子年纪小,记忆力好,理解力弱,小时多读多背不求甚解,长大自然会慢慢“反刍”。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囫囵吞枣乱背一气,不及时巩固会背得快忘得快,还会出现“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乱点鸳鸯谱”的可笑现象。这是教师把握不好火候:讲多了,枯燥乏味,浪费时间,固然不好;只读不理解,糊涂背一气,也未必好。

我采用以读为主、适度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熟读古诗后常有学生提问,我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教育契机。我往往只回答他们最想知道的,即使展开,也充分注意趣味性。例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就绘声绘色地讲唐朝重阳登高的习俗,让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国度一千年前的生活画面。学生问到个别字的意思,我也尽量提供最简洁明确的答案。这样,二年级学生慢慢体会到中国古诗单字成词、言简意赅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著名诗人、风土人情也渐渐有了一些了解。

事实证明,适度的“讲”和“点”是有用的。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古诗生硬的字面开始熟悉了,他们的诵读不再只是读字、读音,而能透过字面读内容、读意思。学《梅花》时,反复吟诵后,我直接发问:“这首诗写了什么?”“这枝梅花长在哪里?”“作者站在哪儿赏梅?”学生能马上掐住诗题“梅花”和诗中的“独自开”“遥知”等词作答,说明学生懂得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

四、开展活动,乐在其中

每周一诗,虽然每学期也能读诗二十首左右,但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还是太少了。怎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期中测试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自读古诗至少五首,学期末举行诵读比赛。这个作业学生可以在后半学期自己安排时间完成。

元旦前一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学生走上讲台高声诵读古诗,有课本上学的,有“每周一诗”中推荐的,更多的是学生自学的。规则是分组竞赛,不能重复,一时间教室里诗韵悠扬、古意浓浓,不时有高潮涌起,小朋友们个个不亦乐乎。整个比赛历时一个半小时。

元旦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特色。

元旦的来历: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元旦,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等。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来记述元旦的庆贺情景。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