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等地方贫困户生存发展问题,我区经过精准识别、评议、审核等程序,最后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现将我区落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区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涉及大幕乡、汀泗桥镇、官埠桥镇、马桥镇、**奶牛场等5个乡镇(场)。集中安置点6个,分别是大幕乡广东畈集中安置点、大幕乡西山下集中安置点、汀泗桥镇大坪村西关集中安置点、八角邱集中安置点、官埠桥镇窑咀村集中安置点、**奶牛场杨排洲集中安置点。

一、基本情况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截止目前,全区6个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乡镇(场)具体情况如下:

**奶牛场XXX户XXX人,其中集中安置XXX户XXX人,分散安置1户4人。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

汀泗桥镇XXX户XXX人,集中安置XXX户XXX人,分两处安置;分散安置2户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

大幕乡XXX户XXX人。集中安置点XXX户XXX人,广东畈安置点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西山下安置点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分散安置XXX户XXX人。分散安置XXX户主体工程已完工。

官埠桥镇安置XXX户XXX人,集中安置XXX户XXX人,分散安置8户XXX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

马桥镇安置XXX户XXX人,集中安置点已取消,分散安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快西山下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其他安置点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移民局要求,为切实提高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将当前易地 扶贫搬迁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面整改到位,特制定此专项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扶贫 开发战略思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 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彭清华书记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对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项稽察、督查指出的问题,对号入座、举一反三,细致排查,找准不足与薄弱环节,以整改促攻坚、以完善促提升,全面提升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

二、整改重点

(一)搬迁对象识别是否精准

整改措施:一是核准搬迁对象。各乡镇要对前期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再次精准核实。对不符合搬迁条件的对象全面清退,已经拨付建房补助资金的要限期追回;对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要及时增补,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及实施精准无误。二是核准基本信息。认真复核清理搬迁对象信息,及时按程序履行对象增减调整变更手续,不断提升搬迁对象信息管理和动态调整工作水平,夯实精准搬迁安置基础。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此次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专项整改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狠抓整改重点。要以专项整改方案所列问题为重点,又不局限于整改方案,结合近几年国、省、市、县开展的各项稽察、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自查标准》,迅速对本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深挖问题根源,敢于较真碰硬,整改落实到位。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总体安排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采取“中医诊法、计生管法、狙击战法”,举全县之力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超额完成省定重点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任务。

一是扶贫搬迁首战告捷。全县精准锁定易地搬迁对象17177户49106人,踏勘选址集中安置点428个,其中设计批复342个,开工建房31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375户24275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3500户11236人的239.3%。全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296户,补助资金2410万元,住危旧房贫困户减少47%。

二是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突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创新实施“能人带动、集约经营”“资产投资、村户受益”“入股分红、化解风险”等十大扶贫模式,探索实践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创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政策支持得奖金“五金”增收模式,全县80%以上贫困户纳入产业脱贫对象,**年度70%以上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在产业链上。

三是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创新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项目管理、资金统筹、金融扶贫、督查问责等机制,构建了整套扶贫政策体系。全年累计统筹扶贫资金15.07亿元,组织发放各类贷款76.27亿元,其中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14亿元。

四是社会扶贫效果明显。积极对接国烟扶贫项目,抢抓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定点对口帮扶机遇,累计争取扶贫资金1.92亿元。大力实施“千企帮千村”帮扶活动,成立52家扶贫协会,动员200余家非公经济组织、500余名企业家和回归创业人士精准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落实社会帮扶项目2500个1.5亿元。

五是扶贫品牌全面打响。圆满承办全省交通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质量监管现场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会、全市旅游扶贫现场会,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连续4年获省A类等次,脱贫成效考核获省优秀等次,县扶贫办被评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累计接待省内外观摩学习2000余人次。

二、**年脱贫攻坚基本思路

**年,我们将按照“精准脱贫,不落一人”总体要求,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坚持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精准扶贫与精神脱贫兼顾、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并举,确保全面完成省定脱贫人口和重点村出列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掀起“春季攻势”。巩固**年以来脱贫攻坚良好势头,坚持先难后易,扎实开展以扶贫信息大识别、扶贫问题大整改、扶贫项目大开工、扶贫政策大落实、扶贫帮扶大竞赛、扶贫资金大检查、扶贫干部大培训为主的精准扶贫“春季攻势”七大行动,全面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为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打牢基础。

二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适度集中为主,集中率不低于60%的原则,在保持总量和对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高位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力争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三是发展持续脱贫产业。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扶持发展以茶叶等为重点的种养殖及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确保全县70%以上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力争全县贫困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县20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规模适度的产业基地。

四是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医疗、民政、金融、旅游等扶贫工程,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全县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0.3万人(次)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乡村旅游带动脱贫0.75万人以上,发放小额信贷6亿元以上,农户评级授信达到全覆盖,贫困户小额贷款覆盖率达到40%以上,低保、五保、新农保、高龄补贴等政策兑现率达到100%。

五是凝聚扶贫工作合力。坚持激内力与借外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党建促脱贫。整合中央、省、市对口帮扶单位项目资源,加强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和定点对口帮扶,力争各类社会帮扶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价值理念,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建全省“精神扶贫”试点县,每年评选表扬200户“十星级脱贫示范户”,确保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组织保障到位,确保责任层层压实

为确保各类就业帮扶政策落到实处,XX县人社、移民、扶贫等相关部门经常召开就业帮扶工作研判、调度等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就业帮扶工作,提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措施,统筹安排部署工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机制。并在各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挂牌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或服务点,各涉及乡镇街道也在人员、办公场地及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2020年以来,XX县充分利用对广帮扶资源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实现新梦想,书写追梦情怀。以XX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例:截止目前,XX县街道已投入XX万元用于建设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培训上岗工作人员XX名;投入XX万元建设扶贫车间,引进XX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住,建设扶贫车间XX家,提供工作岗位XX余个,解决XX名搬迁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居家就业XX人。为进一步满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需求,XX县不断加大对各个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渠道,确保更多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二、宣传动员到位,确保思想高度统一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通过搬迁安置点乡镇街道干部、帮扶干部等主动上门向搬迁群众梳理讲解党的好政策,讲透讲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贵州对毕节的关心和爱护,对广大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二是及时发现解决搬迁群众生活工作中的烦心事、忧心事。通过小区广播、微信群、广场大屏幕、入户走访、院坝会、培训会、课堂讲座、家庭或个人发展分析座谈等多彩多样的方式,为搬迁群众梳理讲解培训和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结合家庭或个人实际情况,帮助群众理清家庭或个人发展思路,让群众熟练掌握运用培训就业相关扶持政策,为群众创业就业“增援壮胆”。三是有针对性地动员搬迁群众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感恩意识和技能技术水平,将群众聚合在党的周围,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创业就业的内生动力。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动员到家家户户,政策讲解、思想动员入脑入心,让绝大多数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中央、感恩,争相上进、积极创业就业。

三、培训提升到位,确保能力素质达标

因部分搬迁群众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生产生活不了解、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基本常识和技能,XX县街道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培训,让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市民。

本着培训是为了就业的目的,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因产施培”的原则,根据劳动力的身体状况、知识文化水平、技巧技能、就业意愿等具体情况,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和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内容包括感恩教育、政策知识、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如何在城市中谋生、城市常见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技能培训根据搬迁群众工作意愿设置缝纫、家政、护理、厨师、保安保洁等工作技能培训。分类设置课程和培训标准,分产业、分层次、分岗位、分时段培训。确保培训能够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积极就业、服从管理、感恩等思想意识,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技能技巧、与人沟通等能力,树立新市民就业观。培训结束后经过测试测评,不合格的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培训,直至合格为止,确保上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截止目前,XX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已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XX人,培训后实现就业XX人。

四、岗位推荐到位,确保人岗相互适应

为满足搬迁群众就业需求,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分别收集建立省外岗位、区外省内岗位、区内岗位三大岗位库,区内岗位库中又分别建立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岗位、安置点临街企业岗位、扶贫车间岗位、大棚产业园岗位、公益岗位、居家就业等就业岗位库XX个,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岗位信息的同时,通过包保楼栋干部根据群众的就业意愿,结合群众的自身能力,采取“入户推荐”“广播推荐”“微信推荐”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推荐适合的岗位,以“送货上门”的方式,确保人岗相匹配,让搬迁群众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年初疫情期间,共组织群众XX批次XX人到XX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应聘,其中XX人应聘成功并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各安置点包保楼栋干部入户推荐岗位上万余次。

五、后续服务到位,确保群众安心就业

XX县要求涉及易地搬迁的乡镇街道党政干部、帮扶干部、包保干部、包保楼栋干部在服务群众时要做到“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新作为、担当作为、廉洁作为”,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桃源县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85户12225人,其中:2016年完成2462人,2017年完成3938人,2018年完成5825人。集中安置点2016年14个,安置262户857人;2018年32个,安置1831户5825人,总体量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总任务的65%)。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搬迁成效较好,特别是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上做实搬迁“大文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就学就医

一是促就业。为拓展增收途径,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我县多措并举将扶贫车间办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挑选引进了鑫诚鞋厂、美音电子、杰远电子、君和野茶等12家工作环境优、企业信誉好、容纳人员多、工作稳定、待遇较好的民营企业建成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了电子元件加工、制鞋、茶叶加工等岗位种类11种,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最终通过本地就业、公益性岗位、能人带动创业等方式,实现岗位收集和岗位开发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和扶持性岗位兜底就业一批、扶持能人带动创业就业一批,达到搬迁户“一户一人就业”目标。二是保就学。积极做好学校转接工作,进一步落实安置点贫困学生的教育助学政策,根据迁入群众适龄子女入园入学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周边教育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迁入教育资源保障,满足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需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上学还要翻山越岭的历史。三是稳就医。严格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先诊疗后付费”的健康扶贫政策,以户为单位为搬迁群众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和医疗精准扶贫救助档案,对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病的搬迁群众,制定“一人一策”靶向治疗方案,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切实保障贫困户就医问题,彻底改变了贫困户因为距离远,小病“等”痊愈的历史。

(二)“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

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规模经营。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据统计,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中,165户472人享受唐宸生态农业产业帮扶、131户438人享受冯鑫林木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帮扶、100户343人享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产业帮扶等,其中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

(三)“易地扶贫搬迁+”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