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九色鹿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绪论

国产动画片《九色鹿》,1981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录制完成。该片的导演是中国动画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代动画导演钱家骏先生。《九色鹿》从构思到完成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剧本早在文革前就写好了,因为它取材于佛教故事,并且当时人们认为这部片子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在文革期间因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被迫夭折。

《九色鹿》的故事出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壁画《鹿王本生》。北魏时期的壁画绘画风格十分粗犷大气,隋唐时期的壁画绘画风格则更加细致丰满。作为一部动画片,《九色鹿》采用了北魏画风作为基调,同时融入隋唐时期的绘画风格。虽然动画片吸收了诸多风格元素,但不论是音乐还是绘画,《九色鹿》都保留了非常浓厚的敦煌壁画的味道。

《鹿王本生》是一个经典的佛经故事,讲的是佛祖释迦摩尼前生所经历的事迹。将佛经故事绘制成壁画,又由壁画改编成动画,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佛经原著中更加强调了佛祖大慈悲和大无畏的救世精神,以及轮回转世的佛教理论;而这幅敦煌壁画则更加强调善恶有报的佛学思想;而《九色鹿》作为一部动画片,弱化了佛教的味道,更加通俗,更有劝诫人们多做善事,不能见异思和迁恩将仇报的说教意味。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正统思想,也就是我那个时期的动画片里最多宣传的传统美德。

二、敦煌壁画《鹿王本生》

绘画是一种空间艺术,不具有时间的流动性。因而,中国古代的长卷式构图成为了用绘画讲故事经常采用的方式。5世纪,佛教鹿王本生的故事传入敦煌,这幅壁画也受到了中原绘画形式的影响,即不同于印度的圆形浮雕形式,也不同于龟兹的组画格式,而是呈现出连环画式的长卷构图。

画面整体的布局和颜色都非常和谐,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用色古朴而厚重,线条粗旷而奔放。加上岁月的磨砺,显得更加沉稳,更有韵味。国王头戴日月冠,穿着长裙,明显是受到了波斯风格的影响;采药人的缠腰是印度风格;驾马车的人穿的是我国北方的胡服。这说明这幅壁画受到了各地文化风俗的影响,艺术家把这些风格元素融合得非常协调统一,艺术家的胆量和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九色鹿》的角色造型

动画片《九色鹿》中的角色造型大量吸取了敦煌壁画中的绘画元素。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壁画更加粗旷,动画则更加细致和完善。角色造型更具符号化,正面角色无比光辉美丽,而反面角色则丑陋不堪。

1、九色鹿

动画片中的主角九色鹿有明显的女性特质,抛弃了大漠的狂野和粗线条,变得婀娜多姿,温婉动人。身体洁白,身上有五块月牙形的彩色,具备了身为鹿王的神采,同时又又让人觉得温和亲近,不论是儿童还是大人都会喜欢这样的角色造型。这样一来,去掉了佛教壁画的严肃和深奥,更加通俗和直接,很大程度的扩展了使受众群体。正如印度的佛造像当中,观音菩萨的造像都是男性,而传入中原地区之后观音菩萨的造像全都变成了女性。这无疑体现了中原地区人的审美取向和审美习惯,认为一个充满慈爱和怜悯之心的角色,就应该是一个女性。

佛经当中的九色鹿是跪在国王面前向国王陈述的,而壁画当中的九色鹿是站着的,身姿高傲挺拔,优美自然。动画片的九色鹿继承了这一点,同时更加的温润善良,极具亲和力。

2、采药人

壁画当中的采药人在被九色鹿救了之后身体是还是白色的,此时的他还是一个普通的人,人物的形象也和其他人物的形象类似,并没有在人物造型上体现出他是一个坏人。当他把九色鹿的所在地告诉国王,并带国王来捉捕九色鹿的时候身体已经变成青色,长满了白色的赖疮。说明当它违背了他的誓言的时候,应有的报应很快就来了。而动画片中的采药人开始身体是棕色的,纤瘦弯曲的身子,尖嘴猴腮,一字连心眉,眉眼间都体现出他是一个坏人,与其他的兵士和百姓以及国王有很明显的区别。当他心生邪念的时候,身体就立刻变成了青色,蚊虫立马就上来咬他,动画片把他的坏体现到了一个极致。

壁画中强调的是“报应”这一佛学思想,所以人物造型没有明显的体现出人和人的区别,在人物角色的定位上没有明确的性格定位。而动画片在塑造角色上,更注重典型性,符号化。

3、舞伎和飞天

动画片中的舞伎和飞天都明显的借鉴了敦煌壁画当中的天宫乐伎造型。上身赤裸,身姿柔美。比起敦煌壁画来,动画片中的舞伎和飞天线条非常细致完美,色彩柔和。飞天的那一抹红裙更是非常的精彩。整个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很强。敦煌壁画中的很多天宫乐伎和飞天都画了一个圆润的腹部,而动画片把这一特点更加放大和凸显,使舞伎和飞天更加的韵味十足。

4、国王和王后

动画片中的国王没有借鉴敦煌壁画,服装的样式和肩部的图案都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帝王冕服。但按照古代规定,凡穿冕服者必戴冕冠,这个国王并没有戴冕冠。王后的服装和唐朝女子穿的坦胸衫非常相似,但又不是很典型。一个先秦帝王和一个唐朝皇后,不得不说,动画片在这两个角色的设计上确实不够考究。但动画片本身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仅仅是表现身份而已,也没必要太过追究。况且《鹿王本生》壁画图本身也是五花八门的服饰。

四、场景造型

场景造型同样是借鉴了我国传统绘画和敦煌壁画中以勾线为主的方法。线条简洁,流畅,疏密有致。粗细软硬结合。

在用色上,有较多的土红、石青、石绿、熟褐、土黄、黑、白、灰、金、银等。用色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的丰富饱满,绚丽多彩,既古朴典雅又具神韵,且敦煌壁画的味道十足。既烘托了九色鹿的形象,又营造了叙事故事的极好氛围。

1、大漠

画面是金黄的色调,一望无垠的大漠,到处都是沙丘和沙纹,远处是彩色的山栾。线条时而柔和时而锋利,颜色古朴大气但绚丽多彩。据当时的 场景设计师冯健男先生所述,西边红色的是火焰山,东边的是秦岭山脉,象征着古代丝绸之路。

2、森林

这里采用了稍淡的土红底色,据冯健男先生说,这正是敦煌莫高窟门前的一棵高大的树,格外茂盛。动画片里把他画成了白色的树干,满树的硕果,与姹紫嫣红的鲜花对应。大树和花草的设计非常具有装饰性。花丛分前后景拍摄,把九色鹿置身于花丛之中。表现出了春意的盎然和九色鹿的神奇。

3、皇城和后宫

《鹿王本生》壁画图里并没有出现皇宫和后宫。动画片里的皇城参考了嘉峪关城楼。古朴而庄严有气势。城里的城墙用了五彩的马赛克格子,显得很华丽。

皇后的后宫里,色调阴冷。同时借鉴了敦煌千佛壁的形式,在墙上画满了九色鹿,暗示了皇后对九色鹿的占有欲和贪婪。

五、结论

九色鹿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深入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内涵

民间故事的语言,是历代人民群众,在语言的长河中,精心淘洗出来的金子与珍珠,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高尔基对于民间文学的语言,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语言艺术的开始在民间创作。”“您会在这些作品中看到惊人的丰富的想象、精确的比喻、朴素得迷人和优美得惊人的形容语。”民间故事的语言朴实无华、刚健清新、简洁凝练、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美的艺术魅力。其共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朴素、简洁、形象。民间故事的语言撷取人民生活的日常用语,朴素自然,却不失之简陋。如《九色鹿》中介绍九色鹿的第一自然段:“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再如《牛郎织女》介绍牛郎的话:“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哥哥嫂嫂待他很不好……”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语言朴素直白,形象生动,深入人心。直白朴素的语言,加上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这正是训练学生语言的契机。对语言文字的教学,课堂重在“品”,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语言特点,品味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生活语言的无穷魅力。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品味朗读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思想品性,体会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善良本性;可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述故事,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强化语感,提高完整、连贯表达意思的能力;也可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编小话剧、表演、续写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魅力,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二、深入领略民间故事的叙述方式

民间故事属于散文叙事的一种,既具有一般叙事性文章的特点,即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同时它又具有叙事的生动性、人物的形象性、情节的夸张性,表现形式往往采用虚幻、拟人、对比等手法,主题鲜明。恰当地运用对比结构,充分发挥对比结构的作用,使对立双方的区别显得突出和鲜明,故事的艺术力量得到加强,这是民间故事表达方式的共性。教学过程中,教者可紧扣对比进行教学,深入感受文中不同形象的特点,领略民间故事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深入挖掘民间故事的主题思想

九色鹿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 坚守儿童立场:听课者角色的重新定位

听课,本意是为了与教师一同研究学生成长之道,服务学生发展。以儿童为主体,听课者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观照课堂,进而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1.学习者。听课者切忌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再优秀的听课者也不是“百事通”,抱着学习的心态更有利于融入课堂,有利于跟教师的沟通,有利于走进学生真实的心灵世界。

2.参与者。听课时,听课者“身处事外”,却要“心在其中”,这是参与课堂教学的另一种方式。参与听课,更要参与研究,研究教师的教,更要研究学生的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最受教师欢迎的、最让人舒心的管理是‘服务’――与教师一起研究。”心有儿童,方能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视角审视教师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儿童的学习需要。

3.推广者。听课者,尤其是领导和校长,一定要视野开阔,境界高远,善于站在儿童的立场发现、总结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推广教师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成就教师、造就学生的过程中甘当铺路石、宣传员,享受师生在课堂上生命成长的拔节声。

二、 坚守儿童立场:新型课堂的教师演绎

先来看薛法根老师执教《九色鹿》的片段。

师:学语文要靠想象,读完这个故事脑海中就要出现一幅连环画。如果生活中有人伤害了你,有人背叛了你,你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指名读,然后学生谈感受)

师:狗国王,你瞎了眼,与这样灵魂肮脏的人在一起,九色鹿能这样说话吗?

生:不恰当,九色鹿非常善良,十分尊敬人,不会这样说话。

生:我认为恰当。

生:非常不恰当,这样骂,国王更要杀他了。

生:九色鹿很文明。

生:再说国王不知道九色鹿救了调达。

师:九色鹿是善良和正义的化身。主要惩罚谁?光愤怒有用吗?要分清谁是罪大恶极的人,明白吗?大家读读,体会一下这只集善良、机智、美丽、勇敢于一身的九色鹿。

(生读)

师:这时候国王非常惭愧,一起读。

师:课文中九色鹿说了很多话,调达说了很多话,国王说话了吗?说了三个内容。

师:我们现在做一个练习,写写国王怎么斥责调达,怎么惩罚他,怎么下命令,下了什么命令。看谁写的国王最像。

师:谁愿意做国王?

生: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把你活活埋了。从今往后不准伤害九色鹿,违令者斩。

上述课例,教师顺学而导,以学定教,不仅引导学生获得了文本价值取向“善”,而且尊重儿童的话语体系,没有套用成人的话语体系去“规范”学生。课例中,薛老师童心“未泯”,就像一个儿童。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人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儿童是否被教师“需要”,被课堂“需要”,关乎儿童立场,关乎教育之道,不解决这个问题,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三、 坚守儿童立场: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人,是世界的发现者。听课评课,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生活。

有这样一个案例: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试验,试验后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小朋友又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老师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画上线的杯子和盒子里做试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试验的结果是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时力量真大呀!上述案例,儿童的天性和探索的精神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 “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地方。

九色鹿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提出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这个渐进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定与学生之前的认知有矛盾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有疑惑的地方,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提问欲望。在学习《九色鹿》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问学生有没有去过动物园或者有没有自己养过动物,让学生踊跃发言参与到这一话题中,接着问学生们对动物的看法。通常,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对待动物都很仁爱,而《九色鹿》主要颂扬了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和机智沉着的高尚品质并谴责调达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的恶劣行径,刚好契合了学生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对《九色鹿》的学习了。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方式一直是“以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实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服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完全进入课堂角色。

3.掌握提问技巧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课堂提问能够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问题不能没有目的性地胡乱设置,设计问题必须围绕教师实际的教学目标。例如,这堂课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那么就可以在不同环节设计不同的问题,并且问题要有开放性,以便打开学生的思维。对待同一个问题,教师应该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问题上来,让学生感悟到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提问,切忌用同样的模式提问,要让教师自身的艺术性提问给学生自己的提问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4.激励学生提问

九色鹿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孙忠霞(1964―),女,黑龙江宁安人,硕士,琼州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学及俄语教学法;崔勇(1973―),男,辽宁人,琼州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化学。

一、引言

三亚自古就是黎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三亚的旅游文化洋溢着浓郁的黎族文化色彩。据考古发现,距今大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海南岛就有黎族先民生活生产的遗迹,可见,三亚的文化历史深深烙印上了黎族人民的智慧。近年来随着三亚旅游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对俄罗斯市场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把三亚作为其旅游的目的地。三亚旅游业对说俄语的游客的吸引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有对古老的黎族文化的理解与感知。三亚旅游市场为俄语教学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俄语教学的深入发展也能提高三亚对说俄语的游客的吸引力。

二、黎族文化背景下的三亚旅游

三亚既拥有风光旖旎的热带自然景观,又具有黎族所特有的民风民俗,其大多数旅游景点具有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基本上都源自黎族人民的智慧。三亚与巴厘岛、普吉岛、夏威夷一样具有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其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民族特色上,其自然美景和富含黎族文化的旅游,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把三亚作为自己出游的首选地。

著名的景点鹿回头山顶公园就是关于“鹿回头”的爱情故事,它是黎族民间流传的一则神秘又充满无限诗意的风物传说。黎族人民这样唱道:“黎家心中的歌,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黎家优美的故事,像五指山上的树叶一样多;九万九千支歌,最动听的是鹿回头的歌;九万九千个故事,最美的是鹿回头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黎族青年从五指山追赶一只美丽的坡鹿来到了南海悬崖边,面对茫茫的大海,坡鹿无路可走。当青年张好弓准备射坡鹿时,坡鹿忽然回首,变成了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后来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所以此山被称为“鹿回头”。围绕着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鹿回头景点建造了三亚市的城雕“鹿回头”雕塑,同时该景点也以“爱情”作为景区的主题。

由此可见,三亚旅游充满着黎族文化的气息,因此,应注重民族文化在三亚旅游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黎族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俄语教学特点

(一)注重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1.教学注重文化影响

语言、思维、文化三者相互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并记录文化,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外语的学习。学习外语不应只注重语言知识,只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更应该了解文化背景,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这样才具有语用能力。

不同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导致了中俄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黎族,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受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深刻,在继承其经济方式和宗教信仰后,也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因此,中俄在语言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由于三亚市各主要景区的文化背景一般都来自黎族的民间传说,同时以景区为中心的一些周边旅游项目,都散发着黎族的文化气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黎族文化的影响,要让学生对黎族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天涯海角”拥有一个凄美的黎族传说:一对热恋的黎族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族人的反对而被迫逃到此地,并跳海殉情,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随,后人为纪念这段爱情在巨石上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三月三”自古以来是黎族人民纪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谈情说爱的传统吉祥节日。黎族民间流传的多种关于“三月三”的传说故事,是黎族丰富绚丽的传统文化的组成内容。

综上所述,在旅游俄语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天涯海角等景区的俄语翻译,还要让学生注意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能用流畅准确的俄语对景点文化进行阐释。这样既能突出景点的主题,更好地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到来,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文化和黎族文化的差异;而在注重文化因素、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能帮助学生学好俄语,培养用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用俄语这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把所学语言应用到实践中,为三亚的旅游提供更值得称道的俄语服务。

(二)注重实践性

三亚旅游俄语教学属于实践性外语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准确全面的旅游俄语方面知识,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首先,三亚旅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景点简介、景观介绍,旅游路线设计、游乐设施,节日庆典、民族礼俗介绍,宾馆饭店、饮食文化、菜谱菜系的介绍,旅游购物、传统工艺品,交通运输、航空服务、客运、邮轮服务等,涉及广阔的知识领域。三亚著名的旅游纪念品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白沙一带)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因此,旅游俄语教学应从多方面入手,在抓好旅游俄语专业知识讲解的同时,注重多方面知识的拓展,同时突出口语教学。

其次,在实践教学方面,旅游俄语的教学要能充分利用三亚有利的条件,多寻求能合作的实践基地。包括每年接待俄罗斯游客超过5万人次的旅行社,信誉度高、服务出色的星级酒店、度假村等。

(三)注重实用性

三亚的“旅游俄语”课程实际上是基于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的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教学针对性强。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课本,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模拟交际场景对话训练、口语表述、制作PPT等多种练习方式,提高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全部用俄语进行,考虑到专业词汇较多,可以根据需要在交际训练时,用旁白或PPT形式辅以适当的中文说明。

学生在训练中学会使用旅游中惯用的俄语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教师把课堂模拟为旅游车或旅游景点,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俄语为俄罗斯游客提供途中讲解、入住服务、饮食介绍、景点文化知识宣讲等”模拟演练。再利用见习、实习的机会,接触俄罗斯游客,从事真实的旅游接待工作。

相关期刊更多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传奇文学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