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致富小机械

致富小机械

致富小机械

致富小机械范文第1篇

1.山区农村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3。我国的山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山区耕地大多分散,山区农业用地多为梯田,地块小,有坡度,加上道路狭窄,坡陡弯多,地理环境的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限制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给农机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9.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到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截止到2010年8月,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91亿千瓦,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合式大型的农业机械高速增长,农机的总装备结构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这些农业机械大都集中在平原地区,山区农村还是比较少的,分布极不平衡。我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从小目睹了山区农村的农业耕作,以家乡所在地――内蒙古乌兰察布丰镇为例,山区农民采用的仍然是自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耕作方法,靠畜力维持日常的农业活动,不仅生产效率低,造成大量闲置土地的浪费,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浪费劳动力,同时,购置牲畜饲料及其他的加工农具,投入一定的时间管理,在闲时的养殖,等等,都是目前山区农民日常要考虑的。

3.山区农村的现状分析

山区农村根本不具备靠山吃山的条件。交通不便,水源紧缺,经济收入无保障,祖祖辈辈日夜操劳,依然只能保障温饱。

所有山区群众的心愿就是发家致富。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生活远远落后于东部农村。他们渴望改善生活状况,过上富裕的生活;渴望引进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拓宽经济收入来源;渴望走出去打工,学点技术,挣点钱。他们认为不能仅仅靠政府的救济。

山区农村农业的发展落后,归根结底是没有充分发挥科技的元素,没有恰当地引入符合农民购买力的农机,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对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国的人口问题使农业生产必须注重高效率的利用土地,适时地加入科技的元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4.推进经济实用型农机的迫切性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但是,许多山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许多农民还是买不起。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调度农机,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

农村山区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条件差,致使农业机械在田间转移不便,有的根本无法移动。

山区农民购机补贴有别于灌区和平原地区,这就要求农机进行的是符合山区丘陵地带、田块小而分散、高坡梯田、三角地带的作业,具有需求多样化、小型化的特点。山区农民迫切需要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经济实用型农机。

5.推进经济实用型机械的建议

针对山区农业的发展客观情况,应用经济实用型农机才是山区农民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5.1在发展经济实用型农机的过程中,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此外,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的新路子。

5.2政府对于致力于研究经济实用型农机的相关企业和个体要给予支持,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的政策。

5.3可以加大对山区农村机械的燃油补贴,鼓励山区农民积极购机。

6.经济实用型农机的推进对山区农村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不仅是代替人畜力作业以减轻劳动强度的工具,而且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综合工程和技术手段。农业机械化可促进山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山区农业的机械化将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又一次腾飞。

参考文献:

[1]秦和平.浅论当代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的现状[J].科技资讯,2010,(20):234.

[2]余顺金.山区农村农机合作生产初探[J].贵州农机化,2009,(03):19-20.

[3]何克玉.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85-86.

[4]辛志遐.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展望[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3):26-28.

致富小机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现代农业 必由之路 农机化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在户均只有7.8亩土地的小规模生产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小型农机主要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只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因此,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

从对农机的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第二,必须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农机化节本增效的基本属性和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使人们对高性能、高可靠性机械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因高性能农机价格较高而很少考虑它的推广应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它能有效实现农业技术的高性能,它的性价比、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小农机,今后将有越来越广阔的用武之地。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发展农机化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培育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我国农村的千家万户,而且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和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必将相应地提高农民机手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使他们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致富带头人。三是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粪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致富小机械范文第3篇

(山西省汾阳市农机服务中心 032200)

当前,中国农业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推进农机化对率先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

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态。以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农村普遍使用犁、耙、镰刀等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人力播种、人力收割,有的会使用畜力,致使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上不去,既费时又费力,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机化发展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农机化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注重机械数量的增长到注重质量上的提高,从发展小型的机械到发展大中型的机械,从单机独户作业到农机合作社多户联合经营,有效发挥了大型农机具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机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如农田水利建设机械化施工可加快施工进度,保证质量,减低工程投资;在旱作农业综合开发,如节水灌溉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在土壤改良,如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机械化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蓄水保垧、增加土壤有机质等。?

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化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使农村劳动力有能力、有条件向非农产业输出,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使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因此要大力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体制机制,构建发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要载体,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机是农民致富的媒介,农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代替了人力,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了城乡发展,农机专业户和农机大户在服务化过程中致富。农机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大量农作物秸秆被综合利用,有效控制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4 加快发展农机化的建议?

致富小机械范文第4篇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要求

1.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既有利于节本增效,又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农民经营联合收割机,一般3年就可收回投资,受益期在5年以上。此外,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使用农机参与乡村道路建设、河道疏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动村容整洁,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目前,很多农机大户已经成为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2.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设施农业、高效收获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更是需要依靠机械化作业。使用农机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

3.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其中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是一些老人、妇女,不同程度出现了农村干活缺人手的现象,导致对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无力顾及,经营比较粗放,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有效提高。随着留在农村的青壮劳动力的减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解决农村当前劳动者劳动能力不足以及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农业机械化能大大减少土地耕作的劳动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时,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为农业的持续发展,为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中央、省、市、县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非常重视,我地区农业机械化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

1.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

近几年农机发展不断壮大,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作物全面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2.机械化作业水平逐年提高

我地区在机耕、排灌等方面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途径,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的建设水平。

3.农机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规章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

4.农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农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推动新化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当前我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化发展缓慢,机制不健全。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3.农业机械技术含量低,整体水平落后。

4.农机推广服务组织软弱,队伍素质不高。

5.农机服务无法同步跟进。

6.农机化项目、课题少,新机具、新技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四、促进我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农机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抓农机化,不单纯是农机部门的事,必须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支持。要把农机化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应把农机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措施来抓。要加强宣传教育,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对使用农业新机具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认识。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对贫困山区的乡村公路,机耕道,水渠网路,田造(主要是小块改大块)山塘沟坝等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机作业的完全系数和机动性,充分发挥农机应有的效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地方财政要设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尽力增加购机补贴,增加农民购机热情,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二是财政每年将“培训、推广、安全管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支持农机局搞好综合管理工作。三是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鼓励金融部门增加财政扶持和贷款业务,促进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4.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定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切实规范山区农机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确保山区农机安全生产。三要进一步强化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完善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鉴定检测能力。四要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要维护好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兴机富民

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理念,加强农机手和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二是政府加大对实用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把人才培训纳入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培育大批农机技术人才,提高农机服务水平。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机人才参与国家职业资格评定,逐步推广面向农村农机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评价和技能鉴定机制,并对贡献突出的技术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逐步提高农机人员的综合素质。

致富小机械范文第5篇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要求,第一个就是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机械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在人类漫长的农业文明发展史中,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划分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农业机械化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村和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二、农业机械化是“生活宽裕”的保障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有宽裕的收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能有效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据专家测算,我国农产品成本中劳动成本占60%,而澳大利亚才占3%。二是发展农机作业服务业增加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能促进农机户和机手增收致富。

2005年,徐州市组织7370台次联合收割机到全国各地跨区作业,为农民机手创收2.3亿元,部分机手年收入达10多万元,全市农机作业总收入达12亿元。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增收渠道。要富裕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能解放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务工和经商收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农业机械增多、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过程,也是农民收入提高,工农差距、城乡差距缩小,农工贸协调发展的过程。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小于8%,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5%之间。如1999年日本第一产业的人口比例为4.3%,美国为2.2%,而我国则高达60%。2005年徐州市外出务工和经商农民达100多万人,增加农民收入近百亿元。因此,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民的宽裕生活。

三、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前提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能促进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一是农业机械化能促进农业生产文明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彻底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传统劳作方式,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分享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实现更具人文关怀的文明生产和文明生活,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二是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营造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前提。三是农业机械化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把工业文明和城镇文明成果传播到乡村,沟通城乡文明,促进乡村文明进步。四是农业机械化不断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才能较好地操作、使用和维修农机具,广大农机手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也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四、农业机械化是“村容整洁”的载体

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大大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发展农业机械化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能有条件搞村容整洁。农村秸秆的乱烧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影响着“村容整洁”,加快发展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机械化,提高秸秆利用率,将秸秆变废为宝,能有效解决农村秸秆乱烧乱堆乱放的难题。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机械,能有效节约宝贵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大大减少甚至消灭农村耕牛喂养,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农业和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都需要农业机械化为环境文明建设做出保障。可以说,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农业机械化大有作为。

此外,20世纪末,美国国家工程院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之一,位列计算机、电话之前居于第7位。这一评价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客观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及至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