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欧贸易

中欧贸易

中欧贸易

中欧贸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失衡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135-02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快速增加,从2001年的51.7亿美元剧增至2007年的1342.3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59.3%。其中,2002―2005年的增幅一直保持在90%左右。虽然2006年、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增幅明显回落,仅为30.7%和46.4%,但由于基数很大(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701.2亿美元),这两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增加了215.4亿美元和425.7亿美元。欧盟的统计数据更为惊人。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1 085亿欧元(约合1349.7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中国2007年的统计数据,1 342.3亿美元。严重的贸易失衡大大地刺激了欧盟本就敏感的神经,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公开指责对华贸易赤字“不可容忍”,强烈要求中国采取措施扭转贸易失衡局面。中国也注意到贸易失衡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积极想办法缓解双边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目前,中欧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

一、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1.中国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中方认为,中欧贸易失衡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大背景下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地区对华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欧盟对华产业转移使得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盈余,有很大一部分是中欧贸易转移的结果。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盟成员国也加快了对华产业转移的步伐,在中国组装、加工产品,然后再出口欧美,这样欧美对这些国家的部分贸易赤字也转变成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这些逆差始于2000年(约400亿美元),并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至2006年,中国对上述贸易伙伴的逆差总额已达1 53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欧盟与美国的顺差总额约为2 359 亿美元”。中方还认为,中欧贸易失衡与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有关。

2.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欧盟承认在贸易失衡方面中国是“代人受过”,中国的顺差部分是其他国家的顺差。2006年10月,欧盟发表了《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亚洲国家在欧盟进口中的比例相对稳定在20%~25%。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已经部分取代了亚洲其他国家成为出口来源国的事实”。欧盟也承认,“产生这一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结构性的,因而这一现象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欧盟更加强调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严重的市场准入问题以及中国未能履行世贸义务,强烈要求中国“完全履行WTO成员的义务,全方位地向其他成员开放货物和服务业市场、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和保护外国公司权利”。同时,欧盟还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经济增长鼓励机制强化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抑制了进口需求,加剧了贸易不平衡。另外,欧盟还认为贸易失衡同中国充分利用了欧盟的普惠制有关。

二、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认识的比较分析

第一,双方均认同贸易失衡与国际产业转移和随之出现的贸易转移有关,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但是中方认为,这是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而欧方则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入世后,中国努力兑现承诺,将关税总水平下调至9.9%,取消了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产品招标等在内的所有非关税措施,并加大了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力度。2001年,欧盟对华出口为357.2亿美元,2007年猛增至1 109.6亿美元,在7年内增长了3倍多,是欧盟所有贸易伙伴中增长最快的,这表明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但是,中国确实保留了一些限制条件,如资本要求带来的设立成本、限制投资规则、所有权上限,以及当地含量要求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开放,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扶植我国的战略性产业,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进而持续扩大从欧盟的进口,才能实现双赢。

第二,欧盟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特殊的鼓励机制加剧了贸易失衡。近年来,尽管我国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国内消费需求有限的状况一直未有明显地改善。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一半以上都靠进出口拉动。对中国来说,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最主要评价指标。由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税收以及就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业的出口企业一直持鼓励的态度,给予它们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造成这些行业投资过度,产能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大部分出口产品差别不大、种类重复,压价竞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产品的利润甚至只有2%~5%。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特殊的鼓励机制确实给欧盟同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贸易失衡。

第三,中国认为,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加剧了贸易失衡。入世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潜力被释放出来,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涌入欧盟市场,深受欧盟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中国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军民两用产品却因欧盟对华军售禁令而无法进行贸易,而欧盟的其他产品又因为价格太高无法获得中国老百姓的青睐。在此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出口能力被搁置,自然会加剧双边贸易失衡。

三、贸易失衡对中国、欧盟影响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的国际转移和产业链条的全球配置使得贸易顺逆差的原有内涵和经济意义发生了改变,以国界划分的贸易顺逆差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因此,不能仅仅因为中国对欧盟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就认定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获益,欧盟在双边贸易中受损。事实上,中欧贸易失衡给双方带来的影响各有利弊,必须要理性看待。

对中国来说,巨额的贸易顺差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从好的一面来看,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到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5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日后服务贸易领域的全方位开放、汇率的更加弹性以及未来资本项目的更加开放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国对欧出口企业大都集中在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中等技术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低层次就业的压力。从不好的一面来看,首先,巨额的贸易顺差为欧盟对华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借口,加剧了双边贸易摩擦。欧盟认为,欧盟的相关产业和就业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的健康发展,欧盟有必要对中国进口商品设限。近年来,欧盟大幅度的削弱对华普惠制待遇,加强对华反倾销调查,并设置了一些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打火机CR标准。其次,巨额的贸易顺差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7年10月,欧元区13国财长发表声明,首次把人民币汇率水平认定为“比美元和日元汇率更让欧洲关切的事情”。欧盟一改在这一问题上较为谨慎、温和的态度,积极仿效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使得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最后,巨额的贸易顺差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加大了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投放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大都属于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的产品,只能依靠不断的降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极易使我国对欧出口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更为不利的是,由于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税收增长、就业的推动作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持鼓励态度,导致这些行业不断扩充,影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欧盟来说,尽管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但欧盟仍然从双边贸易中获益。第一,通过将产业转移到中国,欧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再返销欧洲市场,获取高额的利润。就此而论,“中国的出口盈余,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欧洲人的口袋里”。而且,对华产业转移还有利于欧盟集中盟内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第二,欧盟从中国进口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使得消费者、中间商、销售商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而且还提高了中间商、销售商的利润。第三,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盟相关产业的不足,提高了欧盟市场的有效供给,弥补了消费缺口,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为物价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据OECD统计,2001―2005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为-0.2%。从不利的一面看,巨额的贸易逆差引发了欧盟内部对其就业、工资以及一些传统产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的担忧。而且,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也打破了欧盟市场上原有的均衡。“进口集中化的趋势令欧盟感觉到自身的经济安全受到了威胁”。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欧双方应该理性的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地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一方面,中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拉动内需,分担出口压力,尽量减少对欧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欧盟也应该保持冷静,改变动辄拿贸易逆差说事的态度,不能只是一味强调逆差的数额,也要正视双方在双边贸易中获利能力的差距,突出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互利性。而且,由于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因素,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只能寄望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有所突破。因此,双方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樊莹.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影响探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2):27.

中欧贸易范文第2篇

不平静的2005年,是中欧建交30周年,也是中欧经贸合作协定签署20周年。

回首看来,中欧关系经历了探索与磨合阶段后,正逐步走向理解和成熟。 2004年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扩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石。

此后,双方日渐升温的经贸往来更成为双边关系迅速提升的催化剂。2005年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与扩大后欧盟25国的贸易额达到2173亿美元,占中方进出口总额的15%,欧盟继续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方,而中国也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有人称中欧经贸关系已进入甜蜜美好的“蜜月期”。

表象:烽烟不断

然而,正如“蜜月”也会有争吵一样,近一年来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也出现了不少磕磕绊绊。

2005年本是全球纺织品配额完全取消的最后时限,但未至年中,欧盟纺织业界就提出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激增,将造成欧盟纺织业出现大量失业。欧委会不堪压力,启动了针对源自中国的T恤和麻纱等产品的特保程序,大量中国纺织品滞留欧洲各大港口。经过双方艰难的交涉与谈判,最终达成了《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和服装谅解备忘录》,稍后并签署了《磋商纪要》,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暂告一段落。

进入2006年,中欧经贸往来再起波澜。

2月,欧盟向WTO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发出有关电池指令的TBT通报,引入便携电池中镉的含量0.002%的新限制,中国电池出口面临欧盟新技术标准挑战。3月,又传出欧洲家具业联盟(EFIC)以行业受损为由,拟向欧委会提交针对中国产家具的反倾销申请。同时,欧盟以中国彩电龙头生产企业康佳公司不愿接受现场认证调查为由,再次对中国输欧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

尤其是,中欧双方在鞋类产品领域的贸易纠纷也浮出水面。2005年6月开始,欧盟委员会分别对从中国进口的劳保鞋和皮鞋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49亿美元,而其中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达7.3亿美元,创下欧盟迄今对华反倾销案值之最。2006年1月,欧委会做出了拒绝给予中国13家鞋企“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2月23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在获得了“充分”证据证明中国和越南鞋类存在“倾销”行为之后,欧盟将从4月7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进口鞋类逐步征收惩罚性关税。起步税率为4.8%,并将在6个月内逐步提高,中国产皮鞋的税率最终将达到19.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30日欧盟宣布,已与美国携手,要求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就汽车零部件关税问题与中国进行双边磋商。根据欧盟散发的文件,认为中国有关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的规定与世贸组织的规则不符,中国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实际上等于变相规定了零部件“国产化的比例”。

同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2005年非食用危险消费品年度报告》,共列举了701种在欧盟看来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产品。这701种产品涵盖电器、玩具、健身器材及家居和装饰用品等,其中“中国制造”(包括“香港制造”)的产品竟高达50%之多,如此众多中国商品上榜的原因是由于大多产品在设计上缺乏安全意识或环保意识。而此时,从直布罗陀传来的欧洲某公司注册“非中国制造”商标的消息,更成为中欧经贸健康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

溯源:贸易差额

中欧贸易频频出现摩擦,在笔者看来,与近年来中欧双方贸易差额不断扩大有着密切关系。

2005年中方统计对欧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比2004年中欧贸易顺差(370.4亿美元)增长近一倍。而欧盟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欧中贸易逆差为783亿欧元,几乎为中方统计的一倍之多。

撇开中欧双方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仅根据2005年中方海关统计的中欧贸易数据来看,“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包括针织与非针织衣物)项下的中方对欧顺差高达157.5亿美元,“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项下的中方顺差为31.9亿美元。

直观的数字往往会触动欧盟贸易主管机构的敏感神经,而欧盟内部诸如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面临来自中国同行的严峻竞争,其行业生产协会对本国政府及欧委会施加的强大压力,是造成欧盟对中国纺织品重新设限及启动鞋类产品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应当看到,在全球化生产的大背景下,欧盟部分传统行业由于本土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高昂,已逐步丧失竞争能力走向衰退,而中方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这一点上,欧盟对中欧双方在全球化生产体系中不同的分工地位应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近期欧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日渐强大,在笔者看来,这一趋势是有悖于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原则的,对此欧方应有所察觉。

另一方面,中国在以纺织、轻工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内,的确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低价竞争的现象。

企业为扩大出口而竞相压价,极易被欧方贯以“倾销”罪名。而在应对欧方反倾销时,中国企业应诉经验不足,大量缺乏通晓国际法律、会计准则的人才,在建立有效的应诉行业联盟方面也远没有欧方成熟。可喜的是,此次面对欧盟对中国皮鞋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内温州、广东、泉州三个最重要的鞋业基地的鞋革行业协会签署了《联合组建欧盟反倾销应对联盟》方案,为组建行业反倾销应对联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而此次中欧双方在汽车零部件关税问题上产生分歧,中方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外国汽车厂商通过将汽车“化整为零”的方式“变相逃税”。在对此问题展开双边磋商时,中方应表明遵守WTO框架协议的态度,力争在60天的磋商期内,与欧盟达成双边自行解决的方案,避免诉诸世界贸易组织裁决。

中欧双方在食品、电子产品与化学品领域的贸易争端多与欧盟繁杂的技术法规标准有关。

欧盟不断出台新的技术标准与法规,既符合欧洲人一贯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风格,也是出于对本土相关产业的保护。可以想像,未来欧盟还会出台更多与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并且逐步向环保、社会责任、劳工标准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延伸。这一趋势无疑会加大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中国产品对欧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对于这些既定的标准,中方在没有多大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对欧盟各行业技术标准与法规的研究,鼓励企业加快对符合欧盟质量与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的开发,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解决:理性对待

随着中欧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双边经贸领域今后可能还会燃起更多战火。笔者认为,面对“战事”,中欧双方都应理智处之。

中国与欧盟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并不存在重大分歧,自2004年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经贸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也正日益走向全面成熟。中欧双方都应明白,矛盾的出现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冲突却可以通过高超的手段与技巧去化解。

从全球贸易发展的角度看,越是亲密的贸易伙伴间发生贸易摩擦的比例越高,而如何正确看待并妥善解决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中欧双方只有本着“正视摩擦,积极解决,加深沟通,互利共赢”的原则,妥善处理贸易争端,才能巩固现有经贸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使双方合作向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

对于中国政府来讲,应继续加大同欧盟及成员国政府的沟通力度,通过中欧首脑会议、工商论坛、经贸混委会等多方途径,化解行将出现的贸易争端端倪;加大对欧盟贸易政策与市场规则的研究力度,提高贸易争端谈判技巧;提高对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规则的运用能力,必要时在纺织品、鞋类产品等领域建立针对欧盟的反诉机制;建立健全贸易争端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提供各行业进出口预警信息;进一步发挥驻外使团及经商机构的作用,加大对欧盟有关国家政府的游说力度,在贸易争端发生时争取更多欧盟成员国政府的支持。

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内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功能,发挥其在应对贸易摩擦时的引导与协调作用;加深与欧盟相关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开展与研究机构的调研合作,组织力量为企业提供欧盟技术标准法规的培训。

企业也应苦练内功,在提高产品档次与质量方面多下工夫;从行业发展大局出发,杜绝出口“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频繁发生;加大对欧盟市场的调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规避配额与反倾销风险;充分借鉴此次组建“鞋业反倾销应对联盟”的经验教训,在日后面对新的贸易摩擦时建立更为有效的行业联盟机制。

对于欧方来说,在面对中欧贸易争端时也应慎重权衡利弊,充分考虑不同成员国的利益与诉求,尽量降低各方的利益受损程度。

中欧贸易范文第3篇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见图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总体上未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中欧贸易差额朝着平衡方向发展。这并不代表欧债危机没有影响中欧贸易的发展。这些数字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相关人士称:虽然2011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数字还不错,但是从集装箱的出货数量上看,却看不到同步增长的势头,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独有偶,还有人士称:贸易额数字的增加很有可能是中国出口退税机制导致的高报出口价格所致。统计口径不同,统计结果迥异。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结合现实,综合辩证地对待这些数据。实情是“欧债危机一定程度上引起中欧贸易形势的劣变”。

二、中欧贸易形势劣变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调整

德国、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我国在欧盟地区的前六大出口市场,对六国的出口总额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73.5%。目前六国均计划或已宣布采取财政紧缩措施。欧盟其他国家也纷纷裁剪财政支出、降低国民福利、增加税收。紧缩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信心指数,导致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引起中对欧的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的大量减少,直接表现在:中国出口企业接到来自欧盟市场的订单减少,航至欧洲方向的船公司出航量减少。

(二)信用危机

欧债危机不仅仅涉及“欧猪五国”,更是影响了欧元区的整个银行体系。为了缓解欧债危机,法国、德国最终达成协议,大量持有“欧猪五国”的国债,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将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在这种银根紧缩、债务负担巨大、违约风险隐存的情况下,欧元区的信用体系趋于弱化,导致其贸易融资能力下降,使得欧元区对外进口需求“被下降”。中国作为欧元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备受伤害,尤其是中国中小型出口企业,正面临极大的破产威胁。

(三)贸易保护主义

欧债危机表现之一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为了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次抬头。比如,对中国的产品展开大量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以此阻挡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保证其在欧洲市场的垄断优势地位。“中国面临的贸易纠纷案较过去在增加,欧盟针对中国的‘双反’案比对其他国家更多。”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这是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后很难避免的问题。欧盟曾十天之内发起三起对华的贸易调查。贸易壁垒层层阻碍,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迅即下降。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狠狠地被逼入冷冬。

(四)汇率波动

欧债危机,作为一种直接性的金融危机,通过汇率这一传导机制,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欧债危机以来,欧元由硬通货变得疲软起来,汇率波动频繁,总体呈现出欧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的趋势,这就迫使中国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的价格上升,抬高了中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商品价格,降低了其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出口量和交易额倍受影响。同时汇率波动还吃掉了中国出口企业本就不多的出口利润。所以不可小视汇率波动的影响。

三、未来中欧贸易局势

正如IMF前总裁卡恩所说,“欧债危机要结束还需很长时间”。在欧债危机逐步演化直至结束的这段时期中,中欧贸易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呢?本文作者做出假设:假设一,欧元区成员国的赤字依旧得不到根本性的转变;假设二,欧元区成员国的赤字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第一种假设下的预测。首先,欧元区成员国因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会继续施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压低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其次,债务危机引发的信用危机,使欧元区成员国的贸易融资压力加大;再次,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发起“双反调查”,提高贸易壁垒;最后,欧元持续走软,人民币被迫升值,抬高生产成本,降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压缩利润空间。

第二种假设下的预测。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欧元区成员国逐步摆脱债务危机,赤字实现根本性的扭转,经济呈现出恢复性发展的趋势。危机结束,对当事国和中欧贸易发展是个利好。首先,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政策趋于稳健或者宽松,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得到提升;其次,信用体系再次得到保证,贸易融资能力恢复,为中欧贸易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再次,失业率下降,按原则出牌,利用国际分工,进口欧元区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中欧贸易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最后,欧元趋于稳定,逐步走硬,人民币升值压力渐小,有利于恢复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利润空间。

四、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欧债危机下劣变的中欧贸易形势

一方面,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协调应对来自欧方的贸易摩擦。面临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我国在充分利用WTO规则进行回应的同时还应重视建设非正式渠道,即通过院外游说的方式影响进口国政府的政策。面对再次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利用制度保障贸易的顺利开展。非正式渠道也是不容忽视的。西方流行的游说,是正式渠道的最佳补充。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双管齐下,组合出击,效果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转危为机。为了跳过目的国的贸易壁垒,我们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欧元区建立跨国公司,利用投资国相对宽松的投资政策、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较为规范的法治氛围,促进投资国的就业,同时赚取相应的利润。这样既能减少贸易摩擦,又能满足中欧贸易合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鑫.卡恩:欧债危机要结束还需很长时间[N].成都日报,2011-12-20(4).

中欧贸易范文第4篇

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对欧洲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措施层出不穷,贸易摩擦不断,反倾销、反补贴泛滥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各个行业,各种技术性、专利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出现,这对中欧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以欧盟成员国的视角,逆向分析了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与欧盟成员国在贸易、关税、区域发展等领域合作竞争的关系,并以德国、希腊为借鉴,探讨了如何将中欧的双边经贸关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一、欧盟各成员国对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分析

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2012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14.1%。其中,我对欧盟出口3339.9亿美元,自欧盟进口2120.5亿美元,对欧贸易顺差1219.4亿美元,收窄了15.8%。表1 描述了2001年至2011年欧盟27个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卢森堡为代表,从中国进口额增速高于出口额增速的有16个国家。2011年与中国贸易呈现逆差的有22个成员国。而对华贸易额排名第一的德国却呈现顺差,为163亿美元。

 

从表中进出口比率来看,16个国家进出口比率(列3、4)在2001年至2011年间增加,这使得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担心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事实上,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过分强调贸易逆差是错误的。一国的贸易平衡反映其国内储蓄投资账户的平衡,而贸易政策工具对国内的投资和储蓄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欧盟出于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担心而采取的贸易保护其实是不合时宜的。以德国为例,他对其他欧盟成员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远远高于中国,却并未像中国这样受到其他成员国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另外,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尽管欧盟的贸易逆差时有增长和波动,但自1963年以来,这些赤字一直只占欧盟GDP的不到2%,并不足以威胁到整个欧盟的经济形势。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属于垂直分工关系,所以虽然时有贸易摩擦,但并未从根本上威胁到欧盟经济体的国内产业。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通信、机电、汽车、船舶、飞机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欧盟成员国感受到了对本国产业的竞争压力,贸易摩擦从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转移到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欧盟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力量,试图保持其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的竞争优势。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具有很强的两面性作用:一方面这是贸易双边国利益的碰撞与再分配;另一方面这种摩擦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的伴生物。中国正好借此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来推动国内的产业升级,利用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贸易政策对我国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我们不能把欧盟较高的技术标准简单地看成是对我国产品出口设置的障碍,而应把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标准看成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我们更不能听任假冒伪劣产品恣意横行,应坚决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创新人才,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与声誉。

 

同时,我国应适时地改变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鼓励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土化生产、直接进口,逐渐实现进出口平衡,使国外的产品进入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这将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即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有助于从根本上消减由于欧盟担忧贸易赤字而产生的各种贸易摩擦。

 

二、中国加入WTO后的关税大幅调整

欧盟与中国贸易的稳步迅速发展与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关税的大幅调整是分不开的。表2显示了从2001年至2011年我国农产品和部分制造业产品的关税调整幅度,中国平均从1985年的关税60%下调到2011年的10%(实际到2006年已经达到10%的标准),与欧盟的平均关税差不到4个百分点。

 

中国关税如此大幅迅速地调整,为其他具有关税保护的发展中国家设定了标杆,使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别无选择地采取相似的路径。假如这些国家想要吸引国外贸易伙伴和投资者,他们必须提供与中国相似的关税水平。中国的这一举措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开放程度所作出的贡献,远远高于欧盟和美国长达二十多年的多边贸易谈判的努力,不仅欧盟甚至整个世界因此而受益。

 

当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在关税调整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利益趋同,中国市场开放的利益也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享用,并没有惠及广泛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应适当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的优惠待遇,争取发展中国家为合作伙伴,这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同其他大国经济体在竞争的一种策略。

 

三、欧盟27成员国与中国省际人均GDP比较

表3 对比了欧盟27个成员国和中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水平,采用了购买力平价和汇率两种调整中国GDP的方法。在购买力平价调整结果中,2011年我国人均GDP最高的天津市,几乎等同于当年排在欧盟第19位的捷克共和国,属于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的高收入国家;而使用汇率调整法计算出的结果,天津市只能与排在欧盟倒数第三位的拉脱维亚水平相当,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可见,欧盟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很难达到令中央和地方均满意的实力的平衡。中国相对发达的前10到20个省份(分别占中国总人口的37%和66%),在与欧盟企业的贸易关系中,已经逐渐失去原来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他们与欧盟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多来自于技术、质量、产品多样化、研发能力和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这几乎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内部竞争关系相同。

 

根据我国的经验,利用外资多、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省市经济发展较快,反之,相对封闭的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欧盟成员国的发展水平。想要缩小地区间的对外贸易差距和经济差距,应加快落后省市对外开放的步伐,增加对落后省市的投资力度,引导落后省市积极发展具有优势的资源、原材料工业、农牧业,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地方政府要注重经济发展所需关键性要素的培育,注重当地高质量企业的培育和与当地资源禀赋相一致的高质量外资企业的引进,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尝试建立自己的经济发展带,这是缩小我国省市地区间差距、向欧盟发达成员国看齐的根本出路。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中欧贸易范文第5篇

    易 欧债危机 应对措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和欧盟之间一直有着频繁的经贸往来。目前,欧盟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自2003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之于欧盟,欧盟之于中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欧债危机的演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部压力增大,必将导致欧盟与中国的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双边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随着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欧盟与中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尤其是根据”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条款对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以“非市场经济”为由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我国产品出口受此影响颇大。 在反补贴案问题上,欧盟也是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的主力之一。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的调整,除了对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化工产品进行限制外,欧盟还开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限制,贸易摩擦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蔓延,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

    一、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

    (一)从内因看

    1、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每年以高于30%速度增长,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也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各国都以自身利益为先。这就必然存在贸易利益的争夺。当中欧双方存在着利益失衡,市场争夺等就极易发生贸易摩擦。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演变,欧盟经济整体较为低迷,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却持续强劲,欧盟为了自身经济体的利益,必然会掀起以中国为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

    2、中国内需不足导致出口需求偏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增长,同时我国的居民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中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的确从 1978 年的 48、8%下降到 2009 年的 35、6%,同时消费率也有所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却呈上升趋势。高储蓄导致高放贷和高投资,由此带来的过剩产能在国内消费不能够完全消化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对外出口来释放,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部压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根源是我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

    3、作为WTO成员国,中国还不是很熟悉世贸组织规则

    尽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在利用世贸规则处理贸易摩擦方面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常处于劣势。再者,中国未像大部分发达国家那样加入区域经济集团,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会缺乏伙伴的帮助,自身的反击能力较弱。

    (二)从外因看

    1、政治和制度因素导致贸易摩擦

    自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必然要运用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采用挑起贸易争端的方式来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贸易争端必然会造成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另外,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并在欧盟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欧盟国家出于对欧盟内产业的保护,防止中国产品垄断其市场,以及基于稳定原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的考虑,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设限。

    2、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①世贸组织的例外规则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合理的外衣。世贸组织为了保护参与贸易的各国的利益,避免缔约国经济由于过度贸易自由化而造成太大冲击,制定了一系列的例外条款,比如:缔约国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等理由修改、暂停甚至撤销WTO的各项义务。这些“例外”因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利用其来限制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②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中国产品因为低廉的价格常常遭受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在确定倾销程度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则需要引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确定成本数据来计算正常价值,从而来确 定倾销幅度,而不根据我国的原始数据。同时,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替代国的消费和价格水平往往远远高于中国,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致使中国企业蒙受严重损失。 ③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对于经常作为调查目标国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危害极大。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WTO争端解决机制耗时太长。目前,从提出诉讼开始,各个环节消耗的合理时间加总长达27个月。对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从物质和时间方面都是耗费不起的。然而,无论调查结果怎样,起诉国都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会给调查目标国带来严重损失;第二,缺乏追溯惩罚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对于在申诉、裁决和等待执行的“合理期限”内所发生的经济损失,进行何种程度赔偿的条款规定。胜诉方既没有对败诉方进行追溯惩罚的权力,还要承担诉讼期间造成的各种损失。第三,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必须经过WTO的授权,助长了某些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的嚣张气焰。

    3、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影响着中欧贸易摩擦

    欧盟国家从“传统产业入手”, 把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导致了欧盟的“产业空心化”,造成了原本具有对劳动力有着较强吸纳能力的产业萎缩,从而致使欧盟国家的失业率增加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欧债危机的发生恰恰又加剧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于是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一方面欧盟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出于技术保护而惜于向中国出口,另一方面,又以“产业空心化”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结果就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的产生。   二、中欧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层面的措施选择

    1、积极开展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对话与磋商,尽量争取我国的外贸利益。中国既要与欧盟委员会对话合作又要同各欧盟国家沟通,要善于应用欧盟国家之间的矛盾尽量争取对我国有利的条件。

    2、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弱化特殊期内的“特殊待遇”。中国受到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很大部分是反倾销调查。而在反倾销调查中倾销的认定会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只要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确定,我国在确定是否存在反倾销时就永远要选择替代国确定的方式,这样中国企业就有被任意确定倾销蒙受不白之冤的可能。在欧盟国家短期内不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形下,我们要尽力争取个别产业或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3、优化对欧的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中欧贸易摩擦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上,因此我们需要优化对欧盟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自主创新之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技术创新的果实能够得到保护。

    (二)行业协会的策略选择

    行业协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发挥的更多是沟通、协调的中间作用。要达到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中间作用的目的,行业协会需要更好地上传下达,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并且及时给与企业帮助。其次,行业协会还要重视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准备。第三,要不断完善对企业的服务。行业协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与企业需要的与贸易救济诉讼有关的贸易知识、法律法规的服务。

    (三)企业的策略选择

    1、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中国的企业在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时,只有积极应诉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案件需要企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贸易摩擦,同时积极配合案件的调查,并尽力申诉,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2、熟悉欧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利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诉讼,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还应通过政府、国外企业、第三国等渠道了解欧盟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政策和程序,不断地关注欧盟的与本企业出口产品有关的政策、条令、法规,以便较快调节企业的生产,适应欧盟市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欧盟贸易的顺利进行。世贸组织确立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能够被欧盟国家随意利用来确定我国倾销,同时我国企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也可以向世贸组织调查组积极申请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世贸组织设定的很多例外条款也可以为我国企业所用,中国也可以对欧盟国家疑似倾销和存在补贴情形的产品向世贸组织发出调查申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提高产品的质量,走品牌化道路。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产品大部分是价格低廉的产品,大量产品占据欧盟大部分市场的同时也极易引起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企业要尽量转变过去的以价格取胜的策略改之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

    4、部分企业可以对欧直接投资。中国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直接根源。中国企业对欧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让中国企业的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化,也就不存在贸易顺差问题,从而能够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卢大钊,浅析中欧贸易摩擦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第7期

相关期刊更多

东欧中亚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和平与发展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