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安夜雨

长安夜雨

长安夜雨范文第1篇

秋天,是唱不完的生命之歌,开不完的春花秋实。看云听雨,追云逐月。听雨,是一种浪漫。听雨打湿岁月苦闷的嘀嗒声,不紧不慢,如鼓素琴;时高时低,似扣古筝;若断若续,如敲玉磐。这温婉的鞭策,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恬淡与宁静便和着这雨雾弥漫开来,洒下一片纯净与空灵。而秋,在微醉中,一切还是安静的模样。日子,像一颗颗饱满的果实,装满心怀。树叶踩着这一季的旋律,给岁月一个轻浅的回眸。鸟群开始飞向远方,在天空一路写下我给你的字句。云把它们悄悄收集,风起时,或许,恰好在你窗前攀沿成雨。轻启柔幔,窗前一米阳光。云层之上,清音悠远,呼吸如飞羽轻盈。晨风阵阵,把心吹得透明宁静。清澈高远的天空,曦光穿越碧蓝心海。落木清风拂身,长霞秋水凝眼。与季节安静对坐,拈一指端然,于无声处,聆听生命的壮阔丰盈。

窗外风雨呢喃,静静聆听,是此刻最好的选择。轻轻沉敛这无念无扰的片刻时光,渡成水墨似的流年,让细水长流的平淡,与心相依相暖。秋雨绵绵,晚风悠悠,一滴滴的雨帘,就像一把钥匙,把我带入了幽蓝的夜空,拉着云儿的小手,乘着风的翅膀,絮语连连。看着帘卷花飞,静夜时光,秋色仍深,醉意默数雨笺。

秋风入林,瑟瑟低音。听秋的语低喃,看秋的手轻摇。遍野的苍绿与金黄,丰盈的色彩像油画一样斑斓。果实已开始丰满,再给它们两天温馨的日子,将酝酿出浓郁的琼醪。停了亦悲亦喜的追寻,就这样慢慢地行走在又一季光阴里,那一地的落英缤纷,写成悲秋是自然,若绘成锦绣也是心灵的另一番风景。

一夜有雨,疏声暗影,柔美而又清和。清晨隔着雨幕看世界,如烟烟水湄,寂寂无边。水墨洇染的思绪,遥迢一枕山河,竟浑然不觉远近。雨,在夜里来了,夹杂着几声雷鸣,扰了清梦。深秋的夜里听雨,雨声是那么清晰,倚阑聆听花飞雨,傍水静观蝶舞翩。

暮色下,一缕沁心的晚风,涤去尘色,散去倦意。侧耳静听,隐约处,寒蝉孤鸣,声声惊秋,消得斜阳几度。真正恬静的心灵家园莫过于眼前的晨昏暮日,每一天,都是人生的一小段,朴素的滋味,一如泉水淙淙静流的清欢。一丝清凉的风,牵来两三点雨,扣醒了一帘幽梦。窗前,一缕缕淡青色的水雾漫延,遮了远处的屋,远处的树。彼岸,舒展成一幅亘古长卷。用一枚素笔,轻描一帘墨韵留香的风景,含笑浅思一路过往的美丽。夜已渐深,窗外的雨如回忆般,苍凉而美丽。

长安夜雨范文第2篇

在无声的雨夜,紧张的滴答。一点点,一丝丝,一缕缕,把星星点点的夜空编织成一个奇妙的梦。

‘润物细无声’,周围一片寂静。生命在雨水里生长;心事,在雨夜里敞开.....

在静夜里独坐,听窗外雨声沙沙,我忽然想起:雨点应该有个家,让她安心地呆在家里,再也不必到处流浪。

我想起云。云也许是雨点的家。在那儿,雨点像草原上的民族,随牛羊流浪,漂泊......

我想起池塘,在那儿,雨点可以安心地过一段安稳的日子,与鱼儿交朋友,在水草下栖身....,.

我又想起大海。浩瀚的大海应该是雨点最为辉煌,最为荣耀的殿堂.......

长安夜雨范文第3篇

——聆听心语

秋夜阑珊,弥漫爱的思念。一窗烟雨,纷飞夜的素颜。轻倚一枚丁香的温暖,在浅喜深爱的时光里,感动你每一刻温柔,收藏你每一次微笑,珍惜你每一秒眷恋。紫花伞下的雨巷,飘荡淡淡的思念,秋叶飘零了花房,还会有一枚娇艳的花香,在秋风中轻舞缠绵。一片落叶,舒展了相思,一瓣落英,芬芳了情长。

寻一指飞花悠然的暖意,望一眼柔情凝香的欢喜。时光深处,那一缕清香怡人的花瓣盈盈飘荡,那一抹倾心柔暖在天空中微微飞扬。在秋雨绵绵季节里,将文字品到芳香,将心中那份深爱在幽谧的光阴里,一直静静地流淌。烟雨桥上,伴月光静美,听风雨吟唱,让这份心暖只与你共醉情长。

时光漫漫,思绪绵绵,将一怀如籣的相思渲染,听海风缠绵,顷刻间,把如潮的念藏于眉间,飘飞的花雨摇曳成翩跹的眷恋。只要心心相依,两两相念,这份思念又何尝不是寒夜里最真的暖。又是一年风起时,仿佛是一滴飘飞的细雨在风中尽情飞旋,缱绻的时光融合指间的柔软,将一抹爱恋缓缓的舒展。倘若,天边若有繁星闪闪,那是我对你最深情的思念。

轻轻的剪一段时光,静静的将思念铺满。盈盈水湄,含笑嫣然,班驳了那倾心柔美的花颜,风过处,相思坠入了无尽的缠绵。在每一个有你的日子里,将爱弥漫于心底每一处柔软,温暖了朝夕,温柔了阑珊。漫卷心帘,沉香如烟,云水间搁浅了相思点点……

携一抹岁月的沉香,将如水的情怀,在静谧的光阴里悄然绽放。时光如一叶浮萍,给爱一份从容,给情一份淡定。花开时珍惜,花落时懂得。期许,守一份安暖,给爱一份静好。在斑驳的烟雨里,依稀丰盈了如初的年华情长。让爱,停在我幽幽的心上,袅袅生香。

时光的剪影中,我们驻足欣赏生命中每一处风景,看花雨纷飞,听风月飘摇。让心灵漫步于苍穹,在宁静中沉思,在静默中绽放,让所有的思念,在人生花田里留下一缕香,一抹红。让所有的眷恋,在斑驳的流年里弥漫着一份珍惜,一怀温暖,一生永恒。

岁月的风霜斑白了思念的轩窗,我依然用心感受每一次心颤,当暮色悄染天边,听月光流淌着暖暖的思念,看风中树与叶的缠绵,多想,与你在一起的时光能够慢一点,再慢一点,好与你多留一份深情的温暖,多醉一缕柔情的缠绵。珍惜每一秒相依的暖,珍藏每一分相偎的缠。秋风起,细雨漫,摇曳心中绵绵心念,点点滴滴都是眷恋,都是永远。

长安夜雨范文第4篇

多想回到那盛世繁华下,再看一看,梦境里的长安。

——题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相思湖畔的桃树像一朵绽开在天边的晚霞,一枝又一枝繁密的花团引得蜂蝶齐舞。悠扬的琴音似从天边传来,如晓泉叮咚,似碎玉琳琅,引得众人纷纷回首凝望。白衣少年,乌发如瀑。真真应了那一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纤长十指在轻拢慢捻间,流畅的琴音便从指下倾泻而出;起承转合中,那玉般的十指似赋予了瑶琴鲜活的生命力。入骨相思,玲珑百转。一曲毕,似还有袅袅琴音,绕梁不去。众人竟都听的痴了。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国倾城之舞袖。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那女子漫舞倾城凝玉骨,回眸一笑间,仿佛开了世上千朵万朵桃花如雨。灵动的舞姿将水袖舞得如天边白云一缕,似山中清风一袖。丹唇雪肤,云鬓香腮,冰肌玉骨。长安,江山一夜此舞间!

西江挽月画冰壶,柳丝纤长绕指柔。

暮春时节,清明雨上。掺银线绘着并蒂莲花的绣鞋缓缓踏上潮湿的青石板,被风拂过的裙裾轻轻抚过石缝间的小草。八十四骨紫竹伞合起放在石桌边。微闭起双眼,感受着牛毛细雨的温润缠绵。雨丝落在湖面上,荡开一层涟漪。一丝又一丝,一圈又一圈,于是便连成一幅西湖细雨最完美的画卷。淡雅却不失惊艳!忽而发觉发梢上的雨滴似乎小了许多,迟疑的回头,便撞入那双世上最温和的眸子。那一瞬,仿佛一场千年轮回后的遇见,淡雅水墨中的邂逅,如诗如画!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色。

上元节的花灯如艳红的朱砂,点在河畔,挂在天边。我却独独喜欢坐在这干净的竹屋内,竹香袅袅,一灯如豆。许是翻几本好书;许是沏一壶清茶;许是听一段戏词;许是点几朵墨梅。就这样,独得清静自在。纷乱尘世,十丈软红,便再与我无干。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

帘外雨疏风骤,帘内温暖如春。看你微抿的唇角,鬓角的额发,在烛光掩映下,投下好看的阴影。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所谓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是罢。砚台里或浓或淡的墨汁,一层层散开,融合。终汇成《九九消寒图》上角力透纸背的题字。桃花枝上,啼莺言语。那温润指尖的温度,是此生,最相濡以沫的华胥梦境。

沉沉岁月似乎静止在莲花盘扣的铜锁上,斑驳阳光迷离洒下一地碎金流银。一伸手,荏苒时光便从指缝间悄然滑走。我有多想,多想让时间就此静止。静止在这大唐盛世;静止在这长安幻夜;静止在这或清雅,或浓烈,或水墨或油彩的梦境中的长安啊!

梦醒,薄雾散尽。

长安长安,我只能隔着千年的时光,轻窥你盛世的一隅,只能隔着重重梦境,去触摸独属你那一步踏尽一树白,一桥清雨一伞开的迤逦风华!

长安夜雨范文第5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古诗,全诗计四段:第一段写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对群童抱盗的无奈,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凄苦,第四段写对广厦千万的期盼。前三段叙事,倾诉自己的痛苦,情感深沉含蓄,尾段直抒胸臆,表达忧国忧民之心,激越昂扬。前三段叙事蓄势,尾段抒情如火山喷发,振聋发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怀。

这首诗是对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完美诠释。在诗中,诗人的情感深沉、真挚,表现手法沉着蕴藉,在195个字的背后掩藏着丰富、细腻、博大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妨尝试着进入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借他的口来为这首诗作一次心灵之旅。

1.秋风啊,你为什么如此无情?

起风了,这风刮得真大呀!呀!我的房子!不好,那么多的茅草被掀掉了,千万不能卷走。这风早不来晚不来,偏在我这茅屋刚刚盖好时来,我已经居无定所,到处漂泊这么久了,如果不是那些亲朋旧友帮忙,就连这茅屋也盖不起来啊!糟糕,草被刮到江那边去了,那树上、水中到处都是,想什么法子把它们收拾起来呢?风啊,无情的秋风,你别再刮了,你快停一停吧,你就体谅一下我这颗破碎的心吧!

2.顽童啊,你们为什么如此不义?

风小了,这风终于要停下来了,谢天谢地!奇怪,对面竹林里好像有人影在晃动。噢,原来是几个小顽童。咦,不对,他们在干啥,他们在捡拾那些茅草!喂,你们在干啥,那是我家的茅草!把那些茅草放下!那些茅草是从我家屋顶上刮走的!哎呀,你们听到没有,我家的茅草屋……这些小顽童,怎么这么顽劣!现在的人这是怎么啦,怎么连小孩子都这么不通人情,他们这些做法与盗贼何异?唉!噢,想想也是,如果有办法的话,干吗要抢人家的东西,这些小顽童的家里也许比我更穷困,算了,算了,但愿这些茅草对他们的家里有些许的帮助。

3.秋夜啊,你为什么如此漫长?

还好,风停了。天上聚集了那么厚的乌云,千万别再下雨了,要是下雨的话,那正是验证那句古语了:“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会的,我杜甫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未做过亏心之事,上天对我一定会庇护的。老天爷知道,即使不下雨,我那冰冷如铁的被子,我那破旧不堪的被子,我那面目全非的被子,怎么能裹着我们一家老小度过这漫漫长夜!可是,这天就像这世道一样,你怕发生的事情它偏偏就会发生,这雨还是哗哗地来了。下吧,随你的便吧!安史之乱以来,这凄风苦雨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这么多年以来,我能睡过几个安稳觉呢?我们一家老小几时能一起做个幸福的美梦呢?老百姓有几家享受过幸福的夜晚呢?

4.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让我们能看到曙光?

天终究要亮的,雨也总会停的。可今天夜里不会只有我杜甫一人受此苦难吧。那些房屋被毁、流离失所的人,今夜栖居何处?那些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人,今夜苦何以堪?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今夜怎么度过?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这么多年的战火何时消停?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修身养息?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让你的子民安居乐业?啊,今夜我杜甫彻夜无眠,今夜我杜甫饥寒交迫,今夜我杜甫饱受秋雨浸淋,但愿以我一人之苦换取天下黎民百姓之苦,因我一人之忧,让天下苍生无忧,那么,风无悔,雨无忧,死亦足!

以上的补白也许比较稚嫩抑或浅薄,但以这样的心灵独白去破解诗圣杜甫的心灵密码,也许会让学生加深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以一种简易浅显的“穿越”的形式,与“诗圣”对话,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去拥抱那颗伟大而孤独的心。

二、风雨交响曲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明净而婉转,中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而杜甫的下游却是悲苦而忧郁的,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但可贵的是诗人落魄不落志,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圣”,在他的史诗巨著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济世忧民形象的最好诠释。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幸的是,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卷走了,诗人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情感炽烈、内涵深刻,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作者的济世情怀和博襟,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两百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诗人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时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严格的验收。“罥”,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野。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本来已经遭到天灾,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曾出场:“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停。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之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年迈的杜甫盖起的这一座草堂,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串连全篇:“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为了房屋被秋风所破而伤感?对此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要读那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还是为了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而暗自流泪?似乎都有可能。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诗人笔下描绘的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负老人年迈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一段是高潮也是华彩乐章。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曾经这样为天下苍生祈愿,而今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作为庇护,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