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太空讲课

太空讲课

太空讲课

太空讲课范文第1篇

从教学论视角分析,这次太空授课的成功创新之处可简要概括为:精巧设计+精妙呈现+精彩互动精深影响。

一、精巧设计

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1]。良好的教学设计犹如军事家的“运筹帷幄之中”,其意义在于能“决胜千里之外”。这次太空授课的顺利成功,精巧的教学设计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师设计方面:这次太空授课的教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一个教师团队,由太空教师和地面教师组成。太空教师有三人:王亚平――负责主讲,聂海胜――负责助教,张晓光――负责摄像。地面教师有两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老师宓奇、北京市101中学物理老师史艺,负责地面教室的教学组织,更像主持人。这样的教师设计,是因为此次太空授课任务复杂,需要教师团队协作才能胜任。

在学生设计方面:无论从学生的成分还是规模,都和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有所不同。其中一部分是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的,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另一部分是在电视画面中看不到的,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学生同步收听收看。这让我们明白一节课的影响面究竟可以有多大。

在空间设计方面:教学都是在一定空间中进行的,此次太空授课的空间非常特别。从纵向维度看,天宫一号实验舱高度距离地球300多公里,将传统课堂的高度作了史无前例的突破;从横向维度看,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为中心,教学信息呈放射状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将传统课堂的空间作了无限制的延伸。借助高科技手段,成功实现了教学空间的连接、空间的转换、空间的拓展,形成“立体―开放”的课堂:地面的课堂、天地间的课堂、所有接收端的课堂。

在环节设计方面:大致遵循“预热导入―讲授演示―互动交流―总结延伸”,环环紧扣,流畅自如。“预热导入”环节主要由地面教师宓奇和史艺合作完成,通过设问导入关于“失重”的相关知识,为太空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可以看作是一种课堂“预热”活动;“讲授演示”环节主要由太空教师王亚平、聂海胜和张晓光合作完成,这是太空授课的主体部分;“互动交流”环节由太空教师和地面教师合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其探究热情的重要措施;“总结延伸”环节则由太空教师每人一句话的“太空寄语”和地面教师进行概括总结,从而达到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效果。

二、精妙呈现

教师教学的呈现手段和艺术策略,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呈现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此次太空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太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演示实验并讲述其中的科学原理,所以主要采取了讲述和演示两大课堂教学呈现策略。

(一)讲述

讲述是教师课堂教学呈现的基本功,主要是一种语言表达行为。航天员王亚平虽然不是职业教师,但在太空授课中的讲述却显得非常专业。总的说来,她的讲述准确细致,有趣生动,循循善诱,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和想象,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高超精湛的运用。具体说来,其讲述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阐发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给学生阐发科学原理。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就注意对科学原理的精准阐发,如:“我们知道,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那如果我们想办法测出力和加速度,就可以算出质量了。”“因为在太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没有了回复力,所以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做往复摆动。”“因为在地面上有重力的影响,所以水膜一出水,就容易破裂,而在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水的表面张力就会‘大显神威’,所以就能轻松地形成水膜。”科学原理的阐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引导观察:教师在课堂的讲述要引导学生“眼睛”的积极参与,通过积极、正确的观察而有所发现。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就注意利用讲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对学生的观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吧?”“我给你们展示。”“同学们注意看我的操作!”“接下来还有更神奇的,你们想看吗?”“你们要仔细地看哦!”这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形成了有益的引导。

激发兴趣:所谓“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讲述”。好的课堂讲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秀教师往往通过焕发魅力的课堂讲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直接兴趣。王亚平的讲述语言充满“磁性”,令学生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如她在太空授课中反复地使用如下的语言:“怎么样,很巧妙吧!”“非常的神奇!”“非常的有意思!”“非常非常的漂亮!”这就会感染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诱导思考:思维是课堂的主旋律,没有思考的课堂是缺乏深度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活动是需要教师进行巧妙诱导的,高明的教师往往是诱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大师。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对学生思维的诱导是富有成效的,如她说:“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没有想到吧!”“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来慢慢思考吧!”“同学们想一下。”等。当师生思维发生“同频共振”时,课堂气氛常常会掀起小高潮。

调控氛围:教师讲述中穿插点幽默可以有效缓解课堂紧张与疲劳,增加教与学的情趣。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说:“在太空中失重环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我想,如果诗人李白在天宫中生活,大概他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了。因为在失重状态下,根本就不可能会‘飞流直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学生听到这儿,大多会发出会心一笑。

(二)演示

演示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一般指教师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进行示范实验,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太空授课中的演示是在失重状态和复杂条件下完成的,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太空教师们的精湛技艺使演示精彩得如神奇的魔术,不断引起学生的惊奇、得到热烈的掌声。太空授课中教师的演示显示了良好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操作娴熟、有条不紊:在演示太空单摆运动时,王亚平先是把单摆固定到展示平台上,然后“松手”―“提高一点再松手”―“推小球一下”―“换个方向再演示一下”。演示的操作非常娴熟,程序非常严谨。所谓“熟能生巧”,而教师演示娴熟的背后是“功夫在诗外”,只有下足了功夫才可能在现场演示时充满自信、游刃有余。

动作精准、手法巧妙:在演示制作水球时,王亚平往水膜上加水、抽水泡、注入水泡、将红色液体注入水球,动作精准、干净利索。高精度的实验演示不能有半点差错,一如工艺大师在创作时的“切”“磋”“琢”“磨”,和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密手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与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的结合。

效果奇妙、引发高潮: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制作水滴后,张嘴把飘浮在空中的水滴吃了进去,这个奇妙的画面即刻引起地面课堂上学生的一阵惊叹。随后在演示制作水膜时学生鼓掌三次:一次是王亚平用金属圈在水袋中拉出水膜,一次是来回晃动水膜检验其不易破裂,一次是把中国结贴到水膜表面。当成功地将水膜变成亮晶晶的大水球时,学生发出会心一笑,当王亚平的倒影出现在水球上和往水球中注入气泡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正是精彩纷呈的演示,将课堂氛围一次次引向高潮。

三、精彩互动

教学本质不是教书,而是教人。“教学艺术过程就是师生进行不断的精神交流的过程。”[2]课堂的互动所体现出的即是作为主体的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开启之时就意味着教学信息已穿越时空,连接了心灵。“面对面,一切从交流开始!”这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太空授课中的互动是在天地之间的特殊课堂中实现的,由太空舱里的航天员、地面教室里的老师和现场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如:王亚平在太空舱完成一个演示之后说:“在开始我们的下一个演示之前,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地面教师帮助在现场指定一位举手的同学,这位同学问:“王老师好,我非常羡慕您能够飘浮在空中给我们讲课,我想知道你们在太空里还有没有上和下的方位感呢?谢谢。”王亚平回答说:“嗯,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样吧,让我首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杂技。不过呢要请我们的指令长帮一下忙,先把我转90度。现在呢,对我来说,这边是上,这边是下。好,请指令长再把我转90度,现在呢,对于我来说,这边又是上,这边又是下。好,让指令长把我转回来吧。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吧?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无所谓上和下的区别,无论头朝向哪个方向,我们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在天宫里,为了便于工作和生活,我们也人为地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是下方,并铺设了地板。”这样的课堂互动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一扫传统课堂的沉闷与枯燥。

为了更好地展开天地之间的互动交流,太空教师们在完成所有太空演示实验以后,还特别增加了互动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涉及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细节,可谓之新时代的“天问”。太空教师们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激发了学生们的科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太空授课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问答可用下表直观表示:

对于第四个问题,王亚平回答得非常精彩。她这样描述自己奇妙的太空体验:“透过舷窗,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地球,还可以看到日月星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UFO。由于我们处于大气层之外,没有了大气的阻挡和干扰,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是格外的明亮,但是看到的星星就不会闪烁了。同样,由于没有了大气对光的散射作用,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另外呢,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为我们每90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太空授课的师生互动精彩迭出,值得广大教师在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时注意:其一,学生们对现成知识的兴趣远不如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浓厚。学生问得精彩,是因为他们问了他们真正关心、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虽然同是问题,但问题来自学生,是学生主动发问,而不是来自教师,不是教师问学生。其二,教师回答问题非常专业,且融入了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教师能够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化解学生心中的疑难,让学生由衷地信服。而回答时不是以教科书式标准化答案来简单应对,而是以融入了个人理解和独特体验的认识与学生分享,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怎样使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交流成为艺术,这对于平时只擅长独白式讲授的教师来说真的“是一个问题”,恐怕还需要下一番仔细体味、探究提升的功夫才行。

四、精深影响

课堂教学总是要追求一定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因为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影响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要对太空授课做一个教学效果评估的话,那么其结果肯定是令人欣喜甚至是惊异的。

首先,太空授课以新颖的形式、奇妙的内容、震撼的画面、积极的参与,令学生及所有参与人都终生难忘。能够当堂给学生留下难忘印象的课堂教学,才可算得上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老生常谈的内容、“疲劳轰炸”式讲授,肯定是难以奏效的。太空授课调动了一切可以给学生留下难忘印象的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积极参与,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听课需要,甚至超出了预期的想象。

其次,太空授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和科学的探究兴趣,强化了学生对通过学习实现人生梦想的追求。在太空授课的结尾部分,航天员期望殷殷的寄语会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聂海胜说:“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张晓光说:“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些话语虽然简短,但所含有的能量是巨大的,它足以使学生的科学热情燃烧起来,从而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

再次,太空授课为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正如英特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CraigR.Barrett)博士所说的:“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3]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一种服务,对学生来说也有一个“满意度”的问题。要让学生对教学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受到学生欢迎,教师必须在教学艺术上精益求精,吸引学生令其“欲罢不能”。

最后,太空授课展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对中国梦的信心。试想如果不是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做保障,怎么可能完成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呢?这场天地之间的对话,背后又有多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传媒工作者等协同工作的智慧奉献啊!一次实实在在的太空授课,胜过了多少空洞乏味的“爱国主义说教”啊!自信心不是凭空自负,而是要有实力支撑的。

综上所述,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的成功创新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必须谨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精巧设计+精妙呈现+精彩互动精深影响。■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2.

[3]杨宗凯,吴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科学,2014(2):87.

太空讲课范文第2篇

观《太空授课》有感:

神州十号飞向太空,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梦想。这段时间我一直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关注神州十号飞船。今天期待已久的太空授课终于来了,王老师精彩的授课我可真算是梦寐以求,拭目以待。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每当有飞船飞向太空的时候,爸爸老是要求我看电视了解,我就看不透,不明白人们飞向太空干什么去?有什么意义?今天通过王亚平老师的太空授课,有了一些了解,原来太空资源竟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有趣。

朋友们你观看了王老师的太空授课吗?如果没有真实可惜,那么今天我也来当当小老师,给你讲讲太空知识吧!

在太空中,有许多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而在太空中却能做到。比如人在天空中可以漂浮起来,这是因为引力失重的关系。在太空中,人是没有方向感的,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也分不清楚,因为人在太空中,是可以自由翻转的,所以方向也随着人体的转动方向而改变了。在太空中如何测量自己的体重是胖是瘦呢?在太空中是不可以用地球的测量方法的,必须用“质量测量仪”,才可得知自己的体重。

王老师在太空授课中还给我们示范了一个单摆运动的实验。把一个小球吊在支架上,用手拉小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果在地球上,一松手,小球定会左右摇滚。可是在太空中小球竟然浮起来了!浮起来了。再把支架抬高一点,小球又会如何运行呢?王老师一松手,小球以360°的方向翻滚起来,真是太神奇了。随后王老师在太空中用水做成了一个水膜,水膜非常结实,王老师在水膜上不停的加水,水膜逐渐变大,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水球,在水球中注入红色液体,原本亮晶晶的水球,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球。后来王老师还演示陀螺在太空中的运动,做的每一个实验,真的是又有趣又神奇。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为祖国多做贡献,献出一份力量,让世界更美好!此时不由的令我想起李白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自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胸怀祖国,终有那么一天下一个进入太空的就是你。

最后我也想借用三位航天员的话送给同学们,希望我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前进。

聂海胜: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太空讲课范文第3篇

我在电视上看了太空授课,地点是在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宇航员是: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主讲是王亚平。

开始上课了,她讲的都是什么原理,我根本也听不懂。但是他们在太空上的动作很搞笑,可以翻跟斗什么的。做实验的时候有陀螺,讲的是定轴原理。陀螺在高速运转时,轴心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还有太空上的水,竟然可以做成一个水球。在太空里的东西是多么奇妙啊。

走向太空,走向神秘,也走向了与地面上不同的生活。我想,长大之后也要当宇航员,为祖国贡献力量!

河北秦皇岛青龙县青龙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朱光照

太空讲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硬盘;QQ群;在线教学;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87-02

一、引言

《星际演化与外太空探索》是中国矿业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天文观测技术和外太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取得的成果层出不穷。天文学和外太空探索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信息容量之大,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跟不上其更新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求一种高效、及时、便捷的知识传授方式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非常便利的接触到该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具有资源下载和在线教学功能的教学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和传授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受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建站技术和繁琐的后期维护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无法独立搭建和自己的课程相配套的教学平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免费,设备免维护,能实现大数据存储和在线互动交流”为原则,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筛选适合构建教学平台的免费资源。最终我们选择了网络硬盘和即时通讯软件QQ作为技术支撑,以此建立了集“资料下载、在线教学、移动学习”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从而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线下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将天文学和外太空探索领域的最新成果及时推送给学生的目的,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二、课程资料平台的搭建

1.课程资料的数字化

《星际演化与外太空探索》课程涉及到的资料主要有讲义、幻灯片、视频教学片、课外阅读材料、天文观测软件等。为了使这些教学资料能方便的在网络上分享,我们将纸质的讲义和课外阅读材料进行了扫描并转换成PDF格式,从而使所有的资料都具有电子格式,这就使得这些资料可以很容易的在网络上进行分享。

2.课程资料存储平台的构建

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不断发展,数据存储技术也有了不同层次的突破,于是数据在线存储技术应运而生。[1]目前可以实现数据在线存储的方式有许多,如:电子邮件里的附件功能,QQ群里的群共享功能,以及时下较为流行的网络硬盘(如115网盘、百度网盘等)等。前两者由于空间容量有限,所存储的内容也仅限于一般的文本文件、小型的软件等,对于体积较大的文件则无法长期存储,而网络硬盘具有存储容量大、免费、高速、稳定、安全等优异特性,因此,我们选择了网络硬盘作为课程资料的在线存储平台。

三、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线下自主学习的实现

1.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线教学活动首先要能够将学生组织在一起,其次,要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这就需要即时通讯软件的支持。因此,我们选择了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QQ。在这个软件的支持下,我们按照下面的步骤开展在线教学活动:

(1)利用QQ软件建立本课程的课程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将群号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加入,这样就有效的将学生在网络上集中到了一起。

(2)利用QQ群的群投票功能,由学生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天文问题,教师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相应的电子课件,与学生约定好时间,利用QQ群的群视频功能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解。

(3)QQ群视频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而且最新版的QQ群还能在线播放PPT格式的文件,甚至可以播放视频文件给加入群视频的学生观看,教师利用这些功能就可以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进行讲解,甚至可以通过直接播放视频来把某个问题阐述的更加形象、直观。同时,作为群成员的学生还可以直接以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问题实时的反馈给讲课的教师,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即时互动交流。对于讲授者来说,其便捷程度可以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媲美,对于学习者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深化对所讲授内容的认识,发展批判性思维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2]

2.线下自主学习的实现

由于已经将所有的教学资料上传到了网络硬盘上,所以,学生可以将资料下载到本地电脑上保存,也可以在线阅读网络硬盘里的文本资料,在线观看其中的视频资料。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提供网络硬盘存储服务的大公司均开发了电脑客户端和支持智能手机的客户端,这就使学生除了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络硬盘之外,又多了两种便捷的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手机客户端已经实现了将保存在网络硬盘上的图片、音乐、视频、文档等直接调用手机内的程序来浏览阅读,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手机上登录网络硬盘,查阅课程资料,观看视频教学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学习。而作为教学平台管理者的教师,我们也可以通过Web网页、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登录方式将天文学及外太空探索的最新成果上传到网络硬盘上,并通过QQ群及时的告知学生,从而避免了繁杂的网站更新工作,也使得学生能够实时掌握网络硬盘内容的更新情况。

四、该教学平台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本平台借助在线存储技术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课程所有资料的共享和在线教学,与学生实时互动,学生随时随地在线查阅课程资料等功能。该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了网上的免费资源,这些资源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维护,避免了教师自己建立教学平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硬件购买、技术支持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困难,使得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建设中去。

但同时,这种平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①整个教学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失去了互联网,整个教学平台的功能将无法实现。②网络学习没有监督,这就意味着部分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习者由于失去了教师的监督将导致学习效率下降。[3]

五、结束语

借助《星际演化与外太空探索》课程立体开放式教学平台,我们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即使学生修完了本门课程甚至是毕业离开了学校,他依然能够通过本平台继续获得最新的知识。该平台不仅对天文学知识和外太空探索知识的普及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是实现教育终身化的一个有力的工具。该平台的建设不仅适合于本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平台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洋.浅谈网络硬盘的应用及其优势以及缺点[J].电脑学习,2009(4):60-61.

太空讲课范文第5篇

一、教学环节上要留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白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当中,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关键。因为,没有自主学习,所谓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作为教学互动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在小学第一、二两个学段让学生自主学习还为时尚早,但在第三个学段,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单词,对英语单词的发音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还能熟练运用音标拼读单词,这时,我们就可以适时地让出课堂空间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朗读,自主查阅工具书。学生还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一些尚有困难的问题,等问题无法解决了,老师再来引导学生解决。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但有一点要注意,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我们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一定要把握好难度,视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而定,不可太难,亦不可太多。如果难度太大,学生寸步难行,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任务太多,学生就会厌烦,时间一长,就会丧失学习兴趣。

二、老师讲解时要留有回旋的余地

新课程改革对老师的讲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讲在疑难处,讲在关键处,讲在拔节处。学生自己看得懂的内容不讲,留给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不少老师总是存在这样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自己讲的东西才是最科学的、最重要的,不讲不放心,想想还是讲的好。其实这种心理是多余的,甚至是要不得的。学生能够看得懂的地方,我们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放心的话,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查。正因为是自主学习,不依赖老师,学生才有可能真正重视起来,思考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老师什么都要讲,面面俱到,没有选择,没有重点,没有回旋的余地,学生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这也就背离了提升学生思维力的宗旨。

三、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

有些老师让学生回答学生问题时,总是缺乏耐心,提出问题后,就立即要求学生回答,或者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就另外喊学生回答,这种做法会让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思维力受到抑制:作为一门外来语,小学生的理解不像汉语那样有着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思维反应速度有时不够快是正常的。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时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再点名回答。点名提问后,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组织语言。如果学生还没思考好,或者站起来后,还没来得及组织语言,老师就另喊别人,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漠视,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几次下来,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兴趣和信心全丢光了。另外,学生回答出现了错误,我们也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纠正错误。教师要针对误区,留下“空白”,暴露问题,纠正和理顺学生思路,发展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走出误区。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

四、课堂结尾也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训练的机会

在课堂结尾,我们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巩固课堂知识。以前我们总喜欢包办,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显示出自己的权威。做老师的一定要转变观点,试着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顾知识点,这样更能让学生跳出小圈子,训练他们思维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在课堂结尾,我们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去思考,也为下一堂课的学习预留了空间。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太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太空探索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航天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