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双主共学 卓越 课堂 感悟

北碚区提出“双主共学”的理念,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再到实施打造“卓越课堂”,无疑是对课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研能力的期待和考验。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必然产物。

首先,我理解的“双主共学”即在英语课堂上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地位,师生和生生之间能够共同探究,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后达到教学相长。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可以传授,学生可以获取,所以,教师的主导即适时的引领、点拨,但也要扶放自如。其他能力需要学生自己亲身去体验,理解和感悟,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不可取代的,不能包办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充分自学、合作和探究。就是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卓越课堂”在我看来即以“双主共学”的理念为基础,在英语课堂中给学生更多学习策略的引导,让学生去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交际意识,最后达到“能用英语做事情”的目标。而且,不局限在课内,应延伸到课外。卓越课堂的实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教师自己对课堂教学高质量的不断追求,不断提升和不断超越。虽然自己的课堂还够不上卓越课堂,但我一直在努力,正在一步一步向卓越迈进。以下便是我在这一路上的点滴感悟。

1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思想指导行动,观念影响教学。打造卓越课堂首先必须更新旧观念,让新课程理念进驻头脑。比如,在师生关系,运用教学媒体,安排教学时间,教学评价以及学生观等方面应有所转变。

以前的高高在上的教书先生现在应该主动走下讲台,置身在学生之中,和学生学在一起,乐在一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为与学生学习的共同体。以前的一书一黑板,转变为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多媒体、音像、网络、广播电视、英语报刊等。以前的满堂灌转变为教师精讲15分钟,让学生领会知识,理解知识,其余25分钟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内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以前的课堂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情感态度,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更加的以生为本,注重满足学生的需要。过去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转变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也就是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教师应该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这个观点的影响下,我们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积极的给予保护和培养。

2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打造卓越课堂,我觉得也是为了打造出优秀教师。反过来说,培养优秀教师也是打造卓越课堂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但是,却在组织、管理着学生,把握着课堂的节奏,掌控着整个课堂。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语言修养和教学水平也制约着课堂的优劣。

在课堂上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追求,教育理想。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能停滞不前。首先,要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学海无涯,特别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每天练习,每天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有所突破。利用多种渠道,拓宽学习面,做到内外兼修。其次,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学科教学知识即教师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知识。需要我们勤思考,勤实践,勤总结,才能在摸索中求进步,在进步中得到提高。然后,要开展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波斯纳的观点:经验+反思=成长。要让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反思的方法有教学日志、教学案例、行动研究、教师成长档案袋等。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将这些方法利用起来。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不断完善,才能慢慢使自己的课堂向卓越迈进。

我始终相信:课堂教学的广度,取决于教师教学视野的广度;课堂教学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深度;课堂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度;课堂教学的厚度,取决于教师文化积淀的厚度。只有“丰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学生。

3 结合课标要求,刻苦专研教材

要打造卓越课堂,要想课堂有质量,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备教材上。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教师所发现和挖掘出来的各不相同,有的比较浅显,有的却很宽泛。因此,深研教材,吃透教材也是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教材都是有自己的体系的,教师要花时间和精力弄清楚教材的指导思想,基本结构,编排意图,深度和广度,才能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更要在书本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立足课本,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尽量做到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价值。因此,教师所发掘的教学内容,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抛开题海战术,让学生轻松学习

我心目中的卓越课堂应该不是靠题海堆积起来的,也不是靠课堂上频繁的、大运动量的活动构成的。我觉得应该是既轻松愉快,又省时高效。

当前倡导的一教一辅,崇尚的快乐学习,都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实际行动。当学生的课业负担少了,他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复习、休息,还有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身心都处于良好状态的时候,他才会热爱学习,课堂对他来说才会集中精力,加倍投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良性循环。

抛开了题海战术,课堂上这四十分钟必须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学生必须是学有所获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吃透重难点,还要能灵活的加以运用,这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智慧。

其实,看似由教师、学生、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所组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这台上的四十分钟是需要教师在台下精心准备,反复尝试才能打造出来的。这样一堂课甚至需要教师倾尽一生的努力去准备,因为任何一堂优秀的课,都是教师毕生所学的体现,都是教师全部身心投入的创造。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实施打造卓越课堂势在必行。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只有不断地前行。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负责,也是教育的希望,社会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追求卓越范文第2篇

・ 要牢记科学的使命,坚定不懈探究真理的信念;要明确科学的责任,提高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意识;要弘扬科学的精神,构建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

・ 尊重和保障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自由,引导科学家以探究新现象、发现新知识为天职,让科学研究不受权位、权威的影响,不受物欲、名利的诱惑。

・ 坚持理性怀疑的态度,不预设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理论或学说,不承认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绝对权威。

・ 科学家必须诚实地向科学界开放自己的科学数据和研究结果,尤其要自觉杜绝并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学的声誉。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开启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以来,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方法和规范,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卓越的科学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思想源头,是促进社会繁荣昌盛、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正处在走向卓越的新起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学习借鉴和艰苦探索,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科学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推进,我国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学科领域逐步进入国际前沿。抓住历史机遇,追求卓越的科学,实现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科学要走向卓越,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科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够,科学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科学原创自信心尚显不足,正在成为制约中国科学走向卓越的深层次因素。目前,我国科学界浮躁现象比较严重,科学精神缺失、失范甚至不端行为屡有发生,都与追求卓越科学的价值理念相对薄弱、激励卓越科学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有关。

此宣言的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国科学界全体同仁,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科学价值理念,确立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形成追求卓越的评价体系和文化氛围,推动中国科学实现跨越发展,为我国和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树立卓越科学的价值理念

树立卓越科学的价值理念,就是要牢记科学的使命,坚定不懈探究真理的信念;就是要明确科学的责任,提高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意识;就是要弘扬科学的精神,构建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

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科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对经济社会发展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不以发现新的知识为前提。科学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通过拓展认识的新疆域,增进对外部世界及人类自身的理解,引领人类不断摆脱蒙昧和迷信,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中国科学要走向卓越,就要变革科学发展的模式,摆脱跟踪模仿为主的道路,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开辟新的领域与方向,提出新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就要尊重和保障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自由,引导科学家以探究新现象、发现新知识为天职,让科学研究不受权位、权威的影响,不受物欲、名利的诱惑。

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目标。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更是永不枯竭的资源。科学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目标,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启迪人们的智慧,开辟发展的新道路,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对全球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严峻挑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实现向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中国科学要走向卓越,就要面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在不断推进知识更新、文明进步的同时,让科学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可能,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前瞻思想、知识基础和科学依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贡献,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

以科学精神、科学文化为灵魂。科学因其理性精神而熠熠生辉,因其文化传统而历久弥新。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具有尊重真理与人才、鼓励探索与创新、坚持科学理性与方法等丰富内涵,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现代科学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科学要走向卓越,就要自觉弘扬和坚持科学的精神,倡导求真、创新的价值导向,建立遵循科研特点与规律的管理模式,反对急功近利的科研行为;就要探索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特点和趋势的新制度,继承、完善与发展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传统。

二、确立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

确立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就是要加强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与自律,引导科学家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遵守推进科学进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在新的科学实践中努力完善这些规范和准则。

加强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加强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保障科学探索的自由和独立,是使科学保持活力并不断走向卓越的重要条件。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以良好的自律为前提,科学家要通过自由探索发现新知识,通过平等交流激发新思想;要坚持理性怀疑的态度,不预设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理论或学说,不承认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绝对权威;要遵守科学研究规范和伦理,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追求卓越的科学,离不开科学家理性地挑战传统科学范式的勇气和信心,要保护科学家创新的热情,激发科学家创新的动力,宽容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

坚持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先进性。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探索可靠而先进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通过细致的观察、精心的实验获得可靠的经验事实,利用精确的数学、周密的逻辑构建严谨的理论体系,理性的预见和实证的研究相互促进,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变革往往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突破口。追求卓越的科学,需要以客观求实、严谨缜密为原则,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研发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工具。

秉持真诚协作、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现代科学研究是一项汇聚人类集体智慧的事业。通过公开发表科研成果使新知识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智力财富,通过科学家之间的理性质疑进行集体纠错,是科学在积累中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科学不断走向卓越的重要保障。追求卓越的科学,科学家必须尊重他人的工作和发现的优先权,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果,同时尊重他人理性怀疑的权利。必须准确无误地记录和报告研究的过程,诚实地向科学界开放自己的科学数据和研究结果,尤其要自觉杜绝并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学的声誉。

担当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挑战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伦理观念。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更深刻、更广泛地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体系,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合理利用和风险控制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在如何恰当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避免其负面效应方面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追求卓越的科学,科学家必须牢记科学的目标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遵守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基本伦理准则,遵守科研过程中的科技伦理规范,珍惜与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必须避免对科学知识的不恰当运用,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进行评估的责任,及时预测并向社会告知科学研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弊端,努力为公众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做出贡献。

三、建立促进卓越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卓越的评价体系,就是要完善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特点的评价制度,以激励高质量的研究为首要原则,引导并激励科学家进行卓越的研究。

坚持和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同行评议是现代科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共同体自治的重要手段。同行评议通过择优遴选和集体纠错形成的质量控制机制,在科学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尽管我国科学评价中普遍采用了同行专家评议的机制,但评价过程仍然受到非学术因素较大的影响和限制。追求卓越的科学,必须保障和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防止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抵制社会和学术界的不正之风,避免过细、过频、过繁的评价对科研进程的干扰,防止同行评议价值取向不明、流于形式或沦为简单的管理工具。

塑造“公开、公正、规范”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工具,是科学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追求卓越的科学,要把科学评价的权力赋予同行认可的、有专业能力的合格评议者;要提高评价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有效防范和查处评议专家滥用学术权力或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要求评议专家公正地进行评判,同时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防止个人利益、单位利益的影响和干扰;要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评议规则与程序。

追求卓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策略;教育改革;教育公平;追求卓越;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9-0036-04

一、英国的教育改革策略

1.国家课程标准

英国国家统一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委员会的指导下为所有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建立的共同目标,并且家长有权监督这些目标。要求所有学校向5~16岁的儿童提供广泛的标准课程,并统一设置了具体的成就目标计划。1992年,中央政府设立了一个独立的机构――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 in Education,Ofsted),并规定了学校督导的运行机制,在教育标准办公室严格的框架下承担学校督导工作。1999年,教育标准办公室又被赋予了督导地方教育机构的任务,检查其所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

2.改善薄弱学校与促进学校多样化

英国在以中央颁布的强制性的国家课程和统一考试为前提下,促进学校的多样化走向:一方面,对于优质的学校给予更多的自,鼓励其发展专门特色,支持综合性中学规划自己所要发展的特色科目,比如外语、数学等等,向政府提出申请转型为专门特色中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对于失败学校或薄弱学校进行了有力的干预与引导:(1)要求其在规定年限内改进质量;(2)市场招标引资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组织重建。

薄弱学校的存在,是择校的主要原因。英国政府对于薄弱学校的关注,正是出于对于教育公平与高质量的追求。政府承担义务提高所有学校的标准,给全体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从《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的教育白皮书,到《1998年教育法》正式提出“教育行动区计划”(Education Action Zone),到现在英国政府和各地方教育局一直都在为更有效地改善薄弱学校而努力。对于这些学校的关注,从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即追求卓越的教育为校方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方便,对于实在是没有整改必要的学校就在不浪费国家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在原有学校基础上更名或组织重建,从而形成了学校的多样化,增加了家长的选择范围,有利于为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教育。

3.利益相关者的权限关系与法律机制

这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地方教育局、学校和家长。英国于1899年废除教育局成立由议会直接管辖的教育署集中领导和管理初等和中等教育,自此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从撒切尔到梅杰首相,再到布莱尔为首的新工党执政期间,英国教育的市场化导向不断加强并对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出台,在学校之间引入了市场竞争,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权责的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1902年的《巴尔福法》组成地方教育局,具体负责地方教育行政与教育经费的管理,自此,英国形成以地方教育局为教育行政主体的体制,正式确立了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自治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而直接拨款学校(Grant-maintained School)政策的确立以及特色中学的相关政策则进一步缩小了地方教育局的权力范围,将中央的教育权进一步集中。同时中央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确保直接拨款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教育标准办公室等直接向政府负责的机构的建立,保证了国家对教育质量的实质性监控。

家长的权利在于:家长选择自己的孩子上哪一所学校直接决定了中央拨给学校的经费,所以,家长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地位与发展。权的下放,深层上是责的下放,这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促使学校为学生负责。同时也只有当学校积极为学生发展负责、成为一所优秀学校时,才会赢得家长的选择。他们是互相制约的统一体。由此,使政府不但可以“从被没完没了的琐碎小事所淹没的黑暗平原上撤退,进而在明朗的策略性的‘总揽全局’的制高点上避难。”(Neave,1988,12)家长这一重要角色的存在从本质上促进了校与校之间的竞争与优胜劣汰,为了生存与发展,学校不得不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形成了一个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为了孩子的教育发展共同进步的体系。

二、美国的教育改革策略

1.下放责权与促进家长择校

《2000年教育改革法》是美国教育走向未来的纲领性文件。《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No Child Left Behind),提出了联邦政府将在有效的、以研究项目为基础的实践上,以改善学校和提高教师质量为目标,建立更为安全的21世纪的学校,并且加强家长的作用,帮助家长做出明智的选择。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编制并了《2002-2007年战略规划》,进一步指出了“平等”与“卓越”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宗旨的重要出发点。

美国的磁石学校在招生上实行开放的入学制度,增加了多样性,在音乐、语言或者是技术方面填补了原有体系的空白,其良好的教育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而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使具有背景优势的学生占了磁石学校学生的多数名额,而贫困子弟只能勉强就读其他学校。相对而言,这又是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包括特许学校、学券制等多种形式,促进责任与权利的下放和选择的多样化。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以契约形式创办,是一种非宗教性质的公立学校,具有更大的自,且有志于为儿童提供一个合适的教育环境的个人、团体与州政府签订有关于办校的合同、契约,经审批合格后都可建校。有些特许学校还专门为特殊学生而设立。同时与英国的教育券较为相似的是,学券制体现了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家长根据州政府发放的教育券选择学校,这样有助于多样化的学校的形成,从而把选择推进到公立学校之间,增加了受教育者,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机会。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发展特点有选择性地入学,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学区中指定的学校,因此促进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中央统一设立国家课程标准

美国国家课程制定后,由各州负责根据本州实际情况制定本州各自的教学和课程标准,这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不同。目前各州只是对3~5年级、6~9年级和10~12年级的阅读和数学进行一次年度考试,全国教育进步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作为监测和比较各州教育质量的依据,每年对9岁、13岁、17岁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课程进行一次全国性的考试。一方面要测验学生已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反映评估现在的教育内容和评估方法的新工具。

从中央把教育权下放到各州,到各州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无不体现着灵活多样的特点。这种灵活不是无条件的,公立学校基本上是由州政府根据地方的特点建立和管理,而特许学校以承担一定的责任为条件,这些自由度的增加给了学校在办学特色上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学校可以进行校本管理,设立校本课程自由发展自己的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就读。责任和自治是他们最大的特征,也是使这种学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因素。这种自治权利为特许学校推行新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3.相关者的权限关系与法律机制

这里相关者包括联邦教育局、各州地方教育局、学校和家长。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仍属于地方分权制,教育体制与英国有很大的不同。教育部没有直接领导教育的权力,而主要由各州教育行政机构负责,联邦教育部只是总体上协调和把关:一方面制定课程标准并且定期的监督测试来评估教育质量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经费的拨发鼓励和支持各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州教育局主要在具体的教育办学上,由州教育委员会来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实际计划,州政府和各地方教育机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具体的办学政策,建立不同类型的学校,从而形成了学校的办学多样化。

学校在教学质量等方面接受州教育局的监督和管理,特许学校在办学前与州政府签订计划协议,协议涉及办学目标和计划等,学校教学事务通常实行校本管理,在教学上也颇具灵活性。但是,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国家课程为标准和参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统一提高。

家长通过学券制选择学校,促进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公共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社会对于学校的资助则在某种程度上引进了民间资本和市场竞争,促进学校办学者的多元化。学校的多样化使得家长的选择多样化,体现在择校机制上更为灵活,学生具有更大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一个更为多样的、互相监督制约的教育体系。

三、启 示

1.关于教育改革的宗旨与目标

现代社会的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同时它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层中所具有的筛选器作用,又被视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生命个体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重塑性,教育公平是人类教育的不懈追求,追求卓越是对高质量的教育的追求,二者互为基础和目标,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和儿童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所决定的可选择性教育的实施,决定了儿童具有要求接受他认为是“好的”并且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的权利。如果说昔日的择校――“孟母三迁”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热爱,那么今日的世界各国不同方式的择校现象则更多的是国家民族对于高质量教育的呼吁。所以我们当立足于生命本身的发展并且理性地去思考,去追求卓越,这才是教育公平的真正目标。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把每所学校都办成一个样子,不公平与公平是两个相对的存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本身是从不公平到公平的不断完善过程。择校应以教育公平为宗旨,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追求卓越。

通过对英美的教育改革策略的研究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国都是以教育公平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以择校作为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然而,我国却恰好相反,我们是以禁止和限制择校为目的,这种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宗旨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

2.关于策略:制度安排与加强建设

“择校”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本身并不与教育公平相冲突,而是当前教育供求关系矛盾的直接反映,关键在于政策的完善措施和执行力度,是一个政府的制度性与技术性并重的问题。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英美两国为追求公平与卓越,有一个制度上的巨大共同点,那就是基于统一与多样化基础上的放权与择校,这种统一体现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设立和国家对于教育质量的统一监测和督导上,基于此再鼓励发展校本课程。两国将家长这一主体巧妙地结合在选择体系中,使学校、家长、国家成为一个体系,一个互相制约并且为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努力的体系。追求公平,与怎样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紧紧相连,使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得到适合于他/她的发展,不是把责任完全给哪一方,而是在国家标准方向的指导之下,地方政府督促之中,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家长对学校监督选择,促进学校教学良性发展与竞争。

我们应借鉴英美两国追求公平与卓越的教育理念,加强择校制度的优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同时,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善。事实上,早在1998年我国就已经制定了改善薄弱学校的相关措施。1998年11月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写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经费投入上对薄弱学校的建设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对薄弱学校建设的投入。采取在一定时期内集中物力、财力推行‘薄弱学校更新工程’的方式改造薄弱学校,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尽快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教育公平,为了这个理想,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我国也并没有松懈,只是我们可能与他们还有差距。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土问题、本土境遇相契合,才能促成本土意识的觉醒与本土思想的成熟,也才能促进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我们应借鉴英美两国关于择校中兼顾公平与追求卓越的理念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No Child Left Behind.http://ed.gov/policy/elsec/leg/esea02/107-110.pdf.2007-03-10

[2] More About the NAEP Long-Term Trend Assessment.[EB/OL].nces.ed.gov/nationsreportcard/ltt/moreabout.asp.2008-01-15.

[3] 吕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英国卷・第二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8-235.

[4] 吕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四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1-276.

[5]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5.

[7] Geoff Whitty, Sally Power, David Halpin,马忠虎.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127.

追求卓越范文第4篇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财务处处长。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获高级会计师资格,2010年取得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

范斌,1985年大专毕业进入华东电业管理局财务处工作,从事财务管理、电价工作迄今已有27年。从职员到主管(科长)、主任会计师、副主任、处长,从原先专科学历成长为现在博士、高级会计师,作为全国电力系统财务管理、电价工作的专家级人士,对电力生产及经营管理,对电价、财务管理等工作皆有深入研究。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追求卓越,无论是所负责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是组织和参与的科技研发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为电网企业和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6年,获得“华东电网公司先进个人”、“华东电网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2008年度专业管理专家”;2009年,被华东电网公司聘为兼职培训师;2010年,获得“华东电网公司勤廉兼优先进个人”。

注重科研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他长期来勤勉好学、注重实践和认真钻研的不懈努力。在专业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作为资深的电价专家,他刻苦钻研,超前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电价课题研究工作,在各级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过多篇专题文章,得到了全国电价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在正在进行的全国电价改革工作中,范斌又是走在最前沿的专家之一,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电价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输变电价及销售电价改革研究、华东电力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研究、抽水蓄能电厂经营模式对电网影响研究、华东电网电费结算系统建设、电价与物价指数关系研究、两部制电价与帕累托改进研究、华东区域电力市场关键技术等课题项目,多项获得国网公司和公司科技奖项,一些研究成果已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及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如《电价与物价指数关系》研究课题得出“电价每上涨1%,会影响次年CPI上涨0.1%”的结论,对国家宏观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抽水蓄能电厂经营模式对电网影响》研究表明:即使在抽水蓄能电站租赁模式下,电网公司通过提高电站的综合转换效率,仍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研究课题中,《输变电价改革的定价方案开发及应用》获得中电联“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华东区域电力市场关键技术》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华东电力市场(一期)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研究》、《电价与物价指数关系研究》、《华东电网公司输变电价研究》、《新安江水库水位控制与经济效益关系研究》等课题分别荣获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抽水蓄能电厂经营模式对电网影响研究》、《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电费结算系统》、《两部制输变电电价与帕累托改进》等课题分别荣获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创新管理

在工作上,范斌坚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工作严谨细致,深入实际、不断创新,对每项工作都事无巨细、始终如一地认真做好,从不懈怠、厌倦,有效地维护了企业自身利益,工作成效显著。他始终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注意协调好同事间关系,工作上发挥他人,生活上关心他人,礼节上尊重他人,在员工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同时,努力做好与上下级以及公司发规、调度和交易等部门沟通和协调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财务工作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共同推动了公司发展。

在电价管理工作方面,范斌思路清晰,勇于探索,是我国最早推动运用两部制电价的专家之一,也是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共用网络两部制输变电价的设计者和推行者,公司电价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的充分肯定。早在几年前,他就负责了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两部制电价机制的制定和水平测算,得到了国家物价部门的认可,也使得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充分的发挥;在公司联络线口子电价管理中,他充分抓住国家历年来调价机遇,加强与发改委等国家机关以及省市公司沟通和协调,理顺了公司联络线口子电价;落实皖电东送电能由公司“统购包销”,协调确定皖电东送法定网损率、输电价;建立和完善了比较完整的华东500kV输变电电价体系,促使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华东电网公司输变电电度电价调整方案,输变电电度电价由1.22分/kwh调整为1.83分/kwh,提高幅度为50%。范斌组织建设和完善的公司输变电电价体系不仅仅体现在公司电价水平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公司输变电电价传导机制的建立和规范、两部制电价形成和不断改善结构以及输变电电费收取依据规范等方面,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规避了市场、政策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财务集约化和信息化工作方面,他超前思考,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系统的把公司先进财务管理手段与信息化开发和应用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组织财务部门员工开展信息化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培训,激发员工信息化工作开展热情,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学习、应用氛围的形成。

追求卓越范文第5篇

2010年末,中国银行无锡分行交出了一份圆满的成绩单:

――本外币一般性存款余额近1100亿元,成功突破千亿大关,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存款总量翻番,当年新增近160亿元,余额市场份额和新增市场份额均跃居同业第二;

――本外币贷款总量达到850亿元,当年新增150多亿元,余额市场份额排名跃升同业第一、新增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同业第一、外币贷款贡献度排名跃升同业第一;

――连续12个月、4个季度“市场领先同业,效益领衔系统”,综合绩效在江苏中行系统排名升至第一,综合排名在中行系统40家重点城市分行中跃居第一,并连续两年被无锡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金融工作“年度贡献奖”。

今年“五一”前夕,作为全国金融工委推荐的江苏省内唯一一家银行代表,中国银行无锡分行同时荣获中华全围总工会和全国金融工委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光荣称号,成为中行系统唯一一家同时获此两项殊荣的二级分行机构。

每一项荣誉,是多少血汗的浇铸!每一幅奖状,背后有几多故事!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让我们一同走进无锡中行,感受她的神采魅力,探索她的超越之旅……

发展求实,与地方经济合拍律动

2010年,对金融系统来说,是在不断变化中抢抓机遇、持续转型的一年。面对宏观政策调整和信贷规模从紧的形势,无锡中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全市“金融市场深化和创新发展”的目标,以加快推动“四城”建设为己任,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全力支持政府重点项目,为“强市”多作贡献。积极参与地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生态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桥梁、科教文卫、轨道交通、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为无锡地方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10年末,该行投放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余额达177.63亿元,涉及各类银团16个,贷款新增38.17亿元,增幅27.37%。

护航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力打造“首选银行”。去年该行相继推出以盘活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为主题的产品“快易贷”、鼓励中小企业外向型企业发展的新产品“外贸通”、盘活中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新产品“货易兑”、满足科技中小企业购置固定资产资金需求的新产品“科贷通”,形成对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截至2010年底,该行中小企业授信客户达到828户,增幅达到66.26%;中小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2.3亿元,增幅达到63.55%。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助推创新经济转型发展。对于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点科技企业、530企业及服务外包企业,主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2009年6月,率先向新区一家科技型企业――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发放授信500万元,去年新增至1000万元。截至2010年末,该行信贷支持的530项目有3个,信贷资金余额为2000万元,其中2010年新增1500万元。

管理求新,“提升三力”促发展

企业竞争实力不仅仅单纯的表现在规模优势和效益水平上,它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管理创新能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无锡中行以机制建设、结构调整、产品创新、系统改造、渠道转型为重点,“创新转型”赢绩效,“提升三力”促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向资本合理使用的经营模式转变。及时对授信的行业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向资本合理使用、资源有效利用、主动风险管理的经营模式转变,多项指标实现优化,将腾出的贷款规模用于优质客户和项目,保证授信业务可持续发展。全年牵头并参与生态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各类银团贷款16个,贷款新增38.17亿元,资产质量一直持续改善和提升。

加快产品创新,向创新推动发展的经营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分行产品创新柔性小组的合力,加快产品创新,如通银宝、融货达、EPA保函、联贷通、快易贷等,不少创新产品得到了总、省行的首肯和推广。在成为一批优质上市企业“主办银行”的同时,该行全面护航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于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点科技企业、530企业及服务外包企业,主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夯实。

加快渠道转型,向立体渠道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变。优化渠道布局,加大自助银行的布放力度。全功能型网点达到44家,占比37%;交易服务型网点全部升级为销售服务型网点达到67家,占比55.83%。网银新增客户省辖排名第一,全面夯实发展基础。

行心求聚,“家园文化”创奇迹

近年来,无锡中行实施“行心工程”,建设“家园文化”,经营人心、经营行心,员工其乐融融,快乐工作,在创造心灵奇迹的同时创造绩效奇迹。

成就员工,调动“心智”。该行专门设立后备人才库,建立了“培训一实践一再培训”、“导师制”、“师傅负责制”等百花齐放的育人模式;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大序列员工提供了“同序列纵向晋升”与“跨序列横向发展”相结合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激发了员工的进取心。

造福员工,集结“心能”。该行定期开办健康知识、心理疏导讲座;每年都为员工定期进行体检,为会员提供菜单式健身计划供大家自由选择;春节上班和高温季节,分、支行领导都要深入一线慰问员工。

沟通员工,解开“心锁”。该行将优秀人才列为沟通重点,由部门总经理、支行行长与全辖700多名核心人才开展“一对一”的谈心活动,鼓励员工“建言献策”,定期汇总,专门研究,书面回复,网上公示,确保落实。工会还组建了健身、登山、乒乓球、游泳、钓鱼、摄影等9个俱乐部,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员工满意度较上年提升了13.6%。

铸就辉煌,永不停步创未来

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前方领航,鼓舞了士气、激发了锐气、凝聚了人气,引领员工们努力追寻自身价值,无锡中行在“追求卓越”的航道上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7年,在同业中夺得主营业务8项第一;2008年,11项主营业务在同业中夺魁;2009年,荣获无锡市“2009年度金融工作年度贡献奖”;2010年,无锡中行更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喜人业绩,存、贷款新增和中间业务收入三项核心业务均列省辖系统第一,综合绩效排名连续夺冠。

2010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总行李礼辉行长莅临无锡分行调研指导,对辖内宜兴“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考察点评,为全行“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全行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分行全体员工受到了巨大的鞭策和鼓舞。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律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安徽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辅导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