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空演习

防空演习

防空演习

防空演习范文第1篇

一、时间和地点

1、骨干集中训练时间:月16日至21日。

2、参演单位排练时间:月18日至21日。

3、参演人员报到地点:武部操场。

4、演练地点:分校交界处。

二、演练内容:

1、利用开阔地域进行疏散隐蔽演练;

2、利用人防工事防空疏散隐蔽;

3、防空疏散综合演练;

4、辖区各中小学校师生结合全市警报试鸣就近就地疏散隐蔽,由各校自行组织。

三、任务分解

1、区人武部军事科负责制定参演骨干训练详细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

2、区教育局负责制定辖区各中小学校师生就近就地疏散演练详细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

3、部分学生前期演示排练,由分校、小分校制定详细方案并组织实施,区人武部、人防办、区教育局负责具体指导;

4、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居民疏散演练详细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

5、区人武部负责制定参演单位的训练人员、排练人员、演练人员安排详细方案;

6、区人武部、区人防办负责制定参演单位协调会议方案并召集开会、组织观摩预演排练;

7、区人防办负责演练现场主席台搭建及标语布置等工作;

8、区人武部政工科、区广电局、区人防办负责组织安排好演练现场的宣传报道、解说、安排各级领导观摩等工作;

9、公安分局、区执法局负责派员协助演练现场及周边交通要道的现场保卫及秩序维护工作。

10、区卫生局负责指派医护人员对演练现场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进行处理。

四、其他事项

防空演习范文第2篇

“火力-2014”系列演习是我军陆军兵种部队军事训练改革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实践,是以实战标准检验部队训练效益的一次全面考核。演习中鲜明的问题导向、严格的实战标准、全新的训练理念,一次次冲撞着官兵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在暴露问题、正视问题中看到短板和弱项,在不适应、不理解中实现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转变。

系列演习七个亮点

“火力-2014”系列演习呈现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出动兵力多、参演装备全、机动距离远、实战化程度高、问题导向鲜明等7大亮点。

从2014年7月15日开始,跨越夏秋两季、持续3个月的10场陆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演习相继在东北、华北、西北、鲁北和塞北等地展开。6大军区的10个炮兵、防空兵旅参演,出动兵力2万多人,炮兵、防空兵所有武器装备全部在演习中接受实战检验。部队远程机动平均2600多千米,最远机动里程4300多千米。

据了解,仅战场机动阶段,10场演习中,导演部计划导调和临机导调相结合,构设了卫星过顶、遭敌地面特战袭扰、变换行军路线、空中远程火力打击、模拟化学武器袭击、信息干扰压制、指挥所被敌精确制导武器锁定等80多组“情况”,全面检验指挥员临机决断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应对复杂战场情况能力。

演习中,100多名由相关院校、训练基地教学骨干、训练专家组成的导调队伍,依托“炮兵、防空兵千分制检验评估标准”,实时采集上千个考评点的数据,通过导演部讲评、专家点评和部队自查,共查找出33类1000多个不符合实战要求的问题。

摒弃和平陋习贯穿演习全程。陆军兵种部队多年来习以为常的阵地配置队列化、一个阵地打到底、目标性质单一、固定靶标航路、雷达长时间开机等和平陋习被一一剔出演兵场。我军陆军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正在发生着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深刻转变。

演习专家组组长、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张攀雄教授认为,整个“火力-2014”系列演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战的氛围更浓、实战的标准更高、实战的环境更真。

据张攀雄观察,演习中“情况”不断,逼着指挥员开动脑筋应对变化莫测的复杂战场态势;战场机动、作战筹划和作战实施,昼夜不间断连续实施,3天时间里参演官兵最多的只睡了6个小时;千分制评估标准、检验性考核方法,使参演部队高度紧张、压力巨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防空兵部队发射导弹,空中、地面干扰双管齐下,遇到恶劣天气仍按作战进程组织实施。

“过去炮兵、防空兵实弹射击,一般都要选个好天气。在如此真实的战场上,遇到啥天气就是啥天气,没的选择。”张攀雄说。

总参军训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火力-2014”系列演习,始终贯穿“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的训练理念,突出作战指挥和技战术演练,突出随机导调、自主对抗和精确评估,突出实战标准和问题导向,全面检验部队实战能力,推进我军实战化训练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把部队逼到墙角

7月15日,“火力-2014・山丹”演习在西北戈壁拉开战幕。参加演习的部队是刚刚组建不到7个月的军区某防空旅。

这支首次出藏区到低海拔地域参加演习的部队,从4月份受领任务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在演习中“表现”一把。这3个月时间里,他们在家里摩拳擦掌、加紧备战,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

7月3日,参演部队踏上“远征”的专列,向西北戈壁开进。部队经那曲、格尔木,穿过昆仑山口,越过唐古拉山,一路海拔忽高忽低,历经千辛万苦。

经过5天6夜3500多千米铁路输送,到达预定火车站卸载。再经过200多千米摩托化机动,进入演习集结地域。

考虑到部队从藏区下来,演习导演部有人提出让部队达到集结地域休整半天再开始演习。演习指导组组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方北群说:“部队是来打仗的,不是来休整的。敌人会等你休整好了再来袭击你吗?”于是还存在“醉氧”状态的参演官兵立即进入演习地域展开演练。

战场机动中,演习导演部设险局、出难题、找茬子,使初来乍到的防空旅处处受阻、步履维艰。

部队凌晨5时开始战场机动,刚行军不到5千米,前方就遇到了“地方车祸”,两辆货车“迎面相撞”挡住了机动车队前进的道路。

经过20分钟的救治,参谋长戴朝俊从车队中部位置心急火燎地跑到“车祸”现场,才发现伤员和车祸是导演部设下的“陷阱”。他立即用对讲机呼叫车队尾部的牵引车,绕道前方清理“车祸”现场,疏通道路。

从开始处置“车祸”到车队继续前进,整整半个小时。“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慢慢处理。但战时如果有敌方侦察、空袭则要快速处理,否则会影响全局行动。”一位指导组专家说。最终,该旅因为没有及时清理现场,打通道路,延误行军被扣分。

在接下来的演练中,遇遭化学武器袭击,遇敌空中卫星侦察,指挥所被炸,侦察科长受伤,雷达遭遇强电磁压制等多组“情况”,使参演部队应接不暇,光是导弹发射阵地,3天就转移了5次。

陆空对抗演练阶段,蓝军出动2批10架次“苏-30”战机,低空、超低空与防空旅展开对抗,经过3个多小时“厮杀”,“蓝军”航空兵完胜“红军”防空旅。

9月21日,“火力-2014・三界”演习进入作战实施阶段。

上午10时许,总部指导组到“红军”基本指挥所指导演练。指导组组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方北群与演导演、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富群,正在“红军”基本指挥所指挥方舱内向旅长刘金华询问演练情况。

就在总部指导组询问的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红军”接二连三收到上级通报,预备指挥所、后方指挥所相继被“敌”电子侦察分队发现,必须立刻转移。

面对如此战况,基本指挥所立即命令炮兵群观察指挥所,指挥预备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进行转移。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又收到“群观察指挥所暴露”、“基本指挥所被‘敌’精确制导武器锁定”的通报,上级要求基本指挥所务必在10分钟内转移阵地、开辟新的战场。

“情况”接踵而来,在旅长还在接受总部指导组和导演部询问的情况下,旅长、政委经过简短的商议后,当机立断,由政委秦道平迅速指挥部队实施联动转移。

4个具有指挥功能的指挥所全部被‘敌’发现、锁定,被迫同时联动转移,这对指挥控制部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上旅长不在位、通信不畅、部队相隔较远、战场地形复杂等因素,只有利用军用手机、对讲机等简易的通信设备,采取依托高地、树丛作掩护实施动中指挥等多种手段,对部队转移实施指挥掌控,按照预定时间抵达新的地域展开新的指挥机构的构设。秦道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遭遇这种情况,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感觉确实像在打仗。”

“现代战争往往是远程打击、精确制导、发现即被摧毁。这种‘情况’符合现代战争的特点、富有现代战争的味道。”副总导演、三界训练基地参谋长吕俊杰介绍,导演部给参演部队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就是考察部队临机决断、临机处置复杂战场情况的能力,全面检验部队组织侦察情报、电子对抗、火力打击、综合防护、指挥与信息系统运用等综合能力。

总参军训部部长郑和在指导“火力-2014・山丹”演习时说: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演习,要按照实战的要求,“使训练难到极致、把部队逼到墙角”,通过强、难、险的环境和任务磨砺摔打部队。

打靶到“打仗”的转变

战场上没有战术就没有生存。“火力-2014”系列演习,一改以往兵种部队演习演练注重“战斗”不注重战术的现象,全部采取合同战术演习的方式展开,把参演部队逼向真实战场。

参加演习的10支炮兵和防空兵旅,完成远程投送后,连贯展开战场机动、综合演练、复盘检讨、实弹战术演习和总结撤离等演练课目。

演练中,各导演部采取活导活演、随机导调方式,全程构设逼真战场环境,全面检验考评部队侦察感知、指挥控制、快速机动、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综合保障能力,使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演练实现了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深刻转变。

一名参演部队指挥员感慨地说“过去参加演习,关注点都在实弹射击,炮弹安全打出去了、打准了,就可能得高分;如今,演练全程在对抗中进行,课目设置、战场环境紧贴实战,‘战况’逼得部队没有喘息之机!”

“火力-2014・洮南A”演习中,65集团军某炮兵旅冒雨进行多型火炮实弹射击。导演部全程按作战程序推进,从严从难从险设局,引导官兵从靶场思维转向“战场”思维,把部队从训练场逼进“战场”。

实弹射击演练12个课目,全部采取不预设目标点、炸点随机显示的方式,改变以往只注重精度打击的模式,突出检验炮兵群长的指挥能力和群长、营长、连长的协同配合。

副总导演、第65集团军副参谋长田越说:“这次实弹射击从难局、危局、险局上感觉非常突出,完全按照实战的标准来设置,充分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往是对一个又一个目标打精度射击,而这次是对坦克集群等14个目标进行同时射击,就捕捉目标这一项来说,对官兵就是很大的考验。可以说是高于大纲、严于大纲。”

第65集团军某炮兵旅参谋长宋敏涛坦言:“过去炮兵演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打靶多,战术少。这次演习从远程机动到实弹射击,部队昼夜连续实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休息,锻炼很大,确实由过去的打靶,变成了现在的打仗。”

“火力-2014・三界”演习中,参加演习的26集团军某炮兵旅各个梯队抵达地域后,没有像以往演习那样集结休整,而是兵分多路、“化整为零”,在数百平方千米的战场上,进行紧张快速疏散隐蔽。

该炮兵旅副旅长说:“我们以往的演习,一般都是先‘安家’后打仗。这次演习,全程实战化,处处是战场。我们到达集结地域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疏散隐蔽,保护好自己。”

不出所料,一连刚抵达预定隐蔽区域,考验随即而来,连队装备突遭化学武器袭击,导调组要求在5分钟内快速完成洗消任务。官兵完成洗消任务后,随即变换新的阵地,展开隐蔽伪装。

可官兵立足未稳,“蓝军”的无人侦察机快速升空,展开地毯式空中侦察,地面各种侦察袭扰手段也相继展开。面对蓝军的强力攻势,“红军”指挥员沉着应对,下达一条条指令,指挥各作战单元采取迷彩遮障、隐身示假、电磁干扰和电台佯动等战法,与蓝军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对抗。

多方会诊查找问题

“火力-2014・山丹”,参演部队被挑出83个问题;“火力-2014・潍北A”,导演部指出参演部队65个问题;“火力-2014洮南A”复盘检讨中上百个问题直指要害。“火力-2014”系列演习,突破“家丑不外扬”的禁忌,树立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各参演部队通过自己查找、导演部指出、专家指导组点评等方法,多方会诊,帮助部队查找演习演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教训,使部队真正打一仗进一步。

“火力-2014・山丹”演习中,部队抓了俘虏,没有及时组织突击审查,扣分;指挥通信系统不健全,视频会议系统倒是建得又快又好,扣分;卫生队战斗意识不强,4个伤员只救了1个,扣分;道路旁有人对车队和指挥所拍照,未及时处置,扣分……按照防空兵部队训练演习新的千分考核制度,几轮扣分下来,扣得参演部队神经紧绷,牙关紧咬。

复盘检讨阶段,执行导演、防空兵学院教授王文发指出部队存在的83个问题,涉及阵地设置到作战指挥方方面面。比如指挥员对电磁频谱管控不严,像过去演习一样,一占领阵地,新型导弹就把雷达开了机。王文发介绍,过去防空兵部队演习,都习惯一进场就打开雷达调试,防止最后实弹演练时出问题。而在实战中,雷达只有在把握十足的情况下才能开机、且迅速开火,否则很容易被敌军的反辐射导弹摧毁。一进阵地就开机,实际是未战先败。

“火力-2014”系列演习把剔除和平陋习,作为重要指导思想。阵地配置队列化、目标性质单一、固定靶标航路、雷达长时间开机等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演练中长期以来习以为常却直接关系战争胜负的细节毛病,都被毫不留情地一一晾晒出来。

在“火力-2014・山丹”演习中,不仅看不到红旗、标语,也看不到沙盘、投影仪、打印机。情况紧急时,命令由旅长口述,作战参谋用代码记录下达。指挥通信系统被摧毁后,导弹营各自为战,自主捕捉目标,下达拦截指令。“全力以赴,收益非浅。”5天下来,旅长郭庆波如此感言。

9月11日,“火力-2014・潍北”演习进入实弹战术演练阶段,参加演练的第13集团军某防空旅发射国产防空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当阵地上响起庆祝的鞭炮声时,旅长杨文林却冷静而诚恳地说:“相比4发4中,演习中部队被挑出的65个问题更有含金量。”

9月22日,“火力-2014・三界”演习进入复盘检讨阶段。在参演部队进行自查自纠中,可谓“火药味”十足,大有“向我开炮”的味道。

旅组织分队检讨问题时,从营长到连长,从连长到班长再到战士,在自我揭短、自我解剖的同时,采取互相点、大家帮、领导点评的方法,查找出了50多个不符合实战要求的问题。通过集团军组织参演部队复盘检讨,该旅共查找出61个问题。

演导演、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富群,在35分钟的发言中,对部队在演习中的优异表现,只用5分钟进行高度凝练概括,而对参演部队存在的69个问题,却做了有理有据、有情况有分析、有数据有视频有图片的讲评。

防空演习范文第3篇

汉光演习每年举行一次,演习天数不定,数天至数周不等,至于演习区域,则是在台湾省的各个战区按年度轮流进行。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常态化的汉光演习成为“”作战层次最高、演习战情最复杂、参演人力兵员最多、课目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三军联合攻防作战系列演习。

从汉光演习开始到今年已举行25次,历次演习中以2007年的“汉光23号”演习规模最为庞大,前后动员接近20万军人。由于受金融危机和海啸的影响,2010年的“汉光26号”实兵演习暂定提前于4月26日至30日登场,今年汉光不打实弹,实弹射击将在其它年度演训中实施。

最近几次的演习中,台“空军”的“幻影”2000-5、F-16和IDF三种战斗机进行了相当准时的高速公路起降演习,都进行了跑道上挂弹、紧急加油等科目的训练,其中F-16用了29分钟,“幻影”2000-5和IDF都用了18分钟,这样的速度基本上达到了北约的标准。但是历次演习也暴露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法国军品使用费用高昂 “幻影”2000-5战斗机由于维修费用过于昂贵,且妥善保存率仅为50%,主要的原因与卡塔尔空军遭遇的状况是相同的,那就是部分零部件必须运回法国维修,因此价格昂贵而且浪费时间。目前“”使用的“幻影”2000-5型战斗机和“拉斐特”级护卫舰都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刻,受法国军品价格昂贵的影响而迟迟没能进行。

反弹道导弹能力不足 反弹道导弹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随着战时军用机场遭到破坏,高速公路届时将成为战斗机的临时起降机场。综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可以看出,战时敌对方对交通线的攻击与破坏力度势必加大。台湾的高速公路、尤其是适用机起降的地段势必成为弹道导弹攻击的首要目标。这样反弹道导弹迎击作战的区域扩大了,目前台湾的防空力量仅仅保卫重要的大都市都显得捉襟见肘,即使引进最新的“爱国者”-3也只能做到重点防御。就此意义而言,台湾正在积极地寻求购买拥有短距起降、甚至是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斗机,未来最佳的选择是F-35B/C,目前的选择是AV-8B。借鉴智利空军的经验购入空中加油机,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就尽可能将更多的战斗机升入空中。同时大大强化跑道修复能力,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作战中,南联盟的空军就拥有非常强的跑道修复能力,因此米格-29和米格-21依然能够不断地升空,而美方的对策是反复实施定点精确攻击。

反装甲能力不足近年来,人民海军陆战队已经装备了使用105毫米火炮的63A型两栖坦克。最新型的中国版EFV远征战车也已陆续投入使用,陆军装甲师团正在换装99G和96G主战坦克。这些装甲力量在防卫能力、机动性、火力和火控系统等方面均超过了台湾现役“勇虎”主战坦克。即使是出现63A两栖坦克对“勇虎”主战坦克的情况,前者在火力方面依然因装备了炮射反坦克导弹而得到强化。陆军31集团及组建第10陆航团的工作也已经完成,台海双方的航空兵力量开始出现均衡状况,这也是台湾积极寻求引进“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原因。

防空演习范文第4篇

一、何谓“空间战”

“空间”(Space)是指地球大气层外(一般指距地球表面100多公里以上)的广阔宇宙空间,有人也称之为“太空”或“外空”,简称“天”。在美国人看来,随着弹道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空间”将如同陆地、海洋和空中一样,是人类从事军事活动的“第四维”区域,是最后的“制高点”。如同在陆地、海洋和空中都爆发过战争一样,空间迟早也会不可避免地爆发战争,这就是“空间战”或“太空战”。“空间战”实际上是为了争夺空间的使用权和控制权而展开的战争。在美国人的概念中,“控制空间”包括五方面的含义(见图1 ):第一,对世界各国的空间活动进行全面的监视(这是实施空间战的基础);第二,必要的时候要阻止其他国家使用美国的空间设施(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第三,不让其他国家进入和使用空间;第四,确保美国自己自由进入和使用空间;第五,保护美国自己的空间设施不会遭到干扰或攻击。因此,美国所说的“控制空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空间霸权主义。

如同空中作战包括空中支援作战、空中格斗作战和空中对地攻击作战一样,“空间战”也将包括“空间支援”作战、“空间格斗”作战和“空间攻击”作战等多种样式。空间支援作战主要是指利用各种卫星支援地面作战。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是美国第一次利用各种卫星全面支援地面作战的战争,美国有些人把这次战争称为“第一次空间战”。“空间格斗”作战主要是指针对空间目标的攻击或防御作战,也就是目标或交战点在空间的作战,包括利用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或手段对空间的卫星目标实施攻击与防御的作战,以及在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目标的作战,“施里弗2001”演习实际上主要侧重于模拟这种类型的作战。“空间攻击”作战则主要是指利用部署在空间的武器(如美国正在研究的天基激光武器),对空间、空中和地面的目标实施攻击的作战,这将是未来更高级形式的空间战。

二、 演习出台的背景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50多颗军用和民用卫星,支援地面作战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信卫星支持了近50万盟军部队的指挥和控制需求;气象卫星使作战规划人员随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导弹预警卫星为防御伊拉克的弹道导弹攻击提供了宝贵的几秒钟时间;而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则为盟军部队和精确制导武器提供了准确的定位信息和目标信息。因此,当时美国空间司令部司令汤姆・穆尔曼上将认为,“对于空间系统来说,‘沙漠风暴’作战是一个分水岭”,不仅影响了那场战争的进程,也挽救了无数的生命;而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副司令德克科中将则认为,海湾战争是“空间系统真正发挥重大作用的第一次战争”,使美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空间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德克科中将曾经明确的指出,“下一次战争控制空中和空间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理所当然地更重视空间,并力图强调确保其已经具备的空间优势;但同时也担心其空间系统所固有的脆弱性,害怕其他国家会针对美国对空间系统的过分依赖,而采取“不对称”手段,干扰美国空间系统的工作,降低美国空间系统的性能,甚至破坏美国的空间系统。

1998年,美国空间司令部公布的《2020设想》强调,“空间作为军事和经济的强国手段――国家强盛的主要资源,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将空间看作是正在出现的极其重要的国家利益区域”。1999年,美国国防部制订的“空间政策”则指出,“空间如同陆地、海洋和空中一样是一种媒介,美国在这些媒介内所进行的军事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目标”, 并公然宣称,“对美国空间系统的有意干扰将被视为对美国的侵犯”。2001年1月11日,以拉姆斯菲尔德为主席(现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美国国家安全空间管理与组织评估委员会公布给国会的报告,更进一步明确指出,美国对空间的日益依赖和由此产生的脆弱性,要求把保卫空间利益作为美国国家安全优先考虑的重点。报告还说,“从历史上我们知道,陆、海、空中都出现过战争。现实表明,空间也将同样会出现战争”,“美国必须开发威慑和防御空间敌对行动的手段”。2001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内与国防情报局局长托马斯・威尔逊海军上将一起,第一次就空间威胁问题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他们说,“我们的敌人非常了解,美国的战略依靠空间,对于他们来说,破坏、降低或挫败美国的空间设施将是有吸引力的方案,以寻求对抗美国的军事战略优势”。他们预计,到2015年的时候,“未来的敌手将能够使用各种手段破坏、降低或挫败美国的空间支援系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作战可能为我们的敌人提供用不对称的手段对付美国的军事优势,使他们有可能降低或击败我们在常规军事力量的优势”。

自1997年以来,美国陆军几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 “空间与导弹防御模拟演习”;海军也在2000年举行了代号为“全球2000”的模拟演习,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空间系统支援地面作战。而主管空间计划的美国空军却似乎显得行动迟缓,甚至对发展空间能力重视不够,从而招致了批评。例如,2000年5月,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共和党参议员鲍博・史密斯就对空军发出了抱怨和威胁,提出美国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新军种――“天军”(Space Force),因为“美国未来的安全依赖于空间优势”,而空军却只过分重视采购飞机,而不重视空间力量的强大。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空军部长和空军参谋长在2000年6月公布了空军的新设想,提出了要逐步把空军建成全面主宰空中和空间的军队;同年9月,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抛出了进行首次空间战模拟演习的计划;10月,宣布成立第527空间进攻中队(隶属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空间作战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演习,模拟敌人将会如何企图破坏美国空军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的能力,使空军作战人员既能了解其自己对空间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能探讨如何阻止敌方的企图;2001年1月22日,美国空军又宣布成立第76空间控制中队(隶属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第14军第21空间联队),这是美国空军的第一支空间控制中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演习,演练如何保护美国的卫星和使敌方卫星失效的手段;也就是在这一天,美国空军开始举行为期5天的“施里弗2001”空间战模拟演习。

三、 演习的基本过程

“施里弗2001”空间作战模拟演习,是美国空军计划进行的一系列空间战模拟演习的首次演习,由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设在施里弗空军基地的“空间作战中心”(SWC)组织实施。该中心主要担负美国军用卫星的指挥与控制任务,也负责开发和试验利用空间能力的方案和应用程序,探索在未来作战中,如何利用军用、民用和商用卫星,为美国部队提供绝对的空间优势。

1. 演习的基本作战设定

模拟演习有些类似于演戏,要事先拟好“剧本”,也就是先设定好“战争”将在什么时间因何而起,以及战争双方的军力配备等等,通常叫作“作战设定”。在“施里弗2001”演习中,美国把作战时间设定在2017年,因为美国认为,到2015年之后,一些国家就将有能力“威胁”美国的空间系统; “起因”则设想为一个力量与美国接近、有空间能力的大国(红方,如中国),在“邻国”(褐方)边界附近集结兵力,可能要对较弱小的“褐方”发动攻击。“褐方”要求蓝方(美国及其盟国)提供保护。但由于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尤其是国内原因和国际关系问题,“蓝方”发现很难直接以兵力介入,而试图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力量进行威慑,阻止“红方”攻击“褐方”。

按照美国空军的设定,“红方”将是一个“接近”于与“蓝方”“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双方都将拥有微小卫星;都有能力干扰对方的卫星;都拥有地基激光武器,能够暂时或永久使卫星的光学系统致盲;也都有能力攻击对方的计算机。但“蓝方”的能力将更强,还拥有“红方”所没有的一些空间系统,如拥有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图2)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能够防御“红方”的弹道导弹攻击;拥有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图3)和“空间作战飞行器”等先进的空间系统,可以迅速把新的卫星送入轨道,修理已经在轨道上的卫星或为它们重新加注燃料。

据美国空军空间作战中心司令理查森空军准将说,演习中,“蓝方”以两种不同的力量水平与“红方”较量:一种谓之“底线力量”(Baseline Force),即按照现在计划的投资水平,“较慢”地发展空间系统,美国空军到2017年时能拥有的空间力量;另一种谓之“强大力量”(Robust Force),即如果提供更多的经费,研制并部署更多、更先进的空中和空间系统,美国空军到2017年时所拥有的空间力量,包括在轨道上部署更多的卫星,或者能够快速补充这些卫星,使得摧毁或破坏美国的卫星成为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方案,同时“蓝方”的卫星还将拥有更好的防护能力,防止敌方干扰或用激光攻击。

2. 演习的基本过程

“施里弗2001”空间战演习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模拟演习,历时5天,参加演习的人员多达250人,包括现役军官、退休将领、政府官员和一流的空间问题专家。他们像演员一样在演习中扮演“红方”、“篮方”和其他方面的不同角色。例如,已经退休的美国空军前副参谋长、空军空间司令部前司令托马斯・穆尔曼上将,在演习中充当美国国家指挥当局成员;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作战部长小托马斯・戈斯林少将,在演习中扮演“底线力量”的“蓝军”司令;美国空军条令司令部司令兰斯・史密斯少将则任“强大力量”的“蓝军”司令,甚至还有人扮演外国航天公司的角色。

1月22日(第一天),演习按照设定的情况开始:“红方”在褐方边界附近集结兵力,要对 “褐方”发动攻击;“褐方”要求“蓝方”提供保护。在这一天的演习中,“蓝方”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决定是否在空间“显示力量”,以图阻止“红方”对“褐方”发动攻击,因此,未与 “红方”发生冲突。

1月23日(第二天),“蓝方”开始在空间显示力量,包括发射更多的监视卫星和通信卫星,使“红方”更难发动突然袭击;动用“非杀伤”性的反卫星武器(如地基激光武器),暂时使“红方”卫星失效;利用小卫星干扰对方的卫星;甚至可能采取了接管“红方”广播卫星的行动。“红方”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1月24日(第三天),争夺外国公司所属卫星的使用权成了演习的关键问题。“蓝方”要求外国公司不要向“红方”提供服务;而“红方”则想方设法购买所有可以得到的服务,以便限制在通信方面严重依靠商业卫星的“蓝方”行动。双方竞出高价。结果,扮演外国公司的8个人回答说,他们将履行与“红方”签定的合同,这令“蓝方”感到担心和不满。

1月25日(第四天),双方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红方”对“蓝方”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了攻击,并曾制定出动武的计划,准备向“蓝方”在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军事设施发射几十枚非核导弹,以便耗尽其导弹防御武器,失去对随后核导弹攻击的防御能力。但“蓝方”通过显示有更多的空间武器,并依靠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威慑“红方”,使之没有发动进攻,一场即将爆发的武装冲突,以“蓝方”威慑成功宣告结束。

1月26日(第五天),参加演习的人员对整个演习过程进行审查和评论,得出如下一些初步结论(最后的结论需要经过几个月的分析才能得出):

・拥有“强大”的空间力量可以有效地威慑潜在的敌人并避免武装冲突;

・需要重新认识现代和未来战争,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战(或信息战)和空间战,明确哪些行为属于战争行为;

・在危机形成阶段和实施威慑阶段,同步协调信息战和空间行动至关重要,以避免意外触发战争;

・在未来的战争中,商用航天系统将成为对立双方争夺的对象,但现在美国还没有在危机期间对商业航天系统,特别是国际商业卫星系统进行约束的政策和计划;

・由于军事行动越来越依赖连续的信息流,需要采取谨慎的行动,作为防护手段和实施威慑;

・在这次演习中,空军现有的仿真模型都没有完全达到接近空间战或信息战实际场景的水平,还不能掌握未来空间战与计算机网络战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更好的计算机模型和仿真决策的辅助工具。

四、 演习的突出特点

“施里弗2001”空间战模拟演习是美国推行空间霸权主义的一次模拟演练,主要目的是演示美国未来将如何实施空间战,包括研究未来控制空间的要求,探索反击敌方先进空间能力的方法,鉴定敌方可能会用哪些方法否定美国及其盟国的空间能力等等,具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1. 谋求以空间力量作为威慑手段

在这次演习中,美国空军的一个重要想定,是考虑到复杂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尤其是国内原因和国际关系问题,“蓝方”很难直接以兵力介入,而试图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力量进行威慑;而最后的结果则是“蓝方”凭借“强大”的空间力量,在没有发生武装冲突的情况下,迫使“红方”放弃攻击“褐方”。因此,这次演习实际上是美国探索新的威慑方式的一次重要尝试。美国空军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做了巧妙的回答:美国空军空间作战中心司令道格・理查森空军准将说,“我们都知道,在冷战期间用‘相互确保摧毁’进行威慑,但信息战时代的威慑是什么呢?”美国空军条令司令部司令史密斯少将回答说,空间给了美国“更多的显示决心的机会”,而不用使用武力。

2. 重视使用“非杀伤和效果可逆”的武器

如何不动用武力而进行威慑呢?美国在演习中探索了各种方案,如接管敌方的广播卫星,进行计算机网络攻击,也包括使用“非杀伤和效果可逆”的武器。所谓“非杀伤和效果可逆”的武器,实际上就是不用来把敌方的空间设施摧毁,但能使之永远失去工作能力,或暂时使之失去工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还可能恢复工作的武器。演习中“动用”了哪些“非杀伤和效果可逆”武器,美国人没有详细透露,但至少包括利用地基激光武器使卫星的光学系统永久致盲或暂时致盲。此外,美国在演习中还把小卫星作为武器使用,通过把这些小卫星机动到敌方卫星附近进行遮挡或干扰,从而使敌方的卫星失去工作能力。这实际上是把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的 “智能卵石”天基动能拦截弹改头换面,改成不引人注意的“小卫星”,只不过不是通过直接碰撞摧毁目标,而是机动到空间目标附近进行“软杀伤”罢了。美国陆军也在采用同样类型的手法发展新的“软杀伤”的反卫星,即把已经研制和试验的地基动能反卫星武器改名为“空间控制飞行器”(SCV,图4),把通过直接碰撞摧毁目标,改成让其飞行到敌方卫星目标附近,通过喷洒化学物质使敌方卫星的探测器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

3. 商用卫星的使用权是美国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防空演习范文第5篇

一、空军机群东移企图全程夺控海峡制空权

空军一直是台湾的主要战略世攻与防御力量。依托台湾岛地形,构筑了一个严密的军用机场网络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到2007年底,台空军各类机场已经超过50个,遍布台、澎、金、马等岛屿,其中包括12个大型空军基地。台空军一直按照三线机场配置空中力量:一线以澎湖马公机场和东沙岛机场为主要基地;二线机场由台湾西部桃园、新竹、清泉岗、嘉义、台南、屏东等基地构成,台湾东部的花莲、台东基地为三线机场。以前,的6个战斗机联队采取分散部署与重点部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署。2007年,已将半数战机东移佳山基地合志航洞库作为战机东移的主要基地,花费近10亿元新台币,将东部机场跑道从过去的3条扩增到6条。

与这一系列调整相呼应的是在金、马等外岛加强“天弓”等防空导弹阵地部署,让靠近大陆的外岛作为第一道防线,保护台湾西部二线机群战机东移,以利于战时保存战机,提高存活率,企图全程夺控海峡制空权,并以此为外部势力介入赢得时间。用心何等阴险!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何况台海近在咫尺,空中攻防作战显得格外重要。有鉴于此,始终把发展空中力量和地面防空力量放在三军建设的首位。

到2007年底,台空军拥有作战飞机近600架,其中包括F-5E/F战斗机270多架,经国号IDF战斗机130架,法制“幻影”2000-5战斗机60架,美国F-16A/B“战隼”战斗机180架。IDF、“幻影”和F-16基本都属于三代战斗机,总共370架。三代主战飞机占其空军飞机总数的55%以上,这在发达国家空军中也是不多见的。

目前,最具优势的作战能力表现为制空能力强,台空军在作战支援飞机的支援下,作战半径可达1000千米,且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三代战机普遍配备了最为时髦的AIM-120等型号的中距离拦射导弹,可在距离对方飞机60千米以上时使用武器。由于中距离拦射导弹多在对方飞机的雷达视距之外,所以具备较强的空战优势。

在地面防空火力方面,近年来建设速度较快,已经构成了远中近程、高中低空,多层次防空预警、指挥和拦截体系。“爱国者”导弹主要负责高空和中空防御,舰载“标准”I型导弹负责中空防御,“霍克”、“天弓”等近程导弹和自动高炮负责近程和末端拦截。

台湾空军现有兵力约6万人,由飞行部队、地面技术勤务保障部队和防空炮兵部队组成。飞行联队是空军的主体,原有8个联队,实施。精实案”后撤销了第八飞行联队,整编为7个作战飞行联队,其中战斗机联队6个,反潜运输机联队1个。

二、海军“五五舰队”按“新南海战略”重新布防妄夺制海权

为了扩大战略纵深,还把外岛战略进一步延伸,把远离大陆的太平岛和东沙岛等南海岛屿也包括在内,在这一地区建构成“潜艇伏击区”。

自2005年起,方重新重视南海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行“新南海战略”,提出了重新驻军、提供装备、强化火力、加强守岛作战等一系列方案。台湾军方向台“立法院”提交了重新加强东沙、太平岛防务的项目报告,建议改变南海的“守势战略”。目前东沙岛上的飞机跑道已经按照起降大型运输机的标准改建完成,太平岛上的起降跑道也将完成。这样,将拥有2个较为完备的给养补充基地,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大空、海部队在南海的用兵空间。台海军的“五五舰队”即5支远洋舰队与5支海岸防卫队共同保持台湾300海里以内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和南中国海的利益。5支远洋舰队每支编制为:“成功”级护卫舰2艘,“康定”级护卫舰4艘,“海龙”级潜艇2艘(暂缺),“武夷”级大型补给舰2艘,反潜直升机8架。基地为基隆、马公、左营、花莲、台东。2007年上半年,4艘“基隆”级大型驱逐舰加入现役,进驻左营基地。台海军企图以此为核心建立4支远海机动攻击群,妄想北上反制攻击大陆的海岸线,强化其海上作战手段的多样性,夺取台海周围的制海权。

台湾海军现有兵力5万多人。海军总司令部下设舰队司令部、陆战队司令部、两栖部队司令部、后勤司令部和3个负责指挥海军基地的军区等。台湾海军陆战队占海军总人数的一半。因“精实案”兵力调整,将海军陆战师整编为陆战旅。在陆战队的营地中,一部分运兵车上平时常备有武器,弹药、粮食,只要几分钟,上万部队就可以立即出动。企图先期登陆大陆的东南沿海岛屿,进行袭扰,以海制陆,为势力的“以武拒统”撑腰,手法毒辣。

三、陆军企图用“联合兵种旅”推进“决战境外”的狂妄理念

近年来,通过“精实案”,总兵力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50万人精简到了38.5万余人,而“精进案”的目标是将总兵力精简至34万人。“精简人力,提高火力”是“精实”“精进”两案的基本指导思想。2007年台陆军方面,已将师级逐次改编为“装步旅”,“空骑旅”、“摩步旅”、“装甲旅”及“特战旅”等5种“联合兵种旅”,总共有39个“联兵旅”。

台陆军对“防卫战略”和兵力编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提出“决战境外”的构想后,确立了“以空海战力为优先的三军联合作战”的军事战略,陆军从过去主战军种的“主导角色”调整为协助作战军种的“支援角色”,其具体任务亦转变为:“深远作战、维护基地安全、负责地面防空、负责岛内绥靖作战”等。2007年更明确了企图用联合旅推进“决战境外”的狂妄理念,十分嚣张。

2007年,台陆军以大陆为假想敌,加紧构建“资讯战”战力,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组建了相应的信息战部队,并将台空军的第20电子战大队(由预警机中队和电子反制中队组成,主要装备E-2T预警机、EC130H电子干扰机,基地在屏东)正式划归陆军战区战役司令部指挥,并在军演中加以整合。

四、战略反制部队浮出水面妄想阻吓大陆

在2007年4月的“汉光”23演习的“兵棋推演”阶段,模拟了所谓“战略反制部队”打击大陆纵深目标的火力突击,妄想阻吓大陆,这相当于间接承认拥有“雄风”2E战略导弹。这种战略导弹最大射程已达到800千米,预计还可提升到1000千米,并随时量产服役。2007年上半

年,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秘密征调战略反制部队前往马祖,今年底前已在东引岛设立了3个地对地战略导弹中队。但在美方的压力下,台现任“国防部长”命令暂时中止在外岛部署地对地导弹的计划。在今年的“同庆操演”中,为消除美国方面的疑虑,方取消了“雄风”2E的亮相计划,并向美方强调,定位“雄风”2E导弹为“战术反制”武器,后发制人,且该导弹只能携带传统弹头,攻击目标仅限于军事设施。这只是“掩耳盗铃、瞒天过海”的拙劣做法。

五、强化装甲部队企图使其成为“御敌滩头”的盾牌

2004年台陆军调整编制,精简兵员,执行“精进案”,将3个摩步旅和3个装步旅改编为“机步旅”,2007年台装甲兵机动部队主要编制有装甲第542旅、装甲第586旅、装甲第564旅、装甲第584旅、装甲第503旅、机步第200旅、机步第269旅、机步第298旅和配备各守备旅的一些独立战车营、独立装步营及独立战车连。机步第200旅改编自装步第373旅及摩步第200旅,编制为旅部、1个战车营、4个机步营、装甲炮兵营、支援营、装甲骑兵连、反装甲连、通信连、工兵连及其他支援单位。其中战车营辖有4个战车连,机步营辖有3个机步连,作战时战车营可集中使用,也可编入4个机步营内组成特遣队。机步200旅成军时驻台中竹坑。机步第269旅改编自装步第351旅及摩步第269旅,编制同机步200旅,成军时驻中塘。机步第298旅改编自装步第395旅及摩步第298旅,编制同机步200旅,成军时驻屏东万金。

台装甲兵“迅驰项目”首批量产14辆“云豹”装甲车计划在2007年底完成,其中配备的模块化武器及火控系统陆续曝光,继装105毫米低后坐力火炮的突击炮型“云豹”在“同庆操演”亮相后,安装4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遥控炮塔型“云豹”也在2007年11月对外展示性能。2007年,台装甲兵部队大力开展宣扬当年金门岛战斗的所谓“古宁头大捷”的活动,争当“金熊坦克手”的竞赛,企图使装甲兵成为“以武拒统”、“御敌滩头”的盾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六、企图将外岛打造成威慑大陆的“前沿阵地”

2007年,将金门等靠近大陆海岸的岛屿上的所有工事地下化,整个岛屿就像是一座浮在海上的碉堡。其中有155毫米、203毫米榴弹炮阵地、40毫米高射炮阵地,甚至还有“毒刺”肩扛式防空导弹和“天弓”防空导弹阵地。这些密布火力的外岛,堪称当局“外岛战略”的生动写照。上台后,的军事战略已经从“防卫固守、有效吓阳”,调整为“决战境外”,将“先制”、“反制”作战视为“实战威慑”手段,并提升至战略层次,其实质就是企图以有限的战术攻势行动达到制止战争爆发或战争升级的目的,手段极为残酷。现在强调“精准纵深打击、提升早期预警、争取信息优势”及“决战境外”构想作为备战方向,企图将外岛打造成威慑大陆的“前沿阵地”。

2007年,金门、马祖,澎湖等外岛经过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已经构筑了由永备和野战工事以及坑道支撑的地而防御体系。拥有的1600门大口径火炮绝大部分部署在外岛,直接面对大陆。方还企图将可攻击大陆东南沿海和内陆城市的“雄风”2E型地对地巡航导弹部署到外岛。使外岛成为实施“先制”、“反制”作战的跳板,“对大陆威慑的基地”。妄图在战时形成“一剑封喉”的效应。

七、以实施“汉光”23演习为龙头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2007年的各类演训主要以“汉光”23演习为核心,包括作战类,动员类、核化类及训练类等4类共计16项,先后举行演习43次,属于三军联合作战的演习多达26次。今年的演训重点在于深化作战区主导指挥作战,有效整合运用地区内三军部队,用“全面,全装、实兵,实作”的方式实施演练,尽力贴近实战训练要求。除“汉光”23演习之外,还结合“万安”、“同心”演习,演练了防卫动员与民力、物力动员的状况;举行“核安”,“化安”演习,演练了包括整合防卫动员与灾害防救体系的动作与功能;同时,依据演练类型,将“联兴”、“联信”、“神箭”、“神弓”等重大演训整台纳入“汉光”23演习实兵演练阶段实施,妄图借此提升联合作战的能力。

2007年4月16日~5月18日,“汉光”23演习共分为“电脑兵棋推演”及“实兵操演”两阶段实施。演习采取“全台湾、全装备,全实弹”的实战方式演练,是历年来层次最高、参演兵力最多、课目验证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汉光”23演习是卸任前的最后一次,方特别安排由出任部分阶段的统裁官,让陈“充分感受三军统帅权”。此次演习以2012年面临大陆军事威胁为假想背景。演习目的上强调三军联合作战,突出展示台湾在档继完成“精实案”和“精进案”后取得的成果,向美国政界展示自我防卫的决心和能力。演习地域上,突破常规,在5个战区同时展开,北部、中部、南部、东部以及外岛各自演练不同的科目,可谓“遍地烽火”。参演人数上,共动员兵力达28万人,参演人员占总数的1/6。演练科目上,包括“三军联合截击作战”,“战备跑道起降”、“反特攻作战”、“反空降作战”与“基地整体防卫作战”等。其中重点瞄准“联合战力保存”、“联合反登陆”和“联合反空降”演练。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的战备跑道紧急挂弹起降演练,就是台湾保存战力的“新防御”措施之一。除了战备跑道起降外,台湾空军还有多项战力和战机保存方案。包括洞库保存、跑道抢修、急购垂直起降战机和加油机,以及极机密的“境外转场”计划。另外,本次演习的所有场次几乎都涉及反登陆或反空降的演练内容,且突出展示了“联合作战”,不仅包括三军联合,也包括常(备)后(备)联合、军警联合和军地联合等。企图借军演威慑大陆,可见其“以武1足独”的顽固立场。

八、“同庆操演”展示新武器渲染“五年军备规划”成就

2007年10月10日“双十节”的“同庆操演”,大搞武器装备展演,首度公开展示“自主”研制的“雄风”Ⅲ型导弹、“天弓”Ⅲ型防空导弹和“天隼”无人侦察机。此外,“云豹”8×8轮式装甲车、AAV7A1两栖突击车、“复仇者”防空导弹、“陶”式反坦克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天弓”I型防空导弹、“雄风”Ⅱ机动岸防导弹发射车等也集体亮相。处心积虑设计的任内最后一次武力展示,主要是为其“人联公投”等分裂活动壮胆,恫吓岛内反对力量,公然向祖国大陆叫板,公然表明分裂国家的猖狂理念。

2007年“五年兵力整建及施

政计划”确定了现阶段武器装备购买与建造,要以提升三军联合作战整体效能为根本出发点,优先考虑发展信息与电子战、导弹防御系统、联合制空制海及地面防卫等关键作战能力。

一是提高信息与电子战能力。加速完成“博胜专案”指挥管制通讯情报系统初期作战能力的建构,提高侦察,预警和抗干扰能力。计划筹建“先导型太空卫星侦察搜索与通讯干扰系统”,并研发新一代“安全宽频卫星通信”,建立信息战的主、被动干扰能力和超视距的安全,保密通信能力。

二是积极发展联合制海战力。台湾自身研制的“雄风”Ⅲ型超音速对舰导弹,在“同庆操演”中,以裸弹的方式公开亮相,计划明年以“追风”为代号,批量生产130枚,部署在“成功”级导弹护卫舰及“锦江”级导弹艇上。同时,计划从明年起为2艘荷兰制造的“剑龙”级潜艇(SS-793“海龙”号和SS-794“海虎”号)寻购潜射型“鱼叉”导弹,提升对海远程打击能力,建立联合制海作战能力。长期以来,反潜作战能力一直是重点发展的方向。自2007年1月起,原台湾空军桃园基地指挥部已正式由海军舰队指挥部接手,成为台海军的重要反潜基地之一。当前的反潜作战力量,包括海军驱护舰艇所属舰载直升机以及购自美军的S-2T型固定翼反潜机,将使反潜战力大为提升。此外,为建立完备水面及水下联合截击作战能力,台湾海军还在积极研发“遥控水雷”、“未来舰用战斗系统整合”等。11月,“济阳”级导弹巡防舰“凤阳”号换装了“武进”3型指控系统,这一指控系统主要是将舰上的雷达、电子战、光电、声纳等侦察、火控与武器系统加以整合,可同时追踪水面、空中、水下共20个以上的目标,并快速对其中4个威胁程度较大的目标,自动选择适合武器进行攻击。“武进”3型系统的加装,将使“济阳”级舰以反潜作战为主扩展县有反潜及防空整体作战能力。

三是加紧构建制空反导战力。台空军还在积极制定筹购“空军下一代战机”相关计划,计划从今年起研发“空军主力战机整合型任务规划系统”,用来整合空军IDF、F-16,以及“幻影”2000主力战机的“任务规划系统”(MPS),提高联合制空能力。台湾自行研发已久的“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ATBM)已完成研发测试,这套系统是台湾军方惟一正在自行研发的反导系统,未来可配合“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提高反导能力。台湾军方考虑从2007年开始,在7年内逐渐以自制的“天弓”Ⅱ防空导弹取代“隼”式导弹。

四是提升陆军作战能力。目前,台陆军正在依据计划生产新型多管火箭炮、轮式战术装甲车、装甲步兵战车及无人飞行器等新型武器装备,以全面提升其搜索、侦察和机动打击能力。同时,台陆军准备向美国采购30架价值730亿元新台币的和60架价值717亿元的UH-60M“黑鹰”直升机。采购的30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里有15架在旋翼主轴顶端配备新型“长弓”毫米波雷达,并挂载“地狱火”导弹。

九、英国向台湾出售进攻性武器进一步助长的嚣张气焰

2007年美国继续将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出售给台湾当局,并且数量、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得有恃无恐,以武拒统,给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设置了更大的障碍。美国这种“助纣为虐”向台湾进一步出售进攻性武器的做法助长了的嚣张气焰。2007年美国的军售具体如下:

一是去年春节前后,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国同意出售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及“小牛”空对地导弹给,总销售金额为4.21亿美元。

二是2007年8月16日美国准备向台湾出售的空射型“鱼叉”反舰导弹。这次军售包括60枚空射型AGM84L“鱼叉”反舰导弹、30组发射架以及50套将AGM 84G版本升级为AGM-84L版本的配件。这笔交易总金额为1.25亿美元。“鱼叉”导弹可携带270千克高爆弹头,既可以从战机上发射,也可以从海上平台发射,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导航。战机装备这种改进型导弹后,甚至可以攻击大陆沿海地区。而美方却颠倒黑白地称:“这笔交易将有助于维持区域军事平衡。”

相关期刊更多

地面防空武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空军装备研究院 政治部

指挥控制与仿真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