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第一,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学科方向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团队,通过由单个工作室构建的相互关联、网状分布的教学知识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一特定的教学窗口具有融合、开放、互动、可选择等特性,满足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理念,提供融工作学习于一体的情境学习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第二,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指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在社会生产或服务机构中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制定并展开项目实训,学生在学年后期的顶岗实习以及学年中的短期实践学习中,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与技术,直接进行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并参与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及适应市场的能力。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融合教学与企业的双重需求,最大化的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成为校企资源共享的平台,共同完成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运用包装系统思维

包装设计是一门具有综合特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艺术类课程,融视觉传达艺术、包装技术、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内容为一体,这种特性反映出包装设计实践教育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必要性。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一般归属于平面设计专业,更多注重的是包装装潢造型知识及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授,忽略了学生整体、全局包装思维的培养。基于包装设计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交融性、跨学科性以及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包装设计教学应以系统思维为指导交叉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方法思考和实践从设计构思到生产制作全过程的能力,建立以包装艺术设计为主综合相关工程技术及学科的知识框架,形成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继承与创造相容的专业技能,培养团结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树立市场与品牌意识。系统思维下包装设计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多元化、综合化的培养要求,促进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推动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三、引入项目训练模式

在包装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是依靠自己的想象确定并完成的,这一点确保了作品没有太多的限制因素,但同时也使其与市场间缺少了一定的联系,将实践项目训练引入包装设计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更为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开阔眼界从而更加快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专业发展新趋势。学校通过与企业、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在课堂中引入特定市场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型训练,以服务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市场标准为规范,能够改变传统“空对空”的教学模式,搭建教育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作品的市场转换率,激发学习热情扩大就业机会;另外,有选择性的引入竞赛项目,同样可以促进人才应用性培养,在将作业训练与比赛创作的结合中,良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其专业意识与素养,提高学生对包装设计前沿动态的把握,实现同类专业学生、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此观之,引入项目训练这一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社会与时代的必然性。

四、加强师资建设

在当今社会,实践型教学理念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关注与认可,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满足新时代教师要求的重要手段。针对包装设计专业而言,教师应兼具艺术审美与科学严谨的专业素养,而教师团队更是应由理论、实践、艺术、工程类人才共同组成,学校可聘用综合类院校及专业美术类院校优秀毕业生为在编教师,分别承担包装设计艺术及工程技术部分的理论教学,同时还可邀请公司、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教学,通过合理的人员搭配实现教师团队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互补性。欧洲的包装专业教育拥有较长的历史,其中德国包装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实践与企业实习,不仅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为期一年的实习,而且在毕设课题的设置上将其与包装科研机构及企业实际课题紧密相连。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体系;思路

当前,我国多数艺术专业均设置了包装设计专业,且也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计划,但多数学校对于包装设计人才培养仍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包装设计教学体系,导致教学质量不佳,教学现状堪忧,因此,本文重点就包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索。

1当前包装设计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当前,虽然不少学校也构建起了包装设计教学体系,但多数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包装设计教学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专业素质差,实践技能缺乏,难以获得企业、用人单位的重视。第二,包装设计实践能力、产品营销实践经验缺乏,同企业要求相互脱节。第三,学生对于包装材料、容器等缺乏综合认识,而多数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为平面或广告设计,而不是包装设计。为此,必须全面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学工作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包装设计教学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多学校只关注装潢设计,不重视容器、结构及包装材料教学,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所设计出的作品也缺乏个性与创意性;另一方面,学校实训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由于不少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加之有些学校难以联系到适宜的单位以供学生实习,或难以为学生安排所需实训工作,或难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因而导致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实践锻炼。

2包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分析

包装设计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求包装设计教学体系构建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体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基本技能等。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以此综合展现出自身的人文气质素养,并以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基本技能,是要求学生具备社会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英语、科研、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借助于必修、选修等课程,用以培养学生所需人文素养与基础技能。而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包装设计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能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就业中必不可缺的基础。

(2)以能力为基本导向。学生就业成败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一方面,是专业能力,如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等,是衡量学生专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才成长与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工程素质。当前学生多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用人单位往往对学生工程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程素质,即包装设计与管理能力等,以便能够顺利踏入社会,胜任岗位工作。

3包装设计多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由于包装设计同市场及社会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而,也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关键性与必要性。结合上文就包装设计教学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包装设计多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1)借助于师资重构,加快师资教学队伍的建设。所谓的“包装设计”,可谓艺术、科技的有机融合,因此,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都会对包装设计带来无限的生命力与活力。因此,要求包装设计专业教师必须树立重道、尚器、道器三者合一的设计教学观念。当前,包装设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等情况,学校可以采用“双轨制”,对师资结构进行重构,也就是说,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使学校专业教师作为责任教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训项目设计指导,同时,聘请用人单位一线设计师前来授课,作为学生的技术实践导师,针对教学中实践性、技术含量较高的知识展开讲解与指导。通过专业课教师与实践导师的共同协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将概念层面的设计成功地转化为设计作品。

(2)基于课程体系重构,夯实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根基。包装设计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具有课时较多、理论知识体系繁杂等问题,结合当前包装设计教学所存在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化等问题,应加快课程体系重构,以增强课程体系间的逻辑性、系统性,借助于学校已有教学资源,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包装设计教学前,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图形传达能力、三维空间造型能力及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插画设计、卡通形象设计、人机工程学、3Dmax、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以实现该学科的多元化、交叉性特点,为后续包装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基于实际课题项目的实践教学。理论课时少是包装设计教学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之处,以某个设计项目或课题为教学核心,实践的主要方式为设计小组,设计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由此可见,项目或课题的选择十分重要,可操作性高、评价标准清晰、目的性强是实际课题的优势,与虚拟课题相比,其作品与市场的贴合力更强,设计目的更明确,提升学生应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4)构建成果化、过程化的教学考核评价系统。保障设计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过程中,学生成绩通常是结合学生日常成绩及其所提交设计方案为依据,用以进行考核评价,有些教师甚至以最终设计完稿的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因此,“轻过程、重结果”的情况十分严重,难以准确地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及能力情况。因此,要求教师构建过程化、成果化相结合的考核评价系统。在课题确定、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构思、方案制定、设计提案等各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独立思维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也确保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动态性、多层次性,有助于提升包装设计教学实效性。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过程化 包装工程 实验教学 综合实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25-01

包装工程专业自1984年创办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自身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而包装实验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在教学上也长期采用“跟随式”即实验跟随理论课程走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难以适用于新世纪包装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将实验独立设课的同时,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提出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过程化”实验教学[1]。

1.基本思路

所谓“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就是打破传统的“跟随式”教学,在已经结束了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完成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设立一个综合性实验,该实验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实验及专业实验融为一体并加以科学的归纳与整理。整个实验通过模拟一个实际产品的包装过程,让学生全面掌握如何对某个特定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完成从对被包装物性能和要求的分析到包装物的选材、设计以及包装工艺、包装储运直到废气物处理等全过程的包装技术和操作技术知识。

2.实施要素

“过程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除了要有配套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1)硬件建设方面:要求有完成实验教学所必需的场地、环境、设备仪器等硬件保障。

(2)教师方面:作为实施“过程化”模式的教师来说,应当具有包容心、忍耐力和上进心。

(3)学生方面:“过程化”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自制能力、理解能力及创新能力。

3.实验设置

以“陶瓷餐具的包装设计”为例说明:

3.1 内装物:以35头陶瓷餐具为例,包括10个碗、5个盘子、10个勺子、10双筷子。

3.2 性能分析:陶瓷制品的最大缺点是抗冲击强度低、易破碎。

3.3 选择包装材料:

以往此类包装均使用泡沫塑料作缓冲,但泡沫塑料使用后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从环保、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选取纸盒及瓦楞纸箱作为包装容器,纸浆模塑作为缓冲材料,透明硬质塑料薄膜等作为辅助材料[2]。

3.4 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测:

缓冲防振是陶瓷餐具包装的首要工作,陶瓷产品的脆值在120g以上,取下限120g,整个包装约为14kg(每个外包装内有三个内包装),包装件底面积为55×37cm?,高42.5 cm,采用全面缓冲。先用聚苯乙烯进行计算,算出静应力为680Pa,查聚苯乙烯的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计算出的缓冲衬垫厚度很小,说明陶瓷餐具对缓冲的要求不高,若用较厚的泡沫塑料进行缓冲比较浪费,用缓冲性稍差的纸浆模塑作缓冲包装是可行的[3]。

3.5 内包装设计:

缓冲材料选定后,将碗、盘、勺、筷子等间隔嵌入衬垫中,以确保餐具之间不发生碰撞,再装入内包装纸盒,纸盒的正面用透明硬质塑料薄膜作“可视”窗口,具有陈列和展示功能,使得顾客能够直接看到内装物,增加其购买欲。最后对内包装盒进行装潢设计。

3.6 外包装设计:

由于瓦楞纸箱具有很好的强度、刚度,价格低廉且自身具备一定的缓冲防振性能,因此选用瓦楞纸箱作为外包装容器。根据内包装的尺寸、数量及排布方式,计算瓦楞纸箱的各项尺寸,并在表面标注产品信息及运输包装标志。

3.7 包装件强度校核:

设计完成后,还必须对包装件的堆码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校核。本例中,外包装纸箱的抗压强度约为5650N,大于纸箱的堆玛强度2197N(设计时按包装件堆码9层进行计算),校核通过,说明包装设计安全可靠。

4.先进性分析

“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4.1 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4]

“过程化”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证、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了学生较大程度的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时间与空间。

4.2 加强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过程化”的综合实验,一方面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学到各种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接受近似实际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设计训练,使学生一出校门便能尽快胜任实际工作;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学习、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锻炼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3 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过程化”实验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目前尚无成熟的资料可供借鉴。因此教师必须查阅大量资料,搞清有关实验问题的来龙去脉,寻求解释疑难现象的理论依据,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论证并尝试实践。

5.可行性分析

“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在具体应用时,本着“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单独设课与考核,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室管理改革和实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学校给予充分的人力、物力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包装实验室,同时与相关企业挂钩,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这样“过程化”实验教学基本可顺利实施[5]。

6.结论:

“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换一个思路考虑如何让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的方法。利用“过程化”实验教学,将教学、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揉到一起,结合实际工作状况,设计综合实验项目,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而且有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总之“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具有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小珠,向红.中山包装学院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2年第5期.22-24.

[2] 朱岩岳.关于在设计教育中实施过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新包装,2002年第3期.35-37.

[3] 彭国勋,王德忠.对面向21世纪的包装工程教育的思考[J].包装世界,2000年第5期.13-14.

[4] 刘宝顺.包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文摘,2003年第4期.86-87.

[5] 张书宾.多头陶瓷餐具的绿色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3年第2期.55-56.

基金项目

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JGY05)

作者简介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包装课程教学特点包装设计课程本身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具备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涉及了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企业形象设计、广告学、美学等多种艺术体系,通过这些学科的相互补充和综合,使得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更加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其主要的特点在于高度的实践性要求。

2一体化教学在包装设计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针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目前教学工作中采用一体化教学尤为关键,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包装设计的一体化教学中,需要结合职业院校本身的教学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精心设计、策划的基础上来进行讲解,旨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2.1构建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块

在一体化教学体系中,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且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将学校所有能用的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系统的教学新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首先,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由校企双方达成合作培养协议,通过企业赞助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实训基地。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科学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穿插组合,根据实训基地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力进行整改,并且根据专业特点设计教学流程。

2.2改革教学方式

探索和设计出一条完善、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包装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所在,它在培养学生自学、动手、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承担学生实训导师之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组织和设计专门的辅导学习计划,并且选择科学、适宜的教学资料,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实训和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大胆设计能力。

2.3改革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在这个时候,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图像、语言、视频的方式来给学生讲解包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相关细节,从而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是一个与书面、课堂、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教学新理念。

2.4一体化包装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措施

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做一次信函调查;组织人员到广东、浙江等包装工业发达地区的包装企业进行调研,根据包装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调研结果,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将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按一体化设计理论体系分块,进行优化与整合,研究并制订包装工程专业综合型设计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平时成绩,从大三学生中选拔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生,组织面试,实行导师指导制培养;对参与课题组的学生实施特殊教学方式,如由导师定期指导,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项目,实验室实施开放性管理,定期要求学生完成包装设计专题论文等;进一步加强导师指导课时,同时增加综合型实验与组合式课程设计学时比例;从大三开始进入模拟毕业设计环节,适时参与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

2.5包装设计课程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中,美育与德育的培养被多次提出,并直接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1]的要求。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出“体育、艺术2+1项目”,即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可以看出,美术教育本身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体系的关注。并开始思考,如何架构美的文化与知识技能掌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强化师生互动与交流,在有限的课堂之中,如何将生活之中的美延伸进课堂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分组学习,使学生主动探究美的构成,并直接与其自身发展接轨等等新问题。

二、 包豪斯教学体系对于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启发

作为艺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包豪斯是现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一所艺术院校,是现代基础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它不仅仅深远影响世界各国专业院校的教育体系,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与思路,对于当下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审美与技能的互动——课程模式的启迪

包豪斯美术教育课程分为六大类:“必修基础课;辅助基础课;工艺技术基础课(如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编织工艺、墙纸工艺、印刷工艺等);专门课题(如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等);理论课(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建筑专业有关的专门工程课程”[3]。即手工艺训练、素描和绘画训练、科学和理论训练三大方面。

这样的设置,对于当下基础美术教学的课时安排与围绕美术课程指导大纲之下的课程安排,有种重要的指向。课程设置上基本注重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在初步掌握审美及其相关理论基础之上,着重于技能本身的培养,多种技能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发现自我兴趣的方向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其次,科学与实践的结合。在基础训练之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与技能的互动,成为学生和老师合作、互动的基础。

2.老师与学生的探索——双师体系的互动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首先融合造型创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课程设置包括建筑艺术、绘画、雕塑等等,研修人员要接受手工艺、素描、色彩、科学和理论的训练。其次,在课程类别上,包括了徒工课程、技工课程、青年师傅课程等环节,“双轨制”的教学在我国50年代的教育体系之中略有显现。在魏玛时期的教学方式,“由工作室导师和形式导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力量,担任着教学工作,谓之“双轨制”教学,以协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3]这种方式为包豪斯培养了第一批自己的新的教师。

我国基础教育之中,老师参与到教学实践本身,并不少见,但在“双师体系”之中,老师的身份发生转变,由领导者、领路人转变为参与者。学生与老师发生直接的联系,在基础美术教学之中,学生有着这个年龄阶段之下特殊的成长个性与心理活动,双师体系本身又有着其局限性。但是,如此的教学思路本身是值得借鉴的,老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老师角色的互换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对于学生本身的技能培养与学科交叉是有着有益作用的。

3.实践与教学的互动——学生工作室的发展

包豪斯影响最大的就是“基础课程”,首先进行自然形式的写生练习,接着进入普通材料的组合的学习阶段,接着这些学生暂时被某个工作室所接纳,合格后参加考试。其目的是“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于自然材料的理解力,使他们熟悉艺术创作中所有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强调的基础材料。”[4]这种教学形式直接参与到学生发展与个体成长之中,适应于个体规律的成长与社会本身的发展,对于传统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下中小学之中,都自行设立有兴趣培训班与美术工作室,这样的设置与包豪斯专业工作室本身建立起可沟通语言。包豪斯本身的工作室设置更注重于学生天性的开发与对于世界认知、观察方式的改变、理解能力深入,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处在世界认知方式渐渐形成的中小学生,其本身思维的扩散、理解能力的深入不仅仅体现在主课课堂教育能力之中,作为感性方式的形成培养的一部分,美术工作室的设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新启示

1.接受认知方式的改变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是直线灌输式的进行,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被动样态,学生接受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同质性。然而,在发现性学习之中,学习与认知是螺旋式上升,学习的内容是探究式的步步形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扮演的角色是发现者。两者的接收方式是理性与感性、被动与主动的交融,两者各有优略,相辅相成。

新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借鉴于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基础之上,将传统美术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转换为多样形态,多种方式的组合,学生自主探索,互相支持,互动合作,动手实践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教学模式的多样态

相关期刊更多

神经药理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喀什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喀什大学

沈阳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沈阳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