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影;道德;教育

备注:本文属于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现如今不少大学生在对道德问题的认知上,出现了道德缺失的情况,例如只知索取、唯我独大、不知待人处物等。因此通过德育教育的课程,让学生更能理解个人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性,并珍惜道德存在的意义。由于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以及升学压力等多种客观原因下,造成了各阶段学生出现了种种问题,应尽早开展通过电影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步伐,其中包括:人生历程的意义、个体自我价值、人与人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德育教育是指透过教育活动来传递与道德相关的理论与实务。因此采用优秀品质的电影充当媒介教育学生认识并探求人生道德目标、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影中的道德体现

电影是一种沟通的语言,采用视、听觉告知信息,能具象直观的表现意义。它能引发观众的情绪反应,可以轻易的引导观众的思绪,拥有影响人类内在情绪的感染力,存在于我们的感官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受到情绪上的震动与激发时,观众会从生活经验中对价值观进行判断并对概念作出解释与说明,例如当欣赏到未来奇幻世界的景象时,就将其当成是未来的经验。

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朴实的道德前提,从放映的那一刻起,就制造着梦的情景,控制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而那些消极、邪恶、自私的主角往往被观众排斥,影响着口碑和票房,原因就是观众都希望看到带有希望,带有幸福感的故事和品质。例如《阿甘正传》《冷山》等影片中“逆境成才”“最求梦想”“为爱付出”等优秀的道德品质都是让观众产生角色认同的关键。故事的主题和道德精神以潜意识形式扎根于观众心中并使观众接受影片的故事意图与道德选择。

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的理论架构分析优秀影片,用相关的理论与学科来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能更好的起到反省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例如在优秀的电影中往往能发现角色人物存在着生命的两种意义,第一是生理生命,第二是精神生命,因为生命是有限性的,才有“生理生命”,为了有限的生理生命而充实其“精神生命”,进而铸就了人们本质接受的普世道德观念。因此采用影片中的人物价值观解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帮助学生重新在德育建设的实践中知行并重,以防止偏激、消极、自私的方式面对困惑。

三、通过电影道德前提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一种活动、一项肩负人类文化传承艰巨的工作任务。电影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还具有获得生活法则的教育功能。通过对生活进行充满想象力的建构,指导着个人知识结构组建。整体来说电影中的道德观念所外化出的影响个人行为模式的表现不仅弥补了学校、家庭所缺失的道德教育空间,也形象着个人价值观的判断能力。依托电影进行德育教育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对个体与社会认知与感受的最佳途径,由于个人德育教育是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德育教育的学习应是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从中取得社会立足的意义。如对爱情电影主题行为分析发现,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承认自己曾表现出爱情电影中的行为,并且激发对爱的感受。

电影中道德前提的讲解,让学生知晓普世的道德是完成人生体系的支架。电影教育比传统教育手段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课程中通过分析故事审美需求、角色心理认同和故事的道德判断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利用道德前提判断发现自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思想困境中找出方向,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进而完善自身的道德标准。

四、电影道德的分析方法

首先从主题入手,它是故事存在的理由。一个优秀的主题,就是对作品的一个简短而精炼的概括。观众乐于毫无负担的享受着情节,以一种无负担的心态看着故事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故事主人公的经历,能使观众对作品的表层事件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故事的主题不明,甚至是混乱的、虚假的,或者是构建不完整的,那么整个电影必将充斥着毫无意义的对话以及毫无意义的工作行为,任何人都无法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是有合理规划的故事主题。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第2篇

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邓小平在1979年的第四届文代会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2005年12月接见电影工作者时指出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

大力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鼓励个人奋斗等。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民教师、作为一种以精神价值影响人的特殊职业,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电影艺术的教育价值、深入分析电影艺术的教育意义、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的教育功能,以电影艺术为手段和媒介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在当前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却往往走入“老师只管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误区。采用机械式的“抄笔记”“背答案”形式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自我陶醉,孜孜乐“教”,固守着陈旧观念,用“蜡烛”“春蚕”来美饰自己。课堂上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成了唯教而教的机器,毫无人文性可言,更无心灵的交融,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和魅力。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貌似对学生非常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的摧残和智力的束缚,是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我国语文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实践性差、可模仿性不强、普及程度不够。电影传媒作为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娱乐性励志鼓舞,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笔者所说的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为学生放电影。要想利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教师事先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拍摄DV和精选影片,对其做出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解构重组。既要利用艺术魅力进行具有审美色彩的语文教学,又要运用反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剪辑重构,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其次,要用相关的软件编辑视频,包括情节置换、文字说明、解说配音等,把原版影片改编为适合语文教学的新视频。

电影传媒作为一种开展语文教学的形式,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重复使用,学生学习方便。利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只需要相应的视频播放设备即可,不需要重复投资。另外弥补了教师授课短暂的一次性的弊端,而电影传媒能够长久保存,重复使用。

第二,受众范围较广。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只能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场地,为有限的学生授课。而电影传媒教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有播发设备,例如:VCD、DVD、手机、电脑、MP4 等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远程传输和露天显示屏广泛的开展以电影传媒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极大增加了受教育者的数量。

第三,教学效果较好。首先,电影传媒的高度仿真性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在看电影时学生们全神贯注,随着电影的情节发展和主人公命运的演变,欢笑、担忧、激动、愤怒、惊喜、发愁,甚至掉下眼泪。影片中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形象,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情节,激发起学生对成功者的效仿和对失败者的教训总结。其次,电影传媒强烈的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电影是集形、声、光、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以其特定的视觉和听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和剧情的巧妙设计,都能够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许多人从电影作品中,引发了自己对苦难、不幸、挫折等问题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解决了自己的心理困惑,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保持了健康情感和乐观心态。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88-03

红色影视阐释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族解放与发展进程中所凝结的历史认知与记忆,其中所蕴含的革命信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群体。基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运用红色影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影视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整合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利用红色影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包括政治教育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两个方面。利用红色影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将红色影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将红色影视的剪辑精粹引进政治理论课程两种渠道。

一、红色影视是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红色影视包括红色电影和红色电视,其中,红色电视又包括红色电视剧和电视政论专题片两个类型。仅从电影来看,我国红色电影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表现人民军队的英勇和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主,作品讴歌崇高,英雄人物具有模式化特征。例如,建国初期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上甘岭》《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教育了几代人,影片的情节和银幕形象成为人们关于我国革命历史的集体记忆。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代表的红色作品,其英雄角色逐渐闪现出人性的光辉,故事情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红色电影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采取多角度红色叙事的创作方法,使作品对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有了更多的吸引力,电影的发行也从逐步试行市场机制到完全进行市场化推广。就红色电视来说,我国是50年代末期开始生产电视机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迟至80年代中后期才普及电视,红色电视作品的大发展则是从90年代开始的。由于电视欣赏与电影相比具有廉价化、日常化等特征,使得红色电视的受众群体比电影更加广泛。综上,红色影视的范畴,包括建国以来的红色电影和90年代以来的红色电视。

新世纪以来的红色影视,特别注重挖掘、还原和建构英雄的多向度个性特征。例如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潜伏》中的余则成等,作品对革命英雄进行生活化叙事,把他们塑造成有常人情感的“人”而不是“神”,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期待和道德憧憬,从而使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价值观在各个年龄人群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电影《建国大业》则汇聚了内地、香港及台湾的众多明星,大量明星提高了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的亲和力,使其政治教育功能、文化审美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另外,影片将商业元素与红色文化完美结合,在2009年上映年即取得了4.2亿票房收入,刷新了红色电影的市场记录。一批作品如《铁人》《南京!南京!》《风声》建党伟业》也弥补了以往电影中对人物角色塑造的不足,并通过整合营销,极大地提升了红色电影在当代青年中的传播。当前,红色影视的新主题是,进一步挖掘和激活沉潜在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信仰、思想、情感和智慧,为当下和未来社会政治与道德的进步,注入刚健有为的力量和激情。就这一目标来看,红色电影和红色电视的发展虽有先后,但二者的传播效果、教育作用可谓旗鼓相当。

红色影视是红色文化的影像表达方式,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将红色影视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国情,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利用红色影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根据题材,红色影视可以细分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教育类别,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中具有重大的教育、鼓舞、感染、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历史逻辑

电影《开天辟地》演出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以生动传神的银屏语言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逻辑,使观众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接受了政治思想的熏染。《恰同学少年》描写五四运动前夕,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创办工人夜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展现了毛泽东等一代新青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的过程。《井冈山》艺术地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光辉历程。电视剧《延安颂》则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35年末到1945年6中共七大召开这段11年的革命历史画卷。在延安,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这也是共产党人第一次正式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延安,共产党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最终度过了苦难岁月,并使党领导人民走上革命道路的崭新征程。电视剧《亮剑》塑造了勇于斗争、敢于胜利、个性鲜明的军人形象,更营造了“面对强手敢于亮剑”的不屈精神。这些红色影视都具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文化价值观、积极向上等政治教育价值。

(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国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受多种价值观以及市场条件下个体逐利动机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表现为一些学生信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在学习、交往、择业中,过于关注自我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缺乏社会责任感,相当一部分人幻想一朝暴富、行为失范。

2013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缺乏社会历练、存在较多思想困惑的时期,因此,党和国家非常注重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爱国情怀、高尚情操的培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要求。高校要着力培养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灵,使大学生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世界优秀文化,使之整合、转化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红色影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的理想信念,这一理想信念使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每一步成功,也必将为实现“中国梦”集聚政治力量,即走社会主义道路、具备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前瞻性,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该不仅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还要引领未来社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与技能过硬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红色影视以其宏大叙事、逼真刻画、震撼视听、华丽明星和强大宣传,使其所阐释的革命思想和文化涵义使大学生受到感染、引起思考,促进大学生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红色影视与其他教育手段相比,更能引起80后、90后青年的情感共鸣和政治认同。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信仰,是对故土、民族、国家和文化的发自内心的爱,是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当前,一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越来越淡化和模糊,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更科学的教育方式,来唤起蕴藏在大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代大学生需要对历史和民族有清醒的认识,需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各个时期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例如《林则徐》《甲午风云》《西安事变》等,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政治、历史、社会、文化领域的学习资料,观看和交流讨论这些艺术作品,既能强化他们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又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爱国主义的情怀。电影《太行山上》再现了壮观战争场面,讴歌了八路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电影《建党伟业》,通过对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革命历史事件的描绘、缅怀、礼赞,帮助学生认识到共和国的过去和现在发展的历史逻辑。在新世纪,红色影视对英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潜伏》《悬崖》《暗算》《恰同学少年》等作品,着力表现和探讨信仰与人生、信仰与个体成长、信仰与中国革命之间的精神联系,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共鸣。

影视资料是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可以促使学生反思历史,关照现实,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爱国问题上,做到情感、思想、行动相统一。爱国既是道德素质也是政治素质,这就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要将情感培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是有爱国之情的,但是,由于思想单纯、缺乏独立思考,易受错误舆论的误导,在爱国思想上容易出现模糊认识,在行动上出现盲目排外等过激言行。因此,应用红色影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要注意培养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红色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价值

影视作品往往通过精彩故事,展示和评价人性善恶、传递生活方式、审美品位等,为人们提供精神养料。我国处在转型期,传统伦理已经失落,新的伦理价值系统尚未建立。从社会精神生活的氛围看,物质生活已经空前丰裕,但欲望常常“水涨船高”地腐蚀人心,“一切向钱看”的低俗成功观泛滥,社会表情常常“满眼焦虑”,消解崇高。受社会影响,大学生难免陷入精神困惑,而红色影视恰恰具有使人崇德向善、滋养精神世界的人文教育效果。红色影视能引起大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董存瑞》《钱学森》《袁隆平》《任长霞》《生死牛玉儒》《杨善洲》等一些杰出人物的影片中,诠释坚守与超越,奉献与牺牲,使人情不自禁地被感动,更因感动而心向往之,这种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对大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塑造极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是“读图时代”成长的,影视艺术正是一种视觉文化,因此,影视教育是大学生最容易理解,也最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高校要充分挖掘影视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健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审慎思维能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人。大学阶段正是人生的矛盾与困惑多发时期,恋爱、交友、求职,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常不期而遇,而大学生缺乏经验,缺乏理智上的清醒认识,急切地要对人生问题探一探究竟。影视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描绘、诠释、设计的文化,是全方位观察、展示人的有效方式,还是分析社会、解剖社会的工具。大学生在影视欣赏的过程中,深刻思考其主题,并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确认自己。影视欣赏是伴随反思的,反思自我、反思文化,严肃的文化批判与思辨,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他人、理解历史与现实。

四、利用红色影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途径

大学生受到西方消费文化的熏染,容易被潜藏在商品和时尚中的西方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同化,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校园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引领的关键在于构建载体,红色影视作为精神文化产品,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文化载体。影视艺术的表达方式“逼真”、“直观”,影视作品是大学生感知社会最形象、直接的载体。影视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于一身,因其强大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具有多重审美维度。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红色影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载体,进一步发挥红色影视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引领作用。在操作层面,应该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大学生是有多方面差异的一个极其庞杂的群体,应该了解,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资借鉴利用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整合各种有利因素,达到润物于无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推进。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相当长时期内是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对于青年学生的相关教育也要长期进行,因此,应用红色影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研究如何让红色影视持续地影响学生,而不是一阵风式地把它当做文化快餐“闪进闪出”。要为校园观影活动建立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把精心组织观看电影,比如将观看影片和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队日和主题班会以及座谈交流、知识竞赛、演讲诵读、诗歌创作等教育活动相衔接,用红色影视的先进故事和先进价值观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该从校级党领导到二级院系设立分管负责人,专门组织和管理将红色影视活动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工作。要设立影视活动进入学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渠道的专项资金,建立“红色影视资料库”。

在组织丰富多彩的影视活动的同时,加强对影评活动的引导。比如,应用优秀红色影视进行时政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使学生了解大国崛起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重温各个时期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观看与讨论交流结合,对片中重要内容进行进一步挖掘和深化。当前,大学生通过歌曲、影视作品、商品、洋节等各种载体,非常熟悉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也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多种价值观的浸染。因此,一方面,要以红色影视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对现代西方文化产品进行必要关注,研究西方国家在传播和灌输其核心价值方面的有效经验,为我所用。

五、红色影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高校思想政治课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出发的,是教学总体架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推介红色影视教学的目的,是要向今天的年轻一代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步一步完成中国革命胜利目标的苦难辉煌历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红色影视宣传在内容上是高度契合的。

利用教科书进行的意识形态理论灌输是必要的,但是有时候也显得生硬有余,而生动不足。而红色影视恰恰可以发挥其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功效,弥补教科书的短板。剪辑之后的红色影视资料,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短则两三分钟、最长也不过六七分钟,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此种创新教学法的精髓是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构造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修辞与教科书上的理论阐释两者之间的互文性链接。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四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学期间都要学习的必修课程。红色影视精彩片段插入政治理论课程,对于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以影塑史,再现、重塑历史。例如,《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狼牙山五壮士》《上甘岭》《血战台儿庄》等,其作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视觉图谱,建构一个爱国主义宣传需要的影视与教科书的互文性链接。影视资料将生动、形象、丰富的图、文、声、像展现于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以影鉴政。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理论阐释,其叙事资源可以用取材于生活的银幕叙事,从而将政治理念形象化。虽然,影视与教科书构成互文性链接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但是,由于政治理念是抽象的,所以在理念阐述方面,影视与教科书能构成完整的互文性链接。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结构严密、理论性强,但结论往往因缺少感性材料的支持,教师如果从理论到理论进行空洞说教,就无法产生课堂吸引力,教学效果堪忧。反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贴切选择红色影视精粹片段,仿佛鲜活的事实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避免空洞又有吸引力。因此,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刚性意识形态与红色影视艺术性阐释的互文性链接,有利于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心理认同。可以预想,以影塑史、以影鉴政的互文性链接,将是网络时代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走向。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视通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影视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影视教育而言的,旨在培养学生影视审美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公共选修课亦即影视通识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课程,能够通过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大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之中,能够发挥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域外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功实践

借助影视通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本国核心价值观培育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1973年,美国电影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在613所大学开设影视通识教育课程,而今已经发展到一千多所高等学府。苏联也从1980年制定《电影艺术教育十年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青少年进行电影艺术教育。在日本,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教授学生制作包含“有纯正爱国心”的电影。韩国在1998年全民上下掀起一场抵制《泰坦尼克号》放映的运动,将观看《泰坦尼克号》视为“背叛祖国”行为。瑞典甚至明确规定从小学阶段就要将电影作为“第三语言”来必修,等等。事实上,各国对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意义不止在于繁荣电影产业,实质在于通过电影教育培育、传播、渗透本国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对世界观众影响巨大,2016年,IMDB网民评出“全球100部最佳影片”中,排名前100影片中的62%来自美国[2]。美国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体现为:充分展示和肯定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大肆宣扬和强调美国的国家实力及“美国主导”意识;极力打造和编织“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主义”的美国神话[3]。

(二)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协会成立标志着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开始受到关注。1984年,梁国治的《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当受到重视》一文将高校开设影视通识教育预想推到了学术探讨的前沿。198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影视教育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4]。2002年,教育部又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5]。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6]中国高等院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由点到面、由专到全,截至2015年,“全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将影视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7],影视通识教育获得普遍重视和推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主动性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和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学习自觉性,而且受教育媒介的影响。教育媒介的选择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教育媒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而当前许多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外讲座、宣传海报等僵化、固化、老化的形式,严重脱离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特征、兴趣偏好,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制约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据调查,高达57.8%以上的学生表示:参加类似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讲座是“被迫的、被要求的”[8]。当代大学生多属于90后,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现实体验,而厌恶道德说教;他们喜欢感性接收代替理性思考;他们被誉为“视听一代”,对现代图像媒介高度依赖。据调查,有53%的大学生在一个月内看了1-5部电影,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电影,11.3%的学生看了10部以上电影[9]。观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影视通识教育以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能够转变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化“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少年儿童所接受和理解。”[10]从电影本身来看,优秀的电影不仅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精华,渗透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以现实生活为内容题材,借助声、光、形、色等元素,向大学生传递主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在变化的情境中感染、熏陶观众,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以影视通识教育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转换学习内容,增强生动性

教育学家布鲁纳有句名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意愿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凝练,具有鲜明的概括性、抽象性、理论性。如果教育者不能结合大学生生活现实加以解释和运用,只是生搬硬套的强制灌输,必然导致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酿成厌烦、排斥心理,失去学习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能够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鲜活性,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故事。影视通识教育的无穷魅力在于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细微的生活内容、感人的情感氛围、曲折的发展情节深入观众的内心深处,循循善诱的引导大学生走进故事的思想田野和价值世界。以影视通识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直触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震撼心灵,将枯燥理论演绎成鲜活故事烙在大学生脑海。例如,一部优秀的抗战电影是最好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它能够以撕心裂肺、声泪俱下的故事情节诠释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和平与正义”的深刻真谛。而且,影视通识教育能够保持与时下社会发展、文化语境、主流情感的同步,容易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要义蕴涵在折射现实生活的电影文本中,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与情感期待。

(三)调整教育方式,突出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手段,它倡导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方式使大学生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换,克服了传统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直白表述和政治图解,能够以其隐喻性特征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影视通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视通识教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体现在化“显性”晓理为“隐性”动情。鲁迅曾经提及:“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11]之所以如此在于教员的讲授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教育效果停留在学生“懂”或“知晓”层面,能否深植内心、外化于行尚无定数。正如《爱迪生传》中所述:“大部分的教科书,只有30%的效率。”[12]只有从生活中着手,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影视通识教育借助人物、情节、场景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思想、情感的表达,化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念性,使其具体内涵被隐藏、消解在学生审美体验之下。又恰如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说,电影可以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优秀的电影可以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口号式、宣传式、动员式手段的局限,将核心价值观内容隐藏于故事中,隐藏于艺术表现、人物对话、情景感染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起到隐性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虽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其鲜明的功能和优越性,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发挥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还受到教育观念、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观念固化

目前,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掘。一方面,从开设影视通识教育的高校数量来看,我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以美国为例,1977年,美国约有1000所高校开设影视课程,占总高校数量的1/3。而我国在截至2008年,开设影视课程的高校仅350余所,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影视通识教育的地位没有收到足够重视,面临定位虚化的境地。另一方面,我国的影视通识教育主要作为一门艺术欣赏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且形式单一,甚至部分高校与声乐课合开。而在美国高校中,影视通识教育不仅主要作为必修课或公共课来开设,而且大力开设电影专业教育,1967年,美国开设的影视通识教育程种类就高达3000多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制约了影视通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日益深远,新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观念亟须更新,影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教育形式、价值观输入的隐性手段、新的思维形态教育,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通识教育遍及高校,这一趋势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兼职教师较多,思想引领淡化

转型期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开设没有摆脱急于求成的冒进路线,造成高校影视课教师严重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能力、素质挑战。由于20世纪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起点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十分紧张。而2002年的《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13],加剧了这一供不应求的矛盾。很多高校出现了中文系、美术系教师开设电影选修课的混乱现象,他们不仅缺少专业知识培训,而且没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方向,根本不懂得怎样去教授学生欣赏电影,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虽然有些学校聘请一些影视教师和摄影编导兼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一方面,由于兼职身份的束缚,他们无法将经历集中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传授和分析能力,仍然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基本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任务;结果是,懂电影的只讲电影知识,忽视价值引领;不懂电影的,既无法传授知识,也缺少价值引领。

(三)教育标准滞后,课程内容老化

教育工作者重视不足和专职教师短缺导致教育内容较为混乱,缺少基本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培养规划。很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教学大纲、无师生教材、无考核标准。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根据授课教师自行安排,各色各类的电影都被搬上课堂,甚至有些电影根本无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离了影视通识教育的宗旨。在个人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有娱乐性,更要有教育意义。[8]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面临两个极端,一端是教学内容纯属搞笑娱乐,毫无教育意义而言;一端是教学内容虽有教育意义,但电影题材内容沉闷、老旧,与90后大学生兴趣偏好脱节。这些乱象不仅无法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甚至扼杀了学生对影视通识教育的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也就背离了初衷,流于形式。

(四)教学视野狭窄,教育模式僵化

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方式僵化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的重要原因。在对安徽合肥地区的4所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课堂观察发现,当前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一种是单纯观赏型,二是“讲解—观赏”型,三是“观赏—交流”型。对于第一种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影视通识教育和待在宿舍看电影毫无区别,上课的积极性降低。第二种方式虽然有利于让学生事前了解一定的影视知识,然后运用到观赏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无法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引导。第三种方式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无目的讨论的局面。此外,很多学校都设有影视爱好者协会、学生团体,但大部分高校都缺少影视通识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视野仅限于课堂教学。鉴于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影欣赏的趣味性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导自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微电影,借助影视通识教育进行欣赏和点评,创新教育方式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提升路径

我国影视通识教育之父雷祯孝认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行动课程、书本课程和影视通识教育程交相辉映的新时代。面对世界各国纷纷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培育本国核心价值观和向外输入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和战略规划,我国推进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必要而紧迫,需要在立足全球化视野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思考。

(一)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发展起点较早,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尤以号称“世界电影工厂”的美国最为瞩目,美国不仅借助电影等社会教育方式有效培育了国民的价值观,而且以电影的形式对外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其中,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建设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战略定位上,美国已经将影视通识教育视为通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五大类核心课程的第一类,可见其地位颇高。不仅如此,美国还实行必修课和专业课“双推进”政策,不仅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来开设,而且积极培育电影专业人才,将电影素养作为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电影一窍不通的大学生,不配获得大学毕业生称号。在教学方式上,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张学生相互交流、碰撞,教师给予点评,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网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指导学生自创影视作品,培养其操作实践等综合能力。美国政府也对美国大学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投入大量经费,实行严格的产权保护,这些都促进了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除美国外,英国、法国、瑞典等国也在政策扶持、课程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进行保障。

(二)加大教育部门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扶持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层面仍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的扶持。一是高校教务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应从政策和指导意见层面深化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意义,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和观念,破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二是确立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学科地位,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定位在附属于艺术课、表演课范畴。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尝试作为高校公共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尽快改变学科定位不明确的状况。三是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体系。组织教材编写、课程论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试考核等具体操作的规划。其中,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评、成果认定等问题应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引发“马太效应”,造成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流失。四是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硬软件都要跟进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尝试扶持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专业,巩固和丰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人才资源。

(三)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程实施的微观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影视通识教育开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者,应以多元化视角、多维度视野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落实的微观机制。首先,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领导队伍和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建设强有力的领导师资队伍需要成立专门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组织机构和行政后勤人员,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同等地位;严格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招聘,不断进行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业培训和经验交流。其次,影视通识教育内容遴选和审查机制。教学内容关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和实效。在影视通识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坚持经典性与教育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选取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兴趣偏好的教育内容,杜绝媚俗、庸俗、低俗的影视作品进课堂。高校应尽快建立电影作品遴选标准和经典影视资源库,为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欧美电影,应有目的地选择那些艺术水平高,思想主题健康向上的影片,充分发挥教师对外国影片的审查和价值观引导作用。再次,教师教学监督和考评机制。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必须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克服以往存在的随意、敷衍了事的教学态度,强化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以领导督课、同行听课、学生评课等形式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监督考评机制。最后,学生学习成果考试考核反馈机制。一堂优秀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实现教学行为的主客体互动。当前,由于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而且缺乏考试考核机制,造成大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娓娓动听讲课,学生各忙各事,严重影响了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不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综合成绩、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作者:李祥祥 李万银 单位:1.安徽建筑大学 2.安徽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01).

[2]苏兴莎.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吉林大学,2016:13-195.

[3]周卫红.美国好莱坞电影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状况及经验启示[J].电影文学,2013(14):4-6.

[4]张云波.普通高校影视鉴赏课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34-135.

[5][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DB/OL].教育部网站,2002-05-13,[2017-01-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5-09-28,[2017-01-28]./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7]冯秀娥,陈彦坤,孙玉秀.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85-86.

[8]李祥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基于福州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4):10-14.

[9]厉国刚,杨云.关于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08(9):133-135.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傻大闹宝莱坞》;东方主义;形成原因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编而成的。影片故事是两个好朋友拉朱和法涵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友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影片讲述了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这一印度的传统名校读书。在这里成绩是检验学生的惟一标准。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同时兰彻也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反对传统束缚的精神帮助好朋友拉朱和法涵实现了各自的梦想。本片被多数人认为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片,激励我们要不畏各种艰难险阻,勇敢且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但笔者认为该片也存在着明显的东方主义色彩。

一、赛义德及其东方主义

爱德华・W・赛义德是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东方学》一书对后殖民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也成为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人物。在《东方学》这部著作中,赛义德先生为我们阐释了“Orientalism”一词的三个方面的含义,即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利话语方式。而该词的第二和第三个方面的含义就是我们所指的东方主义,一种思维方式意即东方和西方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存在着区别,西方代表的是文明与自由、进步与发展,而东方则是蒙昧与专制、停滞与落后的代名词。一种权利话语方式意思是指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东方的长期以来的主宰、重构和话语权力压迫的方式,意即“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往往表现为纯粹的影响与被影响、制约与受制约、施与和接受的关系。东方主义是一种强加于东方之上的政治学说,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方主义所表述的是一种西方世界对于东方世界的强权关系、支配关系和霸权关系。

二、东方主义的体现

(一)人物语言

影片中的大多数人物在大多数情况下说的是印度本民族语言――印地语,但是在影片当中也同时出现了印地语中夹杂着英语,印地语和英语词汇和结构混用的现象。从电影中可以看出,院长是电影里说英语最多的人。他在很多场合都大量地使用英语,例如演讲、上课、教训学生、给教师训话、给仆人下命令、给学生家长打电话等,甚至他跟自己的女儿说话都用英语。受他的影响,他的二女儿碧雅说英语也很多,跟人交谈时,印地语语段里夹杂大量的英语。三个主角兰彻、法涵和拉朱的英语很好,但在交谈中主要使用印地语,间或夹杂一些英语词汇。同样是大学生,三人的同学查图对英语的使用却远远地多于印地语的使用,而且他使用的还是美式英语。与这些人形成对比的是法涵的爸爸和拉朱的妈妈,他们作为学生家长,代表的却是社会底层人民,他们能听懂一些英语,但只说少数的几个专有名词。

从以上人物使用英语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民众对英语的不同态度。作为社会中产阶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院长,他对英语是十分热衷的,因为在印度的教育体系中,英语还是主要的教学语言,这也是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留下的后遗症。深受殖民教育的影响,他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英语当成了自己的母语一样脱口而出。从这一点上看,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已经对印地语造成了一种话语压迫,话语主题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话语身份,在此前提下完成了对西方语言的模仿,这就典型体现出东方主义的影响。

法涵的爸爸和拉朱的妈妈作为社会底层人民的代表,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多,所以他们几乎不说英语,对英语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他们所受的殖民教育的影响相对来说就少得多,所以他们还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身份。

(二)故事情节

在电影中“消音器”查图由于受到三位电影主角的戏弄,便和他们三个人打赌,在十年后他们再在学校见面,那时他一定会比兰彻成功。十年后,他果然赴约,向法涵和拉朱展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豪宅、名车和一份体面的工作。查图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而获得成功,并且他认为成功的标志就是房子、车子等非常物质的东西。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美国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即“美国梦”。它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影片所间接反映出的是美国文化对印度文化和印度教育的一种侵略和殖民。事实上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就对印度通过教育手段开始了精神掠夺,方式主要有提供教育经费资助,确立教育合作关系,加强两国教育人士交流,互派留学生等。尤其是最后互派留学生方面,印度在美国的留学生,大多被安排住在美国私人家里。美国留印学生,也住在印度学生家里或大学宿舍里,这是为了“通过个人接触,促进相互了解”,甚至美国的“教育家”每年都要到印度去亲自物色留学生的人选。印度的人才大都流失到美国去了。影片中兰彻也提到印度教育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印度优秀大学生都希望去美国深造。由此可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对印度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三)场景表现

《三傻大闹宝莱坞》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落后、贫困的印度。僵化死板的教育制度以及高自杀率等社会问题的泛滥,这恰恰迎合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最具代表性的是对拉朱家的场景表现。本来影片是彩色的,但一到拉朱的家,影片突然就变成了黑白的,他们一家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生活不注重细节,不注意卫生。这正好反映了东方主义对东方的认识:东方是“落后的”“肮脏的”“野蛮的”,从而衬托出与东方相 对立的西方是“先进的”“高尚的”“文明的”。影片中的一段旁白说明了问题。“拉朱的家就像从50年代的黑白电影中蹿出来的似的,一间狭小且昏暗的房间,瘫痪多病的父亲,咳个不停的母亲,还没结婚的姐姐,发霉的沙发,屋顶24小时漏水……”

电影中当碧雅和她的未婚夫去参加姐姐的婚礼时,碧雅的未婚夫看见她戴着一块旧手表时,他说到:“我的天啊,你怎么戴着这样一块垃圾手表,人们会怎么说你?我的未婚妻――将来的医生戴着一块200元的手表,快取下来,谢谢!”从以上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碧雅的未婚夫是富有的,喜欢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物质享受。他穿着一身的西装革履,不愿穿印度的民族服装,喜欢用名牌来包装自己,而且还讲着有些蹩脚的英语,他想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因为在他看来与西方相比印度是落后的,西方的东西就是好的。这恰恰体现出东方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存在。西方代表的是进步与发展,而东方则是停滞与落后的代名词。

三、形成原因

(一)个人经历

作家奇坦・巴哈特1974年出生于新德里,父亲在部队,母亲在政府部门工作。1978~1991年就读于新德里军队公共学校;1991~1995年在印度理工学院学习机械设计专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1995~1997年进入阿穆达巴印度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荣获“最佳毕业学员”称号。毕业后,他投身银行业,先后供职于高盛公司、德意志银行等知名金融机构。后来,他与印度管理学院的同班同学组建家庭并定居孟买。定居孟买前,他在香港生活了11年,从事国际银行专业投资人工作。2009年,巴哈特放弃了其投资人的职业而全身心投入写作。从以上的作家个人简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家庭条件是比较优越的,作者所接受的教育在印度来说也是很好的教育。在印度多数大学中的优秀教师都具有西方教育背景,他们或是在西方留过学,或是在西方作过访问学者。还有部分教师就是来自西方的外国人,因为我们在前文提到,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就对印度通过教育手段开始了精神掠夺,方式主要有提供教育经费资助,确立教育合作关系,加强两国教育人士交流,互派留学生等。因此作者在受教育时期极有可能与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本国或是美国老师、美国留学生等有所接触,受到他们的影响。作者毕业后先后供职于高盛公司、德意志银行等知名金融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其管理层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欧美国家,因此在长期与他们接触后,作者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涉及下面第二个原因。

(二)社会集体想象物

社会集体想象物是指“在‘他者’形象创造中起支配作用的,来自作家所属社会的影响源”。社会集体想象物一旦形成,就会对作家的异国形象创造产生作用。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是整个社会想象力参与创造的结晶,作家在其中只充当了一个媒介。“作家创造出一个异国形象,这绝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行为,它必然会受到所处社会对异国认识的影响和制约。”异国形象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受到“自我”“注视者”一方的基本立场的支配。欧洲中心、西方先进、白人优越等观点,是支撑这个社会集体想象的重要支柱。在长期与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士接触和交流后,东方主义话语在作家奇坦・巴哈特身上留下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点他本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奇坦・巴哈特笔下的印度和电影中的印度不自觉地带上了东方主义的色彩。电影所展示的印度社会的面貌,几乎完全印证了西方长期以来对印度概念化的、东方主义的想象。

《三傻大闹宝莱坞》无疑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教育类影片,是印度电影的一个经典之作,会被人们所铭记。但是在东方主义视角的审视下,该片又是东方主义在印度电影中的具体体现,具有明显的东方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2] 王小琪.受“奴役”的边缘文化――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后殖民解读[A].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

[3] 祝英.美帝国主义对印度的教育侵略[J].世界知识,19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