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第1篇

一、《木m诗》的年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书下注解里提到《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如果把它定为北方的乐府民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南北朝的时间跨度太大,这种笼统的说法不能让人满意。就当时北方的文学状况,还是可以将其确定一个大致的上限的,在北魏前期,它是民间以及宫廷内盛行的一种乐曲。这一类歌曲经过翻译,也可以大致看出原来的痕迹。

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木兰诗中君主称可汗或天子,木兰家在黄河以南,出征地点在北边,看来这首诗是当魏迁都洛阳以后,六镇起事以前的作品。由此可见,木兰的事迹发在北魏建国以后,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而《木兰诗》的创作年代会更晚一些,这也是没有疑问的。所以,若把《木兰诗》说成是北朝的一首民歌,确实有待商榷。

二、关于诗中人物的姓氏

关于诗中木兰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小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另外,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的真实姓氏呢?基于此,我觉得,既然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还是姓“花”的好!

三、木兰的形象及主题

现行语文教材对木兰形象的定位,既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更是一个爱家乡、敬父母的孝女。

首先,从木兰诗的产生背景来看,孝道思想的失落是再造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木兰诗》是当时朝代民歌中杰出的代表。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向世人召唤失落的孝道思想,也是创作《木兰诗》的写作意图。

其次,从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来看,木兰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主动为国出征。诗歌一开始就说木兰停机叹息,叹息的原因既不是木兰“思什么”也不是因为木兰“忆什么”,而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要出征打仗。所以她毅然从军,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

再次,从征路上,对爷娘的思念来看,木兰就是一个孝女的形象,而不是什么英雄。因为英雄不会儿女情长,因为他们以精忠报国为己任,舍小家而保大家。

最后,从辞赏还乡这一动人细节来看,木兰是一个不要英雄之名,只为父母尽孝的一个孝女,在木兰归家的喜悦和欣喜中,完全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奇女子。

由此可以得出:作者大概是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劝喻世人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为家庭承担其相应的责任。

四、《木兰诗》教学时的几点建议

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在教学时把其当成一首古代诗词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朗读

全诗共330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恰当的语调,读出它的韵律来,初步去把握民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疏通文义,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三)要让学生注意这首诗铺排的手法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以及木兰购鞍马东南西北都跑遍等,都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全诗大半是类似的铺排式的语句,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可让学生体会木兰的思想感情,例如家人喜迎木兰一节,爷娘、姊、弟出郭相迎时的情景,细细地琢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幅完整的图画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木兰诗》一文给人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她驰骋沙场的英姿,她以英武、机智赢得每一位读者的心,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当一个国家败到用一个弱女子的双肩为统治阶级粉饰太平的时候,这时再用理性的思维去看木兰头上的光环,它留给后人的思考也就耐人寻味了。

参考文献: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第2篇

一、巧用诗文可以巧妙地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将学生所熟悉的诗文引入历史教学,可以立刻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简单,变无趣为有趣。如:讲隋唐的府兵制,首先,我同学生一起诵读北朝民歌《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接着我导入课题:既然木兰的父亲已年过花甲,弟弟又年幼无知,为何还去她家征兵哪?因为她家是府兵。那么,府兵制实行于何时?是怎样一种制度?从《木兰诗》中都能寻到答案。《木兰诗》属于北朝民歌,而府兵制初创于北朝的西魏,完善于隋唐。初创时,基本上采取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称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可见木兰一家是鲜卑族,其父亲是府兵,即终身为兵,所以,尽管已年过花甲,还是“卷卷有爷名”。这是一种寓兵于农的制度。从《木兰诗》中可以看出,府兵平时在家耕田,边疆一旦有事,于是“可汗大点兵”。木兰出征时,“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由此可见,府兵一旦出征,还得自带装备和武器。战争一结束,“送儿还故乡”,即解甲归田。正如《新唐书》所说:“处,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蕃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种制度有何好处呢?“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也就是说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避免兵将之间形成隶属关系,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木兰诗》,学生对府兵制的认识形象而深刻,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又如: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是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为了讲好这一问题,首先,我领着学生一同走进杜牧《江南春》里描述的南国世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绿树、红花、酒店、寺庙在烟雨迷蒙中忽隐忽现,袅袅梵音从千年古刹中悠悠飘来,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与安详。欣赏完美景,我提出问题:为何这里的寺庙如此之多?为何建于南朝时期?自然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到佛教的传入这一课题上来。

二、巧用文学作品可以深刻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而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文学作品就是最好的现象素材,形象而生动。如讲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正如课本提到的:到11月下旬,在全国已有14个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了军政府。这一形势表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已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但是,另一种形势不容乐观。各省立宪派和封建旧官僚、旧军官相互勾结,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篡权活动,控制了大部分的地方政权。有的则在所谓“和平光复”的名义下,由旧官僚与立宪分子相结合,把旧的督抚衙门改称都督府,原有的督抚改称都督,再发表一纸“独立”通电,摇身一变而为革命政权。这种形势说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也预示着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必然。正如《阿Q正传》里的片段描写:“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样,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资产阶级的软弱、群众基础的缺乏、封建反动势力的强大。可见,巧妙地运用文学作品可以透过现象形象地看到事物的本质。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代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被世代传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方法落后、手段不新的问题,因此,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下面,我以初中几个古诗词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必要性

学生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复读机等,这使他们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各种课外活动很多,诸如唱歌、舞蹈、游泳、绘画、书法、棋类、跆拳道、武术等,可谓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无所不触,但这些活动留给学生值得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会成为运动员、歌唱家、舞蹈家、武术达人。相对而言,古代诗词在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中会显得意义非凡。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古诗词一般句式工整、篇幅短小、押韵上口,利于背诵,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对提高文学素养很有帮助。

二、初中阶段古诗词创新教学的意义

古代诗词博大精深,诗词中所记的事,所描的景、所抒的情等都与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距离。因此,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应在量上有奢求,也不能过于强调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么透彻,而应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时代进步的源泉。教育当然离不开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的宗旨要创新、教学手段更要创新。古诗词包罗万象,有的说理透彻,有的抒情真挚,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是内心的独白,有的是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有的现实主义浓烈,有的浪漫主义凝重,对初中生们来说,要求他们能够深刻领悟这丰富无比的诗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新古诗词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古代诗词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

1.创新不离“境”,激发品读兴趣。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对其意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游子吟》,有人会想到儿子进入了梦乡,母亲坐在床边为他缝着新衣服的场面;有人会想到临行前,儿子穿上了母亲亲手缝补的衣服的景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意境与意蕴结合起来,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欣赏了戏曲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戏中的女英雄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认为这个女英雄是个怎样的人等,音乐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

2.创新不离“情”,体会诗词的意蕴美。

在引领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感受和体会“物我一体”的意蕴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首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浓睡不消残酒”和“昨夜风疏雨骤”等情境描写,使学生融情于画意之中。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发出“惜花”之情。

3.创新不离“真”,品诗词的“写实”。

很多古诗词是“写实”的作品,比如小学学习的《锄禾》、《悯农》;初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的《观刈麦》,汉乐府的《木兰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都是写实的作品,写实的目的是情有所托、有所依。不同的是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是各异的。以《过故人庄》为例,诗的首联描写友人的热情款待,反映旧友的热情好客。颔联采用白描手法,了了几笔就将农村的特有风光写得很真切。颈联夹叙夹议,显得亲切自然。尾联属于语言描写,再一次写出了友人的热情,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圆合之作用。全诗虽没有艳丽的言辞,但情感的抒发却是真真切切的。诗歌的写实手法及其优点,对我们指导学生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一些学生的作文假大空,无病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无法抒真情。我们应让学生明确,写作应“写实”,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文章才能动人心。

4.创新不离“用”,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习古诗词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诗词的独特的理解方式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评价古诗词,学会创作诗歌。

如学习了《陋室铭》,可让学生模仿这首诗而改写,写写自己的房间或教室;学习了《木兰诗》就可将文章的略写的――“征战沙场”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诗词等。

这里的“用”还包括用所积累的阅读古诗词的知识,诵读古诗词。能读出“诗味”、“意味”和“情味”,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的情怀。如《木兰诗》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木兰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建功受赏、辞官回乡等不同的情节作情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描写“征战沙场”的四句诗,应读出“悲凉雄壮”之感;“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愿”和“还故乡”应读出“渴望还乡”的迫切心理;“开”、“坐”、“脱”、“著”、“当”、“对”等六个动词应读出铿锵有力,又不乏轻松愉快的心情。

创新古诗词教学应将“传统”和“创新”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创新,创新要不离宗、不离本、不离境、不离真、不离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诗词的教学离开了创新就会像大地离开了阳光,鸟儿折断了翅膀。因此,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有必要且很重要,只要我们不断创新教法,古诗词教学就会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复习课现状;高效课堂案例;实效性策略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现状

目前,高三语文复习中或多或少存在四个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盲目化(脱离考点)、教学内容超纲化(超出考点)、教学内容烦琐化(肢解考点)、教学内容简单化(矮化考点)。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每个班级语文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每一个学生的强项弱点在哪里,每一阶段的复习应重点突出什么,应该心中有数。共性现状如下:

(一)推不动

背默不跟着走,布置的作业不能顺利完成,课外不学语文。

(二)读不懂

主要反映在阅读部分,诗词看不懂意思,现代文看不懂重点词句,读不懂文本的内涵。

(三)写不出

概括题漏掉信息,赏析题写不完整,延伸题观点例子两张皮,作文缺少鲜活的内容。

二、高三语文实效性课堂构建案例

下面是我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构建高效课堂设计一例:

课后,语文组长给出这样的评价:“这节课实效性很强,高三需要的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课堂。”高三的课程内容决定高三课程性质。以“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我是这样构建高三实效性课堂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人物形象类别,明确答题要点,规范答案语言。

(二)巧妙合理的导入

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引出周瑜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找出刻画二者形象的语句,作者通过对周瑜的仰慕与敬佩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难酬,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人物形象。

(三)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紧扣教材,阅读教材,明确人物形象分类:诗人自己的形象,例如,杜甫《登高》中的作者,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作者;诗人之外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木兰辞》中的花木兰等。

(四)高考对人物形象题的考查方式(设题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五)读诗句,感知人物形象

选取高中教材中典型的诗句和人物,让学生读并感知一类人物形象,如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知出一个傲岸不羁、豪放潇洒、不慕权贵的诗人形象;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知出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的诗人形象……类似的形象共有八类,他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六)如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分析诗人的形象。先大声读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教师当堂点评学生的答案,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接着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阅卷老师,利用PPT展示三个不同答案,学生根据答案给出分值,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培养得分意识。

(七)归纳答案要点

根据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和给出的答案,我总结了此类题答案包含三点:一是写了谁(特征+身份)?二是分析具有某种特征的依据;三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给出答案要点后,再做练习题巩固。

语文课堂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一节课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在于老师的引导。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实效性策略

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白了“考什么”,才能真正明白“怎么复习”。那么,怎么样的复习才是“货真价实”的、才是高效的。

(一)吃透考纲,把准考脉

新一届高三如何应战,首先要明确好复习课的两个基本标准:所讲――讲授的内容,学生一听就懂,就明白;所教――传授的方法,学生一学就会,就能用。

其次要明确好复习课两个基本前提: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吃透命题精神:①命题不当,导致无效;②选题不精,导致无效。

2.研究复习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①不追求讲了什么,而重视学得怎样,复习指导科学化。②不追求知识系统,而重视答题规范,答题思路程序化。

(二)做好三个研究

首先是研究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个别谈话、自我小结等方面考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能力、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对考点知识达到“四知”的程度:已知、熟知、基知、未知。

其次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考试大纲,看是否有题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着力研究“八考”:常考、已考、重考、轻考、轮考、不考、未考、将考,弄清主干知识点、能力层级及能力点、赋分特点等情况。针对“八考”,明确复习训练方向、重点、时间精力投入等。再者研究题型的变与不变规律,如新课标卷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近几年变化比较明显,考查虚词的题取消了,出现文言文断句题,再如2015年文言文第6小题考查的是古文化常识题,在阅读人物传记的同时也应多关注人物访谈题型。

(三)注重实效――优讲、巧练、深评

1.优讲

我理解中的“优”就是讲解一道题归纳一类题的做题技巧。而且一道题必须讲透,不能含糊其辞,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以“意象意境”题为例,这类题高考设置分值一般为6分。学生答题找准三点:景(描绘画面)、境(营造氛围,背四字意境词语即可)、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释有提示),三个点,每个点得2分,只要学生动笔写,至少得4分以上。高三语文复习课知识点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文言文知识贵在积累,没有太多的方法可谈,古诗词鉴赏除了积累外,重点在理解和方法上,高分作文的写作技巧很重要等等。

2.巧练

练是学生的行为,也是老师的行为。“巧”表现为训练题选择的“巧”和训练中点拨的“巧”。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只能从题的分值上入手。在训练时,根据分值写答案。以高考第七题文言文翻译题为例,每小题5分,5分如何获得?学生心里要有数,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句意通顺各占几分,让分值落实到题的每一点上。坚持这样练,学生得分高了,自然就喜欢从习题中获得成就感。

3.深评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第5篇

九九重阳节敬老主题活动方案一:

一、前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不仅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还有迎合中国66华诞的艺术表演,充分的展现了我们祖国的美好传统,老人这个社会团体见证了国家的兴荣和发展,与伟大的祖国共成长。

二、活动主题:舞动岁月的音符,享受艺术人生

三、活动目的:

在祖国66华诞的今日,在这个属于老人的节日里,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们戏剧等表演的形式,为与祖国共成长的老人带来晚年的欢乐。

四、活动准备:

1、人员准备:现场互动的志愿者10名左右 表演节目的志愿者10名左右 现场指导人员 附一张具体的人员安排表

2、场地准备:xxxx敬老院

3、联线准备:与该敬老院的院长联线准备 院长电话:xxxx 物质准备:志愿者衣帽各20件左右 摄像等工具表演的道具,如木兰扇,初级剑,二胡,古筝等

4、会议准备:

会议时间:10月24日下午4:00

会议地点:4112 (暂定)

五、活动时间:10月25日上午7:20

活动地点:xxxx敬老院

主办单位:xx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承办单位:xx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活动内容:

1、唱歌-----某某某

2、街舞-----某某某

3、木兰扇----某某某

4、初级剑---某某某、某某某等

5、太极拳----某某某

6 二胡-----某某某

7、古筝------某某某

8、老人们的才艺展示(书法、乐器表演等)

9、志愿者们话剧,红歌等节目 10老人们与志愿者们的互动环节

七、活动具体事项

1、志愿者集合时间:x月x日早上x:00

2、志愿者集合地点:xx车站

3、活动具体流程:

1、志愿者们准时集合后,于7:20到达xx敬老院

2、有负责人与院长商定活动内容的安排

3、早上7:40木兰扇的表演

4、上午7:55,二胡节目的表演(可与老人合作)

5、上午8:20,太极拳的演出

6、上午8:45,老人的红歌表演

7、上午9:00,街舞演出

8、上午9:20,古筝表演

9、上午9:45,歌唱表演

10、最后,初级剑演出

11、表演结束后,合照留念,同时由负责人将反馈表交予院长填写并表示感谢。

活动后期总结:

1、活动当天上传通讯稿及活动照片

2、活动后及时填写反馈表及服务名单

3、活动结束注意衣帽的清点

4、有活动基地填写反馈表上的服务评价

5、总结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和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志愿者们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和谐,欢快的气氛。

2、注意对道具的保护

3、在与老人们沟通时,态度谦逊,言行得体。

4、活动中,若有出现特殊情况,志愿者应及时与现场的负责人交流。

5、活动的节目表演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6、表演者,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演出,应及时与负责人联系,不可无故缺席。

活动可行性

此活动不但具有古典艺术的表演,如古筝等,还有现代受到广泛喜爱的街舞表演,为老人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新的活力。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九九重阳节敬老主题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了解传统习俗,增加对老人的敬爱之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活动时间与参加人员

10月19日10月21日;全体师生

三、活动内容

㈠深入开展敬老宣传,唱响尊老敬老主弦律

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宣传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广大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对特区经济建设所作的贡献和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提高人们对老年人重要地位的认识。

㈡赏重阳经典诗词,扬敬老传统美德。

通过校园红领巾广播和国学课堂,重温重阳经典诗词,宣扬敬老爱老的中华美德。提高朗诵诗词的能力,使学生对诗词朗诵增添新感悟。

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⒈开展家书寄真情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学生给在外地的爷爷、奶奶写信。

⒉开展清茶表孝心活动:让学生回家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⒊开展重九共登山活动:利用周末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登山。

相关期刊更多

荆楚学术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科学大观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福建乡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