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牛弹琴文言文

对牛弹琴文言文

对牛弹琴文言文范文第1篇

对牛弹琴

寓意:

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无动于衷,模仿蚊虻的叫声尽管不是高雅的曲调,但老牛却听得很认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对牛弹琴文言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侗族民歌;侗族琵琶歌;旋律;特点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毗连交界地区和湖北恩施一带。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现有侗族人口296.07万人,仅贵州省黔东南州内大约就有140万。主要居住在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岑巩、剑河、镇远等县内,约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0%。其中黎平(36.35万)、榕江(12.91万)、从江(13.25万)三县共有侗族人口62.51万,约占黔东南州侗族人口的45%。

侗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侗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壮族语、布依族语、毛南族语、仫佬族语、水族语、傣族语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侗族按地域、方言和音乐文化等差异可以分为南侗和北侗两大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新晃、靖县、剑河、三穗及锦屏北部等;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榕江、从江、通道、龙胜、三江、融水、镇远和锦屏南部。

一、南北两部分的侗歌特点

侗族民歌因侗族南、北部两大方言的差异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两地民歌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南北两部分的侗歌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 风格:南部侗歌一般是坐在鼓楼里、月堂中轻轻唱,慢慢和,速度徐缓,旋律优美抒情,含蓄内在,以室内歌唱为主,具有“室内性”特点。而北部侗歌多是在山坡上、森林里、村头、河边放声抒怀,音乐格调悠扬婉转。旋律性较强,音域较宽,开朗明亮,高亢激越。以室外对歌为主,具有“室外性”特点。

2 声部:南侗“大歌”和大歌型的“声乐歌”、“踩歌堂”、“拦路歌”等,均系分部合唱歌曲,而北部侗歌一般都是单声部民歌,没有多声部。

3 演唱形式:南侗的大歌、踩歌堂等集体演唱的民歌,无论是男声或是女声都用自然的嗓音唱,小歌用很轻柔纤细的小嗓或假声唱,结构短小,即兴性强・而北部侗歌在演唱时,自然嗓音和假嗓可以同时并用。

4 音域;南部侗歌的音域多在“6”“5”七度之内演唱,音域较窄,北部侗歌的音域较宽,往往在“5-i”“2-6”11度12度之间。

5 伴奏乐器:南侗民歌有大中小三种琵琶,有牛腿琴,有侗笛等乐器伴奏-而北部民歌―般都是徒歌,有时仅用木叶伴奏。

侗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在侗族民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以其自然和声、多声部、无伴奏特点家喻户晓,响遍海内外,而侗族琵琶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以琵琶伴奏而闻名于世。

二、侗族琵琶风格

侗族琵琶歌主要流传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的榕江、黎平、从江、通道、三江、龙胜、融水等县侗族南部方言区。琵琶歌(侗语为“嘎贝巴”),即用琵芭伴奏演唱的形式叫琵琶歌。侗族琵琶歌是单声部、单旋律歌曲。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由于各地使用的琵琶型号、定弦的不同,土语的不同、演唱场所和运用嗓音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风格各异的琵琶歌。现就较有影响的琵琶歌作论述。

1 三宝琵琶歌:又称车江琵琶歌,属抒情琵琶歌种类,用中型四弦琵琶伴奏,定弦:“5 6 6 3”,外加果吉(牛腿琴)协奏,节奏明快,流畅、悠扬。这种琵琶歌由男子操琴,男奏男唱或男奏女唱形式。男声用本嗓一边弹琴一边演唱,女声用假嗓演唱,在行歌坐夜的场合演唱,运用头腔、鼻腔等共鸣腔体,这种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响特色,赋于表演。这种琵琶歌单独用琵琶伴奏可以演唱,单独用牛腿琴伴奏的情况几乎没有。三宝琵琶歌主要流行在榕江三宝侗族地区。三宝琵琶歌的曲调清雅、欢快,旋律属五声羽调式,其中宫、商两音有时偏高,表现出一定的游移性,整首歌调是由基本段发展而成,并有严谨的整体曲式结构。

单独用琵琶伴奏可以演唱,单独用牛腿琴伴奏的情况几乎没有。主要流传在榕江三宝侗族地区,用琵琶和牛腿琴伴奏。牛腿琴拉奏主旋律,琵琶伴奏配和弦。

2 晚寨琵琶歌:又称四十八寨琵琶歌,既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种,又是琵琶弹唱的一种,主要流行在榕江、黎平两县毗连的四十八寨地区和榕江县西北的七十二寨地区。男声用三弦或五弦的大-中型琵琶伴奏,女声用三弦或五弦的中小琵琶伴奏,均为自弹自唱,在整个侗族地区只有四十八寨地区才有女声弹琵琶唱歌(自弹自唱)。平常多为单个艺人或歌手在家中的堂屋或长廊坐着自弹自唱,主要以叙事、说理歌为主,男、女均用真嗓(本嗓)演唱。晚寨琵琶歌旋律柔美、婉转、含蓄、温和,风情浓郁,韵味独特。基本曲调为:“起、承、转、合”四句组成的乐段,并具有较强的说唱性。主要由中老年男性艺人用三弦或五弦大型琵琶伴奏。

3 洪州琵琶歌:洪州琵琶歌以其独特的韵味别具一格。洪州琵琶歌流行于黎平洪州镇平架村和仰冲村,故洪州琵琶歌分为平架琵琶歌、仰冲琵琶歌。平架是黎平县洪州镇的一个村,平架琵琶歌离不开乐器琵琶,唱琵琶歌必须有琵琶伴奏,这种琵琶是三根弦的木制小琵琶,一般用杉木制成,音域宽,音色明亮,留传下来较为突出的作品有古歌、叙事歌、忌寨歌、情歌等。洪州琵琶歌的独特之处在于男声、女声都用假嗓音演唱。曲调悠扬悦耳,热情开朗,节奏跳跃别具特色,它在侗族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侗族琵琶歌中的珍品,听过洪州琵琶歌的无不为它的美赞叹,国内音乐专家还把它称之为侗族音乐中的“美声唱法”。平架琵琶歌属抒情琵琶歌类,由男子用三弦小琵琶伴奏(形似牛腿琴)定弦“566”。男弹男唱或男弹女唱。

仰冲村在洪州镇西南方向,座落在地罗山村北麓的青山怀抱中。仰冲琵琶歌的音域雄浑、粗犷、深沉而激越,优雅而不失清亮、悦耳、雄浑,时如叮咚山泉,时如激越的溪流,纯朴粗犷,仰冲琵琶歌有着奇特韵味,任何村寨似曾相识的琵琶歌是难以同她媲美的,是侗民族的又一瑰宝。

4 六洞琵琶歌:六洞琵琶歌是抒情琵琶的一种,用四弦小琵琵伴奏,小型琵琶音质清脆明亮,常与牛腿琴合作为情歌小调伴奏。男弹男唱或男弹女唱,在行歌坐夜的场合演唱,原先男女声均用假嗓且多有装饰音,现在也有改用本嗓的,主要流行在黎平、从江两县泛称为“六洞”、“千里”和“十洞”的地区。六洞琵琶的旋律风格虽与三宝琵琶歌相异。但亦属五声羽调式,其中官、商两音的偏高比三宝琵琶歌更明显、突出,曲调更加委婉,柔美,比喻形象生动。好的歌手会将歌曲处理得细腻而完美,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对牛弹琴文言文范文第3篇

高增乡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部,距县城8公里。高增有12个行政村,38个自然寨,16 435人,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高增”系侗语译音,意为最顶端的寨子。高增拥有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侗族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的重要区域,更是侗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带之一。这里是侗族大歌的源生地,被国际乐坛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黄侗族大歌就产生于此;同时,高增乡的高增村还以“侗戏第一村”美称为世人所赞誉。

侗族分为南部方言区和北部方言区,这两个方言区又有各自风格迥异的民间音乐。从江县的高增乡属南部方言区,其音乐具有南部侗族音乐的典型特征。其传统侗族音乐保持完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无论在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音调和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彩性和特征化的面貌,有一定的代表性。以高增乡音乐文化资源为调研对象,既可以在村寨的层面对民间音乐文化有一个田野的、实地的确切了解;还可以通过对高增乡音乐的认知而窥视整个南部侗族音乐内容、类型、形态、风格、特点;同时也为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个基础资料。

一、高增侗族民歌

从江县高增乡类属南部方言区,具有南部侗族音乐的典型特征。高增侗族民歌从歌唱方式上可分为以下三类:(1)多声复调性合唱―――“嘎老”,当地人称“嘎玛”,翻译过来就是“大歌”。(2)歌声与伴奏乐器形成多声关系的演唱方式,当地人称“嘎腊”,汉译过来就是“小歌”。(3)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称之为“徒歌”。

(一)“嘎老”

侗族大歌作为侗族音乐文化其中的一个种类,从属于复调音乐。①在贵州的从江、黎平、榕江等县侗族同胞聚居地区划分有“六洞”、“九洞”、“二千九”等区名。“二千九”是指贵州从江县高增、小黄等一带侗族聚居区,因当时共有2 900户人家,故命名为“二千九”。由于地域和方言土语上的差异,形成了“六洞”和“九洞”、“两千九”大歌的不同演唱风格。“六洞”地区的大歌用真声大声演唱,声音明亮,节奏鲜明;“九洞”地区的大歌,采用纤声细语演唱,旋律比较细腻,滑音较多,有着活泼的离调转调[1]。据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查阅,从属“两千九”区域的侗歌发源地之一的高增乡,其“大歌”在演唱时,由歌队演唱低声部,且只演唱低声部;高声部由领唱者轮流演唱,无论歌队人数多少均为一人领唱,这种一人与众人的声部平衡规律正是其独特之处。每个歌队都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歌师进行专门培训,教唱低声部旋律,并培养高声部歌手学会为低声部旋律配唱高声部曲调。而“大歌”的曲调多为五声羽调式。“大歌”风格特色可体现在“徵”音上,在实际演唱中略微降低下滑。

高增小黄大歌种类繁多,包括:(1)古典大歌或古老大歌,是大歌中的精华,文学艺术性强,歌调古朴原始。这类歌主要是在鼓楼内演唱,歌曲较长,有的几天几晚都唱不完。主要有嘎晋阳、嘎阳水、嘎阴阳、嘎神谊、嘎父母、嘎混泊、嘎洋海泽、嘎平阳、嘎小黄、嘎岜扒、嘎银潭、嘎四寨、嘎坑洞、嘎乜洞、嘎构洞等等;(2)声音大歌,以听声调为主的歌。其中最突出的是蝉歌和布谷歌。蝉歌又分为春蝉、夏蝉、秋蝉,还有猫头鹰歌、青蛙歌、公鸡歌、水鸟歌和蟋蟀歌等等;(3)拦路大歌,当客人入寨时,主寨姑娘在寨门或寨子入口处用草标横挂拦路,主客双方男女对唱拦路歌,互相盘问,唱输了要喝酒才能进寨的迎宾仪式;(4)踩堂大歌,是正月里祭祀或节日庆典时,男女载歌载舞踩堂对歌(多耶),是侗族的一种歌舞形式;(5)戏剧大歌,在唱侗戏过程中,凡是集体场合和庆典时演唱;敬酒大歌,在宴会的多调敬酒歌;(6)曲艺大歌,是一种说唱叙事性的大歌。这种大歌小黄有专门的调式。如男声《祖公落寨》(嘎公莆起亏),这种经典叙事歌男女歌队经常唱,并可以混声合唱,还有如女生演唱的:嘎毛洪/嘎英台/嘎门龙等等;(7)叙事大歌,以众唱持续音,一人独叙或二人轮叙的一种大歌,是大歌中的一种特有调式。嘎吉、嘎英台就是这一类叙事大歌调;(8)儿童大歌,是专供儿童演唱的一类大歌。如:筑坝歌、麻雀歌、石榴开花、闹江歌等等;(9)赞颂大歌,在吃香思过程中,男女进入主寨鼓楼时首先要赞扬主寨,是专有的“呵哈丁”和礼俗等歌调。多用于赞颂新人新事,或唱劝事歌,让听众受到教育,以提高地方民众伦理风尚;(10)小黄演唱外地的大歌,如:嘎干当、固勿省、嘎格落、告顺归州、嘎能、嘎宁昆、嘎三月、嘎八月、嘎宁老等和新编的嘎共产党、嘎太阳、嘎东方升起等等。

(二)“嘎腊”

“嘎腊”,侗语“嘎”可理解为汉语里的“歌”。如“嘎琵琶”、“嘎笛”、“嘎格以”,是以琵琶、笛等乐器伴奏歌唱。(1)“嘎琵琶”,汉称“琵琶歌”。依据琵琶的形状和风格的不同,又可分“小琵琶歌”、“中琵琶歌”、“大琵琶歌”。可用真声、假声两种不同类型声音演绎,也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式上可以男声自弹自唱,或以男女声对唱。(2)“嘎格以”,汉译为“牛腿琴歌”,多属情歌与叙事歌。在牛腿琴的伴奏下用小嗓轻唱,缠绵徘侧,亲切动人。高增牛腿琴歌多以叙事为主,曲调与节奏都较平稳,音调柔和。牛腿琴常在歌声的拖腔处弹奏出对位旋律,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韵。(3)“嘎笛”,汉译为“笛歌”。曲调悠扬抒情,笛子常常加花演奏与演唱者的歌声相伴相随,增添欢乐愉悦的情趣。小黄小歌,可一人独唱的单声部音乐,相对于多声部的大歌而言。包括小琵琶歌,牛腿琴歌和无伴奏的河边歌,上皮林的侗族山歌等。

(三)“徒歌”

此类歌曲数量较少,因其演唱风格均为属触景生情的即兴演绎,如山歌、酒歌等。山歌(嘎拜金),即山野小曲。简易的民歌体裁,具有淳朴的山野特征。具有独立完整的乐段结构,风格清新自然、旋律自然婉转。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多无伴奏。酒歌(嘎靠),宴席短歌。嘎靠通常在节日喜庆宴会上歌唱,有问有答,有领有和,独唱齐唱均可,男女生不限,结构短小简洁。[2]在高增的调研活动中,笔者亲身体会到了最原汁原味的嘎靠。嘎靠的演唱一般是寨子里的青年男女,但由于他(她)们或是在外地求学或是在外地打工,因此笔者在寨子里感受的嘎靠是由五个三十五岁左右的侗族妇女组成的歌队来演绎的。她们手里端着酒杯,一领众和,对不上歌就要喝侗家自酿的米酒。为了避免多喝酒,笔者以一首汉族地区的山歌回应,她们也用汉语回应一首时下很流行的通俗歌曲,经一领众和的形式来表现更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可见,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勤劳智慧的侗家人也会依据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适时的吸纳与借鉴,既保留文化传统又融入现代文化。

二、高增侗族乐器

侗族民乐与侗歌一样,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吹管、拉弦、弹拨、打击等民族乐器种类齐全。芦笙、芒筒、侗族琵琶、牛腿琴、芦笙笛、木叶等,是高增广泛流传的民族乐器。

芦笙,每支都套有三个共鸣筒,共鸣音响亮。虽然旋律稍显单一,但是和声甚是丰富。最大一种有两丈多高,吹奏时放置于地上,只有一个低音“羽”。

芒筒,也只是吹一个持续低音“羽”,它们主要是用作烘托高、中音芦笙的主旋律。高增乡文化站站长吴文前在介绍芒筒时说,它类似于西方乐器的低音贝斯,仅仅是作为烘托芦笙的主旋律而演奏,只能为其伴奏不能作为独立乐器使用。

琵琶,有大、小之分,通过双弹或是划拨产生和音。大琵琶长100至120厘米左右,小琵琶的长50厘米左右。琵琶是拨弦乐器,用整块李树为材料,下面挖空,在蒙上杉木面板。音响为椭圆形,四根弦,采用铁丝弦,中间两根线为同度。大琵琶用于鼓楼大歌或叙事歌的伴奏,小琵琶主要用于情歌对唱。

牛腿琴,是侗族特有的弓弦乐器,类似西方乐器小提琴,长50至80厘米左右,小型的长20厘米左右。牛腿琴是拉弦乐器,用整块的杉木为原材料。下部挖空,在蒙上杉木面板,面板上有音孔,以五度音程定弦。弓子可以任意弹拨琴弦,弹拨双弦可发出双音。在高增,牛腿琴既可作为独立的乐器演奏,又可与小琵琶一起为情歌对唱伴奏,弹奏者即兴加花增强节奏感与和声效果,可谓一琴多用。

芦笙笛(笛笙),是一种竹制吹奏乐器,制作材料为斑竹,介于芦笙与竹笛之间,其形体小巧、吹奏容易、韵律悠扬。每逢节日或有重要客人到本村来做客,村民们就用这种仪式来迎接远方的客人或喜庆自己的节日。在当地流传了二三百年的关于它的起源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村民们用糯米稻的稻草制作芦笙笛,因此会在每年的收稻谷的时候举行芦笙笛比赛,但后来觉得稻草做得芦笙笛声音不大,不够嘹亮,所以就把制作材料改成了竹子。芦笙笛主要分布在高增乡的美德村、民主村、弄向村、建华村、朝里村,其他乐器在高增各村均有分布。2006年,高增乡举办了首届“芦笙笛文化艺术节”,将这一独具特色,激越悠扬的民族器乐展示给世人。美德村芦笙笛传承人吴显强有制作芦笙笛的手艺,据他介绍,本村居民以吹奏芦笙笛为娱乐,每年秋收后,美德村都要举办一届芦笙笛大赛(美德芦笙文化艺术节),美德村向全乡所有村寨邀请,按每寨组一支队伍,每支队伍三十人的原则参加比赛,每届参赛队伍至少16只,场面十分壮观。

木叶,作为大自然的馈赠,被侗家人信手拈来作为本民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它不需要加工,只需掌握吹奏方式,即可独奏、又可为山歌、男女对唱伴奏。

三、高增侗戏

侗戏①形成于清朝乾隆道光年间,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朝年间,黎平腊洞寨的侗族秀才吴文彩在叙事说唱的基础上,效汉戏并以汉族典故《朱砂记》编创了第一部侗戏脚本――《李旦风姣》,演出后深受侗族人喜爱。之后,侗戏传遍侗乡。

高增乡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侗戏班。小黄村59岁的侗族大歌、侗戏传承人吴秀光老人自编自演了二十多部戏曲。戏曲主要采用汉族故事为内容,谱以侗族传统旋律来演绎。高增乡美德村芦笙笛传承人,乐师吴显祥把神话故事《燕子和杉树》改编成为侗戏的脚本。该戏的表演充分体现了说唱的特点,演唱时声音洪亮、唱词清晰流畅,而动作比较简单。主奏乐器是二胡,另外还有牛腿琴、琵琶、月琴、扬琴、芦笙等。打击乐器只在开台、催台及角色上下场时使用。演奏时间为两个多小时。《燕子和杉树》讲述的是燕子从南方衔来杉树的种子,侗家人从此便有了建造房屋的材料。为了感谢燕子,侗族同胞邀请燕子进家同住并把燕子在屋内排出的粪便看作吉祥物。高增乡把每年的二月初二定为“燕子节”,侗族人民对燕子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素有“侗戏第一村”美誉的高增村,特别组建了一支侗戏宣传队。宣传队共22名队员,平均年龄在45岁―65岁之间,主要以村老年歌队演唱为主,演唱的内容多与党的方针政策有关。后来高增乡其他各村纷纷效仿。把方针政策与传统侗戏相结合,可以看作是高增人民智慧的结晶。寓教于乐,这样的呈现方式更容易被大众主流所接受。

对牛弹琴文言文范文第4篇

当然,要达到把老婆弄醒这个目的也不难,我尽可施展十八般武艺,用粗暴的手段去弄醒她。比如,在她耳边大吼,或者生拉硬扯,或在她脚底挠痒痒,或者在她跟前放炮仗……不过我是心疼老婆的,何况我还想竞争我们小区的年度最佳好老公,虐待老婆的事咱不能干,咱是文明人,所以叫醒老婆这事要靠技术。下面是一些我用过的方法,介绍一下:

弹电子琴法——我家不是高知,没有钢琴,只好用电子琴取代。一般我先对着睡梦中的老婆弹《梁祝》和《二泉映月》,如果她没醒,我接着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舒伯特的浪漫钢琴曲,以及克莱得曼的《秋日私语》,接着弹时下流行的《两只蝴蝶》、《老婆老婆我爱你》……可能有人问,她还不醒怎么办?可我告诉你,这绝不可能!因为,第一,我的电子琴是在地摊上买的;第二,我根本一点都不懂乐谱,是个乐盲;第三,对于弹琴我一分钟也没学过。

学刘德华唱歌法——主要是华仔的歌比较好学,而且他的鼻音我也学得比较像。一般在我唱到《爱你一万年》的时候,老婆坐起来说:“老公,你去看看是不是有只牛闯进我们家院子了,我听见有牛叫,小心它把我种的兰花当草嚼了。”我们住在城里,哪有牛?你看效果多棒。当然,各人音色不同,你也可以学其他歌星的,比如口吃的学周杰伦、破嗓子的学阿杜效果也许会更佳。

吃炸鸡腿香诱法——那种浓郁的醇香很容易就会把老婆从睡梦中钓起来,只见她咕噜一下就爬起来抗议:“老公,你怎能把我最爱吃的炸鸡腿给吃了!”我笑着对这个流着口水的睡美人说:“老婆,你的炸鸡腿还在冰箱里放着,我吃的可是烤地瓜。”

背肉麻情话法——这主要是背恋爱时对老婆的求爱宣言和情话,比如:“老婆,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心肝,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今生唯一的爱人……”老婆多半会半睁眼睛搂着我说:“老公,好久没有听过这么动听的话了,你对我再说一遍好吗?”

对牛弹琴文言文范文第5篇

在粤语地区,有俗语叫做“鸡同鸭讲,眼碌碌。”在广东家喻户晓的电视短片《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有句歌词即为“鸡同鸭讲,眼碌碌”。

2、对牛弹琴。基本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贬义。

出处:汉朝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3、话不投机半句多。释义: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相关期刊更多

乳业科学与技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奶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牛业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