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鸿门宴原文

鸿门宴原文

鸿门宴原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鸿门宴》;项羽;刘邦

自鸿门宴开始,逐步拉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在司马迁的《鸿门宴》中,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和会后余波的描写,将项羽、刘邦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生动的展现了出来。透过《鸿门宴》,我们可以根据项羽、刘邦的个性特点,分析出刘邦取胜的原因。

一、项羽

(一)目光短浅,刚愎自满

通过史书可以了解到,项羽此人非常自满,虽然他有一统天下的理想,但是在军事上缺乏长远的谋划,贪慕虚荣。项羽遇事以勇为先,少智。不仅如此,项羽性格暴躁,对待敌俘非常残忍,很少沉着冷静思考问题,很少征询部下的建议,经常意气用事。如此一来,决定了项羽只能做一名英勇的杀敌将军,不能成就帝业,做一国之君王[1]。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并非是没有杀刘邦,而是不能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就算在鸿门宴上除掉了刘邦,他还是会被另一个刘邦打败。

(二)残忍有余,仁善不足

前文说道,可以用残忍、粗暴形容项羽,他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仁与善。在《史记》中记载,章邯在新安率部投降后,项羽并没有妥善安置降兵,为己所用,而是担心降兵不服,作出了“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的事情。在新丰鸿门,项羽听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便勃然大怒,准备率领四十万大军攻打刘邦。刘邦听闻后非常惊恐,赶忙拉拢项伯,向项羽称臣,并高颂项羽的功德。项羽还真吃这一套,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加上项伯的数次进言,很快打消了对刘邦的顾虑,也不将他放在心上。一直到鸿门宴上,范增多次请求项羽杀了刘邦,但是项羽都不为所动,以至于刘邦安然离去,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后来,项羽入关以后,命令士兵进行屠城,导致咸阳一片刀山火海,秦王子婴也在乱军中丢了姓名。并且项羽还派人烧了阿房宫,可谓人心尽失。以上例子,都充分体现了项羽的个性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到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

二、刘邦

(一)知人善用,从善如流

刘邦善于用人,如樊哙、张良等众多能人名士都对他尽忠,刘邦也从善如流,能够虚心听取部下的建议。在鸿门宴之前,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将项伯拉拢过来,并“以兄事之”,又“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这样就得到了项伯的保护[2]。刘邦为消除项羽的疑虑,按照项伯的意见,次日一早就到洪门向项羽请罪,并获得了项羽的信任。范增心中非常清楚,刘邦入关意在统一天下,因此他多次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但是项羽都没有答应。在杀机重重的鸿门宴,刘邦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樊哙的计谋,终于安然逃脱。

(二)遇事冷静,当机立断

刘邦入关后,由于被曹无伤告密,引得项羽发怒,并意欲举兵前来。情况万分危急,刘邦依然非常沉着,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还很小,远远不能与项羽相比。刘邦当然不会逞匹夫之勇,于是找来众谋士商议,之后当机立断采纳张良的计策,开始拉拢项伯。鸿门宴上刘邦得知告密之人是曹无伤以后,他依然保持了冷静,不动声色,等到回到军营以后,才派人杀了曹无伤。在之后宴会氛围有所缓和后,刘邦又以“如厕”为借口,抓住时机逃走,并命令张良将项羽稳住,为其逃生赢得了时间。回到军营后,刘邦为了安抚项羽,让人送去了玉米、白壁等宝物,这让项羽很是满意,更加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三)能屈能伸,勇谋兼备

刘邦入关以后,楚汉两军处于对立状态,为了避其锋芒,刘邦遂亲赴鸿门宴,为项羽解释,争取赢得项羽信任。虽然鸿门宴背后隐藏着重重杀机,但是刘邦无所畏惧,宴会上始终保持着镇定,非常具有胆识。同时,在鸿门宴上,刘邦是这样为项羽解释的,他先说自己与项王共同抗秦,目标是一样的,并解释之所以先入关,是因为双方在战略上不一印M时,刘邦也表明了自己对项羽的忠心,不想却遭到小人诬陷。刘邦的这番话有理有据,很快消除了项羽的全部猜疑。

三、结语

总之,在楚汉争霸的四年里,刘邦和项羽都有胸怀天下的志向,虽然项羽前期优势远远超过了刘邦,然由于其生性易怒,遇事率性而为,这些都是兵家之大忌。而反观刘邦,虽然开始自己的实力有限,但是却懂得如何用人,不断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短处,所以刘邦能夺得天下,并非偶然。观其思己,我们都想做最优秀的人,那么不妨以项羽为鉴,学习刘邦,虚怀若谷,这样必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鸿门宴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叙事;《鸿门宴》;画面;视听语言

作为香港“武侠电影第三代导演”,影像风格鲜明独特、在美学上有颇高造诣同时也颇受争议的知名导演李仁港2011年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颠覆式的武侠形态。由于在美术方面的独特见解,李仁港除担当导演一职外,还常肩负起美术指导一职。2008年的《见龙卸甲》、2010年的《锦衣卫》以及2011年的《鸿门宴》这几部古装大作,其美工设计皆出自他一人之手。影片中出现的盔甲、兵器等道具,造型精美、气势十足,但也时常出现与历史常识存在出入而招致的质疑。其执导的《见龙卸甲》《锦衣卫》及新上映的《鸿门宴》都得到了大众褒贬不一的评价。作为商业片来说,《鸿门宴》赢得了它在电影票房上的丰厚回报,而李仁港导演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构建,也让我们用熟知的历史典故借助全新的视角重读经典。

一、戏剧式的叙事结构

通常来讲,结构就是指构成对象的一系列组合与排列形式。那么细化到电影的叙事结构,也绝不仅仅是对影片故事素材的简单排列与组合,它暗含着导演对故事情节的驾驭能力,往往一个较成熟的故事文本,一定会有一个具有导演独特生命感悟的叙事结构蕴含其中。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学的叙事结构即情节安排,他认为悲剧情节应有头有尾(完整)并有长度(时间延续过程)。传统叙事作品中情节结构占主体地位,最典型的是戏剧冲突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鸿门宴》的叙事结构安排具有戏剧式冲突的明显特点。

故事开篇以太学老师在鸿门宴殿前祭奠祖先为序幕,引出一学生对鸿门宴的种种好奇的提问,张良的到来引发了故事的发展。叙事线索主要以张良的第二视角进行叙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鸿门宴的始末。

开端以张良刺秦为契机,使得项羽和刘邦结为义军,共同抗秦。紧接着项羽连用五计大破秦军。谁先入主咸阳城,谁就能成为霸主。刘邦借送虞姬会楚国为名,借道劝降楚怀王,兵不血刃而掌控咸阳。一向自负的项羽得知此消息,势必夺回咸阳,故事发展到此达到高潮。“鸿门宴”,一宴定天下。项羽军师范增和刘邦军师张良在宴席上弈棋决胜负,但是,造化弄人,张良虽输却等到韩信手拿楚怀王的特赦令。鸿门宴上项羽未能杀掉刘邦,给刘邦东山再起的机会,联合六国合力剿杀项羽。可怜项羽一代霸主,和虞姬自刎相拥而逝。故事发展到此貌似已近尾声,但是,范增留下的锦囊却又把故事推向高潮,范增所使反间计,令刘邦诛杀重臣,“鸿门宴”的对弈并没结束,“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刘邦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尾声处,范增的声音再度出现,一下把时空切换到当年的鸿门宴上,历史的沉重感再次袭来。

《鸿门宴》属于典型的商业片,戏剧性的冲突尤为明显,导演在叙事的过程中在“鸿门宴”这一桥段上以“棋”定天下,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故事冲突在此达到高潮,虽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范增破局之势犹如千军万马汹涌而来,紧凑的节奏让这暗藏的杀机毕露无遗。同样棋局是贯穿全剧的线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功能。由一盘棋一子落特效转入秦宫大门上的纹络,如此转场,穿回到张良的叙事中,只觉浑然一体,剪辑得甚是连贯。

二、气势磅礴的视听语言

(一)塑造立体的光影效果

影片中内室布光多用窗口光线投射到角色脸上,角色的面部处在只有一半光源的状态下,另一半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光源进行补光。这种侧光源极易增加人物造型的立体感和画面精神,并且衬托出人物的情感变化。不受光的一面可以蕴含很多东西,细腻的光感效果让角色更鲜活,也体现出浓浓的历史厚重感。无论是供奉排位夫子带学生走进的大殿,鸿门宴宴会内室,范增最后和张良对弈的草屋,还是刘邦弥留之际的内殿,不同方向均有窗口阳光摄入。而在反方向,导演喜欢用蜡烛光,温和泛黄的色调。在鸿门宴刘项对峙一场对比十分明显,刘邦所处一侧只有窗口光,人物半面脸清晰,冷色调,而项羽这边是黄晕的暖色照亮。这时强弱之势对比鲜明。范增出场时,我们先能看到的只是他的衣服,最后光才摄入他的脸上,项羽身边重量级的谋士身份跃然于银幕之上。在范增和张良对弈时,范增的大半脸部都处于阴影之下,足可以感觉到此人的高深莫测,少半部分的光感更让此人充满神秘色彩。

对于项羽来说,他的特写一般都会在逆光中,有时脸上会出现大块的光斑。这样的灯光设置凸显项羽老成持重的霸气,也足以看到他有勇有谋的英雄气概。可是英雄苦短,项羽的刚愎自用让他失去了天下。

(二)返璞归真的声音效果

鸿门宴原文范文第3篇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基本给予否定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单,骄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出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单归于其头脑简单,不足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始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商讨。

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5),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可一世,忘无所有,急不可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于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胜利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二)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

鸿门宴原文范文第4篇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 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心思。

鸿门宴原文范文第5篇

如何客观合理解释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双方人物的行为思想呢?我觉得要把事件放回那个时代来考量,不带任何政治偏见,也不人为拔高任何一方。其中的传主项羽,无疑是司马迁着重刻画的英雄人物,而项羽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基于他是一个贵族,他身上折射着那个时代经典的贵族精神。他的贵族精神在“鸿门宴”中处处显露出来,左右了事件的结局。这个视角有利于挖掘鸿门宴上项羽行为思想的合理性。

了解项羽的贵族精神,要先说说《鸿门宴》所处的背景。“鸿门宴”发生的时代,虽然秦代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自周代以来的贵族政治,但贵族政治中的贵族精神还是为人景仰和信赖的一种价值观。贵族政治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通过“封诸侯,建藩卫”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治理的政治体制。贵族长期受礼乐文明的熏陶,崇尚诗、书、礼、乐四术,有自己独立精神的追求,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他们对国家、社会有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天然责任感。贵族精神代表着诚实守信,克尽职守,血性、骨气和阳刚。项羽是典型的贵族身份,“封于项,世世为楚将”,贵族精神在他身上显得更经典、张扬。

项羽的贵族精神,成为他做事的指导原则。用他的贵族精神解释《鸿门宴》教材中的诸多疑团,可以化解对他的误会和过度的指责,能较为客观地理解项羽的行为。

其一,项伯与项羽的对比。项伯作为项羽军事集团的重要一员,又是项羽的亲叔叔,他却因为私人感情,把军事机密告诉张良,并且“欲呼张良与俱去”,在张良的劝说下,还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更不可思议的是,在鸿门宴关键时刻,项庄按照范增的要求拔剑起舞并“意在沛公”,在这当口项伯竟然“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结合项伯后来封侯的情节可以看出,司马迁把项伯作为反衬项羽出现的人物。项伯是个由贵族倒向官僚集团(如刘邦集团)的代表,他见利忘义、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身上已没有贵族的品质。与项伯相反,项羽是典型的贵族,他始终维护贵族集团的利益,看重家族血缘关系,迷恋高贵的血统,敬重长辈,把项伯的建议放在首位,对项伯没有丝毫的指责。用项伯对比项羽,更能突出他人格的伟大和本色英雄特点。

其二,项羽对曹无伤的态度。项羽作为贵族代表,光明磊落、胸无成府,鄙视心术和诡计,左司马曹无伤告密,在项羽看来,是背叛主人的不忠不义,他直接和刘邦说出曹无伤告密的事情,看出项羽不想让这类人进入他的集团,侧面烘托他对刘邦没有防备以及他襟怀坦白的贵族气质。

其三,从鸿门宴不杀刘邦看项羽的贵族特点。明代诗人屈大均说:“一让兮不杀沛公,鸿门不追至军中,始驱除兮终拱手,禅让之德真至瞳。”项羽不杀刘邦,成为历史悬案,史家为项羽叹息,认为他没有军事谋略、头脑简单等,然而项羽之所以成为项羽,我们还要从他的贵族代表角度看他的胸怀。“鸿门宴”一开始,项羽视刘邦为敌人,说:“为击破沛公军!”然随着项伯的介入和相劝,加上刘邦主动套近乎,并道歉,项羽已经把刘邦视为自己的盟军成员,正如上文所说贵族“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这正是项羽有领袖胸怀的所在,最能体现贵族特点的地方。后来刘邦耍计策逃席,让张良献白璧道歉,项羽也没有计较。另外,项羽叔叔项伯相劝也是重要原因,毕竟血缘关系也是贵族集团的基础纽带。作为胸怀天下的贵族代表,他有国家责任感和过人的包容和忍耐力,除非敌人,他对所有人都有一种贵族的悲悯情怀。

其四,范增的计策项羽为何不接受?范增谋略过人,连项良都会言听计从,为何项羽面对他的多次暗示却不答应呢?我们知道,项羽受的是贵族熏陶,还未受到世俗的污染,要知道,他凭着勇武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贵族气质更是占据上风。项羽反对范增杀刘邦,其实是反对暗杀这种方式,他鄙视偷偷摸摸,喜欢光明磊落,自然不喜欢范增这种人的算计。再说,项羽思考问题多从贵族集团考虑,项伯的话自然是摆在首位,当项伯与范增观点冲突时,他自然赞同项伯,这是他贵族本位主义决定的。

相关期刊更多

语文教学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师范大学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