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丰碑读后感

丰碑读后感

丰碑读后感

丰碑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品味语言文字,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言是人文、思想、情感内涵的载体,学生接受文化、陶冶情感是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语文是学语习文的起步阶段,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会显得浮躁和浅薄。反之,在教学时抓住关键的好词佳句进行咀嚼,含英咀华,课堂就会满室芳香,韵味十足。例如教师在执教《丰碑》一课时,就牢牢把握将军思想感情变化这条主线,通过找出描写人物神态或心情的句子进行品析、朗读: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肋的肌肉抖动着”,以及“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弄清将军感情由开始的“担心”到“愣了一下”再到“发怒”然后 “愣住”最后是“坚信胜利”,来体会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为后面突破难点和弄清课文的表达方法打好基础。执教老师较好地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大形象。学生很容易将“丰碑”与军需处长联系起来,认为“丰碑”就是指冻死的军需处长,进而认识到“丰碑”所蕴含的就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于是,这节课的人文性得以凸现。

二、引用教学资源,凸现课文的人文内涵

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依据文本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选取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课程资源,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从教学效果上看,以《丰碑》为例执教老师较好的把握了课文的主题,并且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将军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感受课文的主题。

教学实录:片断一:师:军需处长可以说是近水楼台,有吃的、穿的,军需处长首先就可以吃饱、穿暖,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把棉衣发给别的战士了,自己都冻死了。他是多么的高尚呀!让我们再次来瞻仰一下军需处长的遗容吧!(放课件:课本插图和第7自然段的文字)

师:同学们自己再把第7自然段读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体会。

生:我从“镇定”“安详”“伸手借火”等词体会到军需处长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我从“单薄”“破旧”“贴”等词语体会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克已奉公的高贵品质。

师:请大家读出军需处长的不怕牺牲,读出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

生:(有感情地读第7自然段)

师:(读第13自然段)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了吧?

生:知道,这是国为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像一座丰碑一样不朽。

师:有了军需处长这座晶莹的丰碑,将军是否还在担心部队经受不住考验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将军不再担心了。我从“部队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中体会到的。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部队坚定的脚步,读出将军胜利的信心!

生:(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创设动人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丰碑》一课时的情感内化,执教老师让学生在长征大背景下学习课文的故事。

一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两地出发,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军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险阻,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艰难的岁月,让我们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吧!

师板书:丰碑

师:长征中有一支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进,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生:我从可能吃不上饭,可能……这是支将要面对许多困难的队伍

师:队伍面对着这么多困难,还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生:可能有人要掉进江水中。

生:可能发生大雪地里。

师:还有呢?

生:可能有人冻死。

师:还来说说看,这是支怎样的队伍?

生:我从“狂风呼啸……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看出这是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这样感人的情境,已经将学生情不自禁的带进了文本,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丰碑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应用名家朗读磁带进行朗读教学。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朗读的好坏,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应用名家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受语言,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特别是散文、古文、诗词更要让学生在名家朗读的指导下充分朗读。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在学习冰心的《小桔灯》一文时,让学生学着“小姑娘”制作“小桔灯”,体会“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让学生在雪天试着捕麻雀,体会“扫、支、撒、系、牵、拉、罩”等一系列动词的精妙之处。

三、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去欣赏。在学习仇春霖的《万紫千红的花》后,让学生回家后实验,把红色花泡在肥皂水里,红色花会变成蓝色,再把这朵蓝色花泡到醋里,它又重新变成红色,认识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的道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有“荷”专题,在学习这个专题之前,选择恰当的机会让学生去观察荷塘、荷茎、荷叶、荷花、莲蓬,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欣赏荷,受到美的熏陶,为后面几个环节――咏荷、读荷、议荷、写荷奠定了基础。

四、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领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石拱桥,感受“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五、应用地图教学。在学习《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由于里面的地名太多,学生越读越糊涂。这时用一张地图进行教学,弄清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作战区域,各路军作战的路线等,学生就能迅速把握文章层次。

六、应用图片,插图进行教学。学生难免有很多东西没有见过实物,比如沙漠、大海、凡尔赛宫、黄鹤楼等,在学习到像这一类的文章时,老师尽量找一些图片,或应用插图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七、自制教具。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自制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观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学生对大碑座、小碑座、碑身、碑顶的结构及十幅浮雕的位置总是模糊不清。我找了一些旧纸箱和纸盒制作了一个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模型,让学生对照模型读文章,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丰碑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 主导 主体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交互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二者和谐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紧紧围绕“导什么? 如何导”进行,并据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和谐,语文课的素质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一、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求知的启发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围绕哪些内容来引导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制定目标

素质教育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我们在教学中确立每一课教学目标,既要有微观的眼光,更需宏观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认知能力、学习情趣、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那么,教师的“导”,与思维训练、创造训练、心理品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都要注意渗透。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小语教学目标中,包括全面完整的认知体系,一般的学科能力,还有兴趣,态度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教师制定目标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要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要发展学生智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2、传授学法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教师的教法来自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服务。每课都应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 传授学法的方法大致有三类:

(1) 内容定学法

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相机传授学习方法。如《高粱情》的单元训练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在学生理解内容,概括中心的基础上,教学生捕捉中心的方法:从课题、结尾、中心句中捕捉。本课从结尾捕捉。教学归类识字,结合传授“自我识字”能力;教学概括段意,结合传授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2) 学法定教法

《丰碑》一课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学法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感情朗读的方法:读内容、找感觉,品词句,想画面,体会情感,感情朗读。据这三步骤,设计课文重点段第七自然段的教学方法———导读法。初读:知内容,找感觉,明白写了什么,写了被冻死的军需处长形象,抓住神态、动作、衣着来描写;细读:品味词句,想象画面,做填空练习,从“镇定”、“安详”可看出他死时不惊慌,不畏缩,视死如归等;赏读:体会情感,读出崇敬、悲壮的

语调,并注意重音。

(3) 教法导学法

如《丰碑》的后一段:“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提出:按“抓关键词自我提问自我解答”的方法学习这一句。学生通过抓“晶莹”“丰碑”这两个词提问并试着解答,互相补充,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晶莹”是光洁透明的意思,“丰碑”是指高大的石碑,从外表看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确实象一座晶莹的丰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了战士们心中不朽的丰碑。自此,又引导出一个“体会句子含义”的学习方法。

3、 挖掘情感

从现代心理学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心理要素: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我们不能只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教师要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努力挖掘情感教育点。教学《丰碑》,读到军需处长被冻死,配上 “狂风呼啸”的录音,更增添悲壮、苍凉的气氛,增强了教学手段的情感功能。

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情感表现,要热爱孩子。“一个教师不爱孩子,就如同歌唱家没有嗓子。”要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创作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 尊重个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而定。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创造性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如造句、作文的选材忌千篇(句) 一律。如续写作文“早晨我穿一件新衬衫上学,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学生大多写在马路上、在学校新衬衫脏了所引发出的事情,教师就应启发学生:不光写“脏”,还可怎样选材,学生想出:衬衫“丢”、“破”、“借”、“遭人嫉妒”、“嘲笑”等题材。

二、主体作用的体现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让学生更多地拥有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权利和机会。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 引发“思考”

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只有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才能称为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课堂要充分显现学生思维全过程,经常问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探讨索取知识。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一段写道:“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不用‘进攻’? 我的解答是:进攻是褒义词,不能用在敌人方面,所以用进犯。”另一同学马上补充:“这里还有侵犯的意思,所以不能用进攻。”

2、激发“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练习时间,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抓好课堂的个体学习按自己的水平去“读、思、划、议、写”,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听,在和谐民主的参与中,由深到浅理解。让学生享受主人的乐趣,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

3、 加强 “练习”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会形成。

(1) 展现练习的科学性。练习必须按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如学生学习课文需经历感知、理解、应用几个阶段。对语感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词句的比较、理解、品味、朗读、欣赏、背诵、摘抄等练习逐步养成。

(2) 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思维过程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阶段。要有练习的层次性,如感知性、理解性、运用性、熟记性语言练习。练习要体现“扶放创”的过程。

丰碑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反复读 多种形式的读

中国的语言文字魅力无穷,要想深知其意,必然要从读中悟。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在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去真正领会文章的中心。如果能很好地把朗读贯穿融入到语文课堂上,一定会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第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文章中心。

语言再精美、内涵再丰富的文章,如果不是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和表达出来,就好比我们在看一个没有声音的电视剧,让人觉得不是那么酣畅淋漓。比如我在教学《丰碑》这一课时,就强调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的句子:“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齐读这句话,然后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军需处长这座丰碑的段落,指名朗读这一段,让学生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了解到军需处长是怎么死的,死时那安详的神态,当时的穿着单薄等等。我引导学生说:“这位老战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同学们说军需处长高大、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感动。我让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练习朗读这一段,再指名朗读,然后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段。课文不仅直接描写了老战士牺牲时的样子与神态,还通过刻画将军来表现了老战士的精神。认真朗读课文3至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有关句子。“将军愣了一下,脸色严峻,嘴角肌肉抽动,像发怒的豹子,眼睛湿润,向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我让学生抓住这些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又引导学生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指名逐句朗读谈体会。同学们,将军敞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再读第7自然段。同学们就是在这反复朗读中体会了军需处长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课文中有些语言富有鲜明的感彩,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如《小珊迪》一课,小珊迪为了他和弟弟的生存在寒冷的大街上卖火柴,为了让别人买他的火柴,从请求到乞求再到苦苦哀求,作者从珊迪那朴实的面孔看到了诚实。在教学他卖火柴这一部分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轮流读、指名读、齐读、最后分角色读等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珊迪那可怜及可悲的遭遇。在教学珊迪换零钱回来遭到车祸,在生命垂危之际还牵挂弟弟无人照顾这一部分时,我主要采取了先让学生默读,初步感知珊迪的善良与诚实,然后又采取分角色读、老师引读等方式,再次感悟人物形象。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珊迪的深切同情!整节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深地感悟到了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

第三,将朗读与想象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情感。

丰碑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小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语义”、轻“语感”的倾向,这是不利于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不利于发挥教材的感染作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要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加强语感训练,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到重要位置。而种种事实也证明:语感的培养并不能依赖于教师的一味“讲解”,也不能仅靠自己的一味“阅读”,而是要切实采取多种方法的结合与训练。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扫除心理障碍

打开学生敢于表达的大门,这是培养语感的关键。爱迪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都更能击溃人类。”现在,小学生害怕在公开场合讲话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学生不敢说话、说不好话的主要原因来自心理因素――恐惧感和自卑感。恐惧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即使是著名的演讲家,他们开始时也难免出现紧张情绪。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说家、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一次在国会演讲时,由于害怕,思路中断,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恐惧心理的产生,一是由于自卑,二是由于过度自尊。自卑是一种唯恐被轻视和被排斥的心理在起作用,这种心理使人不能轻松自如地说话;自尊一旦过度,就会导致内心虚弱,在众人面前怕说不好而被人讥笑。因此,我们要使学生了解,几乎所有的人,包括老师,都会对当众说话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感。名家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承认真实,并进行积极的疏导,加之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就可以逐渐有效地克服学生心理上的恐惧与自卑,树立自信意识,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话说好,扫除心理的障碍,调动其敢于说话的积极性。

二、丰富知识储备

卢克莱修说:“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学生怕说话、说不好话、说不清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没有从多方面说明问题的材料和能力,因而使说话单调平板、苍白无力、底气不足。事实证明,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出众的表达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扎实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内存。

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一般说来要靠两种途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学习,丰富词汇积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多记、多理解,增强记忆,培养语感。特别是,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增加词汇量,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二是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一些适宜的实践活动,这样会直接接触很多事物,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能够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材料和说话的机会。有些人谈天说地,滔滔不绝,内容丰富,其主要原因大多是见多识广,知识面宽。

只要我们真正抓住课堂教学和课堂的外延,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语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良好习惯

语感需要经过学生反复不断地实践感知才能产生和领悟。我们的责任就是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读书、感受、领悟,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境。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与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描绘的情景,这样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景,增加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增加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出语感情境,使学生隐性地调动多种感官,下意识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语感训练创造最佳条件。

2.引导想象。想象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表达的内涵,就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化成生动的图像资料或者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想上发散延伸,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培养情感,加深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什么?通过想象,学生更能够加深理解,升华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精神的伟大。

3.强化朗读。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们对语言文字敏锐感觉的表现。让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和节奏变化,是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平时要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学生。语文课上要多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要标准。充分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开展朗读、讲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互相找口误、多练习。课外多听播音员的播音,多模仿、细揣摩。

4.释义悟情。文章是由词句组成的,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一些词语比较生僻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释义。如《五彩地》中有“折射”一词,可以直接打开投影仪,让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大家马上理解这就叫“折射”。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生动,但学生领会有难度,不妨采用删换比较法。如:《我喜欢》中有这样一句:“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列在一起,好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句子改换成“那禾苗在一起好像毯子,让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然后让学生对比品读,交流感受,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出作者语言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