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郁闷的心情短语

郁闷的心情短语

郁闷的心情短语范文第1篇

还是一个多月前的时候,晓雅就开始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状态非常不好。到后来,晓雅坚持不了,就休病假了。休假之后,终日在家让晓雅情绪更不好了,每天无精打采,不爱说话,不爱出门,不爱见人。要说晓雅为什么会抑郁呢?其实是事出有因的。

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的她,去年落选了。虽然晓雅在心中自己劝自己: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但还是会有点郁闷。人的心情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一旦心情郁闷了,似乎就总是碰上让人郁闷的事儿。晓雅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似乎总有一些让人郁闷的事儿找上门来。就这样,郁闷来郁闷去,晓雅终于坚持不住了,开始休病假,结果被大家当成“抑郁症患者”。晓雅是真的患了抑郁症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区别一般抑郁状态、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的概念。这三个概念都说到人的抑郁情绪,但是,它们又有明显的不同。

一般抑郁状态

指的是人的一种短暂的消极情绪状态,如郁闷、忧伤、沮丧、缺少快乐、心情不佳等。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一般抑郁状态就是这样的人之常情,只不过这个“情”是一种消极情绪而已。与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明显的区别在于,一般抑郁状态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就是说,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或情境引发了抑郁情绪,随着时过境迁,抑郁情绪就会淡化和消失。

抑郁性神经症

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中轻度抑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阻滞或精神病性症状,没有妄想、幻觉和躁狂,工作、学习和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有自知力,有求治要求,也被称为“恶劣心境”。有时也会觉得活着没意思,却又害怕死亡。抑郁性神经症与生活事件、个性特征都有直接关系。

抑郁症

是指一种以情感持续性低落为基本特征的内源性精神病。其主要症状特点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言语行为的减少和伴随的躯体症状。也就是说,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阻滞,有自罪观念,有妄想和幻觉,自知力严重缺失,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有的患者有自杀倾向,且他们并不害怕死亡。还有的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

三种“抑郁”如何区分

性质不同 一般抑郁状态和抑郁性神经症,都有引发抑郁的生活事件,没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则不需要引发抑郁的生活事件,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郁闷的心情短语范文第2篇

从“痰瘀”辨证论治心律失常,并区分标本虚实及气血脏腑的病变;从气阴亏虚、心肾阳虚、肝郁气结、心脾阳虚、痰气阻肺致痰瘀阻滞分别论述,并举典型病例2例。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痰瘀 心悸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自觉心搏异常,忐忑不安,神情紧张,心跳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终止,症状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常伴胸闷咽堵,头晕乏力,心烦等症,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阵痛、气短,甚则汗出、肢冷,严重者出现晕厥或猝死,可有疾、数、缓、迟、促、结、代等异常脉象[1]。心电图可见频发、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房颤等。

致病因素

气血亏虚是心律失常发病的根本原因。《内经》中形象地记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袭,内侵于心;或七情损伤心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碍气机而发病;或病后虚损,气血阴阳不足等。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生心悸;标实为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血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心悸。病本在心,关乎五脏,其证候常因人而异,一般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辨证以虚实为纲。WWW.11665.Com

痰浊、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浊、瘀血既可相互转化,又可相互为病。痰浊既成,留而不去,阻滞气机,气之升降出入不畅则血流滞缓,留而成瘀;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运血无力则留而成瘀。《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金鉴》云:“(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惊悸之所以肇端也。”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景岳全书·痰饮》云:“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既成痰涎。”可见瘀血可以转化为痰浊,瘀有坚结之性,痰禀胶着之质,无论何者为先,终成痰瘀互结之势。

因虚致瘀生痰是心悸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原因,在 治疗 上要虚实兼顾,分清主次,灵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从痰瘀辨证时既要区分标本虚实、气血脏腑的病变,又要贯彻痰瘀并治的原则,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攻不伤正,补不滞邪,以收到痰化瘀祛,气血调畅,五脏安和,病则安缓之效。

气阴亏虚,痰瘀内阻 不少心律失常病情顽固,乃痰瘀阻滞之结果,其病机多兼见气阴两虚,心阴心气不足,心脉运行失调,心脉不通,心神失养而悸动不已。临床症见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头晕目眩,遇劳加剧,舌质暗红,舌苔中间薄腻,舌尖无苔或薄苔,脉细结代无力。治以豁痰化瘀,益气养阴。益气养阴之法从本而治,旨在提高脏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故与活血化瘀法有殊途同归之妙。

心肾阳虚,痰瘀内停 《素问·逆调论篇》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则聚津成痰,致痰浊壅塞,心脉闭阻。病位在心,病本在肾,元阳衰惫,心阳不振,命门火衰,温运推动无力,血行迟滞,气虚痰瘀,水实邪丛生为其主要病机。临床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动则加剧,畏寒肢冷,小便短少,肢体浮肿,面色青紫,舌胖质黯,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治以温阳化痰蠲饮,活血宣畅复脉。

肝郁气结,痰瘀阻心 肝主疏泄,性喜调达,一有怫郁,则变证丛生;心主血脉,以通为顺,心血之运行有赖肝气之疏泄功能协调。《证治汇补》云:“有郁悒之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心神不宁,脉必沉结或弦者是也。”《景岳全书》云:“惟情志之郁,则如弦紧,沉涩迟细短数之类皆能为之。”《圣济总录·肝脏门》云:“夫肝受邪,则令气血不通。”《薛氏医案》又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与心之间存在着母病及子的关系,肝失疏泄,气血逆乱,心气失和,心脉失畅,而生心病;或肝郁化火,灼津凝痰,痰火扰心,壅遏气血,心脉阻滞,脉道不通,心君为之不宁,母令子虚,则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临床症见:心悸胸闷,头晕昏蒙,抑郁寡欢,两胁肋痛,心烦急燥易怒,女子月经失调,经期乳房胀痛,口苦口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结代或数,患者的发病与情志状态相关,治以疏肝化痰,祛瘀安神。

心脾阳虚,痰瘀心脉 脾胃虚弱,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而致气血瘀滞,阻于心脉致心悸不安,心律失常;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不化,聚津成痰,结于胸宇,致心脉不畅,心动悸不已。临床症见:心悸气短,腹胀纳少,舌胖质黯,苔白,脉细数或结代。治以健脾化痰,通脉复律。

痰气阻肺,瘀阻心脉 心主血,肺主气,肺有助心行血之功。肺气郁滞,病久势深,津液不归正化而成痰浊水饮与血瘀,痰浊蕴肺,不能治理调节心血循行,血行不利,瘀阻心脉。症见心悸胸闷,胸脘痞满,气短喘促,痰多肢重,怕风易汗,唇、舌、甲床紫绀,舌苔薄腻或浊腻,脉滑细不调。治以化痰顺气,活血通脉。

典型病例

病例一:夏×,女,34岁,心悸阵作半年余。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曾用西药 治疗 好转后又多次发作,症见心悸乏力,劳累后加剧,胸闷不适,心烦懒言,神倦纳少,夜寐不安。二便可,舌质暗红,苔薄腻,脉细结。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率。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4083次/24小时。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亏虚,痰瘀内阻。治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处方: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0g,炙甘草9g,茯苓15g,半夏10g,菖蒲15g,栝楼15g,丹参15g,当归15g,红花6g。每日1剂,同时口服心律平150mg/次,3次/日。用药14剂后,临床症状减轻,复诊时心律平改为50mg/次,3次/日,续药14剂。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早546次/24小时。三诊,心悸明显减轻,加用生晒参10g/天,以加强补益之力。后此方服用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早搏控制在250次/24小时左右。

病例二:李××,男,56岁,反复胸闷心悸2月余。症见心悸不安,腰膝酸软,胸闷口干,畏寒,劳则加剧,纳差,夜寐不安,二便尚调,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结代。查体:神志清,两肺呼吸音清,心率61次/分,闻及早搏5~6次/分,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5870次/24小时,多发于凌晨1~8时,中医诊断:心悸,心肾阳虚,痰瘀内停。处方:生熟地各20g,淡附片10g,桂枝10g,干姜10g,炙麻黄10g,当归20g,党参15g,桃仁10g,红花6g,茯苓15g,白术15g,参三七9g,7剂后复诊:症情缓解,心悸减轻,胸闷不明显,心率65次/分,闻及早搏3次/分,继续上方加减,用药2个月后,心悸逐渐减轻,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房早、室早控制在300次/24小时左右。

结 语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西药治疗有较好疗效,但长期服用西药出现疗效减弱,或限于毒副作用而不能坚持服药者,也不在少数。运用中医 理论 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即可掌握心悸发生 发展 规律 ,认清病变深浅,悉知病情轻重,看透疾病转归,如心悸涉气、涉血病浅,伤阴者病深,阴伤及阳者病重,阳衰欲脱者病危。中医中药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根本变化而治,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终末事件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疗效。

郁闷的心情短语范文第3篇

失眠困扰着很多老年人,其中绝大多数与不良情绪有关,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性失眠。如果老人每天练习微笑,对于缓解心理性失眠非常有好处。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入睡以前,彻底放松自己的脸部,做出微笑状,并在保持微笑的同时,在心里不断暗示自己“现在彻底解放了”、“我的睡眠越来越好了”、“今天一天心情都不错”等等。总之语言一定要积极、乐观,然后闭上眼睛睡觉。心理性失眠的老人在睡眠中总会因为一些烦心事而影响睡眠质量,这时可以给自己一个暗示:“我也不知道我是在想问题还是在做梦”或者“我不知道我是醒着想问题,还是做梦”,就这样一直想,利用这种方法来诱导入睡。(冯倩)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一般来说,性格优柔寡断、依赖性强、不开朗、懦弱、多愁善感的老年人易患抑郁症。常见的早期信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慌气短 患者情绪紧张,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有呼吸不畅之感,周身疼痛、疲乏;自觉懒散无力,甚至连家务、日常生活也懒得应付。

2.头痛头昏 其性质为胀痛、钝痛、刺痛和跳痛,常能忍受。头昏以晨轻午重为特征。约一半抑郁症患者,早晨起床时感觉头沉发胀或头重脚轻,同时,还出现思维迟钝,动作减少,构思困难,记忆、理解、注意力均下降。

3.失眠多汗 约有半数抑郁症患者以失眠为早期信号。部分患者还有整天惶恐不安,坐立不宁,不知所措,早晨醒后忧愁苦闷。情绪激动或稍事活动便出汗,其特征是全身多汗。

4.眼花耳鸣 阅读时视物模糊,自觉两行字相互移位或颤动,眼科检查正常。在休息或睡前,或在一阵紧张或嘈杂之后,耳内出现各种声音。患者常因此焦虑不安,一筹莫展,自责自卑,久治不愈。

5.情绪悲观 如无信心、无活力、沮丧、忧愁、苦闷、意志消沉,有万念俱灰之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众多躯体不适,严重时有自杀念头,心想一了百了。

老年抑郁症可分为轻度情绪障碍、隐匿性抑郁和疑病性抑郁。一经确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抗忧郁药物4个月左右,症状可缓解,绝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周丽)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的表现

我们从小就知道,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当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他们喜欢打断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总是令人讨厌。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些爱打断他人谈话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没有在社会中找准自我的角色,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他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郁闷的心情短语范文第4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大疾患,紧随心肌梗塞之后,甚至排在癌症之前。(据2005年6月19日《北京晨报》)

2005年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公布:中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超过两千六百万,但只有10%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据2005年6月21日新华社)

近期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一项北京地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京有六十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抑郁症,患病率为23.66%;北京地区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不少于十万人。其中就诊率23.1%,未治率高达62.9%。(据2005年6月11日《齐鲁新闻网》)

据香港中文大学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香港成年人的抑郁症发病率为8.3%,过去一年全港有四十万人患上抑郁症,比率较二十年前上升四倍以上。(据2005年12月2日《中国社会报》)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平指出:“抑郁症可能影响每个人,它对人的工作绩效、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具有非常严重的损害,更有约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身亡。”(据2005年6月21日《新华报业网》)

【发言】

郁郁葱葱:抑郁症说到底是一种社会病,社会有病心理学家是医治不了的。

同学小张:我喜欢做完作业后在本子上画画,可他们让我学英语;我喜欢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可他们让我学英语;我喜欢和同学去踏青,可他们还是让我学英语。他们说只有学好英语,以后才能出国,才能有出息,我不想有出息,我只想要快乐……

笼中困兽:原来傻,现在懂事了,就抑郁了。

乐观主义者:如果有一天孩子们的理想不再是当官,当大款,当明星而是当个普通人,八成得抑郁症的就会减少了。

尼古拉丁:抑郁并不奇怪,谁也不能事事顺心,腰缠万贯的贪官污吏还整天担心东窗事发呢。问题是抑郁后怎么办,我们有无数家医院,有铺天盖地的药品广告,可哪一个能治疗抑郁呢?

唐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压力无处不在,要保持心理健康,首先要让自己内心先强大起来。抑郁是内心脆弱的表现,我们可以同情并保护这样的人,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社会。

老小孩:三岁学书法,五岁学钢琴,八岁知道进门洗三遍手,不吃小摊上的东西,不和陌生人说话……这是朋友为她尚未出生的孩子制订的教育计划,总觉得我们的孩子又回到了三岁磕头、五岁缠足的时代,他们能不抑郁吗?

老孔:坚决不抑郁,兵荒马乱的年月,抑郁的人肯定先死;太平盛世,抑郁的人什么也享受不着。

橡皮娃娃:抑郁是因为不敢争、不能争或争了也没人理你,所以我们只能在出气室里拿橡皮娃娃出气,向橡皮娃娃倾诉我们的闹心事儿。

大仙:以前连饭都吃不上,整天想的就是填饱肚子,没空抑郁,现在吃饭不成问题了,却那么多人得抑郁症,说明人类胃口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多。

老妖:抑郁症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这个问题。

传声筒:这话题令我陷入深度郁闷中……

周国会:这是一个叫人精神抑郁的时代。

精神病患者:现在精神有问题的人满街都是!抑郁症?太小儿科了。

贝贝:我家的小狗最近郁郁寡欢,我估计是它没有朋友,活动空间太小的缘故,人可能也是一样的。

九命星: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抑郁和暴躁齐头并进的时代。人的暴力倾向和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不需要理由了。

真舒服:因为我们活得太累了。

并非抑郁

顾 土

我从小到大见过好几位邻居和同学抑郁而病甚至抑郁而亡。

一位姓罗的大姐本来学习优秀、品行端正,但那个时代正赶上体力劳动吃香,有的同学批评她怕苦怕累,她一时想不开,以致心情抑郁,天天愁眉苦脸,见到谁都认为别人企图嘲弄她。

还有一位姓刘的女同学,本分老实,谨小慎微,忽然有一天老师说她喝敌敌畏自尽了,原来她的继父非说她偷了家里的一元钱不可,结果郁积了几天,最终没有想开。

我在农村插队,特别喜欢被派到县城去上各种运动的学习班,因为在那里可以不干活,可以记满分,还可以吃到白面和炖肉。在学习班里结识了一位邻村插队的知青,我们睡在一个大通铺上。他和我不一样,除了白面和炖肉,把什么都当真,上面说啥都信,每天忙于批判这批判那。“梁效”大批判组的人来讲课,他学过之后当即消化,连夜赶写批判稿,凌晨再调寄一首“蝶恋花”以记其盛。后来改革开放了,他的脑筋不知怎么就是转不过来,常常寄来诗词一表苦恼,心里总怀念从前那个没肉没面的年代是“亲似爹娘,胜似爹娘”。写着写着,他就变成抑郁的模样,只想不说,最后进了精神病医院,不知所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一位同学加邻居,是个很乖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一家机关工作,勤勤恳恳,可是老感觉领导不加重用,建议无人理睬,心生烦闷不得发泄,那个年代换个单位又很麻烦,由此抑愤成病,多年不见好转,最后跳楼了事。

什么叫抑郁呢,我说的这些往事故人就属于抑郁,他们心有怨愤却说不出来,一腔的情绪无法宣泄,最终郁结成疾,至多也就是自我了断。现在,尽管有相当多的人喊抑郁,发来的手机短信最多的是自称郁闷,但是,我总感觉他们不像是抑郁,也没有郁闷的症状,更不会因而生病:

一个大学生烦恼了,心理出现了问题,豢养一只小猫当作发泄的对象,每次尽情地虐待,心情坏到顶点,干脆就将那小东西虐杀,据说心理因此足以达到了平衡。

一个青年,虽然贫困,虽然没有同学拿他太当一回事,虽然没拿他太当一回事的同学也很贫困也不容易,但他依然可以手刃同窗同屋一泄短暂的不平,然后游荡在外,在自然风光里获得暂时的舒畅和解脱。

一帮中学生,不是成绩比较差,就是学习负担比较重,家长不是暴虐就是离异或是溺爱,怎么办?他们兴许日夜泡在网吧里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尽兴排遣,兴许天天在聊天室在帖子上不留痕迹地胡说八道乱骂一气,兴许24小时厮混在游戏中用假想的对象倾泄所有莫名其妙的情绪,实在不行,还有明星、超女、球赛可供当场释放,在疯狂的追逐中挤掉那点剩余的烦恼,升腾起昂扬的激情。

许多白领,也有许多蓝领,可能是薪水低可能是工作累可能是路途远可能是与上司关系不够好可能是和同事不怎么对付也可能是对过坐着的那个家伙不大酷,还没来得及抑郁还没到郁闷的时候,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认识的年轻人,多数在三年内都换过三到四个工作的地方,轻而易举,不假思索,走马灯一般,理由却让你无论如何不敢苟同。

还有那些成年或者一把年纪的人,过去也许曾经抑郁,但今天他们能够在一掷千金,能够把大把赃款转移出境,能够雇凶根除元配杀掉对手,不费吹灰之力就剪除感情抑郁、消费抑郁、权力抑郁于萌芽之中。

依照愚见,抑郁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抑郁的根由在于精神的失缺,只有理想或者空想幻想的追求中才会产生抑郁,并且,抑郁在时间上必须是一种长期,在空间上肯定是一种无奈。因为无法无天,因为物欲层面的失落,因为短暂的不平衡,因为先天压根儿就有毛病,而且四处都可以找到排泄渠道,那就并非真正的抑郁!

精神病时代的人们

莫琼

据资料表明,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人数已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3.2‰到7.3‰上升至目前的15.56‰,专家认为,人类已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步入精神疾病时代。提到精神病,我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衣冠不整、目光呆滞、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咧嘴瞪眼、抠鼻吮指等等形象。以上所列是功能性精神病,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生存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由此而引起的一些社会心理矛盾增多,成为诱发精神疾病的应激因素。

紧张、忙碌、疲惫、憔悴、无聊、空虚、孤独甚至无望,袭击着脆弱的人群,失恋、失业、失眠如影随形,人们觉得自己的神经已经被伸展,像绷到了极限的猴皮筋。从早忙到晚,嘴里吐出一个累字。

浮躁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绪。金钱的作用被每个人认定并实践,站在十字路口观瞧,很有一副熙熙攘攘的样子。随着观念的变化,更多的东西变为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商品,知识、经历、语言,还有器官、权力、爱情和个别人的良心。因为有金钱镀光,罪犯成为企业家,千万富翁的应婚者铺天盖地;因为有金钱诱惑,小小的科长创下了一亿五千万的贪污之最,美丽的少女投进糟老头子的怀抱。

而虚伪、虚妄、虚假、虚无则像孽生的细菌侵蚀着意志薄弱的人群,让人想起关于人是半神半兽的传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上帝。尼采说过:上帝死了。阳光明媚,人潮汹涌,大街上到处流溢着音乐和美食的气息。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总是那么势利,给领导送礼,拍上级马屁,跟朋友喝酒,与商人碰杯,拐弯抹角结识有用之士,死皮赖脸跟定大款权贵。眼睛里找不到忠实的诉说者,低垂的帷幕挡住了内心的真实。承诺没有手纸有价值,谎话却比真理更可信。商人的奸诈已不用在商场,生活中无处不有陷阱和圈套。作家周国平坐在一群妙语如珠的朋友中赞赏或得意地大笑时,心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这不是我!是的,演员尚有卸妆的时候,我们却生生死死离不开舞台。

同样,在思想上,人们更是趋于苍白和贫血。自古以来,哲人一直叮咛:认识你自己。可面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认识自己已成了徒劳之举,甚至无暇顾及了。每天都要在生活的缝隙里忙碌、奔波,哪里还有思想的空间。思想又想不出别墅、汽车和漂亮的女人,又那么劳心,何必自苦若此,不如过把瘾就死。就是真有那些腾出时间来,把喧嚣的市声关在窗外思想的,往往是在接受先哲的观念时遗漏了许多信息,理解时又潜入了许多信息,在运用过程中更是悄悄质变,对于认识丰富复杂的现实来说,也不能成为一张人性的质检证书。思想的萎缩造成信仰的丧失,所以就是有人说自己是孙悟空如来佛人们也深信不疑趋之若鹜。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模子的自己,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变得如此类似。而有的人不能忍受这种雷同,于是扮酷和另类,越走极端便以为越有个性,殊不知正暴露了自己内心的苍白和残缺。

在四季恒温的房间里得了空调病,在数十个频道的电视前得了电视病,人们觉得孤独无助、心力交瘁。电视节目太煽情,女主持人哇地大叫,嘴巴张大要看牙医,男主持人上蹿下跳不时发出哇的一声。还有好多礼品等你拿,于是热情地拨打长长的电话。歌里唱了常回家看看,就想起了白发老爹娘,赶快回家去吃顿老人的款待饭,只是忘了刷刷盘子洗洗碗。电视剧里一个疯丫头吱哇乱叫,于是也跟着嘻笑怒骂。原来人们的感情也有了摇控器,随意让人牵了走。

其实,人们很向往这样的日子:不必为讨好上级谨小慎微,不必为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不必为减肥而绞尽脑汁,不必为生存而东颠西跑。只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坦诚、浪漫和宁静都如此紧俏,而沉重的压力使每个人都过得紧张而索然无味。泛泛地说,每个人,包括作者自己都有那么一点儿,或多或少的精神病。听说新世纪心理医生将会成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他们能缓解别人的精神压力,营造平和的生存氛围,可,谁又能抚慰他们的精神呢?

抑郁症考

老 乔

抑郁症是哪种疾病呢?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在国外,一般把神经衰弱也归入抑郁症范畴,而国内,对抑郁症的定义基本还处于望文生义阶段,特指那些极端的情绪低落症,尤其是有自杀倾向的那种。这还只是国内外理论界对抑郁症的小小分歧,老百姓对各种时髦病的看法则更有创意。譬如前些年,北京澡堂子里泡澡的大叔们是这样评价艾滋病的:这玩意儿不一般,那是人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时髦病,你想得还得不着呢。遇见这样的主儿,咱除了佩服他的阶级觉悟,实在办法不多。抑郁症在国内的遭遇,大抵和艾滋病有一拼。

有新东方罗胖子的惨痛经历为证:“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是个痛苦的胖子,因为胖,我甚至不得不隐藏我性格里比较敏感忧郁的一面,因为胖子通常被大众潜意识里不由分说地认为应该嘻嘻哈哈,应该性情开朗。他们对一个胖子的性格能够容忍的上限是严肃,再出格一点就不行了,比如忧郁。你是个胖子,你凭什么忧郁呢?你还想怎么样?你已经是个胖子了。”这说明,在国内很多人眼里,得抑郁症是需要资格认证的。如果“不恰当”的人得了抑郁症,非但得不到同情,反而要加倍歧视之。

这也难怪,抑郁症虽然古已有之,但得之且盛名一时者却多为名士名媛,搞得一般人都不好意思得它。据老乔考证,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得抑郁症者为以色列王――所罗门同志。这位同志当时在以色列的地位大抵就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吧,那叫一个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女人多得自己都搞不清谁是谁,人间所能想像的荣华富贵他都占尽了,一般人看来,你还能有什么不乐意的呢。可就是这么个同志,不知道哪根筋抽抽了,突然就闷闷不乐起来,还写了不少东西,说是:虚空的虚空,凡事皆为虚空。把人生意义整个就给否定完了,这也罢了,还留下一批宝藏,搞的后人们挖空心思怎么也找不着,估计也非得抑郁症不可。另一位,大家就更加耳熟能详了,我们倾国倾城的林黛玉小姐,这位小姐也是生在富贵人家,才貌双全,生活安逸,可惜寄人篱下,似乎总有消不完的闲愁,化不开的郁闷,这样的小姐如果不是抑郁致死,人民群众都不答应。最后一位,自然就是逝去的天皇巨星张国荣先生了,有时候,我们简直不能想像,像这样一位堪称天香国色的男子,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如果不是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而惊鸿一跃,怎样的死才配得上他呢?

郁闷的心情短语范文第5篇

小儿癔病一名,考诸古籍未见记载,但临床并非少见。如精神刺激、暴怒、悲伤、委屈、惊恐等情绪过度波动,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据临床表现,本病当属中医学“郁证”、“脏躁”、“厥证”范畴,多见于学龄儿童,且女孩多于男孩。本病鉴别诊断并不很难,只要体检无相应的阳性体征,脑部无器质性病变,且无癫痫的抽搐大发作、不自伤身体、咬破舌头、口吐涎沫等,即可确诊。

1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症情多变,但归纳起来不越两端:一为“心病及身”,一为“身病及心”。所谓“心病及身”者,即精神先病,然后影响躯体。由于本病是因情绪过度波动,肝郁气滞,气机失调所致,如情志郁怒,肝失调达,以致气机逆乱;或痰随气升,上蒙清窍;或肝风挟痰,流窜经络,均能导致跌仆倒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或痉挛,或手如鸡爪,或肢体瘫痪(伪瘫),或乱说乱唱等,此“心病及身也 ”。本证若迁延不解,日久伤阴耗血,亦可演变成“身病及心”,出现虚实挟杂证候,治疗极为棘手。所谓“身病及心”者,即始则体病,继而导致情志失调。此多缘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久病大病之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低下,气机升降失调,情志抑郁,气血阻滞所致。若营血亏损,不能养心,心神不宁,即可导致意识朦胧、哭笑无常、精神恍惚、不能自主,甚或乱跑、毁物、打人等。若失治,日久暗耗阴血,则又可转化为“心病及身”,形成恶性循环。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病有虚证、实证两个方面。其实证多因于心肝气郁,或肝胆郁热,或肝风挟痰;而虚证则因于营阴亏损。因此,在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辨证施治,方能矢可中的。

2 辨治

2.1 实证

2.1.1 心肝气郁

证见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善疑多虑,久坐不动,或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少,苔白,脉细弦。治以理气解郁法,方用自拟解郁汤(柴胡、香附、丹参、白芍、郁金、合欢花、枳壳、佛手);另针刺内关、肝俞、心俞,用平补平泻法治之。

2.1.2 肝胆郁热

证见心烦,失眠,心悸,肉,恐惧,呕恶,脉弦数,若情志不舒,当即嚎啕大哭,面白或青紫,或就地打滚,或说唱平日不满之事。治用清胆平肝安神法,方选温胆汤加生牡蛎、珍珠母等,并针刺内关、心俞、督俞。

2.1.3 肝风挟痰

证见突然昏仆,意识不清,喉有痰声,四肢抽搐,或肢体瘫痪(伪瘫),脉弦滑等。治拟涤痰开窍、平肝熄风法,方用涤痰汤加减(姜半夏、陈胆星、石菖蒲、枳实、竹茹、炙地龙、生铁落),并针刺内关、心俞、督俞,或选用环跳、阳陵泉、百会、人中等。

2.2 虚证

证见心烦,心悸,失眠多梦,神志恍惚,哭笑无常,口干,舌红,脉细数;甚者发病后出现惊恐,乱跑,毁物,打人,或短暂神识昏朦,反应淡漠,肌肉松弛等。此乃心阴亏损。治以宁心安神、滋阴润燥。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炙甘草、淮小麦、大枣、生地黄、麦冬、丹参、石菖蒲、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另可选用龙齿、磁石等;并针刺内关、心俞、督俞、人中等穴。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5岁,2006年5月3日就诊。其母代诉:1月前孩子忽然不乐、昏睡、3 d不欲食,疑为感冒,曾服治感冒药物无效,后来听孩子在睡梦中呼喊爸爸,方知是思亲而生疾(其父因患肝癌于2个月前病故),于是给以劝慰开导,病有小瘥。20 d前的一个午夜,突然邻居失火,孩子在熟睡中被救火者的喊叫声惊醒,霎时惊恐万状,惨叫不已,顷刻倒地,嚎啕大哭,就地打滚,继而四肢抽搐,急送医院救治,经用镇静安眠药后,抽搐乃止。自此以后,仍不思食,心烦恐惧,时乱说唱,睡卧不安,梦中常常惊叫,甚则下床乱跑。曾专程赴某精神病院诊治,经CT、脑电图、心电图等检查,排除精神分裂症,诊断为“小儿癔病”,但用药1周后,病无转机。诊其山根青,指纹青紫,眼睑动,频频欲吐,时叫口苦,舌尖红,苔微黄而厚,脉弦数。予细思之,此当是惊恐伤肝,肝郁化火的小儿癔病无疑。于是拟用清胆平肝安神法,方用温胆汤加生牡蛎、珍珠母等,另加针刺内关、心俞、督俞治之。4 d后诸症减轻,开始说话,故予原方略加进退,续投3剂,并告其母,此乃情志疾病,始为思郁,继为惊郁,专用药物治疗有失偏颇,须辅之语言劝慰、思维引导,方能事半功倍。7 d后癔病尽除,唯体弱神疲,饮食少进,以钱氏七味白术散加味而收功。

按:本例患儿始为忧思郁虑伤脾,而“脾藏意,主困”,故症见昏睡不欲食。复因惊恐伤肝,惊动肝志,而生抽搐;肝郁化火,火炎于上,上凌心神,寤不安寐,心烦心悸,睡中惊叫;又胆为清静之府,喜静谧而恶烦扰,喜柔润而恶壅郁,而今肝郁化火,势必伤及少阳和气,胆虚则怯,怯则多疑。综观本案,症情多变,有虚有实,虚实挟杂,但归结一点,总由情志刺激,心病及身而已。

相关期刊更多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市教育局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东北农业大学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