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学历人才培养

高学历人才培养

高学历人才培养

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兵团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47-02

高校肩负着培养历史学人才的责任,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是历史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作为一所兵团院校的历史学专业,石河子大学自创建以来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为兵团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中学历史师资的饱和,使得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们通过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摸底调研和深入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兵团,发扬兵团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种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能够有效结合历史学科的优势,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史学人才,为兵团历史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对兵团其他兄弟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1]。

一、我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通常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多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作为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也不例外,主要为兵团中小学提供师资人才。目标范围较窄以及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会造成就业的困难,进而形成报考生源不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另外,培养模式的单一也会造成培养水平的降低,教师更多地从师范教育的角度入手,从而忽略了历史学专业技能的深入培养,使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降低,就业时就会处于劣势地位。

2.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目前我校历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在多年延续的基础上,逐年修订形成的,主要包含通史类课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法等课程,还有少量的专业选修课。总的来讲,对于历史学所需要的知识覆盖面还有所欠缺,整个课程体系还没能覆盖到社会上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课程体系的更新有时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滞后,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3.实践教学环节偏弱。不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小学教师,还是社会所需求的史学人才,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尤为重要。而我校地处偏远地区,社会资源较少,学生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随之减少,造成实习时间偏少、实践水平偏低的问题,这些都对日后学生的就业发展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二、我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做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这既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根据专业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历史学学科专业实际发展和就业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更新[2]。

1.培养目标方面。对于那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能够获取到适合社会需要的知识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有所应对。因此,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实行多层次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多方向的人次培养体系,最终形成人才分流机制。设置几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教师、学术人才、应用人才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学生适应社会的目标。

2.设置方面。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通常以理论课为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及使用历史学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设置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历史知识,也可以学习到相关的考古学、法律、文物等知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可以结合历史学的特点开设一些理工科相关的课程,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精神,乐观积极向上,并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3.交叉与融合。人才培养需要改进过去以培养教师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更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现行的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院式的历史教学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正规的、系统的历史学专业训练,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培养出具有扎实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人才,但学生的主观能动力、灵活思维力、实践动手力、社会适应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打破这种限制。俗语说“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其实意思就是说历史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利用历史学科的优点,来实现史学知识和方法与其他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4.教学方面。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外实践也非常重要。通过丰富的实践环节将课堂上所学的各类知识综合应用,这样既能巩固课堂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通过从课堂到社会再回到课堂的过程,可以达到对历史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双重效果。因此,可将历史学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尤其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设为必修实践,将技能延伸实践设为选做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2,3]。同时,由学校与当地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场所,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5],为学生提供单位实践的机会,既可以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就业去向。

三、小结

1.我校历史学的办学特点。不同的学校在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学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作为兵团高校,首要任务是为屯垦戍边服务,为兵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因此,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尤其是兵团历史和兵团精神的传承。虽然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与其他高校差别不大,但在选修课环节可以进行区域性的实践和改革,考虑所在地区的现实情况和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突出兵团特色,但不可急于求成,提出盲目自大的口号和目标。

2.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但这也是最困难的[6]。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这都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和整合,引导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把培养重心放在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目标上来。

3.历史学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要想使历史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达到就业率高、对岗位适应能力强的目标,就必须得有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不同区域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更应该以“立足地方、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时,应按照适应性、前瞻性和特色性原则,要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为基础,突出特色,只有这样,培养的历史学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历史学专业也才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文华.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53-55.

[2]晁根池.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刍议――以新乡学院历史系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31-232.

[3]杜志明.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14,(05):60-62.

[4]叶成勇.田野史学视野下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76-180.

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成人高等教育;行为特点

一、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农业向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变的生力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建设一支专业知识丰富、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综合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既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农业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及各地各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为我国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指出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对推动我国农村入力资源开发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要根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

(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民的优秀代表,具有明显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传授专业知识方面发挥骨干作用。农村实用人才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农民群众,通过带动激发农民学习、运用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可以“以点带面”,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农村实用人才通过技术示范、产业引领、创新创业、就业带动,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用人才的光荣使命就是带领农民致富,引导大家矢志农业,奉献农村,勇于实践,引领农民在致富发展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实现个人价值;三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带动作用。农村实用人才来自于农村,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正确运用自身的威望和影响力,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相对普通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学习动机、知识背景、心理特征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在求学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因此,正确地把握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特点,是进行正确教学管理的前提,也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为此课题组开展了调研分析活动,对青岛农业大学近四年开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和行为特点分析,为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队伍的结构特征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2009年学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培养以来,共有323名学生参加学习。人数总体分布情况:2009级66人,男生43人,女生23人;2010级82人,男生63人,女生19人;2011级107人,男生78人,女生29人;2012级68人,男生35人,女生33人。其中男生占67.8%,女生占32.2%。年龄段分布情况:21-25岁40人,26-30岁43人,31-35岁82人,36-40岁77人,41-49岁78人,小于20岁和大于50岁的人数为3人。30岁以下占26.01%,31-40岁占49.23%,40岁以上占24.76%。专业分布情况:畜牧兽医专业178人,占55.11%;作物生产技术87人,占26.93%;会计学51人,占15.79%;动物科学和园林技术7人,占2.17%。教育背景情况:高起专303人,占93.81%,专升本20人,占6.19%。政治面貌情况:中共党员123人,占38.08%,共青团员43人,占13.31%,群众157人,占48.61%。

(二)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队伍呈现以下结构特征

1、生产型、技能带动型人才较多,其他类型人才较少。从所学专业领域来看,农村实用人才专业主要集中于畜牧兽医、作物生产等生产领域,经营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型人才比例较小。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人才占到82.04%,从事会计专业的人才占到15.79%,其他专业占2.17%。通过交谈了解到,农村实用人才中复合型人才较多,有些既是生产型人才,又是经营型人才,有些既是种植养殖能手,又是技能带动型人才。大量复合型人才的出现,说明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经营和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2、中青年人才多,男女比例趋于合理。从学生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占总数的75.24%,40岁以上的人才占24.76%,年龄最大的52岁,平均年龄35岁。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中青年是主力骨干,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期。从农村实用人才男女比例来看,比例趋于合理,男生占67.8%,女生占32.2%,接近2:1,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女性实用人才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女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3、文化程度差异较大,高学历的较少。从教育背景状况看,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学历普遍较低。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6.19%,高中学历的占到93.81%。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实用人才的学历层次偏低,具有高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在城市就业,而选择到农村扎根就业、创业的人数不多,一方面是城市里的就业难,一方面是农村缺乏科技人才,这就形成了城乡极不平衡的人才比例。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因此需要通过提供更高的学历教育、更系统的专业培训等措施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创新、学习的能力。

4、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员示范带动较好。从工作岗位统计来看,农村实用人才的来源渠道多样,有的是基层企业骨干,有的是基层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有的来自从村一线的科技带头人、合作社组织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的不断涌现,得益于党和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形式多样的“三支一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科技培训活动,培养和补充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优化了农村实用人才素质结构。从政治面貌来看,实用人才中党员比例较高,人数占到了38.08%,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较强,能够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

三、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行为特点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学习行为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思想多元化,行为社会化、自由化

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实用人才学生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社会人群,大部分在工作岗位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要比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复杂、成熟。他们往往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认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形态,由于在农村时过着比较自由的生活,在短时期内对学校管理理念很难产生认同,不习惯在学校的束缚,对各项规定在执行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行为社会化,自由不服从管理,不能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而学校对学生的制约力也较弱,因此如何根据其行为特点制定管理制度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目的鲜明化,两级分化现象存在

对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学生,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深刻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所有选择再次走向学习之路,带着求知的渴望,他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绝大多数人希望凭借学习的机会实现人生的转折,想通过在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他们的行为恪尽职守,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上往往善于思考、好提问、喜欢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和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行为表现出课堂活跃,勤奋积极,善问好学,勇于进取的特性。同时还有少数人不重视自己素质的提高,对于未来的追求和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没有清楚的认识,在在学习和工作中则抱着得“无所谓”的心态,平日的行为规范上表现得自由散漫,差强人意,在生活中表现出不紧不慢的行为特征,这一部分人的表现及行为特点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三)需求多元化,文化理论学习差异大

在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中,年龄大多在20岁到50岁之间,对象来源复杂。既有工作多年、具有职称的中年人,也有刚毕业的青少年,他们之间不仅存在着极其悬殊的年龄差异,并且其知识结构、文化程度也不一,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能力差异悬殊,注定了他们在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学习需求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情况下,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消极被动,参加集体.f生学习活动的热情会降低,自由度较大,遇到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不关心的课程时就会出现旷课、不认真听讲等现象,学习较为消极被动,而且很容易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加大教学管理教育的困难。

(四)角色复杂化,工学矛盾突出

在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学生中,有不少人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重新踏入校园接受教育,他们渴求新知,积极进取,由此产生的潜意识的心理动力,调动他们自强不息的竞争意识。但是这部分学生,他们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农村科技带头人,同时还是家庭的支柱,他们在学习期间,要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还要兼顾家庭、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也让他们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这种来自心理上的压力,使得不少人产生强烈的焦虑心理,因此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在求学的道路上失去原动力,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浮躁,焦虑。

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学;公共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4-03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改变。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通才”培养演变为“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等多元化培养,直至今天,“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言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他们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深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是从学科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文化等领域的一种人才类型。

尽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全方位地在中国高校中得到实践,但是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在这方面的努力还相对滞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人才需求中,历史学的本科教育日益显露出自身的疲弱。如何让历史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让历史学毕业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实践变得越来越急迫。本文主要尝试从突显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一、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应为“知识应用型人才”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目标,可以将之区分为三个层次,即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从历史学的专业性质出发,历史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知识应用型人才是指理论知识比较深厚、技术技能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人才”。然而,在很长时间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一直被我们忽视。

“历史学是科学。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两个: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这表明历史学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内容进行认定,做到尊重历史事实;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真实”,还知识以尊严。以此为出发点,历史学教学的目标是教授学生历史事实和研究历史事实的手段。这一目标导致历史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病日益凸显。一方面,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存在思维惰性;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有些学生尽管有实践的热情,但是限于专业而缺乏目标和指向。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由于历史学侧重于精神生产实践,这使得我们长期忽视了历史学的应用倾向。所以旧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忽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着力打造具有理性思维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忽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局面随着历史学的内部革新而逐渐发生改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史学界遭遇了一场空前危机:一方面是历史学的招生人数迅速萎缩,公众对历史学的兴趣锐减;另一方面是史学人才培养相对过剩,许多史学博士完成学业之后,无法在大学里找到合适的教职,被迫改行,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6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历史系教授罗伯特・凯利与韦斯利・约翰逊提出了“公共史学”。“公共史学指的是历史学家的就业(方式)和在学术体制外――如在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其他私有领域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按照“公共史学”的提法,“历史学家必须将自己的史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与公众相关的事务中去,大学历史系必须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掌握历史知识、能够为公众事务提供具体和现实帮助的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公共史学”实际上就是尝试着扭转以往历史学过多地强调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局面,转而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公共史学”的号召下,如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一批借用相关学科方法和手段进行历史研究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这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革新,而且在研究对象上也发生了改变,更加关注与现实、“活着的人”发生联系。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求研究者具备做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而这些要求无疑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个“L”的方针是紧密相连的。要因应“公共史学”这一历史学的发展潮流,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更多地关注于知识与技能、技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可以说,“公共史学”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对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公共史学”的提出,不仅强调对文献的解读,而且还要求学生到社会中去寻找新的材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将“公共史学”提倡的新兴学科引入到大学历史学教育之中,无疑会营造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视野。正是以此为基础,我们才会认为历史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应用型人才”。在强调尊重历史科学性的基础上,除了注重传授知识的重要性,还要强调知识与社会的互动,突显历史学的应用倾向。

二、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人才需要有一套符合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法和运行方式,即人才培养规格。简言之,就是指具体的实施内容和形式。就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

1.知识――优化的重点

大学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必须要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调整课程结构体系。但需要明了的是,“公共史学”所倡导的历史学并不是否定传统史学,而是在传统史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在课程结构体系调整方面,要本着继承和更新的原则,加强历史学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现有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除了传统课程,还添设了历史人类学导论、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课程,积极介绍“公共史学”的相关内容,着力与国际前沿接轨。在课程内容上设置实践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社会实践,努力做到“课程+社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2.能力――优化的难点

以往的历史学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而言,“知识应用型人才”更为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也置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与之相对应,课程结构体系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直接加以体现,另一方面则隐含在各门课程和系列教学活动之中。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在每门课程中体现和承担能力培养的教育性和针对性;并且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以培养专门的能力。

国内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虽然处于摸索阶段,但已经初见成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科研训练,主要是以论文写作为主;第二,师范类的教育实习与见习;第三,专业考察,主要是参观各地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第四,将新兴学科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提倡“走向民间、走向田野”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厦门大学为例,采取实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定期的田野实习。在选择的田野点进行两周的校外实行。温州大学等学校则开展以“口述史学”为内容的实地调查。

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在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基础上,也开展了“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研。

立足于黑龙江省的现有历史资源和民族资源,在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目标下,选取几个亟待解决的专题与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如在民族学调查方面,拉林满族调查、双城满族调查、齐齐哈尔水师营汉军八旗调查、“站上人”调查等;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近代城市发展调查、东北抗联老战士口述史、抗美援朝志愿军口述史、黑龙江大学早期建设者口述史、关东军要塞调查等。

3.素质――优化的创新点

在素质培养方面,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创新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要素,是时代对人才质量最主要的内涵要求”。

创新精神体现在对提出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坚信和践行上。这是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目标坚定不移。

创新能力体现在开拓学习思维和课程设计中。教师将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习得智慧的过程,以此完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将知识传承转化为智慧纳新的过程。就黑龙江大学而言,具体做法有三个: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基础上,明晰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二是通过引入“公共史学”,探索“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寻找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职场竞争力。三是密切联系社会现实,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助力,彰显历史学在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

三、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在“知识应用型人才”的正确定位下,明确优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格,才能构建出合理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打造“知识应用型人才”必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是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就是在保留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增加适应性和发展性课程。基础课程设置仍然以历史学知识体系为主线,覆盖历史学的学科内容,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是为学生打下厚基础的根本,不容忽视和动摇。

适应性和发展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应该以专业细化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性课程为主,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法,将学生带人最新的历史学领域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2.优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尝试,是将书本的静态知识内容转化为活态的智慧财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知识的能力和“获”知识的能力的最好方法。历史学专业并不是应用型学科,这使得历史学专业在先天条件上就缺乏实践教学的发展空间,实习基地也多以博物馆、档案馆为主,开展的实践教学也多以参观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实践教学的被动参与者,缺乏积极性。面对这种现状,优化历史学的实践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以“公共史学”下的新兴学科为契机,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课时和设备;其次,鼓励教师以课题带学生的实践教学,做到“真题真做”;再次,指定调研路线,以专题研究为基础,展开实地田野考察走访、人物访谈、口述整理、影像资料编辑等专项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最后,分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生到熟,层层递进,逐年提高。

优化实践教学,就是强调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增加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的实用性,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历史学专业服务地方的意识,从文化助力的角度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优化教师团队

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2]王红信.就业导向与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导刊,2010,(7).

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

1重庆市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概况

重庆市举办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已有18年历史,2000年,为提高人才培养层次,重庆市一所卫生类中职学校开始与市内本科院校举办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但后两年教育主体在中职学校。后来陆续出现与市内卫生类高职学校联合举办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后两年仍在中职学校。2014年,市内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规范为后两年在高职学校学习。截止到2017年,重庆市内开展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的高职学校2所,均为市级示范高职学校;中职学校4所,其中国家示范校1所,市级示范校1所,2017年招生规模680人。

2重庆市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招生规模逐年减小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卫生类高职学校生源规模较大,素质较好。相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3+2”中职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处于弱势,目前市内高职学校均有计划地逐年减小护理专业“3+2”招生规模。

2.2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按照国家护士条例的要求,目前护理专业“3+2”分段学生在第三学年可以参加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且部分“3+2”分段学生因家庭或就业原因,往往不参加后两年学习,故目前重庆市中职学校前三年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护理知识、技能和一定职业素养的技能型护理技术人才,调研中某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护士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执业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备人文关怀、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可见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雷同,且中高职院校相互独立,缺乏协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动力,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3课程设置重复较多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3+2”分段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技能课程标准,缺乏相应的中高职衔接教材。重庆市中高职院校因各自独立办学和利益考量的因素以及中职学生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原因,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重复多,如调研中重庆某高职学校后两年开设基础护理实践技能、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等课程与中职阶段课程基本相同,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下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2.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重庆市举办护理专业“3+2”分段的高职院校均为市级示范高职学校,师资条件相对中职学校较好,理论课教师基本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实训指导教师基本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相对高职学校,因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差异性较大,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7.14%,专科学历的教师占12.86%,没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3重庆市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建议

3.1“3+2”分段人才培养规模与经济社会相适应

目前重庆市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对护理人才的用人需求无论编内还是编外基本为专科及以上学历,部分乡镇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有编外聘用中职学生的需求,由此可见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提升学历层次,实现就业是学生就读“3+2”的主要原因。目前重庆市举办护理专业的中职学校有26所,每年招生规模为九千余人,但其中“3+2”护理专业学生仅有七百余人,比例不足10%。党的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应适度扩大护理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规模,以适应“健康中国”和人民群众发展的需求。

3.2构建一体化的“3+2”分段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在于一体化设计,衔接的逻辑起点是中高职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依据职业标准和资格框架,而在资格框架层面要进行分级[1]。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根据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的,护理专业“3+2”中职段学生应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具备较扎实的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能[2]。而高职学校应着重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能胜任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3]。

3.3建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建立由中高职院校及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统筹护理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组织开发中高职衔接的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为系统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教学规范[4],避免课程设置重复。中高职院校及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技能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将企业文化、生产工艺、生产操作等引入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中高职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衔接[5]。同时,杨琼等[6]认为,在进行护理实训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中高职学校教育层次不同,技能实训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3.4提升师资队伍职业能力

一是制订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护理专业教师职业标准,建立教师发展的制度体系;二是通过在职学习等形式,提高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三是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如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信息化教学培训、护理专业技能培训、护理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等;四是大力推进专业技能课教师的行业实践,鼓励教师考评临床或护理类专业技术职务,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扩大“双师”教师的比例;五是建立中高职师资交流平台[7],使中高职教师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

相关期刊更多

高原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辽宁高职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教育厅

镇江高专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