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肺栓塞护理要点

肺栓塞护理要点

肺栓塞护理要点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特征;综合护理干预;并发症

急性肺血栓栓塞是一种因右心室或者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于机体肺动脉或者其他分支所导致的疾病,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呼吸功能障碍和肺循环障碍[1]。急性肺血栓栓塞在肺栓塞疾病中比较常见, 且缺乏典型临床特征, 很容易出现漏诊而误诊现象[2]。本研究对10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 评估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入本组研究的10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 其经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片检查均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其中男55例, 女53例, 年龄57~86岁, 平均年龄(70.07±9.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4例, 初中至高中32例, 专科及以上32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意识障碍者, 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4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实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急性肺血栓栓塞往往发病急骤, 且病情危重, 因而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悲观等情绪, 因而护理人员要注意收集患者资料, 给予其准确护理评估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通过为患者介绍急性肺血栓栓塞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及预后, 还可为其列举成功病例, 消除其恐惧心理,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急性期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嘱咐呼吸困难较为严重的患者卧床静息, 并根据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氧分压等选用相应吸氧方式, 必要时可采用呼吸机以辅助患者呼吸。③抗凝溶栓护理。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 护理人员要注意其口腔黏膜、牙龈等, 观察其是否发生出血现象, 同时注意其皮肤是否出现瘀斑, 是否出现黑便、呕血、血肿等现象, 一旦出现则立即给予其对症处理。④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将其患肢抬高, 不要在患处按揉或者热敷。特别是患者溶栓后想下床活动, 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健康宣教, 让患者明白至少要卧床15 d以上, 避免再次栓塞。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静脉系统瘀血、休克等;为两组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评估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等的满意度情况, 总分47分, ≥41分为特别满意, 35~40分为满意, ≤34分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 对照组为22.2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特别满意51例, 满意2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8.15%;对照组患者特别满意17例, 满意21例, 不满意16例, 护理满意度为7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大多有以下临床特点:①术后1周内, 患者在排便或者下床活动等因素下发病[3];②急性肺血栓栓塞起病急, 患者会突然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 严重时会发生心跳骤停、休克等, 死亡率较高;③患者病情发作后, 短期内很可能会再次出现栓塞, 经及时治疗可治愈或者好转[4]。肺栓塞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 因而容易误诊或者漏诊, 因此医务人员要注意其诊断, 患者一经确诊要立即采取有效治疗, 并进行合理护理干预, 以减少并发症, 改善其预后[5]。

综上所述, 急性肺血栓栓塞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突出效果, 可将其作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的首选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跃.肺栓塞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2014, 7(4):102.

[2] 陈之力.伐地那非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家兔的治疗效果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5):10.

[3] 王西洁.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临床医学, 2013, 33(5):114-115.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第2篇

[摘要]发生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熟悉孕产妇肺栓塞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孕期积极预防,严密监护,产后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术中、术后抬高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发现早期症状和体征后及时抢救治疗,防止猝死的发生,以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肺栓塞;相关因素;干预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血管被栓子堵塞导致的产科急症病,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孕产妇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在0.01%-0.04%,发病急,后果严重,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有20%~30%病人发生猝死,但若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或治疗,病死率可降至2%~8%。因此,产科的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孕产妇肺栓塞的重视,掌握孕产妇肺栓塞的预防及早期临床特征,保护高危人群,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及抢救护理工作,把对威胁病人生命的危险因素降低到最小限度。

1 孕产妇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

妊娠期孕妇体内的凝血、纤溶系统发生了生理性改变,有利的是在分娩时促进胎盘胎膜剥离面的止血,但不利的是为形成静脉血栓提供了机会,所以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是非妊娠妇女的5倍。主要有以下因素:

1.1 血液的高凝状态:妊娠起凝血因子除Ⅺ、Ⅻ因子浓度下降外,其他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尤以纤维蛋白原增高显著。因此,孕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一旦有血管损伤、出血,则很容易凝固止血或血栓形成。

1.2 血流淤滞、血管损伤:妊娠期日益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髋静脉产生压迫,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出现充血、淤滞,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且妊娠期肝脏灭活和中和活化凝血因子能力下降。故分娩时盆腔静脉受损后,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大。

1.3 抗凝血系统异常:妊娠期机体的抗凝血系统如纤溶系统,s蛋白、C蛋白和抗血栓素Ⅲ(AT一Ⅲ)的抑制血栓因子活力的功能生理性降低,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2 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

栓子在没有堵塞大的肺动脉血管前病人可以是无症状的,加之产科医护人员缺乏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临床经验,常被误诊或漏诊。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孕产妇肺栓塞的唯一途径。因此,应对下列人员进行重点监护。①产后长期卧床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②剖宫产手术麻醉下静脉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组织受牵张,胶原纤维暴露;③高龄、初产、多胎、肥胖的孕产妇;④产前、产中、产后有感染史以及大量输入库存血等。这部分孕产妇应是监测的重点对象。

3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呼吸困难、胸痛、束胸感、咳嗽,有的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发热、呼吸急促、咳血、发绀等。当肺栓塞达50%以上血管床被堵塞时即可发生低血压、晕厥、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当栓塞血管床达85%时则会因左心室血量急剧下降而引起休克致猝死。孕产妇因肺栓塞造成猝死有34%发生在1h内,39%发生在24h内,27%在3~5d内。所以,在产后1~5d内护理人员引起应高度警惕,加强观察及护理。

4 预防及护理措施

4.1 重视对高危人群双下肢是否有血栓形成的评估: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造成肺栓塞的重要因素,所以,发现孕产妇双下肢有疼痛、麻木、皮肤温度及肤色改变或脉搏波动异常等情况,常提示病人有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密切观察,综合判断,及时提醒医生,引起注意,然后通过胸部摄片、心电图和血中D-二聚体检测,再进行通气-弥散检查(ventilation/perfusion,V/P),以早发现早治疗。

4.2 加强对孕产妇肺栓塞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健侧卧位,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及解痉,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对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密切观察是否有出血与再栓塞的发生,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应嘱尽量减少下肢活动,以预防血栓脱落而栓塞至重要脏器。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手术切除治疗,及时抢救母婴生命安全。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溶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85-02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它以其发病率高、误诊率高和死亡率高成为国内外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也逐渐提高,尤其本科开展整体护理以来,运用护理程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系统周密的整体护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危害。

1 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肺栓塞主要为各种栓子进入肺循环,阻塞不同水平的肺动脉所致。其栓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血栓、癌栓、羊水栓、空气栓 其他如:肺动脉内源位血栓形成。

1.2 赘生物 来自右心,尤其是瓣膜上。

1.3 骨髓炎脓性菌团 来自脓性病灶。

1.4 虫卵栓 其中以血栓引起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多少,所致的肺栓塞范围和发作的急、缓程度,以及栓塞前的心肺状况。呼吸困难是肺栓塞后最常见的症状。另外还有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冷汗、晕厥、恶心、呕吐和焦虑等,体征以呼吸急促为最常见,其他常见的为心动过速、紫绀和肺部湿罗音。其次为发热、胸腔积液体征、低血压或休克、心律失常等。

本组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34-79岁,平均57.3岁。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伴濒死感的7例,胸痛4例,咯血丝痰3例。基础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7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动脉硬化1例,长期卧床2例。全部患者均经螺旋CT、心电图、UCG、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查确诊。

2 肺栓塞的治疗

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三大方面。一般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吸氧、止痛;吗啡5-10mg皮下注射(昏迷、休克、呼吸衰竭者禁用);解痉:阿托品0.5-1mg静注以减低迷走神经张力,防止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必要时可每1-4h注射1次。抗凝治疗主要是应用足量肝素治疗,一旦确诊,立即使用,以防血小板――凝血酶的相互作用。一般持续应用7-10月,因为此期间血栓一般可溶解或机化。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其适应症为急性巨大肺栓塞、休克、心肺功能不全者。链激酶具有抗原位和致热原性,所以用药前应作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

3 肺栓塞的护理

3.1 监护要点

3.1.1 一般护理 对高度疑诊或确诊的PE患者应安静,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减少陪护探视人员,绝对卧床2-3周,并注意不要过度屈曲下肢,不要挤压、按摩下肢,避免用力,以防止下肢血管的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栓再次脱落形成新的危及生命的栓塞。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低盐、低脂的食物,必要时用缓泻剂。由于病人绝对卧床,要防止出现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按时翻身,必要时用气垫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血样饱和度检测,每1小时记录一次,并注意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同时注意输液速度不要过快,控制输液量,特别是老人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防止出现心力衰竭。需要置留置针,以免反复穿刺血管,出现皮下出血,拔针后按压针眼时间要长,避免揉搓。

3.1.2 对低氧血症患者,可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持续吸氧,若无二氧化碳储留,氧流量可3-5L/min,观察病人缺氧有无改善,呼吸困难是否减轻,吸氧后多数病人的血氧分压可以达到80mmHg以上,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可使用面罩持续加压无创通气或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做好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时排除痰液,预防肺部感染。应避免气管切开,以免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发生不易控制的局部大出血。

3.1.3 胸痛严重者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物,但如果存在循环障碍,应避免应用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阿片类制剂,如吗啡等;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者应予以安慰并适当运用镇静剂;为预防肺内感染和静脉炎,除应注意无菌操作外,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存在发热、咳嗽症状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3.2 特殊治疗 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能预防再次形成新的血栓,并通过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使已经存在的血栓缩小甚至溶解,但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面积的PE病例,治疗的时间窗为14天以内。溶栓开始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发林,常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根据医嘱准确、及时的应用各种抗凝药和溶栓药,并注意观察并发症,出血是主要的并发症,可以发生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治疗之后,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改变、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等,注意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有出血征象,同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呕吐物的颜色、量,有无鼻出血,尤其需要注意曾经进行深部血管穿刺的部位是否有血肿形成。定期检测出凝血时间。

3.3 心理护理 因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充分应用交流技巧,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处理。善于观察病人的表情和情绪反应,发现异常尽量不要流露出紧张情绪,以免给病人增加恐惧心理。通过对病人触摸等肢体语言沟通技巧,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减轻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收集与疾病相关的资料,做好护理评估,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讲明该病的有关知识、病程及转归,选择溶栓成功的典型病例开导患者,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良好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4 讨 论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病死率高。严重者可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增高,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溶栓疗法可使肺动脉内血栓溶解,改善肺组织血流灌注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迅速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功能,减少或消除对左室舒张的影响,改善左心功能,使心源性休克逆转,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5]。控制主要危险因素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临床护理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同时重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1-85.

[2] 王秀华.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09-1311.

[3] Lora-Tamayo J,Gasch O,Riera-Mestre A,et a1.Thromoblysis inelderly patients with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J].J Am GeifatrSoc,2008,56(10):1946-1966.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栓塞患者,其中男17人,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7岁。女13人,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70岁。腹部手术28例,下肢骨折术2例。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较为严重的有2例,喘鸣者5例,胸痛者6例,咳痰且带血丝的1例。同时,这些患者部分有基础疾病:静脉炎1例,高血压10例,动脉硬化1例,冠心病3例。这些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方式为:肺通气灌注(V/Q)显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等。

1.2治疗

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给予吸氧,同时,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休克和抗病毒感染等方式的综合治疗。且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溶栓抗凝治疗。静脉注射低分子葡萄糖酐,促进微循环。

1.3护理措施

1.3.1常规护理: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首先要使其卧床休息,千万不要随意活动,减少触碰患者的血栓部位。因为触碰或腹腔内压力增大有可能使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危险。对于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栓塞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用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如果运用机械通气,要考虑正压通气对患者全身心循环的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不要将行气管切开,否则有可能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局部大量出血。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温度、皮肤、循环改善情况等。同时,记录好患者每小时的排尿量,以便为诊断提供更为合理、准确的依据。

1.3.2生活护理:当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得到有效控制时,护理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一定的营养补充。这时应多补充些流质性的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病人抗病能力,还要注意营养的综合搭配,补充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这也能有效阻止肺栓塞诱发因素的产生。如果一旦患者有血栓形成,就要积极采取抗凝治疗措施,监督好病人定时吃药,按时检查。需长期服药抗凝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催促患者按时检查,监督患者坚持用药。

1.3.3心理指导:急性肺栓塞发病快,且病情较为严重,伴有不同程度胸痛、呼吸困难、濒死感等不适感觉,患者会产生烦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4]。这种情绪状态极易引发栓子的脱落。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病情的好转就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一定想方设法稳定病人情绪,细心、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该病的有关知识,使其坦然看待该病,减少不必要的疑虑担心,以及不良情绪对肺动脉和肺血管的不良刺激。同时,多和家属沟通,让家人做好配合,鼓励患者,给病人精神上的最大安慰,让病人树立自信,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3.4溶栓和抗凝护理:如果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最好的办法就是溶栓和抗凝治疗。这种方法能使病人栓塞的血管再通,降低右心前阻力,保障正常的肺循环血量,在实施溶栓和抗凝护理前,要保证患者卧床休息14~16d,然后测量凝血酶,接着,根据患者病情在严格掌握溶栓药物剂量和滴速下,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时要尽可能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尽可能防止药物外渗。溶栓治疗后还要定时检测凝血酶,并进行观察。在溶栓治疗时,并发症也是不可避免的。如:肠胃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几率为4~6%。所以,护理人员要真正做到尽职尽责,时刻注意患者有无出血症状,还要注意患者的神志状态和情绪变化。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等有没有出血点。嘱咐患者咳嗽不要用力,不要让外力伤及皮肤。一旦发生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防止病人脑出血发生。

1.3.5出院后生活护理指导: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及家人一定按时服药,同时说明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复况,在患者自我监测方面做好指导,如果出现出血、再栓塞情况或其他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嘱咐患者家人做好监督,多让病人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减少脂肪类和糖类食物的摄入量,避免患者体重增加,保障大便通畅。还要戒烟戒酒,不吃辛辣食物。

2结果

统计分析我院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经溶栓、抗凝、抗感染等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20例,病情好转9例,1例患者因年龄偏大,病情恶化,被及时转院治疗。

3讨论

肺栓塞护理要点范文第5篇

1.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广东广州 510000;2.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我区住院的22例肺癌化疗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的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均明显好转,1例患者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要求出院,1例患者因肺栓塞溶栓治疗无效致全身器官衰竭死亡。干预后患者外周血氧饱和度(93.22±3.38)VS(96.61±1.50)、氧分压值(69.20±12.18)VS (110.61±16.59)mmHg、血浆D-二聚体(5684.53±3217.56)VS (2793.95±2354.34)ng/mL和INR值(1.14±0.20)VS(2.12±0.48)均有明显改善,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气道护理、预防出血、栓子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是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护理重点,在延续护理中做好维持治疗时期的用药指导与监督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

关键词 ] 肺癌;肺栓塞;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071-03

肿瘤患者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0倍[1]。目前,化疗仍是晚期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化疗过程可加剧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导致栓塞的发生。肺癌患者合并肺栓塞时,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转归。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普及的有效治疗肺栓塞的主要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科共收治肺癌化疗后合并肺栓塞患者共22例,经过有效的气道护理、溶栓抗凝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科共收治肺癌合并肺栓塞(PTE)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1岁。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18例,胸痛、咳嗽并咯血13例、头晕伴心悸8例,伴有下肢肿胀、疼痛4例。已确诊腺癌19例、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确诊肺癌病史3个月~2年,其中化疗间歇期患者12例,化疗联合易瑞沙口服患者3例,同步放化疗患者1例,化疗期间患者2例,化疗疗程已结束患者4例,确诊肺癌病史3个月~2年。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本组22例患者均经过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及肺通气灌注显像等检查确诊为肺栓塞,20例患者行下肢静脉彩超显示,不完全栓塞4例,完全栓塞1例,其中双侧栓塞2例,单侧栓塞3例,其余患者无明显异常。22例患者行胸片提示有胸腔积液4例。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有6例患者使用爱通立(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其余16例患者均使用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00IU/kg Q12h皮下注射7 d,从第3天开始叠加口服华法林2.5~5 mg,3d后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当INR维持在2.0~3.0后使用华法林维持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规范溶栓抗凝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本组病例中20例患者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均明显好转,根据病情继续行原方案化疗或出院定期复查,所采用的化疗方案分别有标准GP、TP及EP方案。1例患者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要求出院,1例患者因肺栓塞溶栓治疗无效致全身器官衰竭死亡。护理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如表1所示。干预后患者外周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值、血浆D-二聚体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则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量数较少有关。

3 护理

3.1 气道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18例患者以呼吸困难、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确诊PTE,其中16例在化疗间歇期发生,2例在化疗期间发生。当护士发现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发生。立即进行有效的气道护理是急救护理的关键,首先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6~8L/min),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给予负压吸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如气道内有出血吸痰动作应轻柔,以免造成大出血造成进一步栓塞。在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90%时予尽快安排肺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溶栓及抗凝阶段,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2周,在此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痰液的性质、量,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但咳嗽力度不宜过大,对于咳嗽剧烈患者应给予镇咳药物,以防止栓子脱落,禁止进行背部物理治疗及体位引流。予可必特2.5 mL加入生理盐水2.5 mL雾化吸入Q8h。本组患者在护士定期巡视与严密监测下,气道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未发生重症肺炎、痰液堵塞、大咯血及呼吸骤停等并发症。

3.2 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护理

确诊PTE后尽早溶栓与抗凝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病情,本组共6例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应认真评估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指标,鉴于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周静脉滴注化疗药物,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选择血管通道问题上带给护士一定的难度。我们使用20号静脉留置针并选择上臂粗、大血管作为溶栓专用通道,再建立另一条为抢救用药及辅助用药通道,同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心电监护、负压吸痰机、除颤仪等抢救仪器。使用阿普立酶溶栓药物时用输液泵按50 mL/h泵入,2 h滴完。溶栓2 h内每15 min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是否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监测血压时避开溶栓静脉通路肢体,以免影响药液的输注。溶栓2 h后立即复查凝血四项与血浆D二聚体,并Q1h继续监测患者各种体征的变化、严防出血的发生。溶栓24 h后改为Q4h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抗凝治疗的护理重点在于用药的规范与指导,按时使用速碧林,每次注射部位不能重复。由于化疗药物的毒素及化疗过程中血管内皮的损伤和癌细胞促凝物质的释放,加剧了患者机体的高凝状态[2]。肺癌合并PTE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每三天监测INR值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INR值在2.0~3.0稳定期间改为每周监测INR值,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规范使用的重要性,告知其出血与再次栓塞的征象,嘱患者不得随意更改华法令的用量,更不能擅自停药。用药后患者的D二聚体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凝血酶时间(s)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

3.3 并发症的预防

抗凝、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有出血、血栓脱落、低血压和头痛等[3]。做好病情观察与症状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①预防出血的发生、控制原有咯血症状,在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牙龈、皮下组织、鼻出血,以及痰液、大小便颜色、性质的改变。治疗期间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如猪血、猪肝等,避免影响大便性质的观察。避免抠挖鼻孔、碰撞,预防跌倒。注意患者原有咯血症状是否加重,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避免重复穿刺同一部位。溶栓穿刺部位加压包扎4 h,抗凝注射部位拔针后按压至少10 min,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发生瘀斑、血肿等情况,如血肿破溃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还要注意是否发生头痛、肢体无力,警惕脑出血的发生。本组13例咯血患者在治疗用药后咯血症状消失,无发生出血并发症。②预防血栓脱落是关键,在确诊PTE早期及溶栓治疗期2周内予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患者,告知患者避免急速变换体位,宜采用健侧卧位,以保证血供。2周后协助患者定期做下肢主动和被动运动,减少卧床时间,但仍需避免剧烈活动。对伴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予抬高患肢、减少活动,禁止过度屈曲、按摩和热敷,预防栓子脱落。③做好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Q4h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绝对卧床休息期间护士应提供主动服务,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并向患者充分说明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与进食,勿急于下床活动以免栓子脱落。询问有无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每天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遵医嘱每天复查血常规、D二聚体、PT、APTT、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等,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4其他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本组病例中,有3例女性患者在抗凝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与恐惧心理,在原有栓塞症状缓解下继而表现出沉默、经常哭泣,卧床期间四肢僵直、不敢活动,对肿瘤化疗用药效果表示质疑,并认为自己随时会发生死亡。此时,我科护士及时对其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讲解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同时引导患者家属的解释沟通工作,患者的心理趋于稳定。此外,卧床期间保证患者的清洁,协助其更衣、每日给予床上擦浴,保证病房环境安静、通风良好,减少声音、光线等刺激,避免不良的环境加重患者的不适。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勤排尿,每天2~3 L,进食含粗纤维丰富且润肺的食物,如梨、胡萝卜、银耳、百合等,尽量少吃绿色蔬菜及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避免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治疗期间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如猪血、猪肝等,避免影响大便性质的观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禁止用力排便,必要时服用通便药物或缓泄剂。

4 结语

肺栓塞占肿瘤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尽管部分患者是由后来的尸体解剖证实[5]。肺癌患者出现肺栓塞时,起病急、死亡率高,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则其预后较好[6]。在有效的护理干预下,本组20例患者溶栓或抗凝治疗后继续抗肿瘤治疗,无发生出血、血栓脱落等并发症,说明护理措施有效,值得推广。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会继续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跟踪,研究其服药的依从性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做出一分努力。

[

参考文献]

[1] 高浪丽,张雪梅.老年肺癌晚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姑息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60-61.

[2] 王明山,杨丽红,潘景业,等.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抗凝血酶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07,10(3):226-228.

[3] 黎金玲,胡敏,孙春燕,等.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3,13(4):39-40.

[4] 常智.23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27-28.

[5] 吕培红.肺癌患者容易出现肺栓塞[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364.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乡村医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实用医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原济南军区联勤部

中华临床医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