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文化论文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公共文化论文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政府扶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之一,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自身运行存在盲目性和一定的缺陷,在特定的领域内,直接或间接的从事政策性、公共性的扶持,从而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责。政府扶持是社会领域中的系统性工程,它不单单指社会中一个阶层或者一个范围,而是一个多领域、多层级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扶持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性、市场主导性、政府引导性、社会广泛参与性等等。其途径以财税政策支持、制度制定、资金投入、科技帮扶、市场引导等为主。而在公共文化发展上,各国扶持的路径有不同。目前我国政府扶持存在着扶持效率较低,管理较混乱、扶持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政府扶持的作用体现。

二、政府扶持在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中作用发挥的依据

公共文化的建设和长远发展是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而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扶持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公共文化的需求,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保证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政府扶持对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政府扶持如何体现,如何真实有效地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责,公共文化绩效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公共文化绩效审计就是对政府等职能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经济业务活动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和审计。下面从公共文化本身特征、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绩效审计供给与需求等三方面,分析政府扶持在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中发挥作用的依据。

1.公共文化的本质特性与私人文化相比,公共文化从它产生一开始就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性。首要的特性是公共文化资源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如公共文化资源的场地、各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规划和调配等,这不是由哪个部门或者企业能够单独建设就能完成和运作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取得和享有是人人都有权利,是人人平等地获取和使用的资源,这也不是哪个组织或者团体能够做到的,政府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首当其中负担起这种社会公共责任;其次是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公共文化资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财产,公共文化面向社会提供的应该是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因为这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同时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理应是积极健康,能够体现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这就决定必须有一定的政治权力机关能去扶持和引导公共文化。再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共享性和非竞争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者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人人都能随时享受到,一个人的享受不能排斥其他人的使用,并且是非盈利性与非竞争性的,即你享受的同时我也能享受,提供者不在乎盈利,在市场上处于一种非竞争状态,基于这些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决定政府要进行扶持,要进行适当干预,才能保证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地配置。最后是社会性和公益性。公共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一定社会范围内社会大众最需要的、最现实的、最关心、最实惠的、对老百姓和社会持续发展最有好处的产品和服务,而且面向社会是免费的或者是低费用的等。公共文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共文化是一项全民利益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必然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

2.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最初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威尔逊的“二分法”作为公共行为行政学的理论基础。随着公众的价值理念的增强、需求的多元化、参与民主意识的提升,人们对政府的职能履行和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作用的发挥不能仅仅体现在僵硬化的体制管理、行政机构的规模化、行政效率的低下、公共资源浪费严重等,应是一种透明化、高质量高效率、执行力很强的管理。由此,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倡导公共管理的战略管理、重视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强化和明确政府的职能、更关注公众对公共部门的评价等。为此新公共管理为绩效审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20世纪70、80年代政府绩效审计得到迅速发展。绩效审计满足社会大众对公共部门履行职责的需求,因此政府扶持公共事业的效率和效果是大众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之一,这也正是绩效审计的使命所在。

3.绩效审计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运用在政府以及公共管理部门其发展也比较缓慢。但是我国绩效审计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市场前景发展广阔。绩效审计一方面评价业绩,有益于提高被审计单位的效益与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对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一种监督和制约。绩效审计市场有需求,而且这种需求的呼声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集中在财政支出、公共项目和设施的上面,审计方法也比较单一,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式下的绩效审计的需要。由此可知,绩效审计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出现严重的不匹配、不协调的局面。对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进行分析,是理论与实践中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三、政府扶持在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中的作用表现

在公共文化绩效审计框架下,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的作用发挥得到重新阐释,其扮演的角色也各异。它既是公共文化绩效审计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主导者和监管者,还是绩效审计的建设者和保障者等,已经不再仅仅是履行政府的职能,而是“服务型政府”的引导、战略规划等作用的全新体现,从而保证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的有效开展和正常运行。公共文化绩效审计涉及面大、影响广,其任务更加繁重,这就要求政府扶持要有力度、有方向、有规划和有成效。

1.绩效审计政策扶持中的制定和宣传作用政府对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扶持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来进行,为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一个有序规范和公平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先后颁布了《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等政策文件。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所以开展公共文化绩效审计首先要有法律支持和政策依据,这是政府扶持的首要任务。在政府政策扶持中制定关于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基本规范、绩效审计的责任追究制度、约束规范、执行标准、财政扶持支持的政策导向等制度文件,用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将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目的、审计范围、审计职权、审计主体和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确定下来,进而政府才能更好地进行宣传和执行这些政策。

2.绩效审计评价扶持中的主导和保障作用政府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授权下,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并承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责任的机构。其主导作用体现在:一是主导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的全局工作;二是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提供;三是主导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主体广泛参与;四是主导公共文化绩效审计评价的成效得到贯彻和实施。而保障作用则体现在法律上的制度保障、经济上的财力保障、社会上的文化氛围保障、基层相关配套措施的辅助保障等。在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公共文化绩效审计对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等的重要作用,以全社会首席代表的身份和角色,全面担当起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主导者和保障者的神圣职责。

3.绩效审计信息扶持中的建设和管理作用公共文化具有公共性的同时也就有共享性,这就意味着对其绩效审计评价的信息也应该为大众所知,绩效审计信息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改进公共文化绩效管理,有助于审计决策的制定及预算编制,也是衡量政府公共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建设和管理公共文化绩效审计信息共享平台是政府的职能所在,这也是政府利用资源提供文化扶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由于绩效审计正处初级开展阶段,尚未建设绩效审计的信息共享平台,这就需要政府推进和探索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公共文化绩效审计信息共享平台就是利用政府公共文化资源,及时公共文化绩效审计政策、发展规划、动态、以及绩效审计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为区域文化企业和单位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技术、资源、资金等情况提供有利支持,实现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的有效合作和交流。

4.助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中的战略规划作用目前,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公共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一支基础性的力量,成为区域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衡量标准。对此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文化需求入手,切实做好公共文化绩效审计的战略规划工作。政府扶持的导向应该是公共文化事业绩效审计发展战略和制定公共文化绩效审计建设规划,对本区域内的公共文化绩效审计建设,进行科学统筹谋划和合理布局。要与文化需要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5.绩效审计成效扶持中的反馈和监督作用绩效审计是为了发现和揭露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是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绩效审计成效如何关系着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公众效益的实现。所以,政府扶持绩效审计成效不应只是关注如何实施绩效审计项目的过程,更应该关注如何将绩效审计结果反馈给民众,如何将绩效审计报告定期公布于众,并运用于公共文化的绩效管理和决策之中。目前,我国绩效审计结的成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的绩效问题审而不揭,流于表面,大部分审计报告和结果常常被搁置一边,导致绩效审计工作处于弱势,往往开展起来“虎头蛇尾”,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更需要政府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扶持和引导。另外,在绩效审计中加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政府官员、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监督机制,绩效审计也是政府提升管理的重要监督手段,所以要在绩效审计中扶持监督机制,促进绩效管理有效实施。

6.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扶持中的构建和服务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在开展公共部门绩效审计时,光靠政府的重视是不够的,绩效审计必须有一个健全而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绩效审计评价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的混乱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可比性。从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情况看,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也不够有效,存在许多问题。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无法统一,审计机关就失去了绩效审计评价的依据,绩效审计的结果就无法真实有效反映审计事实和衡量绩效审计的成效,进而直接影响绩效审计结论和审计质量的可信度。为此,政府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扮演构建者和服务者的角色,确定统一的绩效标准、法定的绩效指标、绩效审计评价的原则、审计路径、审计工作方法等,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成为绩效审计管理的核心所在。政府扶持工作应当以服务为主,注重协调政府与公众、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某些有特色的城市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发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环境感受、城市标识、空间色彩,甚至某些细节还印在脑海中。中国城市特色明显,不同的人工构成物都可构成城市的不同特色。不过,随着某些城市的过度开发,其出现了特色不明、趋同的现象。城市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综合体,重塑城市形象、整合城市功能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做好公共艺术设计,对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益阳市历史文化脉络分析

作为湘北洞庭湖区域重要城市之一的益阳,背靠雪峰山,怀抱洞庭湖,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也是湖南农业比重较大的城市。在“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益阳市在经济、人文、城市面貌、品牌创建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益阳市内名胜古迹裴公亭上有一幅楹联“裴亭有色树添色,资水无香士溢香”,它印证了益阳自古以来就“因广木而彰声,因人杰而地灵”的区域特质。近年来,益阳努力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把山、水、林与湖湘文化结合起来,以生态、环保为目的,打造市民宜居的生态之都,以期最终将益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山水城市。

三、益阳市公共艺术设计分析

公共艺术以多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城市空间,雕塑、壁画作为早期的艺术形式对城市起着装饰作用,内容也往往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背景,公共设施更是为方便市民生活而慢慢发展起来。长期以来,市民对于益阳市的印象,大多是一些地方缺乏良好的规划,如一些街道、小区、公园广场等,出现一些脏、乱、差等问题,道路、公共健身设施需要维护等。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就要尽量改善这样的现状。第一,公共艺术设计除了设计人们了解的城市雕塑、壁画、公共设施、绿化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共艺术观念应该深入城市建设以及市民审美精神层面。公共艺术并不是简单在公共空间加几个雕塑、设施之类的艺术品就可以了,城市公共艺术最终应该追求人、环境、艺术的和谐,应该与市内建筑、绿化、历史、人文环境等发生对应关系,设计者要根据整体的环境规划设计公共设施,将周围景观要素的形态、色彩以及环境统一考虑,发挥自然特色,增加景观设计,借此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第二,从城市雕塑艺术方面说,益阳目前没有一件经典的、标志性的城市雕塑作为形象代表。城市雕塑就像城市的眼睛,如,说起纽约,大家都会想到典雅的自由女神像;说起美人鱼雕塑,大家都会想到浪漫柔美、充满童话色彩的哥本哈根……这些标志性的雕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经典造型,又成为该城市的地标形象之一。益阳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也应该结合本地鲜明的人文特色,如桃花江传说、竹文化、蚩尤与梅山文化,创作原创性经典雕塑形象以代表益阳的形象。第三,市内的公共设施需更加完善并服务于大众。益阳城市公共设施存在配套不足的现象,部分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盲目引进、照搬、过于程式化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无障碍公共设施成为摆设,人性化设计不足,这些城市建设中的细节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一座城市的文明,往往体现在这些方便于民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如果做不好,会破坏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整体印象,更谈不上绿色宜居。在考虑设计公共环境设施的时候,设计者应从功能、审美角度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出能引发市民共鸣的好作品。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环境、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规划公共设施,以形成当地的风格特征,引起市民对地域的热爱。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已充分意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积极通过公共艺术设计改善城市环境氛围。益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本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把自身打造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成绿色宜居城市,重塑绿色特色、生态特色的新形象。

四、结语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香港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时值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维港两岸高楼笋立,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竣工。此时香港公共艺术之发展,显得步履迟缓,尤乏点睛之笔以彰显城市风采。1989年,民政局下属之香港美术馆新馆举行户外雕塑比赛,6件作品获奖,是为第一次通过政府牵头征集公共艺术作品。同年,九龙公园内安置展示雕塑作品23件。1994年,市政局举办雕塑展,为又一大型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成立之香港艺术发展局,致力于资助各类香港艺术项目,包括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教育。1999年,“公共艺术计划”正式启动,定期举办,征集全港优秀公共艺术,安置于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以此鼓励各类机构、商业公司、个人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品之创作,以丰富城市景观。2001年,政府“康文署”下设艺术推广办公室,专门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风景的设计。此外,政府之房屋署、市区重建局等亦有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委任艺术家创作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非牟利文化组织,如香港公共艺术、香港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在医院”、“文化葫芦”等亦积极参与。开发商及私人公司则以太古集团、香港地铁最热衷于公共艺术的发展。2003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香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共艺术亦进入政府视线。2004年完成之《香港公共艺术研究》报告,是首份针对香港的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政府委托之专门研究,对当时香港的公共艺术作了普查,并对今后之发展提出展望。该报告指出,香港缺乏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议今后将公共艺术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中,并推行广泛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水平。十年来,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初见成效,虽仍未形成城市艺术风景线,但亦妙作迭出,悄然点缀于街头巷尾,增添空间趣味,营造文化氛围。作品题材大都贴民生活,抑或包含纪念意义,阐释人文与地方之联系。例如,市区重建局于中环街市外墙所绘之“漫游中环”壁画,中有一巨型偃卧之漫画人像,寓意中环为香港之金融政治中心,驱车驱马,过客匆匆。然而,生活本当有张有弛,何不浮生半日,偷闲一刻?另外,艺术推广办公室在旺角上海街一历史公共厕所外墙绘上装饰性传统图案,颠覆了公共厕所的传统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一向具有中西包容的开放城市心态,以及高度的民间文化自觉性,因此也出现了表现手法前卫、内容富有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大多出现在雕塑展览中,部分亦活跃于社区空间里。前者如2013年,西九龙充气雕塑展中展出了数件作品,其中PaulMccarthy的“狗屎”将一堆真实的狗屎放大250倍,且表现逼真。虽此作品非开“狗屎”主题之先例,但仍因其外观不雅,成为众矢之的。另一件作品,以“烤乳猪”为艺术表现形式,令游人穿梭“猪肚”。社区艺术典型者,有在社区收集旧物,将其转变成所谓艺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往往疑云重重,意见不一,从而引发公众对于香港公共艺术的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公共艺术?外观丑陋的作品是否是劣作?民间自发与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差异何在?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政府当如何支持社区艺术之发展?香港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这些疑惑一方面反映出公共艺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亦显示公共艺术教育之不足,相关知识有欠普及。

二、香港的公共艺术教育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高潮,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三、总结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结合地域文化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可以赵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在发展结构中,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二、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2.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质或行为的空间艺术形态,其内涵和外延及其宽泛,大到建筑、景观艺术,小到公共设施和环境雕塑,都因其所具有的公共属性而被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这种“公共空间中的公众参与”一方面基于公众实用目的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公众审美的精神需求。两者虽然功能不同,但其存在的性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充分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共同反映该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地域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深刻体现着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每座城市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的不可移易性,体现出每座城市公共艺术之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所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正因为地域文化的植入,使得城市公共艺术具有了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从而拉近了公众与作品、公众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地域文化图像资源

向城市公共艺术转化的层面分析地域文化包涵的内容及其丰富,城市公共艺术也并非是对地域文化图像资源的简单叠加和堆砌,其图像资源向公共艺术的转化,不仅仅是对于作品主题内容的选择和形式风格的借鉴,还有对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的传承。所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将这些丰富的图像资源转化为具有公共色彩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体现其“公共性”的关键之所在。

1探寻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

构建主题鲜明的公共艺术图像城市公共艺术的主题应该紧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而主题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其所处空间环境的性质和功能来确定,以选取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来表达这一主题,且这些内容须具有经典性和普遍性。它可以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图景,也可以是公众通晓熟知的历史文化名人,像西安的《大燕塔北广场主题系列雕塑》就是以该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盛唐文化为主题,选择大众熟知的历史文化内容来进行创作的,这在本质上就切中了广大群众的心脉,凝聚了市民的集体记忆,从而使得作品更加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同。另一方面,主题的确定反过来有助于我们对于地域文化有针对性地挖掘,通过深入诠释既定的城市地域文化内涵,以公共视角来认识和判断地域文化的价值,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像徽州文化中的马头墙、祠堂与牌坊及三雕艺术,两汉文化中的汉墓、汉画像石及汉兵马俑等等,通过对其造型及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主旨鲜明、凝练概括且富有情感记忆的艺术符号。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选择最具表现力的形式语言这种主旨鲜明、凝练概括且富有情感记忆的艺术符号并非是对既定图像资源的照搬和客观呈现,而是应在不违背传统和史实的基础上,体现出作者对于现代性的艺术追求,并在内容与形式之间达成共融。像铜陵的《丰收门》、《起舞》等作品以青铜器皿为原型,通过作者艺术性地表达,形成了具有现代感的城市雕塑。显然,当下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并没有将两者做到相互统一,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并未按照既定的表现内容来选择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致使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格格不入。此外,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借鉴要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属性,一般来讲,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往往突出其叙事性的表达,这种来自史实内容的叙事决定了作品形式语言选择的纯粹性,如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主题雕塑与苏州古代名贤组雕》和重庆的《灵山之巫系列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写意、抽象、象征的艺术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叙事性。而对于抽象与构成风格的作品,艺术家更多地从形式语言层面强调其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重庆的《山城之窗》雕塑以剪纸窗花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红岩英烈”、“辛亥烈士”、“历史传说”、“巴国武士”等与重庆相关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分展示出了原汁原味的巴渝文化特色。需要指出的是,在该层面的创作中,艺术家往往赋予作品强烈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方式,这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显然会有一个“度”的标准,而当艺术家的个性语言与公众审美相互背离时,公共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最为核心的观念。

3公共精神的传承与表达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公共性,还应该传承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并与当下时代精神相对接,体现出当代人的艺术追求。如果说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的内容和形式转化提供的是一种实际参照来勾换起公众对于历史人文的情感记忆和社会认知,那么对于地域文化图像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则上升到对于“公共性”的真正诠释——一种面向公众、服务于公众的社会精神。像深圳的《孺子牛》、广州的《五羊石像》及兰州的《黄河母亲》等作品就充分体现出了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并有力地传达出该城市的人文精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下各地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蕴含的传统精神的表达并不突出,例如,对于徽州文化中徽商精神的表达,包公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的表现以及对于三国文化、齐鲁文化精髓的挖掘,大部分作品只是在内容与形式上做文章,停留在作品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表现,而并未触及到其背后的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空间艺术,必然带有自身时代的烙印,其“公共性”的时效性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于公共精神的表达,艺术家要以时展的原则去看待社会中人文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变迁,从而体现出当代人对于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时代认知,像湖州的《湖笔群雕》、上海的《东方之光》等作品,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这种精神的传达既可以借助作品的形体和空间充分展现,也可以从作品的物质材料中获得,但它最终还是要上升到公众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认知层面,包括作品对于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的追求,都将是城市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地域文化图像资源转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的转化还受到其所处空间环境的影响和公众审美水平的制约。所以,这种对其内容、形式及精神的转化过程是艺术家在统筹空间环境和公众审美基础上的“再设计”过程,是对于作品、空间环境和公众之间综合权衡和相互关照的实施过程。由此来看,从艺术家自身创作角度来讲,地域文化图像与空间环境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地域文化图像自始至终受到空间环境的潜在影响,同时,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反过来又强调了空间环境的公共属性。

四结语

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内容、形式及精神三个表达层面,一件优秀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在主题内容、形式风格及精神内涵方面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其中,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现实基础,这类作品由于其主题内容的“公共性”使得其很容易获得公众的共鸣;艺术语言的选择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表现形式,必须选择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这一特定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的表达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情感升华,是观众共同的精神指向,正是因为公共精神的表达,公共艺术已不再仅仅是一件公共的艺术作品,而是成为广大群众情感记忆和价值所向的精神标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作者:陈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第二篇

一、城市公共艺术传播中的内在矛盾

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传播本身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本身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在于引发民众的情感共鸣,以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传递其中蕴含的文化主题思想。我国目前有些城市公共艺术却没有起到良好的精神引导作用,存在着“浮夸”“病态”“庸俗”“另类”“色情”等问题,这种现象被批评为“借公共艺术之名侵犯和污染公众的视觉”。究其原因,大多是艺术家的片面表达和哗众取宠,超出了民众的心理底线和认知结构,以致令人费解或难以接受。城市公共艺术需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社会精神文化的传播功能。它所体现的审美取向不可过于私人化和随意化。它需要以美学和艺术为指导,满足大众的精神归属,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因此,艺术家的创作既要能够张扬个性,彰显艺术表现力,又要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经验,来达到相应的平衡和分寸感。

2.城市形象中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

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化、城市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雷同现象,导致独创性和文化性让位于单一化和同质化。城市的韵味和特色逐渐模糊和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城市森林。如何让城市原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得到继承和发扬,凸显个性化的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当下城市公共艺术面临的使命和挑战。

3.传媒介入使公共艺术的传播方式更娱乐化

传媒话语权的比重在如今不断增大,吸引大众眼球变得空前重要,而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民众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下集体失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商业传媒娱乐化路线下的“愚钝的傀儡和机械的木偶”,丧失了批判性的思考。在“娱乐至上”的冲击下,一些城市公共艺术不惜以夸张、惊悚、搞怪、诱惑等感官刺激形式迎合大众的通俗口味,背离了格调高雅的艺术准则,呈现出泛娱乐化、消解经典、解构崇高的反传统倾向。

二、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传播的选择与对策

1.保护和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

生态城市公共艺术的传播可以与传统节日盛典进行结合,如春节的烟火表演,端午节的龙舟表演、五四青年节的仪仗队表演等。另外,开展别具特色的公共艺术节日活动,以整体性的艺术狂欢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实现艺术传播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共生并存。例如上海双年展、青岛啤酒节、北京雕塑节、潍坊风筝节等。

2.提高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度

城市的千般姿态和万种风情来源于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采用雕像、纪念碑、壁画等情景交融的形式来传承和彰显地域符号,歌颂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隽永的历史情怀,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共艺术在实施中要能展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塑造出端庄、典雅、秀外慧中、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形象。

3.提倡以时间为标准来评价

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是艺术家感觉和灵性的外化呈现,艺术家的个人表述被民众广泛地接受,再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群体表述,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城市公共艺术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沉淀后,往往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固化在民众的记忆当中,成为人们的共同情感寄托。可以说,时间是检验城市公共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4.推动数字科技的跨界应用与互动的体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