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四尊重社会交流

四尊重社会交流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贯彻“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除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还应积极营造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营造劳动致富光荣的社会氛围。马克思主义把劳动视为人的本质属性,认为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尊重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属性的鲜明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四个尊重”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肯定劳动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重要地位,自觉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知识产品的生产劳动和服务业劳动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又科学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形态所发生的变化,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劳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树立并强化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观念,调动人们从事一切形式劳动的积极性,保护人们通过各种劳动来创造财富和获得财富的权利。

营造鼓励投资创业的社会氛围。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缺乏鼓励投资创业的良好机制和社会氛围,大多数人不愿或不敢投资创业,削弱了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增强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敢于投资、敢于创业,不断扩大再生产,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严禁对投资创业活动层层设卡、刁难干预、乱收费用等做法,消除一切阻碍投资创业的桎梏,更要积极营造鼓励投资创业的社会氛围。要坚决克服墨守成规、求稳怕变、小富即安的守旧心理和小农意识,克服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和盲目乐观的心态,引导人们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奋发有为而不可无所作为,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以充分调动社会闲散资源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营造资源合理竞争流动的社会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配置人、财、物、技术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充满了竞争,其中人力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同时,竞争又是与社会流动密切相连的。通过竞争,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会在不同部门和企业乃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流动和转移,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必然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流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流动机制的同时,打破那些不愿竞争或希望通过不平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观念和做法,克服那些对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实施不合理限制的观念和做法,从而营造出鼓励合理竞争流动的社会氛围。

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趋势日益明显,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都要以学习为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客观环境的新挑战。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要着眼于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激发人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人们把学习纳入工作和生活,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机制和氛围,鼓励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