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的领导建设新农村保证交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党的领导建设新农村保证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领导建设新农村保证交流

一、总揽全局,发挥好地方党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决策,找准适合本地实际建设新农村的路子。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城乡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实际,从2004年起,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上来,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研究制定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把农村作为整个城市的有机部分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把农业作为整个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开发、提升水平,把农民作为整体市民的一部分进行统一保障、搞好服务,并从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个方面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搞好协调,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实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领导分条线负责,市委农办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的推进机制。如组织部门从抓“先锋工程”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与文化部门主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交通部门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展开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水利部门推出“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搞好农村河道清淤、护岸及绿化。教育部门实施“农村教育提升工程”,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卫生部门大力发展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民看病住院可以按比例报销。2004年以来,全市地方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达58.63亿元。目前,全市等级公路通村率、宽带进村率、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都达到100%,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89%,省级教育强乡镇达90%,有文化活动场所的村达90%,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农户达80%,参加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达91%,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98%。

制定政策,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我们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出台新政策。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中心镇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村庄整治、推行城乡新型合作医疗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民的生活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今年,我们又研究制订了《嘉兴市支持新农村建设若干政策意见(30条)》,从扶持粮食生产和流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公益设施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推动的力度。

二、固本强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为了加强镇级领导班子建设,我们把具有较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干部选配到乡镇,让他们到第一线发挥才干,摔打锻炼。近三年来,我们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了152名干部到乡镇担任领导,对在乡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更多的提升机会,形成了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与培养锻炼干部的良性互动。为了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我们积极探索通过“两推一选”或“无候选人直选”的方式,把群众拥护、有“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的党员选进村党支部。对本村无合适人选的,选派镇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通过2005年新一轮换届,村两委班子的年龄和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群众推选产生的村委会主任中,党员占98.55%。

建立健全机制,激发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为了使党的基层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鼓励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机制。一是调整组织设置。针对村区划调整、村功能扩大、农村党员从业多样化、专业合作组织广泛兴起等新情况,设置务工经商、种养业、老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类型的党支部或党小组,有的还设立专业协会、专业市场党组织,使党组织设置更有利于发挥作用。二是实行村干部任职目标责任制(创业承诺制)和考核考评机制。村两委班子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确定年度创业目标,并在听证会上公开承诺,年底述职,接受群众的评议和上级的考核,考评结果与报酬挂钩。从总体情况看,村班子和个人的承诺完成率都在95%以上。三是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在镇一级,实行镇干部为民服务“五承办”,即夜访群众及时承办、联系农户经常承办、结对帮扶重点承办、现场办公定期承办、驻村一周集中承办。在村一级,建立健全“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卡(便民服务联系卡)、一会(民主听证会)、一日(村民议事日)、一访(访农户)、一箱(村民意见箱),村干部为民办事全程,努力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夯实经济基础,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力。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放手让农民创业致富。以加快中心镇建设,提高中心镇的区域集聚和带动能力为龙头,通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开发旅游资源、创办专业市场等途径,把农民群众吸引到各种经济活动中来。目前,全市每个镇都建有工业功能区,形成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的工业功能区10个,其中100亿元以上的有6个。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专业市场遍布城乡。2005年,全市镇级财政收入平均达2440.4万元。村级经济也乘势而上,在资源开发、资产经营、服务创收等方面,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全市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村均达45.1万元,达到了省定小康村标准。欣欣向荣的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除镇、村两级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外,富裕起来的农民也踊跃投资新农村建设。全市开展了“民企联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民营企业资助修建农村道路、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公园蔚然成风。

三、注重创新,发挥好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2004年起,我们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双带三培养”活动,通过产业带、项目带、基地带、联户带、协会带等多种模式带动群众致富。农村无职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5%,为发挥好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与本村特点设置相应岗位,由党员根据自身年龄、特长、能力等条件自愿择岗,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作为年度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使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重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党员发挥作用的水平。为了使农村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我们除了在组织设置上进行调整外,还在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党员先锋站”以同党小组设置相一致,便于交流、就近活动,有利管理、发挥作用为原则,依托邻近村民小组、自然村落来设置。每个站都配备电教设备、音像资料和党建书籍,要求做到“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工作通报、民主听证、关心帮扶”五进先锋站。我们还通过“大事党员先知,难事党员先议,实事党员先行”等方式,使先锋站名副其实。群众称党员先锋站是党员的“加油站”,党与群众的“联络站”,群众致富的“引航站”。

创新管理考核,营造党员发挥作用的氛围。为了使广大党员能够更好地履行义务,享有权利,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我们在农村党员中采取“星级党员”评定、党员积分制考核等办法,把党员管理纳入一种新的激励机制之中。如“星级党员”评定设“经济发展星”、“文明卫生星”、“权利义务星”、“群众满意星”,每颗“星”都确定相应的评定条件和具体标准,年终通过党员自评、党内考评、党外评议、党员大会讨论确定党员得“星”情况。积分制考核则按照党员先进性要求应履行的职责或义务设置分值,每季组织党员进行一次自评和互评,年终结合党员民主评议进行考核,积分高低与奖惩挂钩。通过推行“星级党员”评定和党员积分制考核,使农村党员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要求,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