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先进性思考

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先进性思考

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保持党员先进性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们认真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我县保持党员先进性工作的实践

1、长抓不懈,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日臻完善。我县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要求,立足平时抓规范,务求实效抓落实,着力完善党员队伍建设的机制。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坚持把党员队伍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费收缴等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经过试点、推开、巩固提高等几个阶段,较好解决了以前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不全、落实不好的问题。层层建立了党务干部季度培训制度和季度检查制度,一方面能够不断提高党务干部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全县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开展争创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县,评选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和宣传一大批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推动了党员队伍建设不断上新水平。

2、坚持标准,一大批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被吸收到党内来。县委按照发展党员的方针和上级的要求,制订了以改善结构和提高素质为重点的发展党员规划,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农村、企事业单位中有文化、有理想、有经营管理经验、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分子上,重点注意吸收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入党,把发展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前瞻性。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实行预备党员转正季提示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向程序化、规范化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集中培训,指定党员专门培养,参加党员组织生活,实践锻炼等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在全县建立了一支数量1000名左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把保证党员的质量寓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把好培养教育关、跟踪考察关、审查关。去年全县发展党员506名,结构较合理,素质较高。

3、强化教育,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采取重点培训与普遍轮训相结合、集中办班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一是强化阵地教育。我县下大力气抓好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基层党校达到“三个有”,每个支部都有党员活动室的目标。各基层党校每年都定期举办党员培训班,在着重对党员干部进行科学理论教育的同时,认真组织学习市场经济、村务管理、科技法律和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指导党支部不断完善“”等六项基本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党员开展多种自我教育活动,特别是每年利用冬闲和春节期间外出党员回乡的有利时机,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活动,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强化学历教育。依托农函大、农技校、农广校,组织党员进行学历培训,不断丰富党员干部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至目前,参加农函大学习的党员干部已达1663人,居全市前列。三是灵活运用载体强化教育。组织农村党员开展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解放思想等大讨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进”的信心,加快“进”的步伐,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自觉性。组织党员干部到美岭、马塘和西坑等先进典型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4、严格管理,广大党员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永春实际的党员管理工作制度,修改完善了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制度,用制度规范党员行为。针对基层反映出来的下岗党员管理难、老年党员不好管、流动党员管不好等具体问题,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对下岗职工党员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党员登记造册,采取挂靠村居、工商个协党支部的办法,实行归口管理;对老龄党员,采取重新划分党支部、党小组的办法,进行特殊管理。开展了“党员四必访”活动,推广党员互助基金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的“感情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当前党员缺乏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先进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不能始终保持甚至丧失了先进性。

(一)主要表现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衰退。有的党员放松了理论学习,思想蜕化变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等“四信”产生了动摇,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被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所俘虏,只讲“实惠”不要“主义”,甚至完全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是缺乏全局观念,组织纪律松懈。有的党员忽略了自己的先锋队身份,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胸无大局,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力。有的党员不乐于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长期有利于党组织之外,偶尔参加组织生活讲“补贴”,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不履行党员的义务。

三是宗旨意识淡化,联系群众不够。有的党员搞形式主义,联系群众“光说不练”,工作得过且过,严重脱离群众。有的党员高官僚主义,对工作“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工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四是背弃优良作风,党员形象不好。有的党员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把“三大作风”变成了“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有的党员作风飘浮,失职渎职,害怕艰苦,贪图安逸;有的党员对党内一些不正之风采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的甚至大搞权钱交易,谋取非法利益,做出违纪国法的事,在人民群众中形象不好。

五是致富本领缺乏,党员作用低微。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属“扶贫”对象。党员在致富中“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一是历史原因导致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解放后至“”前这一时期,发展党员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期间入党,则过分强调思想挂帅,政治领先,“知识越多越反动”,“越穷越革命”,致使这一时期入党的农民党员年龄老化和文化低化有着明显“先天不足”的历史痕迹。由于历史原因的沉积,目前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仍比较严重。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党员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在多样化的价值观面前,在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学、社会思潮面前,一些党员的价值选择出现困惑,产生了误区,人生观转向,道德观混乱,是非观模糊,价值观扭曲,正确的理想信念淡化、动摇甚至丧失。少数党员由于缺乏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方向,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变成对金钱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一切向钱看”的信条。三是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造成一些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和理想上的迷失。有的党员不能正确对待国有企业暂时不能解困,国企改革引起不少工人下岗,党内存在腐败现象,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对党失去信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失去信心。四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党员心理上造成强烈冲击。一些党员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对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疑虑、迷惑甚至动摇。少数党员对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丧失应有的政治警觉性,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组织管理的因素。一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不足,对党组织在保持党员先进性工作中定位不准确。把组织生活和集中学习取代党员的自觉学习活动,把对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取代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山区大量的人才外流,许多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不愿留守创业,造成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后继无人的问题。三是教育工作不科学。有的地方对党员的教育普遍存在层次不分、方式方法单调、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教育内容缺乏广度深度,形式上缺乏多样化,习惯于“统一食谱”,出现供求不对路,学用脱节。四是党员管理监督幅度不够宽广。目前,党组织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党员管理难以到位。对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难以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于流动党员来说,由于不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不能在党组织享有必要的知识资源,不能接收党组织的监督管理,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存在不可预测性。

三、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对策

(一)突出重点抓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1、教育内容上求“精”,增强针对性。一要突出政治理论的学习。按照“学起来、用得好”的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理论武装党员头脑,用理论促进党员思想大解放,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二要突出政策法规的学习。重点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党员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党性观念。三要突出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对党员系统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的辅导,增强了党员的市场意识,发展意识。四要突出实用技术的学习。组织党员结合农村实际和业务工作学技术,让每个党员都有一技之长。

2、教育形式要求“新”,增强经常性。一要强化党员培训工作。要发挥各级党校的职能作用,有计划地举办脱产、半脱产、函授和业余党校培训班,集中精力进行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把学习、讲课、讨论、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员教育成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二要坚持支部党课或党日制度。各级组织部门要编印一些党员教育小册子,供支部作党课教材。村村通电话实现之后,市、县电教中心可统一时间定期播放党员电教节目,以支部组织集体收看学习。三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知识竞赛、演讲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科技知识系列讨论、义务劳动等活动都有利于推动党员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四组织、宣传、纪检部门要建立党员教育沟通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3、教育效果上求“全”,增强有效性。一要从集中学为主向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转变。根据农村和企业生产情况,对党员教育工作统筹安排,忙时分散学,闲时集中学,并按照“灵活、方便、实效”的原则,以村民小组和企业生产班组、柜台划分学习小组,支部提供学习资料,小组定期组织学习。二要从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向多样化的知识教育转变。着眼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科学地安排学习内容,不仅学政治理论,更注重学业务技术,组织党员参加中央、省委党校函授和成人自学考试以及微机培训等各种正规化、深层次的培训,全方位提高党员素质。三要从大统一向小统一转变。针对党员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对有文化的党员提出自学要求,规定自学篇目,对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农民党员,进行辅导讲座,对外出务工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寄发学习资料,登门宣传,消灭教育“空白点”。四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克服过去学习算时间、活动图“红火”的弊端,在党员学习、活动上着眼一个“实”字,围绕业务抓教育,抓好教育促业务,用业务工作水平来衡量、检验党员教育工作质量。

(二)保证质量抓“入口”,努力向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1、要抓好“三支队伍”。一是要抓好入党申请人队伍。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要对申请入党人员进行严格把关,加强分类管理,注意做到“三个早”,即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对一些基本符合党员标准的适时向党组织进行“推优”。二是要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管理,对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两名培养联系人,由党支部和培养联系人负责坚持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和审查,对一些表现差、思想退步的人员及时进行教育管理,确实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除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是要抓好预备党员队伍。加强对预备党员队伍的动态管理,坚持预备党员按期汇报思想制度和定期考察制度,及时掌握预备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组织预备党员按要求参加党内生活,适时交予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多压担子,促其早日成熟。

2、要把好“三个关口”。一要把好素质关。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一无例外地参加政治轮训,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的系统培训,重点解决理想、信念和宗旨问题。对培训不合格、政治素质不高的要及时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调整出去,宁缺勿滥。二要把好程序关。严格履行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的入党手续和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讨论发展新党员,既要听取广大党员意见,也要听取党外群众意见;既要个别座谈了解,也要进行广泛的民意测评;既要考察发展对象的工作圈,也要考察其生活圈、社交圈。对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强化各级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三要把好转正关。克服重培养吸纳、轻跟踪教育现象,健全培养与预备党员定期谈话制度,到期转正考察制度和预备党员期内思想汇报制度,对预备期内思想回潮、素质下降、言行偏离党员标准的要延期转正或取消预备资格。

3、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能人”入党问题。对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能人”要作具体分析,不仅要看“能”还要看“德”,要辩证地看经济工作实绩,用党员标准全面衡量。具备党员条件的要积极大胆吸其入党,不符合条件的则坚决不能吸收。二是致富能手入党问题。党员应当带头致富,但不是谁先富了就吸收谁入党,对于致富能手,不仅要看他的致富路子是否正,而且要看能否乐于奉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只顾个人发家,不愿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是不能做党员的。三是先进人物入党问题。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一般来说更接近党员标准。但是,各行各业“评先”,“评优”有其各自特定的标准。先进人物或许符合党员条件,或许只能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来培养,而不应成为当然的党员。

(三)完善制度抓管理,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1、要发挥无职党员的作用。要推广“党员联十户,服务十到家,工作十带头,创共十星户”党员联户制度的做法,使每一个党员与其所联系的人员形成了一个工作单元,既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联系,又使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和目标得到了具体化,使每个党员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企业党员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与贫困户、下岗工人“结对子”等措施发挥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联户活动进行具体的筹划安排,并把党员联户活动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内容,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2、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办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在一些地方造成了“民主评议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的现象。要采取“自己找、互相帮、群众提”的做法,在一些党组织较涣散或党组织的负责人有问题的单位,在评议中上一级党组织可派员去指导工作,指出问题,起到上督的作用。实行“开门评议”党员,拓宽“纳言”的渠道,扩大群众参与的广度。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民主测评等方法,让群众来为党员打分,起到下促的作用。

3、要疏通党员“出口”。要制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规定,明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使那些党性原则差、个人素质不好、违法乱纪的党员都能够对号入座。要完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罚和监督制度,进一步实现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规范化。要坚持集体整顿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定性处置和定量处置相结合、党内审定与党外评议相结合、支部初定与党委终审相结合的工作办法,切实把不合格党员清理出党员队伍,从而保持党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