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柑桔大实蝇普查防控方案

柑桔大实蝇普查防控方案

为切实做好柑桔大实蝇防控工作,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根据达市府办〔2007〕18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特拟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要求

柑桔大实蝇系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世界各柑桔主产国都将此虫列为应检害虫,法定柑桔大实蝇疫区的果实不能进出口,不能作为商品调运和上市销售,严重失去柑桔自身的经济价值。目前,达州市的宣汉、万源市已发现该虫为害。按市政府要求,从今年开始要采取边普查、边监测、边防除、边巩固的同步措施,力争用1―3年时间查清“疫情”分布情况和基本扑灭其为害,确保我县柑桔的安全生产。

二、“疫情”普查

1、普查范围:柑桔大实蝇寄主单一,仅危害柑桔属的品种。因此,普查范围重点是柑桔生产基地乡、种(苗)繁殖基地和公路、铁路、沿河两岸的桔园,品种以锦橙、红桔、无核桔为主。普查任务要在2007年完成,重点查清全县大实蝇的分布并进行虫种定性鉴定。普查面要达到柑桔总数的50%以上。

2、时间和方法:根据大实蝇的生物学特点,普查时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定在2007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成虫发生期用糖、酒、醋、水、药(敌百虫或敌敌畏)按30:3:30:50:0.1比例配兑药液诱杀成虫,第二次从2007年9月上、中旬开始于果实成熟期采取桔园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查找蛆果,仔细观察是否有蛆和被害瓤瓣。

3、识别及鉴定:柑桔大实蝇成虫体黄褐色,翅透明,头大,复眼金绿色,单眼三角区黑色,产卵管圆锥状。果实被产卵状因柑桔品种而异,甜橙(广柑类)产卵孔呈乳状突起;红桔呈黑色圆点;无核桔呈点疤状;柚类呈黑色斑痕;柠檬呈小黑点。幼虫(蛆)前端小,后端大,口钩黑色,常缩入前胸内。虫蛆喜群集果实瓤瓣内蛀食,造成果实内部腐烂,表现出未熟先黄,提早脱落。因此,凡在普查中采到的可疑标本要及时送市、省植检站鉴定。

三、“疫情”防除

1、技术路线:我县防除大实蝇要从“有效”和“实效”出发,以“摘果断代、清虫灭蛹”为技术路线。

2、防除对策:推行“复查可疑区、防除有虫区、巩固扑灭区、保护无虫区”的分类防除对策。

3、具体措施:

(1)对品质差、数势弱、被害严重、种植分散的老劣树,采取砍劣换优、高接换种或重新补栽优质高产柑桔苗。

(2)对品质好、产量高、发生局部、被害较重的桔园,采取一次性摘除青、虫果断代根除的办法。

(3)高产良种、成虫集中、被害较轻的桔园,主要采取药杀成虫、摘除蛆果、辅之翻园灭蛹等综合防除措施。

(4)药用枳壳类采取砍、摘相结合的办法,砍、摘务必“适时和彻底”。

4、关键技术:采取“杀、诱、摘、清、埋”措施:

杀:杀灭越冬虫源。每年冬季结合清园,捡尽地下落果及残体并深埋。次年春季再翻园变更越冬蛹位置,有利机械杀伤和鸟、雀等天敌啄食。

诱:药剂诱杀成虫,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成虫羽化期(大约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桔园普遍采用40.7%毒死蜱乳油亩用80―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地面,每隔7天一次;第二阶段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成虫交尾产卵期对集中成片的桔园采用糖、酒、醋、水、药(敌百虫或敌敌畏)按30:3:30:50:0.1的比例配兑药液将桔园喷施1/3的诱集树,每诱集树喷1/3部位,零星桔树要株株喷药,高大的柚树挂毒液罐诱杀成虫。

摘:摘除青(虫)果。根据柑桔大实蝇一年发生一代,寄主相对于单一的特点,对发生局部的零星桔树及药用枳壳,推行“摘果断代”措施。

清:反复清除残留虫源。可疑区、基本扑灭区、轻发生区,每年8月中旬至收获期间,要求果农隔天逐株清园一次,摘除可疑果,捡尽落地果。

挂:对摘除的青(虫)果、可疑果及落地果全部集中,定点挖坑一至二公尺,掺合生石灰分层深埋,坑表用农膜密封,泥土加固。

四、巩固、监测

1、筛土查蛹:在有虫区和可疑区布点筛土查找有无越冬虫源。

2、诱捕成虫:各监测点每年要在成虫发生期巡视桔园,网捕成虫及挂毒液罐诱集。

3、果熟期查果:每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在果园查找蛆果。

4、严格实施检疫:积极开展产地、市场、调运检疫工作,严格把关,严肃处理违章事件。

五、组织领导

柑桔大实蝇普查扑灭工作技术性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县农业局成立柑桔大实蝇普查扑灭领导小组,与财政、供销、交通、邮局、铁路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关键时期由植保站牵头,茶果、农技等部门协助,深入一线,做好宣传,摘好技术培训,开展普查和防除,并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拟写专题总结。县农业局要抽派督查组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各项防除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