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快工业化进程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加快工业化进程意见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与全疆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喀什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我区当前和今后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区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工业框架基本形成,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小、空白点多,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工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从弱到强的变化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强则国民经济强,工业化程度高则经济发展水平高。没有强有力的工业,就没有高水平、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没有强大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崛起。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高工业竞争力,是优化我区经济结构,促进其它产业发展,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不断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确保工业在我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保持30%以上。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1亿元,占生产总值(134.5亿元)的8.3%。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占生产总值(238亿元)的17.6%。

三、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重点

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现实的困难。我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我区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低,远离国内市场等是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各级党政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的思想,努力实现我区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的历史性转变。

(一)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

坚持能源先行的原则,加快电源建设和电网改造的步伐。按年发电量增长15%计算,2010年发电量需由目前的14亿千瓦时达到28亿千瓦时,才能确保工业发展所需。为此,火电要重点抓好华电2×5万千瓦、2×13.5万千瓦火电的建设。水电以建成南疆最大的水利发电基地为目标,重点抓好下坂地14万千瓦及下游梯级水电46万千瓦、卡群三级3×4500千瓦开发。要积极发展气电与热电联产。“十一五”末,力争实现火电装机容量47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5万千瓦,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坚持统一规划、配套电源建设的原则,做好220千伏、110千伏变电所增容改造及农村35千伏变电站建设。重点建设巴楚——莎车、下坂地——英吉沙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巴楚变——唐王城变、莎车北郊变——莎车西郊变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220千伏为主的网架电网,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与全疆联网,并进一步优化完善110千伏以下配网结构。

加速发展天然气化工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充分发挥喀什市、泽普天然气化工资源优势,近期以年产1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酐醋酸、2.5万吨二醋酸纤维丝束、2万吨甲醛、2万吨脲醛树脂胶产品重点项目为主;远期以年产30万吨甲醇、2万吨二甲醚、8000吨甲胺、8000吨DMF、3000吨50%氯化胆碱产品重点项目为主。重点做好喀什市醋酸及下游产品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及国外企业参与开发建设。

做强做优棉纺织工业。加大棉花资源转换率,促使棉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扭转我区以输出原棉为主的局面。重点实现棉纺能力的扩张及装备水平的升级,延伸织布、印染、服装加工产业链。支持纺织企业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做大做强一批技术装备一流、规模在10—20万锭、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形成优势棉纺产业群。在喀什市、巴楚、泽普、莎车等县规划建设棉纺工业园区,提升棉纺产业集聚度。到2007年,棉纺生产能力达到50万环纺锭。到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环纺锭,其中精梳比例达到40—60%。

大力发展组装加工工业。瞄准中亚、西亚、南亚市场,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小五金、机电产品、日用百货、自行车、摩托车组装、机械加工、板材、塑料及服装等行业,把我区建成面向周边国家的工业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做大做精农副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经营方式产业化和劳动者素质专业化,提升肉、奶、瓜果、蔬菜等特色农副产品质量,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围绕253万亩特色林果,大力发展果品、蔬菜加工工业。依托乳牛大户,以“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乳制品规模化系列深加工。立足大畜牧的发展,引进以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熟食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禽、鸽等特色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优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和精深加工,不断扩大我区特色农副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周边国家市场,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大力发展水泥等新型建材工业。逐步淘汰传统立窑生产线,发展新型干法悬窑生产线。到2010年水泥产量由目前的137万吨达到3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标准化、系列化、工厂化的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开发轻型墙体材料、空心砖。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推进产业化进程。

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工业。开发优质名牌粮油产品、专用产品、深加工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拉长产业链。“十一五”期间重组和建设6户年产5—10万吨的面粉龙头企业,推进粮油加工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现加工及制成品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充分利用小麦麸皮资源,运用高新技术开发谷朊粉、小麦胚芽、小麦麸皮制品。优先发展玉米淀粉糖、玉米燃料酒精、玉米专用变性淀粉,积极发展玉米早餐食品和速冻鲜玉米食品。采取新工艺提高油料蛋白和油脂的提取率。加快饲料工业发展,以适应畜牧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维吾尔药材产业。把发展维吾尔药业列入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议程,坚持医药并重,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维吾尔药材资源,改造、扩建、提升和开发维吾尔特色药材,尽快使产品规模化、系列化。

加快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谁勘探、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宽地质矿产勘查投入渠道。加大详查力度,尽快摸清家底。特别要加强对成矿条件好的重点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重视寻找品位高、易选和开发条件好的铁矿、稀土、铜、铅、锌、锡矿资源,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矿产开发和利用,形成矿业采、选、冶一体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加工工业。重点开发旅游纪念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使旅游工艺品既具有收藏价值,又有纪念价值。力争近期内引进与旅游产业相关的规模工艺品加工企业,实现旅游产品系列化、规模化、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

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以改革与创新为核心,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重点发展新型流通业,优化市场环境,为工业化提供现代物流通道。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加快喀什一叶城公路建设,尽快开通喀什至北京、上海、广州的航班,巩固和发展乌一喀一卡(卡拉奇)航线,开通经停喀什至比什凯克、杜尚别、迪拜的国际航线。争取西安一喀什、南京一喀什铁路运输直通。积极争取境外人员入境落地签证政策,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快速流动,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三)培植壮大优势企业

按照规模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吸引和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资产为纽带,对我区的企业进行改组、改制、改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华电、中粮、新棉、雅戈尔、海信、冠农、创天、纵横、新啤发展壮大。

四、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要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资金和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推进我区工业化进程,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和强势企业。

扎实推进“东联西出、西进东销”战略。联合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在我区建设一批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市场分析和政策法规研究,推进经贸文化交流,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两头在外”的矿产品加工业,努力把我区建成国家利用境外资源、开辟境外市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级党政要把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要围绕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切实做好项目的组织、筛选、储备和前期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形成工业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新局面。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各级党政要充分认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增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到2010年全区力争建设20个以上工业园区。

要坚持政府规划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模式,以入园企业为载体,以企招企。要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要求,坚持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与中亚、西亚、南亚市场需求相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相结合,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尽快配套完善园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土地平整及绿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为工业项目的建设和生产提供基础保障。有条件的县市可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成立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公司,筹集和运作建设资金,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

(三)深化国企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进一步推动改制国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认真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产权不明晰、职工身份没有置换、历史欠帐偿还等突出问题。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策,逐个解决,2006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

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坚持“放开”与“扶持”相结合,放开小企业经营准入限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发展前景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优势群体。支持围绕特色资源、支柱和优势产业进行配套加工的小企业,使之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

强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开手脚,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

(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区各级党政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地委、行署加快工业化进程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清理阻碍和制约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条文,简化办事程序,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实行联合办公,真正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切实治理“三乱”,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协助投资者做好项目的选址、土地征用、环评、企业登记注册及报建等前期准备工作,今后对不使用政府性资金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只进行核准和备案。

一步加大土地、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各县、市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时,要注重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确保工业项目的规划用地。今后凡利用戈壁、荒滩、荒地进行工业建设的,一律实行灵活地价直至零地价。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税赋征收标准设有上下幅度的,一律取下限;可征可不征的,一律不征。金融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找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壮大自身实力的最佳结合点,积极改进和完善信贷服务,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为工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在发展中实现双赢。

强化电力保障。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放开发电市场,实现供电方式多样化。发供电企业要以服务喀什经济发展为己任,确保工业园区落户企业的用电。加快推行用电大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试点,实行更大幅度的差别电价,鼓励企业多用低谷电,提高电力系统负荷率。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组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人人关心喀什发展,处处维护投资环境”的社会氛围。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设立新闻监督热线电话,开辟投资环境专栏,对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及时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和社会压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监督

行署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快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落实重大事项。各县、市及有关部门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工业的领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营造环境,强化措施,努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工业发展情况与领导政绩挂钩的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总量、规模工业企业净增数和实现利税情况。对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发展计划和服务要求,把计划完成情况和服务质量优劣作为考核领导能力和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实行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民主评议制度,评议结果作为被评单位和单位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