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委水稻产业指导方案

农委水稻产业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技和政策为支撑,以加强示范区(片)建设为关键,以发展专业化服务为重点,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优化结构,创建品牌,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不断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全市水稻亩产达550公斤以上,较上年提高2%,总产稳定在35万吨,水稻优质率达90%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米比重占85%,发展订单生产35万亩,项目示范区亩增效益100元以上。

当涂县(包含博望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重点实施好“3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和“2个农业部万亩水稻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项目,其中省级核心示范区水稻单产较前五年平均提高2%以上、部级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稻米优质率达100%,稻谷订单收购率达90%以上。

三、工作重点

1、加快优质品种推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优质稻生产发展,稳定双季稻生产,扩大中迟熟一季稻品种比例,进一步调整优化水稻生产结构。由于今年国家较大幅度提高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可进一步扩大粳稻种植面积,力争粳稻比重达60%。在主导品种推广上,中籼(组合)以两优6326(皖稻119)、广两优4号、Y两优302等为主;单季粳稻以当育粳2号、宣粳9397、武运粳23等为主。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要针对近年来水稻生产普遍存在的有效穗不足、田管粗放、肥水运用不当、病虫害危害重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重点集成推广以旱育秧为主的培育壮秧技术,以栽足基本苗为基础的增穗技术,以增施穗粒肥为核心的精确施肥技术,以浅湿交替为重点的水管防倒延衰技术,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等为重点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体的轻型高效生产技术和以防御高温热害、倒伏为重点的避灾减灾生产技术。明确关键技术环节,提高技术应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

3、推进高产示范区建设。高产示范区建设是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水稻高产技术集成应用的展示窗口。各地要按照县区建有万亩辐射区、乡镇建有千亩示范片、村建有百亩核心区的要求,全力推进高产示范区建设,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促进均衡增产。当涂县要重点实施好“3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和“2个农业部万亩水稻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项目。要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加强粮棉油作物高产创建管理意见的通知”精神,创新运行机制,推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种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械作业“四个100%”,努力提高示范区建设水平。

4、发展稻米产业化经营。引导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稻米购销或加工龙头企业,参与水稻示范区建设,与农民签定订单,实行优质优价收购,示范区订单收购率达90%以上。大力培育稻米专业合作社,创建和完善植保、农机等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切实提高水稻生产组织化程度。引导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培育创建知名品牌,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实现水稻增值增效。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政策、有措施、有落实。要通过督促指导、跟踪检查、媒体宣传、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促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氛围。农业、财政、科技、粮食、统计、气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实现。各级财政要统筹落实项目专项经费,增加资金投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国家、省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强农惠农政策,各地要大力宣传,做到政策家喻户晓。要进一步抓好水稻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政策落实,完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强化配套服务,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政策不走样和及时落实到位。加大水稻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力度,在种子供应、工厂化育秧、机插秧、配方肥使用、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开展政策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

3、强化技术服务。要及早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机制,强化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培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要结合“科技进村入户”、“科技特派员”等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鼓励技术人员与种粮大户、稻米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行技术结对,开展面对面服务。要加强水稻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动态监测,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组织示范观摩考察,提高基础服务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多形式推行良种统繁统供、秧苗统育统插、肥料统测统配、病虫统防统治、稻谷统订统收等专业化服务。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契机,以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支撑,集聚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建设合力,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加强稻田整理和机耕道路建设,加快中低产稻田改造,改善稻田灌排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稻田,提高水稻产出能力。加强稻区产地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提高稻米质量安全水平。优化水稻生产农机装备结构,提高水稻栽植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

5、加强督查与考核。项目领导组将根据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有计划分阶段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水稻收获前,组织专家对各类示范区进行田间现场测产验收或脱粒实产验收,在平时检查和现场验收的基础上,依据示范区建设质量、产量达标等情况,按照《市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项目考核评比实施细则》要求,组织总结、考核、评比等工作。对在项目实施中成效突出的示范区、订单企业、种粮大户实行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各级实施项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