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十一五统计发展年度计划

十一五统计发展年度计划

一、导言

1、《“十一五”统计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市委市政府确定“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确立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统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于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全市统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十五”期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认真执行国家、陕西省统计局各项统计制度方法和一系列工作部署,主动建立地方统计报表制度并实施在地统计改革,初步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计监测体系,努力改进GDP核算制度方法和评估办法,圆满完成了3项大型普查和多项专项调查工作,积极完善了多项抽样调查制度并扩展了抽样调查领域,建成了统计社会公众网,实现了市县统计干部人手一机、市县两级网络互联、系统内信息资源初步共享等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市统计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统计法规体系,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明显加强,全力创建文明机关,统计文化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新成效。全体统计工作者辛勤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统计信息及咨询建议,全市统计服务能力和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高,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进一步增强。

3、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统计事业也步入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为加快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将统计工作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将完善统计体制作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是日益增长的多重统计需求为统计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壮大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四区一基地”建设、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全市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国家修改《统计法》将为深化我市统计改革、加快统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一些长期以来困扰统计工作的突出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四是经过20多年的统计改革和建设,统计事业已经拥有一个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具备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为统计工作提供更先进的手段,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心、理解、支持统计工作,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

4、“十一五”时期,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是统计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大了统计工作的难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统计调查对象数量增加,变动频繁,对统计的支持和合作程度相对下降。所有这些,都使组织统计调查的难度相对增大。

二是国民经济分级管理体制决定了统计改革的复杂性。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运用统计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各类统计数据不仅要能够满足国家和全省的总体要求,还要反映市、各区县的发展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抽样调查的工作量,增大了建立健全地方统计体系的难度,同时也显示出建立地方统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是统计工作本身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表现在政府统计部门横向协调与合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统计调查的制度方法还不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统计薄弱;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统计执法力量较弱;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够规范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市统计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从总体上有利于统计事业较好较快发展,但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并可能增多的环境。因此,“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工作者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5、“十一五”时期,统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事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四化”发展理念,以加快统计、科学统计、和谐统计为主题,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导向,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深化统计改革、注重机制创新、夯实统计基础、强化统计执法、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6、“十一五”时期,统计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生命线的质量观,求真务实,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生产出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

——改革创新。创新统计发展思路,创新统计工作机制。改革统计制度方法,健全地方统计指标体系,改进统计应用手段。以创新加快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创新。

——统筹兼顾。科学设计统计改革,精心组织统计建设,合理规划统计发展,把握各项统计改革力度,协调各项建设进度,兼顾基层可承受度,适应各层次统计需求。

——优质高效。统计改革高标准、统计建设高起点、统计队伍高素质、统计机制高效率、统计工作快节奏,为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依法统计。依法开展统计调查,依法管理和公布统计资料,依法保护调查对象权益,依法实施统计行政许可项目,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切实将统计工作转入法制化轨道。

——以人为本。尊重统计人、了解统计人、关心统计人、提高统计人、规范统计人、激励统计人、依靠统计人、凝聚统计人,树立团队精神,培养共同愿景。以人为本促进统计事业发展,在统计改革发展中突出反映以人为本。

7、“十一五”时期,统计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逐步建立既满足国家统计改革发展总体要求、又符合市情的现代统计体系,实现统计制度规范化、统计指标标准化、统计方法科学化、统计手段现代化,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统计工作的权威性,为市委、市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三、加大统计改革力度

8、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全市以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为两大支柱、各类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组织优势互补、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统计体制。在国家、陕西省统计局的总体要求下,建立由统计局与调查队两大有机主体组成,既科学分工又紧密配合,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新的政府综合统计体系。大力强化为宏观决策和调控服务的政府综合统计系统,使之成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

9、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框架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改进和完善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建立符合发展需要、体现地方特色、能够准确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着重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统计项目、统计内容和调查方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实减轻基层统计负担。

10、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主要任务:

——跟进并执行国家统一的制度方法。遵循国家的统计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调查项目审批程序,在国家统计局制度方法改革大框架下,做好国家与地方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完善地方抽样调查制度。在国家现行抽样调查制度下,建立以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扩大抽样调查规模,提高抽样调查质量;积极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结合实际,对国家服务业抽样调查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制定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服务业调查制度;在国家抽样调查未覆盖的领域探索建立地方抽样调查制度,兼顾市、区(县)两级国民经济核算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抽样调查,为GDP核算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基础资料。

——建立、拓展具有特色的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建立国家和地方调查项目之间、各种专项调查项目之间、各专业之间的制度方法衔接平台。建立各专业单位名录库动态更新报表制度,制定各专业名录库维护更新和管理办法,做好基本单位普查名录库与专业调查字典库的衔接,统一更新和变动标准,按照行政职能分工明确单位名录库动态更新的业务分工,做好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工作。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专项调查为辅的地方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全社会综合能耗、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公众关注事件、重大经济、商务活动等专项调查制度,积极为政府、公众提供更多的统计信息。

——完善地方统计监测体系,扩大重点监测范围。在目前“五大主导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对涉及到的具体指标开展梳理、验证、衔接工作,进一步规范指标内容、统计范围、计算办法,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统计制度方法上进一步规范现有地方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各专业及开发区专项定期调查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调查项目,将“五大主导产业”监测指标体系纳入规范的地方调查项目,为准确测算开发区GDP提供基础资料。对目前统计调查尚未涉及的“四区一基地”,及时建立相应的统计调查关系。围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提出统计监测方案,扩大统计监测范围。

——开展统计制度方法研究,提高统计设计管理水平。认真学习《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密切关注滚动计划的实施进程,研究制定市与之配套适应的具体应对措施。学习国民经济核算知识,开展绿色核算、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研究工作,配备高素质专业统计人才,不断提高统计设计管理水平。

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1、统计服务工作的目标是:增强服务意识,把握服务需求,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跟踪“和谐”进程,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12、统计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以综合统计数据库为支撑,发挥信息主体部门作用;以统计社会公众网为窗口,传播统计信息和基础知识;以优秀统计分析和定期资料等统计产品为主体,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两会”服务和新闻媒体为平台,加强统计宣传工作,扩大统计社会影响;以咨询、监测和评价为手段,树立统计工作的权威性。

做“精”七大统计品牌。即《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经济运行监测》、《区县动态》、《统计快报》、《横向对比》和《简明统计资料》。

做“优”统计分析和研究。以《统计报告》、《统计信息》、《统计调查》等为载体,突出季(年)度分析、年度专题统计调研报告两大系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统计分析报告上档次、上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难点、热点问题,发挥统计特色优势,积极申请软科学课题,共同开发研究。

做“实”统计综合数据库。科学设计统计综合数据库框架,构建数据库体系和数据库指标体系。认真组织数据库资料整理,以《统计四十年》和《统计五十年》为基础,核实历史数据;以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调整历史数据;组织力量搜集整理部门历史资料等。

做“强”统计社会公众网。按照政府社会公众网站的要求,强化统计社会公众网建设,丰富信息内容,体现统计特色,建立外网在线调查系统,开辟统计在线答疑栏目等,达到内容实、更新快、影响大、点击率高,使其成为统计信息传播和统计服务的重要载体,成为统计部门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有效平台。

做“活”社情民意调查。按照“让政府了解民众、让民众了解政府”的原则,广泛选题、快速调查、形成专报。创新调查形式和手段、稳定调查机构和队伍、扩大调查影响和作用、巩固社情民意调查阵地,提升社情民意调查水平。

做“细”资料综合开发利用。在现有各类统计报表资料和统计信息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变换视角,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各界用户需求角度出发,综合开发多层次统计信息,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多重需要。

做“大”媒体统计新闻宣传。进一步利用媒体优势,宣传发展、促进发展,增强统计工作透明度,提升统计部门知名度,树立统计数据权威性,扩大统计社会影响。

区县统计局、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统计机构也应积极培育并树立自己的特色统计服务品牌或项目,重视并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配合全市统计综合数据库开发建设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地方党政领导宏观决策、企业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五、夯实统计基础

13、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目标是:稳定和创新基层统计组织,稳固基层统计队伍,理顺部门统计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乡镇、街道办基础统计工作,制定基层统计机构和企业统计工作规范标准,提高全市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优质高效统计服务和其他统计工作夯实基础。

14、统计基础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以搭建网络业务平台和实现网上直报为契机,按照网络环境下统计信息处理的标准化要求,加强统计设计管理,完善和建立新的统计业务规范,强化统计业务基础建设,指导网上直报单位的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

以完善在地统计管理模式和提高区县在地统计工作水平为基点,通过加大对区县和乡镇、街道办统计干部业务培训力度,加大统计数据质量巡查工作力度,大力促进基层统计业务基础建设。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工作,开展监测评价,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稳定农村基层统计网络和队伍,加强农村基层统计工作。

以构建“和谐”为契机,通过建立“和谐”、区县经济社会综合评价等指标体系,加大对各级各主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和统计业务指导力度,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评比表彰制度,制定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以整合政府统计资源,发挥政府统计的优势。

以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为导向,通过加强统计数据内部管理,规范统计数据对外办法,通过提高统计数据时效性、规范并公开全年按月(季)统计数据的时间表等,杜绝一门多数和数出多门现象,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以必要的科学估算为补充,通过进一步完善月、季、年度主要统计指标数据的专业预测预计制度、不断改进预测预计方法,提高预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改变统计信息经常出现“时滞”的被动局面,更好地满足党政领导、大型会议、年度计划对统计数据的迫切需求。

六、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15、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加快建设综合数据库在线统计工作系统,建立新的统计信息处理业务应用平台,到年基本完成一个核心数据库、一个技术平台和一个保障体系的重点建设工作,初步实现统计信息搜集、整理、储存、传递、分析、和纵横有序、高效统一的现代统计工作方式。

16、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结合市委、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要求,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以提高统计整体功能为目标,以统计业务和政务管理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强化统计信息采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功能,更好地支持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为社会提供灵活多样、优质高效的统计信息服务。

17、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完成统计综合库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数据系统和公文流转系统的开发建设。

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统计、二级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为突破口,年底前完成系统开发、培训、试点、推广应用等一系列工作,力争年在三个专业统计年报中试点应用。

研究制定综合数据库标准和规范,建立综合数据库体系框架,制定综合数据库指标体系,同时进行应用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开发。

建成统计信息服务平台,设立针对市委、市政府、发改委查询的专用信息平台,建立电子政务外网信息机制,定期向社会统计信息。

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统计部门需求的公文网上流转系统,实现市局内部公文流转和市局与区县局间的公文网上交换。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建设的基础上,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完善综合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整理充填;开发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统计模型;增加经济预测和预警的功能。

第三阶段。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入库分析、信息等在全市推广整合,完善综合数据库,做好与宏观数据库衔接的基础工作。

18、完善统计网站建设。按照信息门户的基本规范,结合信息工作实践,整合信息访问机制,建立内容板块丰富,功能板块完整,管理功能完善,人机界面友好,支持统计业务、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具有标准架构定制规范的国家统一门户网站框架。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

19、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安全保密法律法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明确并完善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安全划分和安全管理保障,完善统计信息、统计数据的监察、安全审计等保密系统建设,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技术手段等方面随各项工程建设同步建设,逐步健全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

七、强化统计法制建设

20、统计法制建设的目标是:认真贯彻执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适应我市统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过实施统计“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全面提高依法统计的水平;加强和完善统计行政执法,确保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维护统计部门权威,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21、积极推进地方统计法规及规章的建立和完善。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依照《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适应我市统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性统计法规和规章。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订或废止。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各级统计部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和依法统计能力。积极推行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评议考核,推进有关配套制度建设。规范统计行政行为,建立健全统计业务工作、行政许可、执法等主要行政行为的程序制度。

22、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全面提高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统计人员的法律素质。以“五五”普法为契机,加强对《统计法》、《实施细则》以及其他统计法规、规章的宣传贯彻。每年组织开展“统计法制宣传周(日)”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坚持法制教育与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统计法制教育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确立广大统计人员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保守秘密、讲求效率的良好的统计职业形象。

23、围绕统计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全员执法、全方位执法,严肃查处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努力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统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建立统计执法机构,保障统计执法力量。为提高统计执法效果,各级统计部门要按照全国人大统计法执法检查报告的要求,每年曝光一定数量的统计违法案件,同时加大对违法责任人的党纪政纪处分力度。

八、加强统计教育和培训

24、统计队伍教育和培训的目标是:以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统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统计干部队伍。

25、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每年选送副处以上干部到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学习深造。举办以经济、统计、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区县统计局长和市局处级干部专题讲座暨研讨班。

26、加快建设一支统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按照岗位对必备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依托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5年内对在职在岗干部轮训一遍;定期选派统计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专门知识培训;加快实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积极举办全市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培训班;组织统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积极宣传、鼓励统计从业人员参加技术职称资格考试。

27、加强统计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求真务实、敬业诚信、朝气蓬勃、富有时代精神的统计文化。开辟“统计论坛”,每两年组织一次“统计论坛”主题活动,为活跃统计文化和增强统计人员学习交流创建平台。

28、重视规划实施的定期检查和年度评估,加强年度工作任务与规划的衔接,根据国家、陕西省统计局制度方法和重大工作部署变更及时对规划进行修订和调整,切实保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29、全市各级统计机构及全体统计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增强统计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统计、科学统计、和谐统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促进统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