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十二五科技发展通知

十二五科技发展通知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率先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县科技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一)科技发展成效

期间,全县科技工作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市制造业信息化先进县、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县、省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连续5届10年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科技支撑发展成效显著。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1项,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1项,建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建材两大产业集群和10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星火龙头企业,推动了装备制造、食品、建材、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全县共有民营科技企业46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户,创新型企业4户,从业人员9000多人,总资产11.7亿元,年实现技工贸年收入18.6亿元,创利税5100万元。涌现出了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大户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呈现出成倍增长的强劲势头,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一支生力军。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县共有198项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保等科研成果受到省、市、县表彰,有36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31项优秀科技成果荣获县级科技进步奖,组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30项,省级3项,科研成果中有6项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成果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引进繁育农作物和畜禽良种22个,科技对工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55%以上。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和现实需求,突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提高三个重要环节,制订政策、完善制度、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以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全县科技人员达到1293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增加到3所,涌现出了28名县级优秀拔尖人才,9名省级星火带头人,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人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为推动我县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智力支撑。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定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优惠办法》、《关于加快突破蔡家坡的决定》、《关于建设工业强县的决定》、《科技三项费管理办法》,《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等10多个有关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科技投入进一步扩大,县级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累计达到450万元,比“十.五”末有了大幅度增加,企业年技术研发投入达到6000多万元。5年来,争取国家、省、市科技投入800多万元。

——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突破。年,县上成立了县知识产权局,完善了工作机构、健全了工作机制。年,被省知识产权局列入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年全县共申报专利27项,授权18项,申报和授权数量较增长150%。加强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二)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会创新创业氛围不浓。一些单位和企业领导科技意识不强,对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抓科技创新措施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

——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其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对扶持和引导其技术创新的政府资金存有依赖性,自身的科技投入不足,对应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紧迫感不强,影响到其产能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

——公共科技服务功能较弱。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工业园区科技服务平台作用不显著,镇一级科技服务手段还比较落后,服务网络不够健全,科技专业人员力量薄弱、素质不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差,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养殖,传递科技致富信息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为广大农民群众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不少农村科技人员为基层服务的动力不足,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关天规划”实施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蔡家坡要建设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为我县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我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途径。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科技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随着世界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产业转移动力日趋增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依靠科技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开辟了新的空间。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全社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主题,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强化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促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贯穿到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

——坚持融合发展。借助西安、杨凌的科技资源,推动科技融合发展,形成创新合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与金融的结合,实现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围绕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要求、组织实施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大新产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坚持改革推进。把改革作为激发创新活力的推进手段,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统一,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协同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和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提高技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选择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领域,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引进,提升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发展需求的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社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自主创新大幅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牢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更加明显,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推动经济实现率先发展。

2、具体目标: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年专利授权量达到30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3件以上;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项以上。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以汽车工业园和建材产业园为核心,建设5—8个产业服务平台,省市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省市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着重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科技人才总量实现稳定增长,企业从事科技研发人员数量达到总人数的5%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县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组织实施好五大工程,即高新技术产业工程、现代农业工程、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全民科学素质工程。

(一)高新技术产业工程。

发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围绕汽车零部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加大引进开发力度,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全力支持陕汽、法士特等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壮大,积极促进汽车制造产业迅速发展,打造中国专用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实施年产30万辆微型车、3万辆工程车、汽车零部件铸锻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汽车发动机、铸锻造件等生产基地。发挥省级专用车装备技术中心的技术优势,提高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和汽车整车集成和制造水平。支持研发和生产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强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到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以上。

——专用设备制造业。积极扶持渭河工模具总厂、西北机器有限公司、北方机械公司等龙头企业,壮大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规模。加快生产制造工艺、设备改造升级,推动产品向精密化、智能化、系统化发展,重点做好新型电子装备、国防重点工程配套产品等新产品开发。积极培育专用设备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进专用设备制造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15年,预计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50亿元左右。

——新型建材产业。加快建材产业升级步伐,淘汰改造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构建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水泥制品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新材料工业,积极培育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学建材、新型保温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建材产业。“十二五”末,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左右。

——医药化工产业。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结构,依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发附加值高,市场占有量大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新医药产品。以金方药业、天新药业、康源化工、科达纸业等为龙头,带动制药化工企业向中药现代化和高附加值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加强重要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及其产业化,积极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先进设备,逐步建立现代中药工业体系和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二)现代农业工程。

以农村经济繁荣、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实用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水平,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精加工技术为主攻方向,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开发推广一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以点带面,大力发展现代化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种植业。发展高效规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小麦、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支持培育和引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农作物新品种。以苹果、瓜菜、猕猴桃、核桃、辣椒等特色优势产品为重点,支持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和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研究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采用保鲜技术及包装储运技术。主要推广苹果矮砧高效栽培、猕猴桃提质增效、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

——养殖业。以奶牛、肉牛、生猪为重点,支持引进推广畜禽良种,支持研究应用快速扩繁、安全高效优质养殖和畜禽重大疫病诊断、检测、预警及防治技术。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肉牛杂交改良、畜禽养殖场沼气循环利用、玉米带棒青贮、畜禽优质、高效健康规模养殖实用农业技术。

——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安全生产为重点,支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工艺、装备、质量安全技术研究、强化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控制等技术推广,建立现代食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传统加工工艺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先进加工技术转变。依托天和乳业、华祥食品、天缘醋、太子油、秦风挂面、秦宝牧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组装集成转化应用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加快粮食、果蔬、干杂果、畜禽等新产品的开发和精深加工。实现奶类100%通过加工销售,肉类70%通过加工销售,把建成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到2015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左右。

(三)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充实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加强县知识产权局建设,强化职能。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配备1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建设县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建立专利技术持有者与需求者以及专利管理部门之间广泛、便捷的联系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管理、投诉、维权保护等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专利文献信息查询检索平台,提高专利信息服务能力。

——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在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和《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激励政策,适时调整知识产权的奖励和资助政策,鼓励发明专利申请,加大授权发明专利的奖补力度,通过政府奖补,引导和促进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强化考评激励,将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品牌培育、质量提升等作为县对镇、相关单位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考核评价依据;科技、工信、人社等相关部门在重大项目立项、验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认定、职称评定等管理工作中,增加知识产权评价指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知识产权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好各自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各类专利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协调机制,科技、工商、文广、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联动和协作,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强企业自我保护与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及时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帮助企业建立自我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探索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维权,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行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化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积极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按照省、市有关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以及企业经营战略与决策的各个环节,将专利技术(产品)的研发、保护和贸易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步在全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充分利用国家、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积极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加强普法工作,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质量法》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列入全县普法内容,在全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和知识产权科普活动。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2期以上,专利示范企业管理人员在创建期内普遍培训1次以上;把知识产权知识列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做好面向中小学生的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全民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县电视台和县信息化办公室要开设知识产权知识宣传专栏或专题节目,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及成果应用的主体。重点培育5-8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8—10户省市级创新型企业。突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进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加快支柱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型建材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创新工程,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汽车工业园和建材工业园两大特色产业基地,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新产品开发项目,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和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村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12396热线服务”三种体系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站,形成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推进农业全过程信息服务。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按照“健全机构、加强队伍、转变职能、提高能力”的要求,加强县镇科技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镇和部门科技进步考核。

(五)全民科学素质工程。

——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科普网络和阵地建设,重点建设乡镇、村两级科普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学会,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的发展。到2015年,全县农技协力争发展到100个,覆盖农户达60%以上。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科技部门应加强与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每年完成实用技术培训不少于5万人次,每年有80%以上的农村干部和党员接受科技培训,达到村村有科技致富带头人,户户有科技致富明白人。

——抓好城镇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订单式、定向型培训,不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着眼,以各种形式向青少年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和创新大赛等创新实践,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

——加强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的科普知识培训。要把对领导干部、公务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和任用范围,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提高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自觉性。定期组织各类科技报告会、科技知识讲座、科技素质竞赛、主题演讲和科学素质大讲堂等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讲座或科普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创新发展驱动的主导战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增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把科技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切实加强领导。定期研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着力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把科技发展目标和重大项目纳入各级各部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完善重大科技工作机制,重点建立在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会商与协同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部门支持资金、项目的安排使用,实现科技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有机配置及其与其相关生产要素的高度集成。

(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十二五期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管理创新,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科技发展重大政策制定、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衔接;加强科技工作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就科技发展重大问题进行部门与部门、市县沟通的机制,统筹科技资源,优化科技力量。深化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强化科技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纵向联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成果本地转化;加强科技对外交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平等互惠双赢的科技合作。

(三)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改革,加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的良性机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注重培养科技经营型的复合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积极营造吸收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支持企业引进和储备高层次人才,使企业成为集聚人才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群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吸纳和使用优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改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允许对拔尖人才实行年薪制和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控股和技术承包。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重视和抓好全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到2015年,全县社会劳动者受职业教育面达到75%以上。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投入机制。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的增长幅度,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做到逐年增长。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同时,要加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机制,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风险投资,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其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创新意识强、创新人才密集、发展潜力大、管理机制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五)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统筹科技政策制定,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的协调互动。通过各种形式整合创新资源,建立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创新服务共享、中介服务机制,打造孵化、研发、转化平台,提高资源的集成度。全面执行各级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定,确保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应享尽享、用足用活。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和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评估及绩效评价等制度建设。加大县级科技计划实施力度,重点扶持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的攻关课题,支持成熟的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应用。以发展创新文化为引领,努力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形成有利创新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