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农发行的发展才能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国务院总理温家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如何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坚持科学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从我国“三农”、金融业和农发行现状出发,农发行要坚持面向“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不动摇,坚持商业化经营方向打造现代银行不动摇,坚持一级法人不动摇,继续扩大商业性贷款范围,科学分担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经营双重压力,综合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等各种手段,发挥农发行依托中央政府、沟通中国城乡,既是国家农村经济宏观调控工具又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经营平台的优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骨干和支撑作用。

一、农发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扩大了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近几年,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在逐年增强。到2007年末,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10224亿元,比年初增加1380亿元,同比多增407亿元,增幅16%。一是支持粮棉油收购。农发行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2752亿元,同比增长8.8%,保护了农民利益。二是支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累放粮棉储备贷款415亿元,保证了中央及各级地方粮棉增储、轮换计划的顺利实施。累放贷款254亿元,支持化肥、食糖、肉类、油脂等专项储备。累放贷款125亿元,重点加大对生猪和奶业等支持力度。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累放贷款446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93个,其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项目44个,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1个,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项目37个,农村路网项目259个,农村水网项目75个(其中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座),农村电网项目22个,农村能源项目79个。四是大力支持产业化经营。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累放贷款1051亿元,同比增加482亿元。全面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对2262户小企业累放贷款83亿元。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资金自给能力增强。在货币政策趋紧、市场利率波动加剧的形势下,农发行创新债券发行品种,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3期2501亿元;各类存款旬均余额达2210亿元,同比增加398亿元;归还央行再贷款200亿元;资金自给率达到64.8%,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二是不良贷款继续“双降”。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4亿元,占比6.3%,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实现经营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盈61亿元,增幅70%;人均创利30.3万元,增幅70.2%。中间业务收入1.7亿元,同比增加0.7亿元,增幅75.3%。资金交易量累计4065亿元,实现收益5.6亿元。2007年,农发行信贷规模首次超过万亿元,经营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农发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2007年末贷款余额比2004年末增加3035亿元,年均增幅12.5%以上;新开办信贷支农业务8项,贷款余额112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1%,支持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明显增强。

近三年,农发行实现了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年累计发行金融债券6503亿元,累计归还央行再贷款2441亿元,资金自给率64.8%,比2004年提高49个百分点,形成了以市场化为主的多元筹资新格局。经营利润大幅增长,2007年比2004年增加124.8亿元,年均增长83.7%;人均利润增加25.6万元;资产利润率1.47%,增长1.2个百分点;收入成本率19%,下降了5.1个百分点。

2008年一季度,农发行支农贷款投放大幅增加。各项贷款余额10664亿元,比年初增加440亿元,同比多增324亿元,是上年同期增量的3倍。其中粮棉油购销储贷款621亿元、占46.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219亿元、占16.5%;农村中长期贷款185亿元、占14%。“一体两翼”均衡发展,信贷支农作用更加明显。存款大幅增长,各项存款旬均余额2434亿元,同比增加519亿元,财政性存款和企业存款等低成本资金增加较多,付息负债综合成本率为2.87%,与年初基本持平。农发行实现账面利润4.2亿元,同比增盈18.9亿元,首次实现一季度盈利。不良贷款率为6.07%,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农发行积极稳妥地发展国际业务,全国17个省级分行营业部和二级分行开办了国际业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1150笔,金额7亿美元,已超过上年全年国际结算总额的三分之一。新增国外行20家,行总计达到125家。牡丹金山卡和网银业务全面启动,4个省级分行开办了收单pos业务或发放了商务卡,6个省级分行开通了企业网上银行,推广发行了财务pos及联名个人卡。

从目前情况看,农发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不平衡。从农发行系统看存在农业项目多而信贷规模少的矛盾,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与农发行营销工作力度不平衡原因,又存在政策性贷款业务萎缩商业性贷款业务难做大,筛选优质农业信贷项目难的倾向,当地农发行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还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重贷轻管,贷后管理尤显薄弱;风险防控的方法和手段落后,缺乏产业行业风险分析和先进的风险防控工具。以农发行湖北省鄂州市分行为例,2008年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余额64968万元,比年初下降6553万元,同比多降779万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63356万元,比年初下降6848万元,同比多下降1322万元。各项贷款中农副产品贷款18126万元,比年初下降10440万元;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592万元,比年初下降408万元;挂账占用贷款31263万元,与去年持平;不合理占用贷款1075万元,与去年持平;仓储设施贷款300万元,与去年持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10000万元,比年初增加4000万元。负债总额为63241万元,比年初下降6269万元,其中:各项存款9671万元,比年初下降902万元;系统内存放款项53511万元,比年初下降5208万元;其它59万元,比年初下降159万元。所有者权益1727万元,比年初下降283万元。一季度实现总收入350万元,同比下降158万元;总支出633万元,同比增加94万元,三月末亏损283万元,同比增亏252万元。2008年一季度鄂州市新农村建设力度较大,但受业务范围的限制能作为优良载体供农发行鄂州市分行筛选的项目却较少,由于营销技能、服务方式与业务拓展要求不适应,项目评估调查报告质量不高,存在筛选的农业项目难过省分行贷审会审批关的问题,信贷支农问题与困难较多,2008年一季度仅有位于杜山镇的三山水寨名特水产品养殖一个农业项目被省分行批准可以发放支农贷款300万元,意味着2008年一季度农发行鄂州市分行只能以300万元贷款支持当地“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于一个省辖地级市,支农贷款投放300万元近似于农业政策性银行未从事金融支农工作。农发行贷款利息收入对当地财政的依赖性较大,农发行鄂州市分行2008年一季度市级财政应到位利息补贴资金249万元,实际到位为零。

(二)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增强;资源配置方式需优化,制度整合需加快,基层行管理需加强;营业一线、职能条线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需要强化和相互配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还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三)在队伍建设方面,领导班子的治行理政能力与员工的素质不适应农发行的快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与政策需求分析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建设中国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虽然形式不同,但总体上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主要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和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适中型现代农业。以上三个国家现代农业都是在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建设的,尽管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所采取的方式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1.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主要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自然条件、资源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现代农业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美国目前农业发展模式以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相结合的高度机械化大生产模式为主;日本走的是一条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模式;荷兰则是以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相结合的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的经营模式也不相同,如澳大利亚畜牧业中的养羊业以放牧为主,经营粗放,但在沿海、沿河一带的局部地区实行种草养畜的集约化经营。

2.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机构和人员稳定,经费充足,手段先进,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其科研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提供,同时也吸纳一些企业科研基金、国际资助及其他基金。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日本的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共同完成,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荷兰则主要依靠农渔部技术推广局下设的分布于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来完成这一工作;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由政府部门、大学和民间机构共同组成。这些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覆盖范围广,涵盖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二是产、学、研各环节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新技术的开发以及技术成果的推广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政府对农业科研与推广都给予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

3.支持建立农民组织,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完善而发达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是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本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充分吸收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协制度。这一制度的突出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代表分散的小农利益与政府和大工业进行谈判,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二是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充分满足小农户在生产要素供给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需求。以出口创汇为特色的荷兰农业,农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合作组织,业务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各种农产品的出售,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甚至农民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贷款,都来自合作社。合作社把分散的小生产同激烈竞争的大市场联结在一起,为荷兰的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基础性作用。

4.合理利用农业支持措施,建立高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现代农业建设,通常利用一些涉及经济利益的经济手段来支持、引导或影响企业和农户在现代农业进程中的行为。包括价格支持与补贴、税收减免、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有的则是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户的收益或成本,如休耕补贴、购置装备与修建设施补贴等;加强对公共品的资助,例如提供农业科研、教育与技术推广所需经费和对于水利、电力、通讯和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资助等。

5.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政策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现代农业的政策多是采用立法形式。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曾经指出,没有适合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的效率。法律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有事先得到国会的法律授权,政府才能出台实施某项政策或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立法程序使得政府在现代农业进程中的某些行为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并受到国会的必要监督,从而保证了政府对于现代农业的支持或干预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二)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几种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同时,各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者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也必须根据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不同地区也不可能同时整建制地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能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所谓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是指利用沿海地区的区域优势,以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以促进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为目标,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都市农业模式

我国大中城市郊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但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物质装备水平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劳动者素质高的特点。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和拓宽农业功能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又称都市农业,做好城市农副产品如蔬菜、牛奶和水果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

农业部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了35个优势产区。通过优势区域布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4、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资源综合开发型模式是面向市场、依托当地资源、确定发展产业和项目的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

(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政策需求分析

1、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我国巨大的农业人口基数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按照我国人口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全国应有人口将达到15-16亿。最乐观的估计,把农业人口控制到30%,也有5亿农民,人均耕地3亩左右。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致富农民、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关系、优化城乡人民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率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庞大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有45%左右。农业科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实行对农业科技扶持的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扩散与传播,通过多种途径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使农业生产走向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发展适合家庭生产的小型机械和信息化生产设备。

二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产出能力。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首先是从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业组织和转移农业人口入手。从我国国情出发,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明晰产权,保证农民土地收益权;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规模效益型农业,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农业产出和供养能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基础。要逐步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完善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根据不同地区和产业特点,制定规划,加强引导。开展农业合作组织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建立合作组织提供服务。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农业增值增效。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以吸纳农民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农村服务业、与大企业配套的企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抓好信息体系、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这些方面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需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和排涝能力,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发展生产、建设环境、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改革传统的封闭式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农业人口,要为其在城市安家落户创造条件,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对于一些有志去农村创业的城市居民,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其把先进的思想意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农业生产中去,这对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国家在区域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投资风险基金和帮助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等手段,扶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内力和外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区间贸易。以劳动力市场为桥梁,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将劳动力输出到发达地区,不仅可以使农民积攒资金,而且可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本领,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物质基础。大力发展与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六是粮食流通缺乏优良载体阻碍粮食生产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企业目前的资质现状,突出体现是“国有”冠冕未摘,法人财产制度缺位。即便部分粮企在改革中挂出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也是形似神异,不具备股份制企业应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内涵。经营机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政企不分,权责不明,这些计划经济的烙印左右着粮企的经营管理。粮食企业“包袱”问题仍未纾解,财务状况低劣,国有粮企普遍背负沉重的经济“包袱”,尤其是资本金缺失、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国有粮企虽致力于减员分流改革,破冗除弊,提升了运营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减损止亏经营绩效,但资产负债率普遍在80%以上,部分粮企甚至超出百分之百警戒线,已严重资不抵债。粮食产业化发展滞后,粮食产业化的实质是在市场化基础上,集聚产、购、加、销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而目前粮企普通沿袭单一的购销功能,买原粮卖原粮初始交易,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实践证明,脆弱的粮食流通载体未能演绎出高效率的粮食流通,国有粮企主渠道功能减弱。

3、金融体制变革抑制了“三农”发展。农业银行进城“务工”,农村信用社“带病”务农,农业发展银行失去支农功能,加上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使得我国“三农”发展一度“贫血”,抑制了“三农”发展。年农发行组建后,农村信贷资金投入虽有过显著增长,但没有维持多长时间,粗略估算不到四年。年国家金融政策调整,农发行退出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及粮食加工贷款等信贷业务,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而收购资金本身不直接参与粮食生产、加工过程的资金运作,只能间接地促进粮食生产,实质是剥离了粮食生产及加工领域的信贷资金配置,既抑制了粮食生产发展,又制约了粮油加工企业经营。划走的国有粮油加工业由于失去了政策性资金的扶持,使得本来就难以为继的经营普遍滑落低谷,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因资金配置不足,设备的科技含量差,产品普遍档次低,缺品牌。年前后,国家相继扩大了农发行业务范围,农发行信贷支持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国“三农”才感觉到了国家金融政策的温暖,但仍存在业务范围不能覆盖“三农”发展需求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基层农发行业务发展缓慢,贷款营销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三、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按照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四大专业银行”一起开始了泛专业的商业化转轨。经过十余年的调整、改革,过去一直承担服务“三农”重任的农业银行与股改前的原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没有什么区别。“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农发行如何体现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与商业化运作的科学统一,怎样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怎样在不忘农业政策性银行责任的同时履行支农职能,这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献身精神”。

(一)坚持政策性银行商业化经营。商业化经营是银行的基本要求,是农发行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十余年的改革洗礼,农发行的机制、流程、管理模式、组织体系,以及员工的观念、心态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转变,更加贴近市场、贴近时代,已经逐步适应了商业化运作。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发行坚持政策性不利于农发行的现代银行建设,扩大业务范围坚持商业化经营才是农发行脱困兴行的必由之路。农发行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灵活经营、精细管理,才能化解包袱、摆脱困境,实现发展,做大做强,把农发行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银行。以地处中部的农发行湖北省鄂州市分行为例,从事政策性经营向商业性经营转轨这十年以来,存款规模从年末的1916万元增长到年末的4828万元,增长2.52倍;贷款规模从年的72421万元减少到年末的59432万元,减少18%;经营利润从年的亏损1597万元增长到年的盈利405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从无到有,年末已达到24.69万元。在政策性业务向商业性业务转轨过程中,尤其是年国家扩大农发行业务范围以来,经营利润逐年上升,年实现利润826万元,比年增加421万元,内部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营业网点、服务设施达到当地先进水平,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只有农发行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承担起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农发行解决业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前提。没有足够的实力,自身都应接不暇,何以妄谈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造福社会?更何况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农村地域之广,亦非一般银行能够担当其金融“主导、骨干”的重任。因此,“三农”和农发行要实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效益化取向,实行商业化经营,这就客观上要求国家要按照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需求继续扩大农发行业务范围和服务功能,允许农发行吸收居民储蓄存款、贷款范围不受政策限制。限制农发行贷款范围实质上是从政策上限制“三农”发展,从原理上讲对农发行贷款范围进行政策限制本身就是矛盾的,导致出现业务萎缩、“叶公好龙(农)”现象,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将农发行办成真正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银行。

(二)坚持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市场定位。为“三农”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给农发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三农”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基础的层面,“三农”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国运的兴衰。我国“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中有诸多因素但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是困扰“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活跃的农村金融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1、要正确处理好商业运作定位与“三农”的关系。农发行是从农行分设的。回眸农业银行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农业银行从设立到恢复,都应国家发展之需,促“三农”腾飞之势,与“三农”共生共融、相伴成长。尤其是1978年农业银行的恢复,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上世纪80年代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最快的一段时期,也是农业银行持续发展壮大的一个时期。商业化转轨后,在效益目标驱动下,农行进军城市;农发行分设后,在国家政策限制下,专营粮棉油收购贷款;农村信用社受资金来源限制,支农力度无法满足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我国的“三农”失去了国家的强力支持,发展速度明显受到影响,城乡差距开始放大。1978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2.57,年缩小到1:1.95,而到年又扩大到了1:3.22。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在城市的经营受到强烈挤压,农发行的业务极度萎缩。

服务“三农”与商业化经营并非完全不可调和。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商业化经营是最切合“三农”实际的,“三农”最乐意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价值规律开展生产、经营和配置资源。农业是向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产业,尤其对于我国来讲,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这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一直高度重视,“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国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没有工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国家绝不会坐视农业的落后,这些年来对农业的投入正在逐年提高,农发行在农村发展壮大的环境正在日渐成熟,并非只有储备贷款、调控贷款、简易建仓贷款、挂账贷款、财政贴息贷款、不问综合效益的贷款才是农发行的“专利”;按照过去专业银行经营时期那种粗放的、忽视效益的、不考虑风险的模式经营农发行,不会有利于市场经济,也不会受到“三农”的欢迎;对农发行贷款范围进行政策限制,“不得越雷池一步”,不可能发挥好农发行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对于农发行来说,一要有责任意识。把农发行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当作自身的责任,尽心尽力。二要坚持互利双赢。要着眼长远,只有真正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同时又为农发行创效,达到互惠互利,这样的“服务”和“支持”才有不竭的动力,才能持之以恒。三要了解国情带着感情。我国的农业依然低效、农村相对落后、农民还很贫弱,“三农”总体弱质,因此,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长远眼光。对于涉农业务不能完全以经济利益来决定取舍,而应该深爱一层、高看一等、亲惠善待。要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工商业,根据“三农”经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生产周期长和弱质低效的特点选择经营模式和货币信贷工具,开发新产品,再造新流程。

2、要突出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热点。农村是我国最广阔天地,幅员辽阔,蕴藏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资源。农村山河的治理,生态环境的建设,道路桥梁建设,资源的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融通、金融服务。农民是我国最大人群,占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二农民的消费需求,活跃了农村市场,带动了教育、医疗、电信和工业品零售等产业的跟进,同样也需要金融服务的跟进。新农村建设为农发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年底国家启动的“新农村”建设汇集了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大量的建设资金,这势必促进推动农村金融需求的增长。年,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就高达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引发更多的信贷需求。年,按照“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使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原则,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都大量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然而,我国农村的广袤与落后,农业的弱质与低效,农民的众多与贫困,远非这些资金就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银行业的配套贷款。可以肯定的是,农发行在已有财政投入基础上的配套贷款,风险将比过去小很多。只要选准支持项目,强化风险控制,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必将是互利双赢。

农村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事业的发展,保障机制的完善,必将大大增强农民的信心,拉动消费需求和金融服务。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年开始的全国农村“水、气、路、电”四大工程已取得明显效果,解决了20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新建乡村公路近20万公里,消灭了无电乡、无电村和推广洁净能源沼气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全面取消农业税,年以前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收学杂费,这一系列的惠农亲民政策和措施.不但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支出,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消费信心和对美好前途的幢憬。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村经济活力迸发,这是农发行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国城市金融竞争激烈的趋势正在加剧,对于农发行来说,国家要允许其运用农村金融的缺位,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与机构类、集团性客户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建立互利合作关系,进而实现整体合作,走好建设新农村之路。

3、以更加优惠和灵活的政策扶持涉农银行的发展。诚然,农发行商业化经营的趋利性与“三农”的高风险低回报在客观上存在冲突。化解冲突,消弥差异,实现互利双赢,除了农发行要有相应的理念和措施外,更需要国家配套的政策,譬如在税收上、利率上应当有优惠和灵活的政策,给包括农发行在内的涉农银行、涉农业务以更多的定价权。业界提出的“利率覆盖风险”等对策应该可以尝试,孟加拉格莱革珉银行不正是通过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弥补了银行风险、实现互利双赢的吗?还有农发行可以采取向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批发贷款的方式,这些都是搞活农村金融、实现“三农”发展、大小银行互利双赢的有效途径。

4、支持项目建设形成信贷资金“板块”效益。农发行要按照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需求,按照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的法则科学选择扶持项目,国家应从政策上允许农发行与其它商业银行合理交叉业务,发挥银团贷款的支持效应,重点支持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水泥制造业、钢铁行业、农村供水管道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生物燃料制造业、道路施工沥青制造业、旅游场馆场地等基础设施项目,以确保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三农”发展对信贷资资金的需求。

(三)关于农发行以人为本问题。农发行队伍建设问题事关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事关农发行的发展与和谐,事关农发行的现代银行建设,深入分析和研究农发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对于农发行商业化改革与履行好国家负予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职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员工渴望成长与成长空间窄小矛盾并存。一是农发行“三定”以后,干部职务编制受到业务量的严格限制。近几年来农发行业务呈萎缩态势,在队伍建设中的表现是干部超编,人浮于事。二是从农行划出时干部较多,经历十几年之后,农发行仍然是这部份干部占主流,阻碍了新的干部的产生。三是由于官本位思想根子很深,技术职务的上升,比如经济师升格为高级经济师,也是照顾给上级行或二级分行的领导干部,除此之外的员工既便是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既便是申报六年、八年,只要行政职务上不去,也是徒劳的。四是干部成长凭人际关系。组织考核讲的是德、能、勤、绩、廉,事实上左右组织决定的有效操作是民主投票,民主投票得票高的人德、能、勤、绩、廉并不高,工作也不出色,而在投其所好、吹吹拍拍、收买人心方面到很有特点与独到之处。工作业绩好的不如人际关系好的。农发行模仿党政机关的组织路线选拔金融企业的干部,评聘金融企业干部的高级技术职称,与农发行现代银行建设的根本意愿是不一致的。

2、业务范围扩大与员工业务素质较低矛盾并存。业务范围扩大后的农发行是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的金融机构,不论商业性业务范围有多宽,根本上的定位不是国有商业银行,而是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这就要求农发行干部职工不能像商业银行干部职工那样,只要有利可图,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而应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当前农发行干部职工客户营销意识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多年来,由于农发行贷款对象的指定性和确定性,干部职工已习惯于“等客上门”,再加上客户营销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利益不均,导致客户营销吃大锅饭、等客上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较为突出。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干部成长凭关系、靠投票,干得多的不如干得少的、干事的不如搞关系的,不营销没有责任,营销产生了风险还要从严追究责任,导致客户营销不能有效开展。在开办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进程中,虽然萌生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但是比较肤浅的,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客户营销的意识淡薄,缺乏客户营销的系统研究和组织规划,经营方式习惯于过去的思维定势和“等客上门”。

3、建设现代银行要求高与基础条件较差矛盾并存。随着新业务的发展,农发行的客户范围从流通环节延伸到生产、加工转化等环节。随着客户企业增多,对结算服务的需求也增多。但目前农发行结算功能比较单一,结算服务水平还停留在仅能满足粮油购销储备企业最低结算需求上,只能办理转帐、取现等基本结算业务,大量结算工具和手段不能使用,对客户需求的票据贴现、信用证、信用卡、atm自动柜员机等结算仍无法办理,同时现有的综合业务系统由于操作手续的繁杂,办理一笔业务往往要等10分钟以上,对客户开展相应业务制约作用比较大。农发行内部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收入分配制度仍然是计划分配,按人头和机构定费用,费用与业务开展情况联系不够紧密。

4、干部职工考评主观随意性大与客观评价机制缺失矛盾并存。在农发行,民主投票决定问题体现在任何重大事件中。如年度行员考核、年度评比先进、干部的晋升、高级职称的评定等一律凭票定成败。有时投票人对被投票人素不相识,由于居于可投票的位置上,也要请来投上一票。结果是,会搞人际关系的人成了“好处专业户”、“荣誉专业户”、“做官专业户”;埋头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的人成了“做事专业户”、“打压对象”。

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强农发行队伍建设:

1、营造员工良好的成长环境。员工是农发行的主体。农发行要视员工为上帝,树立以人为本、员工满意为导向的管理思想,时时处处为员工着想,并在实践中围绕职能要求不断完善员工业务技能,满足员工合理需求,塑造农发行在公众中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一是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既要培育新人、拓展业务范围,又要发挥老人的专长、实现以老带新;既要对有成就的员工“锦上添花”,更要对有困难的员工“雪中送炭”,以建立更为稳固的员工队伍;既要用好现有干部职工,又要积极吸引社会上的专业人才。二是建立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竞争激励机制相统一的客户营销机制。既要严格追究使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和损失责任人员的责任,又要注意对信贷资金营运好的人员给予合理奖励,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客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对信贷责任的认定要科学合理,凡因不可预测的市场、政策变化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或资产风险,应减轻或免除有关人员的责任。根据贷款投放额度、质量及收回盈利情况等给予相关人员适当奖励,实现保护与惩处、责任与利益达到有机统一。三是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防范人的风险的关系。不能在强调业务发展时就忽视了人的风险防范,在防范人的风险时又前怕老虎后怕狼,裹足不前,作茧自缚。要树立正确的人的风险观念,把支持农发行提高效益作为化解风险的主要手段,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农发行追求客户满意,必须科学地顺应顾客的需求走向开发金融产品,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银行的立场上去研究和设计金融新品种,尽可能地事先把客户“不满意”的产品从产品组合中剔除出去。为了加强自身的发展,农发行员工要具有经常和快捷的创新能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动态变化提高贷款营销效率中寻求农发行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出路。要实行客户经理制,针对农发行的特点,按客户贷款规模和效益潜力,设立首席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助理,通过客户经理制的实施和客户经理权、责、利的统一,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信贷服务。按照部门分设、职责分清、有效制约的要求,减少目前省市县行三级贷款调查审查中层次迭加的现象,实行谁审批谁负责贷款调查和审查,推行贷款调查审查责任终身制。以二级分行为中心实行客户人员集中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信贷调查由二级分行客户部统一调配安排。压缩客户调查、审查和审批三个环节,采取“限时制”,集中调查、集中审查、集中审批,有权审批行在接到经营行上报的企业贷款申请后,授权二级分行客户部组织调配支行客户经理集中调查,在5个工作日内联合形成调查报告,提交审批行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门集中审查贷款合规性;在2个工作日内,相关部门要视不同审查结果,提交贷审委讨论或通知客户部门完善手续;在1个工作日内,贷审委集中审批贷款。各环节之间不得有间隔日,以提高贷款办理和审贷效率。

3、提高农发行科技办行水平。金融服务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服务、基础服务和扩展服务。核心服务是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解决客户需求的基本效用和利益的服务;基础服务是核心服务实现的形式,即有利于实现核心服务的那一部分服务;扩展服务是指客户接受该金融服务时所得到的附带服务的利益。核心服务是重点,核心服务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银行对其他服务无论作出多大努力也无济于事。提高农发行科技办行水平有利于三个层次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是推行营业人员“柜员制”,实行结算业务一手清,改变已被商业银行淘汰的“双人交叉复核制”;二是逐步推行国内银行通行的结算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开展与其他银行兑付银行汇票业务的合作;三是加强科技应用上的创新,提高结算和支付的速度和效率,增加atm服务设施,加快自动转账、信用卡、网上银行等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赶上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4、构建员工客观评价机制。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只有构建员工客观评价机制,才能化解情感论人、情感用人、情感整人、以票取人,重关系轻工作的矛盾。一是按照农发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向会计人员分摊工作量,向信贷人员分摊收息贡献率,按月考核,记录在案,作为年度行员、评先考核的依据。二是高级职称评定实行计分制。对国家刊物确定标准分值,申报人申报的文章由评委会计分,从高分到低分决定入选对象。要实行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分线运行,职称评定不能以申报人担任何等行政职务、是否请客送礼作为依据。三是将做人、做事、做“官”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工作成效作为员工晋升的依据,从制度上革除情感识人、情感用人,投其所好,跑“官”、要“官”、买“官”的弊端,要让跑“官”、要“官”、买“官”的人身败名裂。要重视员工抱怨,提高执政水平。员工抱怨背离管理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管理者对员工正常的需求不能满足。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弄清员工抱怨的原因,然后研究处理对策,找出最佳弥补办法,改进管理方式,增强员工的信心。

5、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失时机地交流干部,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也有利于和谐银行建设。

(四)关于农发行和谐银行建设问题。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谐万民。”构建和谐农发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具有浓厚和谐氛围的农发行,才能凝聚人心、团结干事、高效运转。

1、要夯实基础,抓好机制建设。古人云:“小智治事,大智治人,睿智治法。”面对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农发行应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展建章建制活动,对经常发生反复出现的不和谐问题,实行程序化管理,用机制用制度管事管人。

2、要选准“切入点”,抓好优质服务。一是坚持把优质服务作为打造现代银行切入点,学习借鉴国有商业银行成功经验,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配备便民服务设施,推行统一着装挂牌服务,跟踪优质项目,上门营销服务,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真诚合作。要坚持从接好一个电话,道好一声问候,倒好一杯清茶等点滴小事做起,对客户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二是发挥信贷杠杆功能,按照新的业务范围,做强农业产业链支持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效地带动基地和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新农村。三是处理好与当地有关党政机关、金融监管、金融同业等部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抓好宣传调研,外树良好形象。要激发出农发行员工“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责任感,充分利用报刊网站、地方媒体宣传阵地,开展宣传工作,做到农发行报上有字,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树立农发行建设新农村形象。

3、优化和谐细胞,抓好岗位学习练兵。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培植文明型团队。适时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引导农发行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员工。二是开展时事政治、职业道德、法纪教育,培植遵纪守法型团队。三是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培植和谐型团队。要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把个人的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农发行的发展融为一体,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增进友谊,营造和谐向上的经营环境。四是加强素质教育,培植学习型团队。要采取组织员工集中学习、聘请有关专家讲课、积极倡导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和各类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营造学习氛围。五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培植进取型团队。要注重在员工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员工明是非,树正气,构建进取型团队。

4、优化服务形象,抓好凝聚力提升。一是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优化“窗口”形象。农发行虽然是一家国家政策性银行,但更是一个服务社会的窗口,社会公众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注重“窗口”建设,从有关部门聘请行风监督员,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通过开门评行、评员活动,强化“窗口”形象建设,接受社会监督,以良好的行风和优美的环境向社会展示农发行人真诚、务实、清廉的形象。二是完善自律和评价机制,优化队伍形象。要坚持并完善职工行为自律和组织评价制度,通过推行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不违反财经纪律承诺书、遵纪守法承诺书、拒绝商业贿赂承诺书等下级对上级、个人对组织的承诺和一年一考评制度,增强干部职工遵章守纪、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从而实现无经济案件、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无责任事故的“四无”目标。三是积极开展“四必访”,即:职工住院必访、职工生日必访、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必访、职工家庭出现天灾人祸必访,通过一系列措施树立正气,营造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