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分析

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概况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2004年高校在校生规模就超过了2000万,到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对比可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教育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要面向社会,因此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性问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总体局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

(一)国家政策、地方法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不能与之相协调。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毕业时与一些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时,我国原有的档案关系,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报到手续的办理起到了阻碍作用,地区之间的差异得不到当地人事制度的支持和认可。

(二)我国现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安置能力降低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都在进行相应改革和改组,企业一部分职工处于失业或待业状态,因此,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明显减少。国家机关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对各机构进行改革,无形中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

(三)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合并重组、扩大招生的同时并没有解决自身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不能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不理智的上马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了供需失衡和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后果。此外,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就业心态,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和社会以及工作认识不足。

(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的问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出身”要求过高,如:国家重点、“211”、“985”院校、英语六级、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等。用人单位提高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不是切合实际的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一部分虽然学历标准不够的人才被拒之门外。另外,部分单位由于女性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往往把女性拒之门外。

(五)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现代人生价值观取向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对就业地点、职位和工资水平期望过高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给出的工资水平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应该得到更好的职位和薪水,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高不成,低不就。第二,一些毕业生自身知识面过于狭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当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关注高校学生在校的成绩,更加关注的是高校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从众心理、依赖心理普遍存在。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和自主竞争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另外,有一些毕业生直接把就业的问题抛给家长去解决。

三、新形势下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走入社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极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如果解决不当就会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不稳定因素。所以当前缓解就业压力,走出就业困境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国家出面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应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缩小地区差异,尽可能实现全国各地区就业机会均等,使高校毕业生资源得到优质合理配置。目前,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关注大学生就业力度,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大学生待业率。

(二)高校要加快教育改革力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高校应及时解决自身的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在资源整合的同时,从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实践出发,做到合理布局,以便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国家应该再次重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其次,高校在上马新专业、新学科时一定要审慎,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规划和决策。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根据学科自有特点合理安排专业课和辅修课程,使专业课和辅修课能够相得益彰,从而使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为社会输出专业、全面的人才。再次,高校在担负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要更为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抵御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三)用人单位应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在组织招聘时应从自身出发合理要求毕业生的文凭以及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高校学生都是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国家“211”“985”工程学校毕业的,因此用人单位要考虑自身条件制定用人计划,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而且工作能力也不一定就比不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所以用人单位应擅长发现大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为自己所用。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最大规模的利用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以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用人单位本着选择适合自己的员工的同时,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以女性自身生理特点为理由将女性大学生拒之门外。只有这样,用人单位才真正能够做到科学、发展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

(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的改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确立合理的职业衡量和评价标准。在用人单位与人才实行双向选择的年代里,大学毕业生应破除以往职业终身制、铁饭碗的思想。很多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到条件优越的地方、公司自己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几乎很少考虑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应该重新树立就业观点,到最适合自己、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外,这个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已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和职位了,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和“适时跳槽”的新择业观才能在发展的社会立足。第二,高校学生在校时就应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只有在走上工作岗位钱,在高校学到、做好最好,才能够在日后工作中不被淘汰出局。在不断努力学习的同时,高校学生应不断将收集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不管是什么媒介,尽可能掌握全面、详细的就业信息,根据招聘信息,适时的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做到有备无患。第三,高校学生应该克服从众心理,树立自己的思想意识,不依靠家长,不推脱责任。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大好的形势下,有能力的大学生不妨试试自主创业的道路。道路也许坎坷,但是风雨过后,会是一片美好的蓝天。

四、总结

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就业理念、体系、制度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相信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会解决好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市场供需方面的矛盾。

作者:刘亚聪单位:北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