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乡的传说

故乡的传说

故乡的传说范文第1篇

模式昭示出文化反思的中心发生了移动和变迁。前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否定及对西方文明的推崇,无疑是为了使国家和民族渡过严重的民族与文化危机,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后者对传统文化的颂扬与赞美也同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总之,从近代知识分子的求新求变到当下知识分子的回归与守望,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挑战所做的调整。

关键词:传统文化 西方文明 “故乡”

“故乡”是作家认识、理解人生和社会的起点,同时也是作家诠释人生、社会的载体。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有挥之不去和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在他们的文本世界中这一切明显地是属于个人记忆的核心部分,并且最终融汇于宏观的社会记忆与历史记忆框架之内,同时也非常明显地具有相当私人化色彩的烙印。无疑,这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研读,并且有理由相信,我们会有一定收获的。下面我们以陈瑞统为艺术个案,以“故乡”情结为切入点去透视文化反思思潮流变及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征。

一、从“丑”到“美”

鸦片战争以来,国门洞开,异族疯狂入侵、大量不平等条约签定、大规模文化侵略引发了近代中国严重的危机。这一切促使国人迅速开启反省和救赎之旅。正如以下言论所概括的:“……尤其是西方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与大规模的西学东渐,大一统的华夏民族和文化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与冲击。这不仅给民族的生存,同时也给民族文化与文学提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如何对付、迎接这种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冲击,并在挑战与冲击中重新确立自己的方位,选择自己的出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文化和文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五四”时期,反对传统文化,追求科学、民主的西方文明,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的主向。在文学领域,这一切追求和变化都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反映。

鲁迅的文化言说是以“故乡”为基点,以现代文明为标尺,来审视和批判传统文化。在鲁迅的文本世界中,“故乡”情结是非常明显的,故事的展开地点往往以“故乡”为主。在鲁迅的叙事视野中,“故乡”是属于什么样的印象呢?在《故乡》中,“我”回归故乡的第一印象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条的乡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苍黄”、“横着”、“萧条”、“没有一些活气”,这就是鲁迅对“故乡”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悲凉”心情的原因所在。要说出“故乡”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如此。”尽管提起儿时的伙伴闰土“我这儿时的记忆,然而全部闪现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但这只是一种昙花一现的幻觉,甚至是错觉。在见到心目中的小英雄闰土之后,特别是当闰土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母亲还是让他先前那样哥弟相称,而闰土却说:“阿,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俨然成了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和捍卫者。他甚至让儿子给“老爷”磕头。怪不得这个“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地悲哀。”另外一个“故乡”人杨二嫂从“美”到“丑”更是验证了“故乡”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所以,在小说的结尾“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离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就不足为奇了。鲁迅以现代文明的视角观察和审视了“故乡”,所以,这里只有反动、麻木、愚昧、残忍。他笔下的 “故乡” 充满了血腥与腐臭,令人感到窒息和压抑,里面行走的全是屠夫、杀手与肉食动物。他们愚昧、无知远离了世界的主潮和文明,匆匆忙忙的生又匆匆忙忙的死。总的来讲,“故乡”笼罩在批判与否定的氛围中。正如周作人所言:我的灰色故乡。“故乡”在鲁迅眼中总的来说是丑陋的、灰色的和否定的。从“故乡”和“个人记忆”到社会与历史记忆的飞跃与突进,鲁迅彻底否定和拒绝了传统文化。

20年代的“乡土小说”家在鲁迅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现代文明的视角来批判传统文化,反思国民劣根性。这股文学思潮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只是有所消退,但并未终结,直到今天仍不乏深刻的启示意义。但今天的中国完全不同有于以往的中国,人们开始发掘传统文化的优良的精神资源和其现代意义。在文学的表现中,“故乡”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爱默生曾言:“艺术最深刻的美质都是植根在祖国文化的故土里”,可以说,陈瑞统就是这样的作家。他有着非常明显和自觉的“故乡”情结,并以此为主轴来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郭风评其文章:“瑞统同志以如此众多的篇章来颂扬乡土,歌颂侨乡人民的高尚情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以为,只有对自己的乡土倾注永不衰竭的爱情,然后始可从乡土中不断获得诗情,作出诗篇……乡土文学从题材来说,可能局限于某地域,但从作品的思想的概括以及深刻性,它应该远远超出乡土的局限。如以鲁迅先生早年所作的许多杰作来说,其典型意义可说是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我觉得我们一面强调作品的乡土气息,一面更要强调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新颖和普遍意义。”这中肯而精辟的阐述正是对陈瑞统的肯定和鼓励。

在当下学者陈瑞统的写作视野中,“故乡”是什么样的人文景观呢?闽南名刹开元寺、高耸云端的东西塔、潮声帆影刺桐港、道教石刻老君岩、神奇的洛阳桥。有的是“毕生洁身以立德,勤奋著述以立言、兴利除弊以立功”的蔡襄,以足代薪的蔡义波,民族英雄郑成功。先祖们以非凡的胆识、毅力、智慧,胼手胝足,披荆斩棘,毕路蓝缕。这一扫鲁迅式的阴霾、灰色与沉闷。到处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没有了奴隶、屠夫。“故乡”不再是屠场、地狱,而是福地和乐园。“故乡”成为“花锦山川,人文荟萃”,它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荣耀,诉说和诠释了昔日的传奇与神话。同时,也颂扬了先民们征服惊涛骇浪、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浩气雄风。这凝聚了历代泉州人民爱国爱乡的深厚历史感情。在陈瑞统的文学画廊中出现众多的英雄与神话,同时,他在关注当下的同时更把精神与文化触角伸向遥远的历史,试图穿越此岸的萎靡与颓废,抵达辉煌与灿烂的彼岸,并与之直接对话和交流。并且,在当下与昔日之间搭起一道桥梁,籍此以重建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与文化图腾,并从“过去”汲取动力和寻找源泉。在全球化浪潮下,避免淹没和迷失“自己”,从而转向传统文化寻求合法性依据和精神文化源泉,这也未免不是一种合理诉求。

陈瑞统笔下的人物虽不乏当下的建设者与奋斗者,如对当下企业家与实业界人物的写真,但主要叙述与关注对象则集中在昔日的英雄与神话。这与鲁迅笔下的“故乡”情结有了本质的区别。鲁迅笔下的人物是“庸众”、“看客”、奴才,如:从“美”到“丑”的杨二嫂、闰土,特别是后者从一个“小英雄”蜕变成传统文化的“奴才”, 甚至还为“过去”忏悔,俨然是等级制度的捍卫者。我们读出了作者的悲愤与痛苦。鲁迅以非英雄和反神话(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神话的藐视与戳穿使之蜕变成谎言与垃圾,如:对孔乙己、陈士成等等的和指控)来批判和颠覆传统文化。这符合当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且也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与音符。而陈瑞统则以“英雄”和“神话”为核心、要旨,采取赞美与颂扬的写作策略,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传统文化,并向之汲取精神与文化动力,以获得民族复兴的力量与能源。这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话语霸权逐渐蚕食和侵蚀民族传统的时刻,转而寻求和认同传统文化的精神原点,应该是一种理智之举。如果说鲁迅转向西方文明而拒绝传统文化是为了国家、民族度过当时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而陈瑞统则是为了针对和对付当下的文化与精神危机。“故乡”的从“丑”到“美”的衍变明显地勾勒出一个时代文化策略的转移。

二、从出走到返回的叙事模式

鲁迅许多作品有明显的“离乡”模式。如:当他要接近“故乡”时,感受是“隐晦”,“冷风”、“苍黄”、“萧条”、“没有一点活气”。其实,“故乡本就如此”而非“仿佛也就如此”,“还是没有进步”。闰土、杨二嫂的“退化”就是最好的例证。结果呢?“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因为作者有了“希望”,洗去了刚见故乡时的“悲凉”。鲁迅“出走”的目的就是要拒绝下一代人“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祝福》也是如此的“离乡“模式,“鲁镇”也没有进步仍然反动,正是如此,“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而陈瑞统的创作有明显的“返乡”模式。尤其是他的叙事策略呈现在华侨强烈而执著的寻根“返乡”情结。当下,华侨的物质生活虽然相对比较富裕,但他们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仍与大陆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割舍。他们有强烈的寻根谒祖意识,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而掀起的“故土寻根”热潮,牵动了许多根在闽南的台湾青年的心,他们渴望回到父辈为之魂牵梦萦的故土怀抱,体味父母之邦的亲情与温馨,这同时也是华侨和台胞共同的心声和愿望。最让他们心驰神往的,莫过于“渊源寻根”的丰富文化内蕴。正如台湾青年作家侯吉谅先生在倾听历代先人艰辛创业的事迹及许多宗亲在心系桑梓回乡探亲、办厂等事件后动情地说:“看到故土这一切,令我觉得血脉源流的庄重亲切在这纯朴的乡下依旧保留,有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此时置身陌生的宗亲的家里,我心中涌起的是对祖先的尊崇感。”同时,他们的“返乡”有着更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诗人关云所言:“我最希望的是两岸和平统一,祖国大陆强大的国防、工业、科技与台湾富裕经济之结合,必能上中国更加强盛,不再受外国轻视。两岸诗人友好往来,品茗谈诗,实是人间快事。”许多华侨在国外多年的打拼取得一定成就后,就重新返回故里,做建学校、建医院等造福桑梓的事情。尽管他们事业有成,生活富裕,但建设家乡、造福桑梓的念头从来没有断绝,而是时时涌上心头。不管在外是得志还是失落,他们对故乡的一切的一切莫不关心、留恋,忘不了乡音――南曲,就如杨怀山先生携孙女回乡专程听这悠悠的乡曲。陈瑞统在基层默默奉献多年,帮助许多台湾作家实现寻根的愿望。他不辞辛劳,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来做这些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并且见证和记录了这一切。陈瑞统的文学“归乡”模式显示传统文化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在当下富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故乡”从“丑”到“美”及从“离乡”到“返乡” 叙事模式,昭示出文化反思的中心发生了移动和变迁。前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否定及对西方文明的推崇,无疑是为了使国家和民族度过严重的民族与文化危机,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后者对传统文化的颂扬与赞美也同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总之,从近代知识分子的求新求变到当下知识分子的回归与守望,二者的目的和动机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2]鲁 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3]刘 巍、袁 元:《名人醒世名言录》,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故乡的传说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愁诗 阅读 写作

乡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情结,乡愁文化浸润着汉文化的特色,而乡愁诗更是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骊珠。

1.读乡愁新诗:物已契合,领悟情感

几度夕阳红,多少月明中。在时空的隔离带,天空牵系了多少望乡的眼眸,脚下疯长了长长的乡愁绿草地。对故乡、故国的思念,总是缘于对故乡物、故乡人、故乡事的长相思、长相忆,魂牵梦绕难割舍。正如台湾散文家刘墉在《童年的故事》所感喟的:故乡,这是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名字,她可以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更能指儿时的竹林、草原和小溪、蝉鸣和鸟语的地方……

王国维说:“一切景物皆情语也。”对故乡的思念,乡愁,必须有一个沾染了故乡乡风土气的具体的物,故乡,一草一木总关情。“诗言志”。诗歌主要特征就是表达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诗中的具体形象。这“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诗歌中的“意象”是注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哲学家用三段论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

指导学生阅读乡愁诗,体会诗人灵魂深处的乡愁,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注目、联想、想象诗中所采撷的意象、风物。

乡愁诗人或离乡或去国,衔着故乡的叶笛吹箫着月白风情、孤影阑珊的思乡心曲。他们中以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两位影响最大,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余光中享有“台湾诗坛祭酒”之称,席慕蓉本是画苑才女,诗画双璧:他们的乡愁诗最具代表性,道出了千万游子沧桑心曲。他们的乡愁诗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轻灵婉转的意象、纤淡的画面意境而深深地定格在读者的情感河床上。

余光中的乡愁诗:

《布谷》:阴天的笛手 用叠句迭迭地吹奏 嘀咕 嘀咕 嘀咕苦苦呼来了清明 和满山满谷的雾 那低回的咏叹调里 总是江南秧田的水意 当蝶伞还不见出门 蛙鼓还没有动静 你便从神农的古黄历里 一路按季节飞来

席慕蓉的诗也飞出不尽乡愁:

《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除余光中、席慕蓉的领头、扛鼎之作,像《乡色酒》、《三个月亮》也流传甚广。

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在余光中的《乡愁》中,诗人却采撷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定年代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什――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形象。以时间的变化为顺序,分别对比人物的四个阶段,把诗人肺腑深处的呼唤、乡愁投射于具体的物象上。

他的另一首乡愁诗作《布谷》比《乡愁》还要乡愁。看,无论是物象的撷取,还是乡愁的缠绵绯恻,如泣如诉,都有过之而不及。“布谷”这个“阴天的笛手”、“清明”时节、“江南秧田的水意”……都是作者故乡江南(湖南衡阳)的风物。自然是一件件风物手有余温、却遥不可及,让人乡愁顿生、霪漫。

读乡愁新诗,把握了意象,一切美的情感都如春水方生一盈漫起来,放电影一般在读者的面前闪现,故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在读者的眼目中灵动起来,不用讲学生就懂了,就得到了灵魂的静化、升华,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

2.写乡愁新诗:采撷物象,点化乡愁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愁诗最能感动人心,而且对离开画图时代不远的中学生更是易学善写。诵诗、作画、吟诗,常常是诗歌教学最理想的方式,乡愁诗由于她的绘画美,更能让学生接受,在仿的基础上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乡愁新诗来。

都说:诗歌最爱少年。让少年爱上“缪斯女神”,老师是“红叶”、“冰人”,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无拘无束、情趣盎然地写,从最基础、最好学的写起。

故乡的传说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愁 情感 文化 审美

古往今来,乡愁一直是文人们反复吟唱的主题。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具有一种能轻易俘获人心的魅力。苏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汇集老舍等五位名家的的典范之作,深入地诠释了乡愁文学的意蕴与内涵。可以说,本专题的设置为广大师生品读、鉴赏乡愁文学,体悟乡愁文学的魅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基于所选文章对家园之思阐释的角度与主旨的差异,五篇选文被切分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由《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组成,侧重于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文本主要表现与故土、家、亲人等相关联的具象情感;第二板块由《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构成,该板块将家园的概念虚化,升华为人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家园由具象的故乡进一步指向祖国、精神的皈依与生命的明证。五篇文章虽各有侧重,却共同揭示了乡愁文学内涵的多解与丰富。乡愁是漂泊旅人、他乡游子难以割舍的思念与眷恋,乡愁是文化的归属和精神的归附,乡愁带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笔者将以“月是故乡明”专题为切入口,从三个方面对乡愁文学进行品读与鉴赏。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最浓烈的思念。每个异地客居的人,心中总有一个让他辗转反侧的故乡。无论是《乡土情结》中提及的山水的滋养,树木的蔽护,还是《想北平》里雨后的什刹海,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些深入骨髓的故乡记忆,时时让背井离乡的游子眷顾,每每忆起,他们心中总会泛起炉火般的温暖。乡愁是游子梦里蹒跚离家时的斑驳足迹,无论是为了功名,为了梦想,还是为了生存,一旦离开了家,游子就如断了线的风筝,孤寂而落寞。乡愁于是成了他们精神的支点。无论走到哪里,慈母手中的那根丝线,都会幻化成无限的牵挂,走得越远,线就会收得越紧,直到在心头勒出一条条深深的印痕。于是,我们有了“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的牵挂,有了“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期待,有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忐忑,有了“不知何处吹芦萧,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凄苦,有了“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悲怆……乡愁它道出了一种心境,诉说了一种感动。它化成一根思念的线,穿越了遥远的空间,让一颗游子之心飞回故土;它也穿越了久远的时间,延绵的历史,从古代而来,感动着今天的你我。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溯源,是一种寻根。台湾的余光中先生,早年离开了大陆,这种别样的流浪,让他的乡愁更浓、更深:乡愁在他那里是枚小小的邮票,是回家的船票,是亲人的坟墓,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他以发诸心灵的文字深情地呼唤着自己的祖国,寻找着炎黄文化之根。同样的,台湾女诗人席慕容这样诉说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对于远离祖国的人来说,地域的距离造成了传统的远离,造成了文化的隔膜;而作为深受传统影响,具有浓烈民族情感的文人来说,诉说乡愁往往不仅是单纯的故土之思,还有对祖国文化的眷恋,对民族认同感的追寻。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传达出的身处异国他乡那份文化上的疏离和精神的寂寞。可以说,正是对文化归属感的呼唤形成了乡愁文学所具有文化溯源和文化寻根性质的特征。风光时,要衣锦还乡;苍老后,要叶落归根,即使是一把骨灰也要葬在家乡的土地。无论如何,也不能抹去家的记忆;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改变打在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烙印。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是距离和空灵让乡愁变得如此美丽。可以说是距离拉伸了乡愁,造就了乡愁特定的美。根据英国布洛提出的审美心理距离说,我们知道,在审美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客体无从与现实的自我发生钩搭时,客体才能充分显示其美的本色。正是时空的距离造成了游子和故乡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了故乡的美丽。这种对遥远美丽的追寻和呼唤也形成了乡愁这一情愫的美丽,正如哲学家周国平所说:“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是朴素与辽远成就了乡愁。长路漫漫、跋涉艰难的现实,束缚了归乡的脚步。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拉伸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兵荒,战乱,等人为造成的不安定的因素,更是加重了乡思的分量。正是特定的社会背景,是特殊年代的那份朴素,让一切情感回归故乡。悠悠乡愁,怎是一个愁字了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乡愁或多或少还有几分虚无空灵的色彩:当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又没有归属感时,忽然觉得曾被自己抛弃的昨天不是失望而是温床;因为不满现状,因为没有归属感,所以故乡变得重要起来,根变得重要起来,乡愁似乎又并不只是因思乡而愁苦异常。此时乡愁实际上成了一种精神的慰藉,变成了羁旅途中由悲苦和孤寂而产生的一种渴望回归的心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揣摩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伤感之所来由了。游子的思乡情绪,都是他们漂泊生活的体验与结晶。因为和着诗人的血泪,所以此时故乡在诗人心中,就有了一种更为特殊的亲近感。特殊的情境让故乡上升到了一个前未有过的高度,于是,乡愁的虚无美就由此生发出来。《前方》中作者曾尖锐的指出,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中。漂泊旅人们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今生今世的证据》里,作者也曾沉痛道出“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此时的乡愁带有抽象的空灵,乡愁准确的说是虚无中灵魂的泊止与寄托。

故乡的传说范文第4篇

做生意要讲究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获得强大的外部推动力。在中国的服装与鞋帽时尚中,“时尚与传统”是目前最当红的主流大潮,相同类型的商品,但凡与传统和时尚沾点边,那就是潮流审美品位的重要象征,传统的故乡云布鞋亦是如此。

不仅有传统手工刺绣的故乡云布鞋,也有融合时尚潮流推力的故乡云时尚布鞋,这样的组合搭配使投资者们在市场的有更强的拓展能力,在创业初期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经营业绩。

时尚与传统融合的产品定位,自然能够给故乡云企业自身的品牌产品带来与众不同的优势,加上低价高品质惹人眼球的性价比,自然当然不让的在产品品质这一栏赢得了肯定。而时尚元素的添加,令本身有些不合消费者潮流需求的传统故乡云布鞋有了新的亮点,并在行业内占据了潮流主导的地位。大众化的产品定位,令故乡云的品牌布鞋更加贴合消费者购买心理,摒弃了潮流时尚带来的格格不入,将时尚的元素融入到传统工艺的制作当中,从选料搭配、色彩搭配、到一些细节时尚元素的考虑,无疑是将故乡云布鞋产品品牌推向了一个与世界潮流接轨的位置。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造就了创新独特的管理与服务理念,不仅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份财富的保证,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购物的收获,这样双向双赢的品牌战略令故乡云在鞋类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这货源多了自然就会带来更多的客源,而即使是大众的价位,客源的不断提升也带动利润空间不断的增长,灵活的开店运营模式,更是给投资创业的选择者一颗强有效的定心丸。一个完善的品牌管理运营模式,令故乡云布鞋的品牌实力不断在壮大;一个有力的创新调研团队,令故乡云布鞋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更进一步。不夸张的说在记者进店采访的过程中,门店销售的火爆场景令记者也深受感染,而总部人员细心的接待与沟通,更是令我们看到了一个实力派的布鞋企业,正用它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向同行业的品牌发起挑战。

财富向你伸手的时候,为什么不抓住呢?这样的品牌发展前景,如此的企业发展实力,加上市场不饱和的可开拓性,犹豫和考虑显得苍白无力,穿在脚上的商机就在故乡云布鞋,而这更是能够踏实握在手中的财富契机。

故乡的传说范文第5篇

说实在的,我很怀念我的故乡,特别怀念故乡的春天。虽然我的故乡不是时尚的流行区,也不是繁华的大都市,而是一片宁静而又传统的土地。这里四面环山,江河奔腾。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悠久神秘的美丽传说,处处令人心驰神往。就连一枚树叶,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都闪烁着绚烂的魅力。

故乡的春天,绿得鲜活透亮,浓得青翠欲滴,香得沁人心脾。在故乡的春天里,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生机勃勃。细细的小草,透着鹅黄绿叶的树木,微微荡起笑靥的花蕾,还有湿漉漉的山间小径,都呈现出一派美丽的鲜活的景象。就连岩石上的>!

我读懂故乡的春天,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初春时节,我随着春天的脚步,在霏霏细雨中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春天的细雨,把群山浸染的清秀妩媚,碧波涟漪。雨丝温柔地飘舞在山间和绿树丛中,似乎把成片的绿凝固在了一块,它们在山顶上流动着,晃动着,沉淀着。如那撕不断的绿帘和帐幔搅在一块,不断荡漾开来,时起时伏,浓淡相宜,这样的春天美景怎么不让人留恋。

于是,在雨后的斜阳中,我独自静静穿行在山林中,寻找那妩媚得令我难以忘怀的春景。

站立于山顶,仰望蓝天白云,心中无比感慨,脚下踏着的是故乡春土,这些土都蕴酿着春的意味,变得滋润,有活力。踩在故乡春天里那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望着山谷中流淌下一丝清泉,像是琼浆甘露流入我的心田,一种亲近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想,此时我才真正能领悟到,在故乡春天的气息里,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许,我不必在乎故乡曾经留给我多少记忆,给与我多少财富。而要在乎是,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了我生命的哺育和滋润。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在我的身上永远流淌着故乡给我的血液。我内心深处关于故乡的记忆,已化为一片美丽而不可言说的风景,那已是一个象征,一个象征着纯洁浪漫、无限美好的精神家园。

自此之后,总感觉异乡的春天没有故乡的春天柔情。当怀念故乡春天的时候,只能在异乡的天涯默默吟唱一首故乡的春之歌,静静地怀念故乡的春天。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气象局

文学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作家协会

草原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