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月测考试总结

月测考试总结范文精选

月测考试总结

月测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我校参加*年高考的应届生809人,入学时录取线是640分,只比当地重点中学高3分。而且这届应届生中,由于选修专业的动员工作做得不够好,加上多年“3+X”高考报考的惯性,最后选报理科学生426人、文科学生383人,但高校理科招生比例较大,文理科学生的比例未适合新高考的招生比例,这给*年的备考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目标与任务

在应届生809人中,明年高考力争上第一批线89人(上线率为11.1%),第二批线以上388人(上线率为48%),总分争取有668分,各单科争取有138分以上,总分600分以上超过28人次。

三、高考备考设想

(一)加强对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的研究,切实提高备考的效率

*年是广东“3+X”模式高考的最后一年。*年高考会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命题将更体现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的倾向,会逐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考查的力度,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改革的力度很大。但多数科目试题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会逐步过渡,继续重视考查基础知识,规定的命题难度应该略有降低,以利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

1、调整备考策略,把握高考命题改革走向

研究比较新旧高考方案、高考大纲的异同,研究我校参加新课程实验高中生的学习情况,研究落实适应我校教学实际的应对措施,是我校*年高考备考面临的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新高考科目设置:3(语数英)+文基/理基+X(理/化/生/政/史/地),文、理科类成绩由5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合成(满分为750分),体育、艺术类成绩由4科文化课卷面原始分累加合成(满分为600分)+术科成绩;考生按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4类划分数线;综合素质评价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高考新方案的科目设置延续了我省原“3+X”高考方案“必考科目+指定选考科目+任选考科目”的科目设置特点,体现了新课程既保障共同基础,又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发展空间的理念,过渡比较平稳,师生比较熟悉。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要总结原有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的经验,利用原有的规章制度、措施方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新课程高考备考顺利进行。

新方案文理分科有利于中下层学生提高成绩,“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只考相关学科课标规定的共同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全部采用选择题,属于水平性考试,比原“3+X”高考的“综合科目”降低了难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3+X”高考“综合科”的备考经验,将相应学科的教师组成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备课组,加强领导。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备课组当前要注意研究相关学科主干知识的界定、选择题编制的方法以及试题难度的把握,研究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如何教学才能够提高效益。由于“文科基础/理科基础”难度不高,中下层学生有可能学得较好,对提高用原始分累加的成绩影响较大,我校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加强对文科基础/理科基础的教学管理。

2、重视处理和协调好新课标前瞻性和教学滞后性的关系

我校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按照“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方针,整体而言,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展是比较正常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有较大的改革。但是,新课标的前瞻性和教育教学的滞后性有一定的矛盾,一些学科新课标本身也有一些缺陷。因而,这一届的学生整体基础不够扎实,学科知识与能力尚未形成系统,缺漏较多,学科发展不太平衡,学习质量水平不尽如人意。我校应该认真总结这两年多的实验情况,并要求各学科根据新考纲新考题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基本素养几个方面,分学科总结归纳考纲要考什么,学生学了什么,欠缺什么;考纲要怎么考,学生会什么或什么能力(技能)还可以,不会什么,梳理出来之后,或者结合修习选修模块,或者设计专题训练,或者设置选修二课程(地方校本课程),在高三上学期抓紧进行针对性补课。

3、高考原始分计分,调整培优扶差是重点

由于“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属于水平性考试,与其他参照考试科目的分数同时转化为标准分再合成总分就不够科学。从这个角度看将高考计分方式由标准分改为原始分是合理的。但是实行各科原始分累加为总分,分文理划线,由于学科性质不同、试题难易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群体考生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将更会凸现出来,造成考生向容易得分的学科集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要密切关注高考新方案将采用什么措施解决文科内、特别是理科内不同学科的考生成绩不公平合理问题,及早研究应对的预案。

用原始分计分,对学生的指导就应当有所不同。用标准分计分,如果一科成绩过低,折成标准分就会拉下很大的距离。而用原始分计分,即卷面原始分累加计分,那么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哪些科目、科目的哪些方面潜力更大,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要做足做细这方面的扶持工作。道理很简单,因为扶持“瘸腿”科目与提高“特长”科目,对有的学生的“投资效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指导,要在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挖掘学生特长学科的潜力。

(二)加强对备考工作的领导

为抓早抓好*年的高考备考工作,切实提高我校高考备考的质量和效率,*年8月21日,我校召开了*年高考备考工作会议。会上莫校长对我校*年的高考备考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07年高考备考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他分析了*年高考方案的新变化和今后的高考形势,他指出学校要树立忧患意识,及早对新高考进行研究和部署。对高考备考工作,他提出了“从严备考、科学备考、人文备考”的理念,并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1、认真细致地制订学校备考方案。方案的制订要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立足于发挥科级组的团队作用;方案要充分吸取全体高三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切实加强校风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谐协调的校园环境。

3、切实把夯实基础放在突出位置,切实保证模块过关、章节过关。第一阶段重查漏补缺;第二阶段重强化训练;第三阶段重规律疏理和方法指导。全过程强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

4、务必把课堂教学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使课堂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成为暴露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课堂,成为强基础、抓规律、悟方法的课堂。高考胜败在课堂。要做到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成为硬任务;教师互相听课要成为习惯;对低效率的“对答案课”、不负责的“垃圾课”要不留情面予以批评并要求切实改进。

5、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考纲、考试说明,从中正确把握方向,明确要求,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找出规律。

6、坚决制止滥订滥发资料的现象,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按照“一本为主、最多两套”的原则,精心选择高质量的复习资料,真心实意为考生着想。

7、认真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项目及要求,立足于早安排早落实,及早对未完成项目的补课。要切实树立诚信为本的观念,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靠;要纠正“综合素质评价影响高考,到时造假应付”的错误认识,使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实过程成为推动高考,提高考生应试能力的过程。

(三)加强对备考工作的管理

①目标管理,制定四个公共科的高考分数指标和各选考科目上线指标,分解到各班中。

②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检查制度,尤其是备课、上课制度,不应出现漏洞。

③制度管理,健全公正透明的奖励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环境。制定高考优秀班,优秀科任教师的评选奖励方法。

(四)强化备考常规,扎扎实实备考

1、认真抓好高三备课组几项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备考驾驭能力

在高三学科备课组的学习活动中,我们通过制度和形式,把学习规范于高考备考的整个过程,着力营造“学为求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自我需求和自觉行为,力戒浮躁和应付。通过学习,各科备课组明确高考考试范围,试题特点,试题难度和命题趋向,进一步掌握高考备考的主动权,提高了备考教学的驾御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我们一是要求全体科任教师写好两次学习心得:第一次是暑假补习至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学习内容是上一年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试题和高一、高二年级已用的新教材和新大纲。要求连任的高三科任教师,要写出这一次再学习的新体会,并认真反思过去一年高考备考的得和失,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对于新任的高三教师,则要求他们把这次学习看成一种任教准入要求和自我提高的职业需要,要联系基础年级的教学和新任高三教学的实际,写出真、实的学习体会。第二次是学习已出台的*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通过学习,要求比较新旧说明的差异,要求寻找新说明和正在使用的新教材在理念和边缘知识上的联系,要求联系备考实际,检查备考教学中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尚未到位,要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补救。我们的第二个要求是每一位教师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在备课组活动时交流自己所撰写的学习心得,使全组教师统一对考试范围,考题难度和特点,以及高考命题趋向的认识。我们的第三个做法是组织对高考试题的集体学习,采用每人分配一部分题目进行讲、评、联的讲题活动。

(2)制订备考计划,提高备考教学时效

讨论和研究整个年度的备考教学该如何推进,并由此制订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学科备考教学计划,是备课组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深思熟虑,精打细算,集思广益制订出来的备考教学计划,能使整个备考教学规范有序地进行,确保不浪费备考的珍贵时间。我们要求学科备课组制订的计划,除上交教导处备查外,每位科任教师要人手一份,认真学习。要求暑假补习一开始备课组就必须对全年备考作整体安排,研究新课教学和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在第一轮复习部分的备考教学计划中,必须确定每一单元的复习目的、复习重点和难点,要安排好每一章节的具体复习课时数,安排好单元测练和综合测练以及讲评的次数,还要安排好负责培优扶差的辅导教师以及集体辅导的场次。市一模考后则重点修改二轮复习和应考前备考教学安排,对二轮复习和应考前的备考教学,则要求备课组要精打细算,计划要体现这一时段的重点,准确了解所剩的课时数,确定每一节要复习的内容,安排要进行的测练的次数,并规划好讲评所需的课时。

(3)组织专题研究,提高备考教学水平

针对多年来高考考题的难度特征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在高考备考中最关注的是打好学科知识和能力基础,要真正扎实做好打基础这一工作,就必须将其作为备课组的专项研究内容,使备考教学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各备课组将这一专题分解为三项内容:一是研究什么是本学科的基础。通过全面学习和联系对应学科的大学课程,各备课组普遍认识到构建学科发展起来的基础是哪些内容,对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最有联系的基础是哪些内容,对学生终生学习最有影响的基础又是哪些内容。二是通过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认识高考试题是如何体现基础,如何考查基础的。三是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提出在备考复习中应如何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的步骤、方法和措施。

讲评课是备考复习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是多年来反复提出来的问题,在备考复习中,各备课组都将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学习、讨论和经验介绍等形式,总结出了被科任教师逐步认可的讲评模式。这种模式是:①自查自改。即讲评时要提前将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查试卷,分析自己哪些内容完成得较好,哪些内容完成得较差,失分在哪里,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在自查的基础上,对答错的题目,学生自己能改正的就自己改正。②归类讲评,即在讲评时,教师不能流水式讲题,应从知识点块上、从思维方法上对试题进行归类,每类选择其最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深透分析、点评,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③归类纠错,即在讲评时,教师要先全面分析学生出错的情况,归纳为几类普遍出现的错误,然后对各类错误的形式,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纠错的目的。④扩展联系,即要求讲评时不能单是以题论题,要以讲评题目为载体,进行必要的知识联系和扩展。⑤课外延伸,即要求在讲评课结束时,要针对此次讲评中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典型的错误,选择关联题目或复习内容作为作业,同时还应要求学生课后对试卷中做错的题目重做一遍。

(4)突出中心发言人制度,保证备考教学质量

坚持发挥教师教学特色条件下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它不但能保证教学进度、重难点、测练和作业的统一,还能在备课组中形成研究的气氛,促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整体的集体进步。在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要突出和完善中心发言人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要求每一单元复习前、每次讲评前、每次测练组题和试后质量分析,都要先安排中心发言人认真准备并作中心发言,并要求使组内每位教师都有中心发言的机会。中心发言人制度的坚持,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显现自己的水平,也使备考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5)加强辅导工作,提高整体应考水平

如何在备考中进一步增大培优扶差的效益,是长期困扰着我们的一大难题。在备考中,我们把解决这一难题的任务交给各个备课组。各备课组通过充分讨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优扶差的辅导方式。一是继续坚持和优化我校多年来实行的集体辅导。即“两块”八科培优扶差交叉互动的辅导方式,在保持辅导方式不变的同时,改变过去备课组教师轮流负责辅导的做法,实行指定教师专人跟踪负责的制度。二是实行科任教师跟踪各班该科前十名,个别辅导的方式。要求对跟踪同学每周分发资料和题目,每周利用两个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定点进行答疑解难。三是进行每一单元复习时,备课组除组织面上测练题目外,还要组织好两套培优扶差练习。一套给上层生,一套给下层生,题目不求多,但求有针对性。

(6)团结协作,发挥群体优势

各备课组团结协作,互尊互谅,心情愉快,是我校高考备考工作中的一大优势。在组建高三级学科备课组时,我们不但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考虑组长的威信,还特别注意教师性情的配合,一般不安排性格相冲突、难调和的教师在同一备课组。在备考中,备课组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形成了整体效应。在中心发言中,每人负责一部分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使每一次的中心发言都有较高水平。在高考试题的学习上,每人各分配若干题目谈学习体会,使得学习更有深度。在测练题的讲评上,也要密切配合,既分工又协作。在测练题的组建上,在中心发言人提出组建框架之后,备课组教师各分配组题任务,最后由组长负责总组工作。在资料的共享上,在集体评卷和日常生活的互相关心上,也同样体现出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备考工作是否扎实,在于各科的复习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落实程度,第一轮复习时要侧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同时适当渗透能力的培养;第二轮复习时,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训练;第三轮复习,要做好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升工作。但是无论是哪一轮复习,都始终牢记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注意查漏补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及其要求,其次是摸透学生的实际,就象医生把准病人的脉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

3、实施分层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我们提倡“巩固中间,培优补差”,要求在复习中按中等程度的学生需求上课,侧重夯实基础知识,并且要组织好尖子生和临界生的辅导工作,临界生一般都存在薄弱学科,经过一、二次月测,薄弱学科就会凸现出来。第二次月测后,要求各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从总分到各科分数进行认真分析,向各任课教师提供存在薄弱学科的学生情况,请任课教师积极配合,负起责任,将推进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九月中旬,尖子生参加完物理、化学竞赛后,年级组开始组织尖子生的培优工作。

4、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考风

学生到了高三,尤其是补习生,学习紧张了,思想就会放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显得特别重要。“三风”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学风促考风,良好的考风促校风。“严师出高徒”,在高三的备考中,我们必须自始至终突出一个“严”字。严也是爱,学校要非常注意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体检,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被关怀的温暖。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宽容,使他们在被宽容中受到感动,在被宽容中奋发努力,学习成绩由差转优。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看待每一次失败和成功,增强心理素质,树立信心,放下包袱,轻松进入高考。

5、全体动员、齐抓共管

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在备考过程中,始终充分发挥年级组全体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变一人操心为多人操心,形成合力,看到希望,感受成功的喜悦。

6、致力打造好体育、艺术教育“品牌”

月测考试总结范文第2篇

一、统一高考的建立——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创举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后,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强劲东来,中国各地纷纷创立新式学堂。与此同时,西方大学自主招考的办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国的新式大学中,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不过,民国时期也曾短期采行过统一招生的办法。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性教育失业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1937年,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所国立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考(上海各院校除外)。到1940年,实行统一招考的学校范围又扩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学校和公私立专科学校仍实行自主招生。[1](P674-676)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事严峻,统一招考办法实行仅三年便被迫中断。此次统一招考是我国自1905年以来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科、系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高校招生的区域公平,同时加强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提高了高校新生质量。

1949年,为执行“暂维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保证教育上的衔接与过渡,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为减轻在外地招生的工作量以及为外地考生提供方便,委托外地高校代为招考,但命题、阅卷、录取均由本校负责)[2]外,当年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沿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

由于各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高低有别,单独招考造成许多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方便考生与考,更为了克服建国之初教育工作的混乱状态,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各大行政区可“在符合本规定之基本精神范围内,允许各校自行招生”[3]。这项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单独招生,体现了过渡时期招生形式的复杂多样性和政策的不稳定性。但总的看来,1950年度的招生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部分学校一次招生即招满足额。

195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继续沿用前一年度的办法,而且统一招生要在单独招生之前举行。[4]在这一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1951年统一招生的规模迅速扩大。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国214所高校中参加统一招考的学校达149所,比例高达69.6%,在前一年度36%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5](P254-265)当然,该年度的统一招生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各大行政区的生源不平衡,又没有作必要的跨区调剂,导致生源较少的东北、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不足额。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统一考试初始阶段经验缺乏的原因,也有当时各大行政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在总结前两年大区联合或统一招生经验的基础上,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盛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6](P802)至此,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应该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从民国时期和建国后三年过渡时期的统一或联合招考办法一步步发展而来。但1952年的统一招考和以往的招考办法相比有很大不同,它在招生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命题、阅卷、录取及调配等各环节,都由国家明确做出并严格执行统一性规定。因此,可以说,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近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次量变积累后质的飞跃。

从外部因素看,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统一高考建制的重要契机。1952年7月2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强调指出,各地高等学校严格实行统一招生,是实现这一干部培养计划的关键。[7]同年,中共中央还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条战线都急需大量高级专门人才。1951-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院系调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使调整后的各类院校能招收到合格足额的新生,巩固这次全国范围高等教育重新布局的成果,亟需加强高等学校招生的计划性。而过去的经验证明,只有统一招考才能较好地解决各高等学校招生的失衡问题。此外,数千年的中央集权制统治所带来的统一观念,以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所积淀的文化上的“统一考试”基因,也为广大国民接受和认同统一考试制度,奠定了潜在而深厚的心理和文化基矗[8]

从内部因素看,统一高考则是大规模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首先,作为一种大规模考试,追求效益是最为现实的考虑。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须知,考试分数高,不等于职业技能强,正如人们常说的大学生“高分低能”,其中“能”就包括了职业技能在内。除考试的原因外,由于高考实行分批次录取,高分者入重点或本科院校,低分者入高职高专,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职高专“低人一等”的误识,造成高职生争挤“专升本”班车、“专升本”演变成第二次高考的局面,不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为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需求结构立体化的需求,招生入学应根据不同类型或层次进行多样化改革。由于目前培养高等教育专门技术人才的主体仍是高职高专院校,且基本上是专科类型,可将高考分为普通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本科统考和高职高专的专科统考两种类型。两种高考各司其职,本科层次的高考着重考测学术发展性向和能力,专科层次的高考侧重考测理解和运用能力。2002年广西便是进行这种二次高考的试点,第一次高考为7月举行的本科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本科层次录取;第二次高考为9月举行的专科统考,试题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专科层次录龋每位考生都可以选择两次高考中的一次或二次应试。[14]笔者认为,此举不仅可以使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招收到合适的生源,而且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过,鉴于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在命题方面的经验较为缺乏,试点阶段两次高考均由教育部组织实施较为科学,待这一改革较为成熟后再逐步将命题权下放。

二次高考模式的第二种选择是借鉴日、韩等国的二次考试或目前我国台湾地区试行的“多元入学方案”的形式,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和各校单考相结合的报考办法。日本的所有国立、公立大学和大多数私立大学的招生均采行二次考试,即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持的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由各大学自行组织的第二次考试,前者以考核考生对高中阶段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主,后者则主要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与之类似,由“大学修学能力测验”和各校举行的加试组成,同时参考高中的综合记录。台湾从2002年开始采行的“多元入学方案”,也具有这一特点:招生比重占40%的甄选入学制招生方案,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办的学科能力测验和大学校系自办甄审两部分组成;其余60%的考试分发入学制招生方案中,也有50%是由学科能力测验和指定科目考试(各大学指定考科但考试仍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组织)两部分组成。[15]美、英等国大学的录取一般也主要依据由权威考试机构组织的学术能力测验或资格证书考试成绩,再参考考生的申请或推荐材料和面试表现。全国统一高考和各校单独考试相结合的二次高考模式,融两种考试形式的优势于一体,前者可以把守基本质量关,同时也便于各大学比较评估生源质量,后者则能充分体现各校的办学特色,较好地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以上两种二次高考模式各具特色,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实现高考多样化发挥作用。在经过一定阶段或范围的试点后,可以进一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高校招生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真正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考试立交桥。

二、“素质立意”——高考内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标

高考内容是高考发挥导向作用的枢纽,它直接将大学对所需生源的素质要求反馈给中学的教学。因此,考试内容是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高考一向较少关注内部或微观层面的改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会考制度后,高考结束了长期身兼选拔新生和衡量高中毕业水平两项职责的局面,其内容的改革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考试内容主要通过命题来体现,命题立意因此成为内容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命题基本上以知识立意为主,即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考核目标。知识立意几乎成了记忆立意的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后,高考命题的立意开始由知识关注到能力上。起初是引入和研究美国学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但受高考纸笔测试形式的制约,只关注到了认知领域中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等方面。此后,又将认知领域中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化”,即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确定开考各科所测试的内容、目标、形式和能力要求,并以《考试大纲》形式向社会公布,从而克服了制卷者和考生的盲目性。此举突出了高考检验考生的学习结果和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能力等任务。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考内容改革进程的加快,学科能力测试又上升到综合能力测试。1998年,教育部对四川、河北、上海等五省市的“保送生”进行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点,次年又扩大到全国。与此同时,积极进行”3+X”的科目改革试点。”3+X”改革的精神实质是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旨在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中,设立综合考试科目是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开设综合科目的意图是想改变过去文理分科绝对化、跨学科能力的综合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力不够的状况,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中学阶段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能力特别是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3+X”科目改革的实质与重点仍在于考试内容的改革,体现在命题上,便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重点。[18]当然,无庸讳言,由于综合能力的测试仍是一个新鲜事物,现行综合科目的命题水平尚未达到原定目标,“学科知识拼盘”色彩仍较浓厚。随着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的深入、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教育测量技术水平的提高,综合能力测试离既定目标将会越来越近。

然而,在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考查,并不是高考内容改革的终极目标。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高考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局限于“选优”,即解决什么人可以上大学的问题,而将成为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合适”考试,主要解决学生适合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更全面的考测。相应地,高考的命题也应从目前的能力立意进一步提升到素质立意,以考测学生的素质是否与高校及其专业教育合拍,也可以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因专业选择失误而产生的“厌学”和“逃学”问题。因此,笔者以为,素质立意将成为高考内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标。

另一方面,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客观存在,确立命题的素质立意,也可以更好地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素质立意的考测目标,既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单纯的综合或动手能力,而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身体素质的考测需要另辟途径)。例如,通过巧妙地设计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断题,不仅可以考测学生的道德知识和综合推理与判断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测出学生的道德水准。再比如,设计一些常识性试题,采取口试形式,既可以考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可以测量其心理素质。鉴于高等学校办学和素质考测的个性化与统一高考的统一性特点不甚吻合,素质考测可由各高等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来完成。而上述的二次高考模式恰好为这种考测提供了制度保障,即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考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术性向,第二次由高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则主要考测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所需的基本素质。超级秘书网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奉行公平原则、创造优质高效的统一高考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一项伟大创举。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统一高考的创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存在与发展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但统一高考也确有局限,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势下。因此,进行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是对统一高考补偏救弊的一项良策。与此同时,为了达到高校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各取所需”的目标,高考命题改革应从知识和能力立意提升到素质立意的高度,以便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2.

[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平区招生[N].人民日报,1949-07-20.

[3]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N].人民日报,1950-05-29.

[4]关于高等学校1951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N].人民日报,1951-05-09.

[5][日]大zhǒng@①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2.

[7]杨学为.高考四十年(1952-1991)[J].中国考试,1997,(1).

[8]刘海峰.传统文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9]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J].厦门大学学报,1999,(4).

[10]孙绍振.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J].艺术·生活,1998,(6).

[11]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12]郑若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13]刘海峰.变革中的台湾大学联考制度[J].中国高校招生,1993,(1).

[14]丛玉华,胡平.试行二次高考文理不再分科[N].中国青年报,2002-04-05.

[15]刘有鹏.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及其借鉴[J].中国考试,2001,(10).

月测考试总结范文第3篇

一、统一高考的建立——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创举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后,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强劲东来,中国各地纷纷创立新式学堂。与此同时,西方大学自主招考的办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国的新式大学中,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不过,民国时期也曾短期采行过统一招生的办法。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性教育失业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1937年,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所国立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考(上海各院校除外)。到1940年,实行统一招考的学校范围又扩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学校和公私立专科学校仍实行自主招生。[1](P674-676)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事严峻,统一招考办法实行仅三年便被迫中断。此次统一招考是我国自1905年以来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科、系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高校招生的区域公平,同时加强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提高了高校新生质量。

1949年,为执行“暂维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保证教育上的衔接与过渡,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为减轻在外地招生的工作量以及为外地考生提供方便,委托外地高校代为招考,但命题、阅卷、录取均由本校负责)[2]外,当年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沿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

由于各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高低有别,单独招考造成许多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方便考生与考,更为了克服建国之初教育工作的混乱状态,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各大行政区可“在符合本规定之基本精神范围内,允许各校自行招生”[3]。这项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单独招生,体现了过渡时期招生形式的复杂多样性和政策的不稳定性。但总的看来,1950年度的招生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部分学校一次招生即招满足额。

195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继续沿用前一年度的办法,而且统一招生要在单独招生之前举行。[4]在这一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1951年统一招生的规模迅速扩大。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国214所高校中参加统一招考的学校达149所,比例高达69.6%,在前一年度36%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5](P254-265)当然,该年度的统一招生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各大行政区的生源不平衡,又没有作必要的跨区调剂,导致生源较少的东北、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不足额。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统一考试初始阶段经验缺乏的原因,也有当时各大行政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在总结前两年大区联合或统一招生经验的基础上,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6](P802)至此,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应该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从民国时期和建国后三年过渡时期的统一或联合招考办法一步步发展而来。但1952年的统一招考和以往的招考办法相比有很大不同,它在招生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命题、阅卷、录取及调配等各环节,都由国家明确做出并严格执行统一性规定。因此,可以说,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近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次量变积累后质的飞跃。

从外部因素看,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统一高考建制的重要契机。1952年7月2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强调指出,各地高等学校严格实行统一招生,是实现这一干部培养计划的关键。[7]同年,中共中央还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条战线都急需大量高级专门人才。1951-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院系调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使调整后的各类院校能招收到合格足额的新生,巩固这次全国范围高等教育重新布局的成果,亟需加强高等学校招生的计划性。而过去的经验证明,只有统一招考才能较好地解决各高等学校招生的失衡问题。此外,数千年的中央集权制统治所带来的统一观念,以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所积淀的文化上的“统一考试”基因,也为广大国民接受和认同统一考试制度,奠定了潜在而深厚的心理和文化基础。[8]

从内部因素看,统一高考则是大规模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首先,作为一种大规模考试,追求效益是最为现实的考虑。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无论在经济效益上,抑或在考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都比各校单独招考更高。实践证明,1952年的统一招生制度,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考生提供了经济便利的投考条件,而且解决了以前各校普遍存在的招生不足额问题。同时,充足的生源和科学的考试办法也保证了新生的质量,新生水平高低不齐的现象也得到很大的改观。其次,追求公平是大规模考试的题中之要义。以考试成绩而不是以金钱、权力为录取标准,才能保证大规模考试的健康发展。统一考试正是从制度上排除了考试之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与健康发展,使全体国民享有平等参与接受高等教育的竞争机会。因此,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是考试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以上分析表明,1952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创了高校招考制度的新纪元,对于当时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平衡各地教育水平、改善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实现国民教育机会均等,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为当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推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二、多样化——统一高考的补偏救弊之策

已实行了5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成长和推动全民族文化发展可谓“功德无量”。多数人对高考的巨大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新生,为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1997年11月的《人民日报》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9]然而,由于统一高考存在重才轻德、压抑考生个性和求异思维、缺乏特色和灵活性等固有的缺陷,随着高考历史的向后推移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这些缺陷已经而且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激愤地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个别学者提出要“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10]。更有学者认为,统一高考制度“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冗长繁琐的揣摩求证之中”,其影响与科举制使强盛的中华民族日益衰落的后果并无二致,因此,废除统考制,就是要避免鸦片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11]那么,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基础是否已不复存在?换言之,统一高考是否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又该何去何从?

辩证地看,统一高考制度的最大优点和最根本问题均出在“统”字上。历史告诉我们,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考试作为一种崇高的、具有可信性的正义程序的执行过程,最为公平和有效;而大规模统一考试的公平与效率恰恰又居各种考试形式之首。使人人享有平等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机会,是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根基。在中国这样一个讲人情、重关系、看面子的国度,普通百姓追求的首先就是公平。现在许多地方为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再进行文化课的升学考试,依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为什么家长们却“不领情”?惟因担心取消文化课考试将难以保证录取的透明和公正。就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在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的情况下,确保教育机会公平乃第一要义。可见,统一高考存在的根基并未被动摇。在看待统一高考的利弊时,须知“物盈则亏,法久终弊”的道理。高考固然存在种种弊端,有的甚至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但它的积极作用却是主要的。这也正是高考这一深含公平精神的考试选才方式,在饱受政治运动的摧残和众多的非议后仍得以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统一高考这一适应中国国情与文化的招生制度,在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之前,若置高考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历史作用于不顾,轻言废止乃至轻率行废,可能造成比现有弊端严重得多的问题。

另一方面,高考诸多弊病的根源也在于其“统一性”。高考长期的“大一统”局面,特别是“千校一卷”的考试内容上的统一,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等学校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出适合培养的人才,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对象的集中性也被打破,考生将来自各种年龄段和各行各业。高考若不“与时俱进”,“统一”的优点则可能逆转为其生命力的扼杀者。科学制之终结,便警示了这一点。[12]因此,高考欲保持长远的生命力,必须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多样化改革。兼顾统一与多样,应成为新世纪高考改革的主旋律。

从高考改革实践看,1999年,广东省首当其冲,实行了"3+X"考试科目改革,允许高校自主选择"X",拉开了统一高考多样化和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的序幕。2000年,又在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进行了“春季高考”的改革试点。但这些改革只局限于考试科目或考试时间上的改变,尚未真正触动高考形式的变革。

要从根本上打破高考以往的“大一统”模式,可以考虑采用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模式。这一模式又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借鉴台湾联考的做法,将高考分成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两种类型。台湾的联考有大学联考和大专联考两种类别。其中,大学联考是针对报考“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的大学及独立学院的考生,大专联考则是针对报考“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学生,大专联考又细分为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二、三年制专科学校的联考和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学校的联考。[1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正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等学校,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市场所需求的人才规格都各不相同,所要求的生源素质也各有不同。在过去“大一统”的模式下,一张考卷从清华、北大考到地方专科学校,使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难以招到适合培养的生源。须知,考试分数高,不等于职业技能强,正如人们常说的大学生“高分低能”,其中“能”就包括了职业技能在内。除考试的原因外,由于高考实行分批次录取,高分者入重点或本科院校,低分者入高职高专,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职高专“低人一等”的误识,造成高职生争挤“专升本”班车、“专升本”演变成第二次高考的局面,不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为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需求结构立体化的需求,招生入学应根据不同类型或层次进行多样化改革。由于目前培养高等教育专门技术人才的主体仍是高职高专院校,且基本上是专科类型,可将高考分为普通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本科统考和高职高专的专科统考两种类型。两种高考各司其职,本科层次的高考着重考测学术发展性向和能力,专科层次的高考侧重考测理解和运用能力。2002年广西便是进行这种二次高考的试点,第一次高考为7月举行的本科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本科层次录取;第二次高考为9月举行的专科统考,试题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专科层次录取。每位考生都可以选择两次高考中的一次或二次应试。[14]笔者认为,此举不仅可以使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招收到合适的生源,而且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过,鉴于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在命题方面的经验较为缺乏,试点阶段两次高考均由教育部组织实施较为科学,待这一改革较为成熟后再逐步将命题权下放。

二次高考模式的第二种选择是借鉴日、韩等国的二次考试或目前我国台湾地区试行的“多元入学方案”的形式,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和各校单考相结合的报考办法。日本的所有国立、公立大学和大多数私立大学的招生均采行二次考试,即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持的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由各大学自行组织的第二次考试,前者以考核考生对高中阶段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主,后者则主要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与之类似,由“大学修学能力测验”和各校举行的加试组成,同时参考高中的综合记录。台湾从2002年开始采行的“多元入学方案”,也具有这一特点:招生比重占40%的甄选入学制招生方案,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办的学科能力测验和大学校系自办甄审两部分组成;其余60%的考试分发入学制招生方案中,也有50%是由学科能力测验和指定科目考试(各大学指定考科但考试仍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组织)两部分组成。[15]美、英等国大学的录取一般也主要依据由权威考试机构组织的学术能力测验或资格证书考试成绩,再参考考生的申请或推荐材料和面试表现。全国统一高考和各校单独考试相结合的二次高考模式,融两种考试形式的优势于一体,前者可以把守基本质量关,同时也便于各大学比较评估生源质量,后者则能充分体现各校的办学特色,较好地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16]

以上两种二次高考模式各具特色,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实现高考多样化发挥作用。在经过一定阶段或范围的试点后,可以进一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高校招生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真正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考试立交桥。

三、“素质立意”——高考内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标

高考内容是高考发挥导向作用的枢纽,它直接将大学对所需生源的素质要求反馈给中学的教学。因此,考试内容是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高考一向较少关注内部或微观层面的改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会考制度后,高考结束了长期身兼选拔新生和衡量高中毕业水平两项职责的局面,其内容的改革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考试内容主要通过命题来体现,命题立意因此成为内容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命题基本上以知识立意为主,即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考核目标。知识立意几乎成了记忆立意的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后,高考命题的立意开始由知识关注到能力上。起初是引入和研究美国学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但受高考纸笔测试形式的制约,只关注到了认知领域中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等方面。此后,又将认知领域中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化”,即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确定开考各科所测试的内容、目标、形式和能力要求,并以《考试大纲》形式向社会公布,从而克服了制卷者和考生的盲目性。此举突出了高考检验考生的学习结果和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能力等任务。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考内容改革进程的加快,学科能力测试又上升到综合能力测试。1998年,教育部对四川、河北、上海等五省市的“保送生”进行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点,次年又扩大到全国。与此同时,积极进行"3+X"的科目改革试点。"3+X"改革的精神实质是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旨在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中,设立综合考试科目是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开设综合科目的意图是想改变过去文理分科绝对化、跨学科能力的综合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力不够的状况,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中学阶段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能力特别是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3+X"科目改革的实质与重点仍在于考试内容的改革,体现在命题上,便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重点。[18]当然,无庸讳言,由于综合能力的测试仍是一个新鲜事物,现行综合科目的命题水平尚未达到原定目标,“学科知识拼盘”色彩仍较浓厚。随着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的深入、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教育测量技术水平的提高,综合能力测试离既定目标将会越来越近。

然而,在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考查,并不是高考内容改革的终极目标。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高考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局限于“选优”,即解决什么人可以上大学的问题,而将成为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合适”考试,主要解决学生适合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更全面的考测。相应地,高考的命题也应从目前的能力立意进一步提升到素质立意,以考测学生的素质是否与高校及其专业教育合拍,也可以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因专业选择失误而产生的“厌学”和“逃学”问题。因此,笔者以为,素质立意将成为高考内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标。

另一方面,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客观存在,确立命题的素质立意,也可以更好地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素质立意的考测目标,既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单纯的综合或动手能力,而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身体素质的考测需要另辟途径)。例如,通过巧妙地设计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断题,不仅可以考测学生的道德知识和综合推理与判断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测出学生的道德水准。再比如,设计一些常识性试题,采取口试形式,既可以考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可以测量其心理素质。鉴于高等学校办学和素质考测的个性化与统一高考的统一性特点不甚吻合,素质考测可由各高等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来完成。而上述的二次高考模式恰好为这种考测提供了制度保障,即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考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术性向,第二次由高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则主要考测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所需的基本素质。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奉行公平原则、创造优质高效的统一高考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一项伟大创举。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统一高考的创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存在与发展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但统一高考也确有局限,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势下。因此,进行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是对统一高考补偏救弊的一项良策。与此同时,为了达到高校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各取所需”的目标,高考命题改革应从知识和能力立意提升到素质立意的高度,以便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2.

[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平区招生[N].人民日报,1949-07-20.

[3]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N].人民日报,1950-05-29.

[4]关于高等学校1951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N].人民日报,1951-05-09.

[5][日]大zhǒng@①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2.

[7]杨学为.高考四十年(1952-1991)[J].中国考试,1997,(1).

[8]刘海峰.传统文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9]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J].厦门大学学报,1999,(4).

[10]孙绍振.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J].艺术·生活,1998,(6).

[11]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12]郑若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13]刘海峰.变革中的台湾大学联考制度[J].中国高校招生,1993,(1).

[14]丛玉华,胡平.试行二次高考文理不再分科[N].中国青年报,2002-04-05.

[15]刘有鹏.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及其借鉴[J].中国考试,2001,(10).

月测考试总结范文第4篇

一、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职工技术水平

为促进我厂的持续快速发展,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根据公司决定,今年三月积极组织测漏办三人前往外地学习先进测漏技术,并到单位自来水司学习实践操作。

二、重视职业教育,增强职工责任意识

今年4月18日,组织公司全体供水营销工(抄表员)在九楼会议室为期一天的抄表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使供水营销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提高了对抄表业务和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加强供水营销工在抄表业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难题的能力的培养,加大学习型组的工作力度。

三、常抓水源管理,保障饮水安全

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定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净水工的工作技能及基本理论知识直接关乎到水源的安全问题,为此今年5月22日,对水厂所有净水工组织一次培训,学习了常规给水工艺流程,沉淀原理及有关规律,水质、安全生产、应急处理等问题,并组织组安排了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操作考试。

四、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为更好的确保水厂安全正常运营,着力提高泵房职工技能及应急处理能力。今年11月,对水厂全体泵房职工组织了一次业务学习,学会如何在工作中处理一些异常情况等等,并组织考试。同月,又选派了邓先芳,殷昱丽到省水务学习一周的水泵工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规程.

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10月份对所有公司职工进行一次环知识教育,呼吁全体职工爱护环境,为子孙造福。落实环保制度,对公司新上项目的远传智能水表进行了一次操作培训。

六、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月测考试总结范文第5篇

一、分类要求,分层推进

各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摸底排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类生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中档题人人过关,难题大多过关。二类生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人人过关,中档题大多过关,难题有人过关。三类生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人人过关,中档题大多过关。

二、要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复习的主战场,是落实复习目标、计划、措施的主渠道。复习要严格按照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只有真正提高课堂效益,才能真正提高复习质量。

三、复习教学要树立四个意识

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最高目标,它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以创造。高考是学生进考场考试,学生组织答案。③新教学观意识,一轮复习中要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观念、提倡民主平等、教学相长。④教学互动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多讲、多练,互动的质量与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四、复习教学要实施四个策略

①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激励学生生疑;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式,创设各种新颖、巧妙、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要逐步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②思维高峰激起的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想象思维,进行创造性想象。③创造兴趣激发的策略。教师要创设适度困难的问题情境,满足学生求知创造的需要;要创设适度新颖的方法手段,满足学生求新、求奇、求创的需要;要引导学生尝到创造性学习成功的快乐;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④民主氛围营造的策略。教师应宣传、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

五、复习教学要运用好四类基本课型

①讲习课是指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课,必须兼顾能力培养。知识的复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总起来说,占用时间要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注意事项尽量通过例题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故意让学生犯错误,再指出应注意的问题。精心设计例题,最好通过一个例题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注意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活学生思维。②习题课是指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课。目的性要强,例题选取特别要考虑的是题目的功能和可扩展性。尽可能联系实际,尽可能安排实验。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审题。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避免形成思维定势。③练习课是指学生整节课练习的课。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题目。严肃认真的评价,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看到成绩,也看到不足。④讲评课是针对学生课上练习试卷的讲评课。首先要有的放矢,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其次要注意分类归纳,对同一类型的错误和问题要归纳整理,使学生明白错误的根源。要举一反三,对于错误多的问题,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最后要注意深层反馈,最好的方式是再出几个变式题,让学生再动手做一遍。

六、要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复习涉及到方方面面,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读、讲、练、测、评、补。①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②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③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这也是今年江苏高考题的信号。④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⑤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⑥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对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一定抓好错误钉正,错题再测的工作,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七、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到有序高效

相关期刊更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震局

录井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内陆地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