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材料论文

原材料论文范文精选

原材料论文

原材料论文范文第1篇

某工程位于城市的高新区,与开发区的主干道相邻,主要包括地下4层、塔楼24层,以及裙楼5层,总的建筑面积超过6300㎡。该工程主楼下的基础底板厚度为1.6m,裙楼地基下的底板厚度为1.3m,属于比较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在D轴与C轴之间,设置了一道宽度为800mm的后浇段,将工程基础划分为南北两个浇筑带浇筑混凝土。其中,南区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量3217m3,北区浇筑总量为4323m3。由于该工程的施工周期短,且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总量较大,且大体积混凝土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比较快,如果内外温差较大,就会产生温度裂缝。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对结构的安全和后期的正常使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原材料与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规范操作与施工流程,尽可能减少温度裂缝,保证工程的基本质量不出现问题。

2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P.042.5水泥,水泥的3d水化热为231kJ/kg,7d水化热为263kJ/kg,水泥水化热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细骨料采用河砂,细度模数为2.9,含泥量为1.2%;粗骨料采用粒径(5~40)mm碎石,含泥量为0.3%;外加剂选用大体积混凝土缓凝型高效减水剂,采用巨龙牌UNF-5AS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初凝时间10h,终凝<15h,且掺入混凝土可降低热峰值,延迟放热速率;同时,在混凝土中适当掺加膨胀剂。

2.2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符合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配合比中水与水泥的使用量。水灰比控制为0.46,坍落度为140mm~160mm,掺加粉煤灰用量为69kg/m3,用以替代部分水泥减小水化热,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通过上述措施,既符合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又符合了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2.3混凝土制备和运输过程中的控制(1)计量控制。使用检定后的计量工具,保证计量的准确性;每一工作班在正式称量前,对计量进行设备零点校准;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原材料称量应根据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粗、细骨料和水的称量。(2)拌制控制。严格规范原材料的投料顺序,禁止采用后掺、外掺等做法。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时间,每一班抽测2次。在装车时,测定每车的坍落度,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禁止出站,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无离析、分层等现象。(3)供应。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数量、标号和出厂时间。待其抵达现场后,安排专人按照程序填写验收程序,检查混凝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搅拌罐车,而达到浇筑现场后,如无法采用泵送管道,可采用胶轮车。为了保证其整体性,应连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时间不能超过其初凝时间。(4)混凝土的运输。按照交通情况,注意增减运输车辆,确保正常供应和连续浇筑,防止由于供应不足而出现冷缝情况。运输过程中严禁往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坍落度损失严重时,应及时向混凝土拌合物中补充外加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外加剂掺量经试验确定。

3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1浇筑作业的质量控制高层建筑物的荷载大,结构钢筋密、体积大,工程条件相对复杂。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中,易出现问题:一是振捣时产生泌水,粗骨料、水平筋下部出现空隙,致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与密实度降低,可能出现裂缝或者沉落;二是由于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具有流动性,振捣后可能产生大量浮浆和泌水,对其密实度与强度造成影响,诱发产生贯穿裂缝。因此,这就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作业,严格控制坍落度、水灰比和振捣时间,通过分层浇筑、二次振捣等方法,提高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质量;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并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处理。

3.2温度检测及后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安排专人负责后期的养护工作,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后期的养护中,主要是对混凝土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检测,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时,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2)浇筑完成后的4h内,加盖保温材料,并进行保湿养护,现场准备足够的保湿材料。墙柱插筋之间的狭窄空间,应注意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这里是保温的薄弱环节。(3)在基础底板保养期间,开展安全与防火管理,现场禁止烟火,保证保温措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随意掀开保温被。同时,在养护期间,如需掀开保温被,在完成工作后,应及时覆盖,防止对混凝土造成不良的影响。

4结语

原材料论文范文第2篇

1动态控制模式此模式一般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以及一些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具体就是在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全程质量监控,如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灵活地调整方案,使整个施工项目能顺利地完成。

2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两者相结合主动控制的职责是在质量控制前做好预计、预防措施,被动控制的职责是事后的质量控制与纠正,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在所难免,为了解决此问题,尽量减少偏差,就需要被动控制来帮忙,针对问题,相应地制定方案,采取预防措施,使之最终成为主动控制的指导力量。

3全面控制一个完整的工程,都是由投资前期发展到设计前期再到施工阶段直至最后的后期维修阶段,每个阶段关注的主体不同,因此控制目标也不尽相同。全面控制将会分段,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给予控制,从而达到全面控制的目的。

4综合性项目管理此管理模式是一种复合型的管理模式,目标是控制建设项目的实现程度,方法就是将施工过程中有复杂关联及嵌套关系的建设进行协调。

二、我国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原材料必须使用的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混凝土中的水泥首先要达标,选择水泥时,不仅要注意其品种、包装、出厂日期、仓号等等,还要检查水泥的强度、安定性、融合性等等,确保在使用时质量能过关;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也要符合国家标准,有些混凝土结构中,是禁止使用含过多氯化物的外加剂的,因此在混凝土中掺杂时,一定要控制量数;混凝土中矿物混合料的质量也需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在掺杂矿物混合料时,需通过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再确定,切不可随主管判断去操作;混凝土中所用的水的质量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一般都是用饮用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也可采用其它符合国家规定的水。其次对混凝土的储存也要科学合理,买回来的各类原材料必须分门别类归放好,买回来的混凝土原材料要小心存储,防火防潮,让原材料在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的变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其性能。

2对混凝土施工原材料合理运用平日我们所看到的混凝土材料拌合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就是将水跟其他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其实不然,混凝土的搅拌不是根据主观意愿随意搅拌的,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所需要的原材料用量、搅拌时间、搅拌的均匀度、兑水数量的比例来配置的。水和水泥的比例,掺入的矿物质数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与水泥比值参考标准即是:回归系数、混凝土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与回归系数和混凝土实际强度乘积之和的比值。选用的水源也尤为重要,一般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骨料种类,规格等等都要求选定国家规定的参考值,水泥的使用也并不是使用数量越多,建筑物就会越坚固,而是需要遵从一个原则,即水泥用量要满足工程的最小水泥用量,按规定,一般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得超过550kg,如超过此标准,需要立即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3混凝土浇筑振捣阶段须加强质量监控混凝土定型的一个关键阶段即是浇筑振捣,这个阶段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这一阶段没有做好,之前的混凝土原材料就没有作用,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还耽误了整个工程进度,使得工程成本增高,利润降低。因此在浇筑振捣这个阶段要严加看管,做好质量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准备工作,使用搅拌振捣机设备前仔细检查设备能否正常运转,混凝土模板仓是否整洁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严格遵从浇筑的工艺流程,防止因施工裂缝造成混凝土开裂。

三、结束语

原材料论文范文第3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及难点是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引起的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由于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受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工艺、施工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从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准备工作,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施工组织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显著特点是混凝土数量大、浇筑时间长,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必须在施工场地规划、管理和施工人员配备、物资及机械设备配置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①场地规划。施工现场“三通一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场地布置,避免各类机械车辆的交叉作业。施工前,做好水电供应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为防止意外,现场应配备发电设备和蓄水设施。场内道路应满足不同天气的需要,坚实平坦,并合理安排混凝土罐车的行走路线,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和浇筑。②人员配备。根据混凝土数量,预测浇筑时间,配备充足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倒班班次(两班倒或三班倒),防止人员长时间工作产生极度疲劳,导致工作失误或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③物资和机械设备配置。搅拌站应根据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浇筑数量,准备好充足的混凝土原材料;现场养护所需的塑料薄膜、草袋、洒水胶皮管以及防雨物资应提前组织进场。机械设备的数量和型号应根据具体工程规模和施工工艺进行策划与配置。施工前,所有机械设备均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考虑到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施工时主要和关键机械设备还应配备备用品或易损零件,同时配备修理工,随时检修。

2施工技术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技术,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为此,需要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热工计算及温控养护等环节做好技术准备工作。①原材料选择。水泥应根据工程特点、混凝土设计性能和所处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尽量选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水泥;骨料应选用中粗砂和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合理掺加使用适量的粉煤灰和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和膨胀剂,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②配合比设计。根据选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重点解决掺和料和外加剂掺量控制以及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问题。根据试配的理论配合比,实测搅拌站现场砂石料含水率、含泥量,进行配合比优化,以满足实际现场拌制要求。③热功计算及温控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热功计算是针对工程的特定条件,通过计算预估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内外温差,从理论上复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为后续的温控和养护工作提供依据。鉴于目前随着相关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施工企业在热功计算以及保温养护和温控监测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施工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措施,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进行热工计算,只凭实测实量和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温控养护的现象,由此失去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主动控制,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的特征,因此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有针对性地进行热功计算,以适应不同项目、不同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温控养护工作,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基于ISO9000标准特殊过程的管控方法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中规定“: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称之为特殊过程”,并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难以经济的通过检测或测量手段来加以验证,温度应力可能导致的结构裂缝只有在施工结束后才能显现,因此,认证施工企业应该根据ISO9000标准要求,按“特殊过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施控制,并对过程实施予以确认。过程实施的确认主要包括准则、方法和程序的确认、人员资格的鉴定、设备的认可三个方面,俗称特殊过程“三鉴定”。

1准则、方法和程序的确认

准则即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标准、规范;方法和程序即遵循准则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和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组织对准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和以及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和确认。

2人员资格的鉴定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各环节涉及的操作人员,如混凝土工、模板工、试验工、机械操作人员及修理工等,施工前应对其岗位能力进行鉴定,必要时应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设备的认可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小型机具和备用设备,施工前应对其性能状态进行检测检修,确保性能稳定、状态完好。特别注意对试验检测、测温监控涉及的仪器仪表或计量工具,应按相关标定要求进行检测标定。

三结束语

原材料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材料提出了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极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据统计,在每年的环境污染比例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占50%以上,利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可以将这些固体废弃物生产成绿色建筑材料,这为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多,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十分重要,绿色建筑材料不仅能有效地节省资源、变废为宝,还能是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利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绿色建筑原材料的特点

和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较,绿色建筑材料的最大特点是能改善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绿色建筑材料能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现象,并且绿色建筑材料具有易回收、循环利用的特点,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低能耗。

绿色建筑材料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生产的,改善了传统生产技术的不足,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低消耗。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材料是垃圾、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天然资源的消耗;

(3)无污染。

绿色建筑材料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都是采用绿色环保的物质,不会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也不会产生任何有污物的物质;

(4)多功能。

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安全性强、耐久度强、节能环保、有利于人体健康等多种功能,不但能改变生态环境,还能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绿色建筑原材料的应用

3.1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

3.1.1废弃植物纤维材料

废弃植物纤维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废弃木质材料等,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可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以秸秆等植物纤维为原材料制成的废弃植物纤维材料,其生产过过程简单,不会污染环境。废弃植物纤维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不能用于两层以上的建筑物,但能广泛应用在私人住宅、小型公共建筑物中。

3.1.2石膏材料

石膏类建筑材料的煅烧能耗十分低,仅为石灰能耗的三分之一,使用石膏建材能极大的节省能源的消耗,同时石膏建材比混凝土、实心砖更节省材料,石膏建材还可以循环使用,不会产生建筑垃圾。

3.1.3泡沫玻璃

泡沫玻璃具有保温、隔音、隔潮、阻燃、环保等多种特性,其生产原料是废弃的各种瓶罐玻璃碎块,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三废,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泡沫玻璃的重量轻、抗压强度高、耐火性强、导热率低、抗渗防水能力强,能代替砖块当屋面、墙体的施工材料。

3.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3.2.1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门窗中的应用

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8%,要想建设节约低耗型社会,就必须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目前,我国建筑门窗大部分是钢质门窗、木质门窗、铝质门窗,这些材质的门窗不仅能源消耗量大,循环利用率低,还没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相对于这三种材料制成的门窗,塑料门窗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并且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可以当做绿色建筑材料。在传统的建筑门窗上,经常会安装玻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生产出一种能代替玻璃的透明混合物,这种材料的能耗很低,一般情况下,煅烧玻璃要在1400°-1600°下进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生产这种材料的过程中,则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并且这种材料能过滤红外线,这对室内温度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减少人们对空调等电器的依赖。

3.2.2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多,但施工单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的回收和循环使用问题。砖石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之一,现代砖石材料是利用工业废渣和当地的材料生产而成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功能多、尺寸大等特点,这种材料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在应用过程中,回收和循环利用率很低。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轻质墙体材料,如石膏建材,这种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很多能源,并且生产工艺十分简单,石膏建材重量比较轻、耐火性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还能调节空气湿度,是一种良好的绿色建筑材料。

3.2.3绿色建筑材料在住宅室内装修中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住宅室内装修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室内装饰材料的消费也越来越多,但如果装饰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住宅室内装修中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出来的绿色装修材料有生物乳胶漆、水性氟碳漆等,这些材料不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能为人体的健康提供保障。

4总结

原材料论文范文第5篇

医疗保险专业特点和人才需求特征是构建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反映专业特点,符合政府、社会、市场对医疗保险人才的需求特征,满足医疗保障改革事业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医疗保险专业特点

(1)医疗保险专业是一门跨学科性和交叉性学科特点突出的专业目前医学院校的医疗保险专业大多设置在管理学门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并以专业方向来说明办学方向,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专业虽然归类于管理学门类,但是从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特点。如江苏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西方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人身与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学、保险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精算、医疗保险统计学等课程,其课程设置涵盖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等多门学科,而公共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医疗保险精算、医疗保险统计学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特点。因此,医疗保险专业既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又有别于纯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专业、金融保险专业、管理专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于一体的跨学科专业[1]。(2)医疗保险专业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多专门技能的综合集成医疗保险专业的跨学科性实质上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专门技能,而其学科交叉性则要求学生能够能够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把多种专门技能综合集成,成为“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医疗保险业务涉及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疾病分类与病案管理、药品目录与处方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医疗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医疗卫生财务会计、健康保险市场营销等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项目和内容。开展医疗保障业务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虽然有不少金融保险类、管理类、医学类等专业人才涉入医疗保险行业,但是这些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难以胜任医疗保障工作。不难看出,医疗保险专业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多专门技能的集成,既是专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胜任医疗保障业务活动的外在要求。

2.医疗保险人才内涵及其需求特征

(1)医疗保险人才分类及其内涵医疗保险人才服务于医疗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医疗保障制度特征与发展趋势将对医疗保险人才类别及其内涵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来说,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念、制度构思到制度设计再到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转化为医疗保障实践的过程。通常按照医疗保险人才在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实施的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制度运营管理与操作的任务。此外,依据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将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等不同人才层次。专家型医疗保险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医疗保障原理及知识转化为制度设计方案;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医疗保障产品开发、运营决策与管理等活动,使医疗保障制度转化为具有某种保障功能的产品并制订相应的运行规则;实务型人才则熟悉医疗保障运行规则与业务流程,依靠熟练实务技能来实现医疗保障产品的各项具体功能。(2)医疗保险人才需求状况及其特征近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取得进展,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3.17亿增加到2011年的13.05亿,增加了3.12倍,参保率为97.46%。庞大的参保人口急需大量的医疗保险专业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和管理工作。按照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医疗保险经办管理人员数与参保人数的比例为1:5000计算,我国需要医疗保险经办管理人员数为260余万人,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为1800左右。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规模难以满足实际人才需求量。医疗保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分工精细化必然体现对医疗保险人才需求的多类型与多层次特征。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事业涉及三方参与主体。一是政府方面,包括高等院校、社会保障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等。主要承担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与构思、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医疗保障体系运行监管、医疗服务供给与保障等职责。主要需求研究型和包括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三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市场方面,包括商业性保险机构、第三方管理机构等。市场方面的职责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手段,提供更高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障,为政府及社会医疗保障项目提供专业管理服务等。主要需求管理型和实务型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三是社会方面,包括行业组织、慈善组织等非盈利组织。按照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要求,提供非盈利的医疗保障服务。主要需求实务型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规范化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将逐步成为核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未来将更多地需求各类型各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采取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教育教学范式。当前,一些医学院校的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落后的办学理念与功利性办学动机,导致“粗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理念是关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性问题。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存在片面重视医学学科,忽视管理与人文学科的发展;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强调科学研究,忽视教育教学质量,这些落后人才培养理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疗保险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医学院校的办学理念呈现商业化功利性特征,办学目标严重走样。比如有些院校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开设医疗保险专业纯粹为增加管理类学科门类,或以此作为“更名”或为“升格”成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要件;还有些院校把医疗保险专业看成“低办学成本、低投入、高产出”的文科专业,当成扩大招生规模、获取办学预算经费的途径和工具。这种功利性办学理念使学校难以理性思考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疏于教学资源投入,忽视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形成“粗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缺乏差异性,人才培养严重“同质化”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与规格的集中体现,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施路径和采用培养方法的基本依据。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办学主体自身的资源禀赋,结合人才需求特征和具体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明确培养要求。现实中,有些医学院校缺乏对医疗保险人才需求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缺乏对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理性思考。梳理不同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现象,不同的医学院校其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内容却大同小异,反映部分高校在设置培养目标时缺乏周密的调研和审慎的思考,显得比较盲目和草率。在这种情形下设置的培养目标容易忽视学校类别、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办学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性,致使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培养方法相似,缺乏培养特色,造成较为严重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

3.医学课程缺乏设置标准与依据,难以体现医学学科优势

医学院校培养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开设医学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医科知识、医技能力和医学素质,是非医学院校难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2]。然而,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课程由医学教学部门设置,容易从主观经验出发将医学课程简单化、边缘化处理,如采用通识性的医学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的“删减”与“压缩”,采取“快餐式教学”,不符合医疗保险职业对医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对较高的培养要求。据安徽医科大学对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医学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应届毕业生的医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未达到一些医疗保险从业人员认为的必要掌握程度[3]。此外,不同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数目与类别、教学课时与学分设置差异性大(表1),缺乏科学依据与标准。总之,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与学分设置比例与医疗保险业务要求不协调、不匹配[4]。医学课程设置缺乏设置标准与依据,使医学院校难以将医学学科优势转化为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优势,医疗保险专业学生未能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将导致其在未来的就业和职业活动中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4.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实践教学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训练专业能力,养成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5]。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发展,是拓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对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有些高校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仅占总课时的2.67%(表2);有些院校形式上重视,实际上既缺乏总体的实践教学方案与具体的制度建设,也缺乏专门负责医疗保险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和保障足够的人员、经费安排。有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教学项目和教学环节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和教学安排上缺乏关联性和衔接性,如保险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缺乏有关医学知识、技能在疾病风险管理以及医疗人伤核保理赔的等保险业务活动中具体运用的内容。校内课程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在内容上脱节,在安排进度上存在时间差,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缺乏相互印证与检验的机会。总之,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种种缺陷是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总体不高的根本原因。

三、完善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端正医疗保险专业办学动机

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树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推动教育观念转变,突出高尚品格追求和创新能力培养。”医学院校要端正办学思想,祛除功利化办学动机,扭转“粗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迈进,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院校需要理性思考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定位,深刻理解医疗保险专业跨学科、交叉性学科特点,掌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体系安排的系统性,立足医学学科优势,加大教学资源投入,走培养医疗保险特色人才之路。

2.明确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

设置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校门周期性地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用人主体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收集各类型各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同时,通过跟踪调查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岗位分布以及学生的发展状况,反馈职业活动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掌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趋势。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通过优化重组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积极挖掘校内外潜在的办学资源,广泛征询医疗保险领域、教育界和实务界专家,采取多轮论证方式确保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依据我国医疗保障改革事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高等教育分类办学要求,教学型医学院校应着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研究型的医学院校承担研究型人才培养任务。这样既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错位发展,也可以提升办学效益,体现不同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征。

3.科学合理地设置医学课程,着力提升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将医学课程边缘化还是“压缩饼干”式的处理都不能反映医学院校自身特有的医学学科与医学资源优势,未能体现医学院校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如何设置医学课程,设置多少门课程,各门课程的课时、学分各为多少,需要以医疗保险职业对医学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作为依据,而不能将医疗保险专业单纯的视为管理学专业,忽视医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此外,医学课程设置应依循职业———课程的设置思路,从医疗保险的业务岗位、业务环节和活动内容出发,梳理出对医学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征询医院管理部门¨医政科)与业务部门(如医保科)、保险机构、医疗卫生与保险等行政监管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看法,整理出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学科培养要求与培养规格并将其作为医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标准,并编写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适应于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教材以及与医疗保险相关岗位相适应的医学技能培训手册。总之,基于职业特征的医学课程设置能够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医疗保险业务的实际需要,才能将医学学科优势转化为医疗保险专业核心竞争力。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

相关栏目更多

原材料论文

相关期刊更多

绝缘材料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精彩鞋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人才资源开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