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域文化论文

西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西域文化论文

西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从产生语言的那一刻起,语言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背后反映的则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现实生活的变化。每一次历史事件、科技进步、社会动荡以及政治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对人类语言产生影响,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罗虹、颜研,2009)。文化的本质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精神财富包括了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从文化的本质特征来看,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文化则失去了交流传播的载体;没有文化,语言则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关系。

二、习语与语言

语言的存在方式有很多,习语则是人们根据语言使用习惯划分出来的一种常用形态,是日常生活中一种特有的并且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王学英、张会,2005)。习语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谚语、歇后语、成语以及历史典故等语言形态。习语的丰富也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寓言神话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英语的构成来看英语习语通常是指两个以上的英文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这种固定的短语有着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稳定性,习语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结发明的语言产物,一经形成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会以一种固定的表现形态存在。二是普遍性,习语所阐明的意思是大家通晓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人们对某一习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是普遍的。三是简洁性,习语之所以被广大群众接受和使用,在于它本身的表现形式比较简洁,习语结构精致、易懂好记,但是其传递的思想却是深刻的,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结晶。四是丰富性。习语的来源非常丰富,既有来自历史发展故事、自然环境,也有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习语,既有宗教信仰,也有寓言神话构成的习语。习语的意思也是非常丰富的,虽然形态简洁,却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其他语言成分难以表达的人类的情感。

三、习语对西方文化的反映

(1)习语与历史发展语言的产生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和社会发展,一个国家语言的变迁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历史的进程。习语作为西方国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比如“Thefifthcolumn”直译成汉语是指第五纵队,该习语是在二战时期西班牙内战时期产生的,在1936年西班牙的首领弗朗哥的部下率领了四个纵队去进攻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宋扬,2009),传说为了激发斗志,增加战士们的信心,在准备攻打首都马德里时他发表了一个演说称率领了四个纵队包围了首都马德里,还有第五纵队在马德里城内做内应。至于到底有没有第五纵队作内应无法查证,但是这种说法却显著增强了战士们的信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Thefifthcolumn”用来指做内应或是当间谍的人。现在又慢慢发展为敌人所指派出来的间谍或是通敌卖国的内奸。在罗马人、诺曼底人的征服英国的战争中产生了许多与罗马有关的习语,如果“Romewasnotbuiltinaday”原指罗马非一日建成,现用来比喻伟业非一日之功;“DoinRomeastheRomansdo”原指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现在引申为入乡随俗。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游桂兰,1996)。再如“burnone’sboats(bridges)”,这个习语中的bridges是源于美国,原指古罗马的凯撒大军坐船穿过Rubicon后就把船给烧掉,以此来告诉士兵后路已断无法后退,只有勇往直前战胜敌人。如今用来指不留后路,下决心干到底,破釜沉舟。

(2)习语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反映在各种不同的习语中。比如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国家一般来说水和船则是该国家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英语习语中就有很多关于海洋的。比如“allatsea”(范洪涛,2011)字面上的意思是在海里或是在海上。生活中用到的意思则是不知所措的意思,在早期英国船如果飘在水面遇到大风,船随着风浪四处飘动,很多船民则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该习语发展后来意思就变成了“不知所措”。又如“IndianSummer”字面意义是指“印第安的夏天”,实际上所表达的意思是指晚秋之后的一段好天气。据说这是由于早期的英国移民来到美洲大陆后在秋天天气刚刚转凉或是下过一阵阵的秋雨后,英国就会忙着准备过冬的东西,印第安人则会告诉他们不要急着准备过冬,后面还会有几天的好天气,过了几天好天气真的又转好了,气温升高了,因此移民就将这种天气比喻为“印第安的夏天”。

(3)习语与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产物;同时风俗习惯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能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因此习语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地区的人们主要以面包、黄油以及马铃薯等为主食,因此很多习语的产生都与这些食物有关。比如:“earnone’sbread”直译为赚某人的面包,现在引申为赚钱养家糊口;“breadandcheese”原意为面包跟奶酪,现亦引申为生计;“breadandbutter”直译为黄油跟面包,现在人们用来指生活的必需品;“Apple-pieorder”则直译成苹果派的秩序,这是根据美国早期移民的生活习惯总结出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众所周知,苹果派是指一种苹果做成的食品,最早移民的美国的居民是英国清教徒,当他们刚到美国时期生活得非常艰苦,缺少必要的生产工具和技能,就用苹果制作食品,在每个周开始的第一天每个移民家庭都会用苹果做一周的食物,通常是做7个苹果派(张静,2010)。做好的苹果派通常是热的,他们会将其放在一个固定的架子上,从上到下依次放7个,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都会从上面往下面吃,每天吃一个,到周末刚好吃到架子的最后一个,从来不会混乱秩序。因此慢慢地就用“Apple-pieorder”来表达一种井井有条的局面。

(4)习语跟宗教信仰西方国家人是普遍信仰上帝的基督教徒,宗教活动构成了基督教徒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宗教文化也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语言发展,很多习语也是来自宗教文化。比如上帝、教堂、魔鬼和天堂也有出现在英语习语中。如“Godtempersthewindtotheshornlamb”,这个习语直接翻译就是“上帝会为剪了毛的羔羊减弱风力”,在基督教文化中上帝是同情弱小、体谅不幸的人的善良象征,即使是动物上帝也会尊重他生命的存在。在慢慢演变中,这句话的意思逐渐变成体谅不幸的人的习惯用语。此外很多《圣经》中其他词汇也会经常作为人们的习语来使用,如最常见的“forbiddenfruit”直译是禁果。在基督教中偷食禁果被认为是人类的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禁果慢慢演变成很想做但明知不应该或做了会受到惩罚的事情的意思。在现代文学中也经常以“偷食禁果”来暗喻年轻男女间发生性行为。又如“theappleofone’seye”源自《圣经•旧约•诗篇》第17章,“Keepmeastheappleofthe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另《申命记》第32章也出现“Hekepthimastheappleofhiseye.(”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如今译作"掌上明珠",表示特别珍视的东西。再如“aneyeforaneye”在《圣经》中多次出现,如《圣经•旧约•申命记》的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他法令:“Thepunishmentistobealifeforalife,aneyeforaneye,atoothforatooth,ahandforahandandafootforafoot.”(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汉语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源于此,表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习语与寓言神话寓言故事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出来的精神财富,用简短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向人们传达着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aflyonthewheel”的故事,是说一辆马车驶过大路,扬起了滚滚的尘土,一只蚊子趴在车轮上洋洋得意地说“看我扬起了多少灰尘啊!”因此人们就用车轮上的苍蝇用来表示狂妄自大的人。在神话故事中也有很多习语比如源自古希腊神话的“killthegoosetogettheeggs”,这个习语的故事是说一个特别想发财的乡下人,以为杀死了自己那只能下金蛋的鹅就能尽快得到全部的金蛋,但是他最终却一无所获。后来人们便用这个故事来比喻那些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的人。又如“swansong”直译为天鹅的歌,这个习语的故事是指天鹅在临终前的歌是最优美动听的,如今就用天鹅比喻作曲家、诗人等的最后作品。再如来自北欧神话的“raincatsanddogs”,是说猫对天气有非常大的影响,传说驾驭暴风雨的巫师化为猫形,因此许多英国人到现在还说“猫尾巴藏着大风”。狗也是风的信号,是暴风雨神奥丁的随从。所以“raincatsanddogs”是指下倾盆大雨的意思。

四、总结

西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因素人类的特殊进化是指人类在同一进化过程中呈现不同体质特点,在同一体质特点下又呈现不同年代和地点特点。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具体从动物习语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有许多含有动物名称的习语中,这些动物在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的“命运”可是不一样的。

(一)同一动物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联想意义不同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要谈到的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具体到动物习语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很多生动、形象且寓意深刻的动物习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在说,但是在和外国人交流以及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很多动物习语是不能直译的。例如,我们在形容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时,汉语中我们常说“一箭双雕”,而英语用“一石二鸟”;再如,我们形容十分紧张、急迫时,汉语通常的表达是“热锅上的蚂蚁”,而英语用“热砖上的猫”;又比如,比喻做事情方法不得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汉语中我们常“缘木求鱼”,而英语中则用“鸡窝里找兔子”。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以下几个常见的例子:虎落平阳被犬欺:Haremaypulldeadlionsbythebeard露马脚:Letthecatoutofthebag杀鸡取卵:Killthegoosethatlaysgoldeneggs

(二)风俗习惯导致英语中一些用以“物”喻人的习语

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许多习语的产生也受到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相同动物的态度和情感也各有不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西方家庭对待狗的态度。英语文化里,狗被看作人类最好的朋友,狗是宠物甚至被当作家庭的一员。因此,在英语中有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都是褒义的,很多与幸运、忠诚相关,例如:“helpadogoverastill”:助人渡过难关“Heisaluckydog”:他是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hi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我们国家古代,狗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很低,因此久而久之,狗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就形成了贬义,常与卑微、恶劣等意思联系在一起,例如:和西方的忠诚之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有“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等。因为中西方对狗的态度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那么我们在翻译与狗相关的这些习语时,就不能直接用英语中对等的词“dog”。

(三)传说与典故的影响因素

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习语,比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是根据民间传说或者典故形成的。这里就涉及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动物“龙”。龙作为一个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自古人们就对龙崇拜到了极致,比如,在君主时代,龙被誉为神的化身,成为汉族人民的图腾;龙更是被历朝历代的帝王赋予了皇权,这些“真龙天子”的衣食住行用都有龙的标记,也只有帝王才可以用龙。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帝王的统治,但是“龙”依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每个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且受到几千年的民俗风情的影响,“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被人们看作吉祥、和平的象征,比如:端午节赛龙舟,节庆时舞龙舞狮等等。此外,关于龙的成语也有许多,都是寓意美好的褒义词,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然而在西方,龙是最为邪恶的象征,被称为邪恶之王。在西方电影中,龙通常是财宝的看护者,能够打败龙的人被称为是屠龙勇士。

(四)宗教信仰因素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现象。简单来说,宗教就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也是精神上的支柱,反映了人们的尊崇和忌讳,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比如,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们国家佛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也是在我们国家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那么与佛教相关的习语也有很多,比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基督教作为大多数人的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信仰基督教的人们认为上帝可以帮助大家实现愿望,所以有很多英语习语是与上帝有关的,如“Godblessyou.”,“Godhelpthosepeoplewhohelpthemselves.”(上帝保佑你)。我们在看英语国家电影时也经常出现“Mygod!”,可见God与我们平时感叹时所说的“我的天啊!”类似。另外,在宗教和神话中某些神化了动物被认为是动物崇拜,比如:我们中国的貔貅、饕餮、麒麟、瑞兽等等,这些人们臆造出的神兽,现在仍被人们所推崇;而在希腊神话中很多神灵是半兽半人,比如命运女神的形象是人身鸟翼。另外,在宗教和神话中某些动物被认为是专门用来祭祀或象征某些神灵的。例如:我们熟悉的断臂女神维纳斯,Thedove,theswanandthethesparrowsymbolizeVenuswhicharesa-credtoVenus.(鸽子,天鹅和麻雀既是象征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也是用来祭祀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

二、结语

西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认识问题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文学被长期拒之门外。究其原因还是英语文学语言晦涩与同现代生活中使用语言相差太大造成的,因此,外语教育界也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实用轻素质的问题。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一个分类,是一种必要的理想的语言输入系统。文学语言是文学家们通过汲取大众化的语言经过筛选、加工与提炼完成的,因此并未脱离大众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异化。事实上,文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富与多样的语言资源,是现实生活的语言学习场景与文化知识宝典,了解相关的文学作品不光是学习语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延伸,因此文学语言的输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输入方式。一方面,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就不能充分地将学生不理解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必然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英语文学的赏析就能够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沉淀。在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即便是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也大多还是从遣词造句技巧的角度来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很多教师的英语课还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句子的翻译与句子的成分分析上,并没有对相关的文化背景,协作创新技巧与遣词造句方式进行分析,如此一来,造成了很多大学的英语课堂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英语教学的师资培养问题。教师在英语文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高等院校中,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但让这些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授英语文学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英语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仅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考试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绝大多数院校中,中青年教师也很少有参加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这样一来也就大大的制约了中青年教师的发展。要想让中青年教师教好英语课,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一方面应该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也要尽可能大的加大投入,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

二、英语文学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好成绩。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教育者一定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记单词学语法的方法,尽最大可能的不要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其语言工具能够形象的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与表达思想。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元素与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才能被有效的引发,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上也是一样,学生会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其次,赏析英语文学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赏析英语文学作品,不光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常识,且文本中的词义、意象、情感、意境、主题、思想与社会意义也都能够在赏析的过程中实现重新建构。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运用英语文学技巧的机会,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具体事实,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理解,包含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也包含对英语文学文化赏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英国文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态度,意图与某段某句中的逻辑关系,最终根据所分析出的结论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判断。这样不光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终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践到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此外,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是培养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摇篮,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的英语教育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考取这样那样的证书,结果让学生疏于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从乏味的说教中走出来。将人文教育有效的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一定要阅读,赏析与评论一定量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才能掌握正确的语言使用方法,最终成章成为有情怀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在学生不断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还能感悟历史与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整体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如何将英语文学文化赏析融入到学英语教学中

西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牛津高中英语》涵盖的文化内涵丰富,中西文化内容贯穿于教材的每个单元。语言材料涉及中外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国外,尤其是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高中英语教材紧跟课程标准,注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文化领域。同时教材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涉及到众多高中生所关心的热点话题。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8U1Project-Robertburnsandhispoetry时,通过赏析诗歌的重读,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彭斯的这首诗歌“一朵火红的玫瑰”在创作时运用的是爱尔兰方言,其中部分单词的拼写和读音不同于现代英语,通过对其反映的内涵的品味、阅读节奏感强的韵律,让学生充分掌握诗歌的特点。又如在学习“Bodylanguage”时,要让学生知道肢体语言或身势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在语言不通的时候可以凭借各种肢体语言来进行交际。但身势语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为避免由于触碰其他国家的禁忌而导致的不愉快的交际来了解各国的身势语。还有“Schooldifferencesindifferentcountries”、“Thefastesttrainintheworld”、“Healthsystems”这类的话题都可以给教师提供渗透西方文化的机会,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相关西方文化知识的普及,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对这些不同的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类体现跨文化的课题,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他国文化之后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更为热爱。这是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训练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词汇、语法和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这几个部分的教学进行分模块的文化渗透。词汇是文化内涵的长期积淀,许多惯用语、神话故事以及谚语都可以作为教师进行文化渗透的载体。例如:“Heisanillboy”这句话中的“ill”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生病的意思,在英美文化中,这个词的做定语置于名词前意思坏的,不好的。语法可以说是英语的核心,语法的不同可能会导致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所以教师应该适当介绍语法的实际交际功能。例如,西方人在写信时往往会用“Iamwritingto”作为开头。可是中国人往往会先进行问候然后才开始进入主题。阅读理解往往是一般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在这一部分进行文化的渗透,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加容易和准确。教师应该选取那些文化知识内涵丰富的文章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阅读,这样会更加高效。

二、重视第二课堂构建,善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要丰富一些,难度也会大一些,所以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是会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还应在努力创设浓烈的英语文化氛围的第二课堂的同时,重视构建第二课堂,激发学生体验西方文化氛围的自觉性,进而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延展,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舞台才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西方文化,正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工具,教师在构建第二课堂的过程中应该善用多媒体技术。外语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文化背景和常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的第三单元“Backtothepast”中reading“Lostcivilizations”这一主题有很多的信息可以挖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在互联网上搜集背景信息如布达拉宫、泰姬陵等,了解相关历史习俗和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一些经典的电影片段的播放,例如《HarryPotter》、《TheTitanic》等经典的电影,学生会从中了解西方文化的习俗、艺术以及行为规范,接触到一些语言交际的方法,有利于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西方文化渗透的效果。

三、创设实际语言环境,分方面进行练习

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就在于运用,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创设实际的语言环境,营造文化感知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体会文化的不同。这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用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宝贵的资源宝库,可以供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例如,可以在每天上课前5分钟介绍一个英语谚语、名言,分析其文化典故和所包含的内涵,或介绍一个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让学生去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欣 赏能力和消除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很有帮助。也可以介绍一个典型的城市,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与本地相对比,从而让学生处于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去感受,从而学会许多课堂上不曾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分方面的区别练习,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价值观与社会标准、社会礼仪以及社会习俗、文化内涵这几个方面,教师可以依据以上几个方面来相应营造不同的语言环境供学生体验。首先是价值观与道德标准,西方人一般不会掩饰自己的自豪感,当有外国人夸奖你“YourEnglishisverynice”,而你却回答“No,myEnglishisverypoor”,这样的话容易被认为是十分虚伪的表现;其次是在社会礼仪上,若你用“Whereareyougoing?”这样的句子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很容易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行为而招致讨厌,用“Howdoyoudo?”这样的句子打招呼会比较好;再次是在社会习俗方面,西方人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婚礼上传白色的婚纱,而中国的婚礼主要是大红色,象征喜庆与吉祥;最后,在文化内涵上,在中国龙被公认为象征着吉祥、神圣,而在西方国家,“dragon”则象征着邪恶,人们常用用“dragon”来形容那些凶暴的女人。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分层次进行不同方面的针对性练习,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更加透彻,运用也会更加熟练。

四、结语

西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深圳移民文化市民文化新文化

为深圳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是独具特色的深圳文化。深圳经济发展的成就在中国的示范作用使得深圳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考察深圳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考察深圳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无疑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创新。

一一般认为,文化的核心是历史中形成的价值系统,而这一价值系统也是不同文化得以区别的根本标志。因此,文化可以认为是“通过生活方式及趣味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或个人的独特的价值观体系”,也即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本文中,我把深圳文化界定为“深圳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使深圳人与其他地方人相区别的、把深圳人塑造为“深圳人”的那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经济特区建立之前,深圳(原保安县)人口为33万,而2000年人口普查中,深圳人口已超过700万,常住人口达405万,因此深圳居民中的90%以上是来自外地的移民,外来移民在深圳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深圳成了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今天,深圳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即岭南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带有特别浓厚的移民色彩,故“深圳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而所谓移民文化,就是指移民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即移民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移民社会是指那些外来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且外来人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或地区。所以说“深圳文化”即是“深圳移民文化”。在本文中,笔者在同等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

二深圳文化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这些背景是其他国内城市所不可能比拟的,这是深圳文化及深圳人格形成的“个性”。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把深圳文化和深圳人格的产生放在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之中,则其产生背景又具有“共性”。不论个性还是共性,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考察深圳文化产生的背景对我们理解深圳文化及深圳人格的特性,对我们探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就具有了特别的理由。

从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到今天的这20多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20多年,也是我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国家迅速迈进的20多年。从世界的范围来看,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其现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的程度上即是一个都市化过程。因此,深圳的形成和发展、深圳文化的产生就有了一个现代化、都市化的大背景。

深圳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这就是自1978年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特区的成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措施,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没有深圳特区,也不会有深圳经济的发展。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特区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或文化特区,牢记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深圳文化很重要。

深圳的发展,在早期尤其得益于国家所给予的优惠政策,比如国家给予深圳一定的决策自主权和立法权,这一点是国内除特区外的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是深圳早期发展的优势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内开放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大,能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地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面临着加入WTO的形势下,各地都不可能再享受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因此深圳的政策优势已不复存在。而这些优惠政策为深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加速作用。

深圳经济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还得益于她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圳位于珠江口,与香港接壤,与澳门隔水相望,历来是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交流的桥梁。并且,深圳所在的广东属于大陆南部沿海地区,在历史上就有开埠通商的经历,得风气之先。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深圳成为我国最早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就顺理成章。“香港接单,深圳生产”或“香港开店,深圳办厂”是早期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深圳文化中的人口背景更是不能忽视。20多年中,深圳由一个贫困的农村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人口由1980年的33万增长到2000年的405万。除特区建立之初由北京、上海等地征调了一批干部,还有一批基建工程兵先来援助深圳建设,后来就地转业变为深圳人及部分高校毕业生分配而来外,405万人中的大部分是自由迁移而来。因此,深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籍贯非深圳(或原保安)的移民,而这些人又来自于全国各地。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深圳常住人口中,其平均年龄只有28.68岁,暂住人口的平均年龄更是只有26.61岁,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值。另外,深圳人口中,女性人口大大多于男性人口。

现在,我们对于深圳的整体社会背景勾画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首先,深圳是在现代化、都市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而“都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移民现象”,“都市人口的特点是移民比例很高”。再从人口原住地构成来看,深圳人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一些是因工作关系而长期在深圳生活的外国人、台湾人、港澳人等,深圳成了名符其实的移民社会。乐正先生认为,移民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体,其主要特征是人口流动性大、社会开放、多元文化并存。人口年龄构成的年轻化,使深圳社会的这些特征更加明显。这样,深圳文化的地域特征按其地域来讲,本来应该属于岭南文化的范畴,但她典型的移民社会特征使得原住民在总人口中只占不到10%的比例,岭南文化的影响反而相对较弱。在深圳,其通用语言不是广东话而是普通话,各地的饮食都能够找到市场,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都能看到,一些西方的风俗习惯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也被接受下来。另外,还要看到,我国的户籍制度对深圳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深圳405万人口中,户籍人口不到120万,持暂住证的人口高达285万多,这些暂住人口很少能对深圳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因此,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其文化具有典型的移民文化色彩。;深圳与香港接壤的地理位置,使一批香港人在深圳置业成为可能,而节假日更是有数以万计的香港人来深圳购物、游玩。香港的电台、电视节目更是覆盖了深圳。这种状况,加上频繁的人员交流,特别是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的确立,也使得深圳文化深受港台文化的影响。而由此,西方文化也通过香港对深圳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深圳地处广东省,位于岭南文化的包围圈中,加上深圳移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于岭南文化影响地区的人,因此,深圳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岭南文化的痕迹,特别是其中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对深圳文化都产生着种种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深圳文化是一种以移民文化为主,以岭南文化为辅,杂糅港台文化、西方文化而成的文化综合体。其生活方式、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根本不同,有着特别浓厚的移民色彩,故可以称其为移民文化。深圳人格就是这种文化塑造的结果。

三深圳文化是深圳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既然价值观念是思想意识的基础和核心,深圳文化相应地就可以理解为深圳人的精神。深圳人的精神是深圳文化的概括,是深圳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表现的是深圳人的精神风貌,因此也可称之为深圳文化精神。所谓深圳移民文化精神就是指被大多数深圳人所接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深圳人在世人面前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和世人心目中的“深圳人”形象。

概括起来讲,深圳移民文化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浓厚的商业化气息;开拓创新、务实竞争的意识及精神;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及工作的高效率;重创造、讲享受的幸福观念;兼容并包的心态和独立进取的人格等。

1.浓厚的商业意识。深圳特区在创办之初是以贸易加工区为目标的,再加上岭南地区历来有经商的风尚,所以深圳文化中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一点也不奇怪。许多移民之所以来深圳,就是为了能够寻找机会,靠自己的奋斗实现人生的转机和生活的改善,而这些都建立在多挣钱、挣大钱的基础之上。深圳文化中浓厚的商业气息不但表现为深圳人看重金钱,也表现为深圳人强烈的商业意识,善于发现商机,熟悉商业运作,精于商业包装和炒作。比如小说《花季•雨季》的炒作,比如电影《兰陵王》、《找乐》和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包装、宣传等的商业化炒作。这些既是文化的成功,更是商业炒作的成功。深圳人的商业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2.开拓创新、务实竞争的精神。深圳人给世人的最大印象是其积极开拓、不断创新的创业精神。但如率先实行土地批租制、率先实行劳动用工聘用制、率先开办人寿保险业务等妇孺皆知的事例,无不是深圳人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独创出来的。没有敢想敢干的精神,没有开拓、创新的观念和胆识,绝不可能有深圳的今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邓小平同志赞扬深圳人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深圳人在生活、工作中,崇尚务实,讲实干,不空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深圳人响亮的口号。深圳人知道,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激发出活力来,因此,他们欢迎竞争,不惧怕竞争,个人和企业都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深圳人爱学习也是有名的。深圳书城往往人满为患,而遍布全市的各类补习班、进修班、夜校也常常爆满。深圳人埋头攻读的内容往往是比较实用的科目,因为他们知道个人发展要靠实用知识。

3.生活的快节奏及工作的高效率。深圳人的高效率、高速度曾经震惊世界。他们创造出了国贸大厦3天一层楼、地王大厦2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也创下了为企业在短短几天内办好各种手续的全国之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人提出并深入人心的一句名言。在深圳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游手好闲的人,每个人仿佛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每个人都来去匆匆。

4.重创造、讲享受的幸福观念。多数深圳人为了改善原来的人生和生活境况而来到深圳,他们渴望能找到人生的转机,改变生活的困窘,因此他们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的幸福。据调查,深圳7成人有私房,2成人有私家车,深圳人比较注重享受富裕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度假,而“丁克家庭”的数量也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大多数深圳人认为,生活的幸福绝不是靠别人给予的,而是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靠个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因此,深圳人既注重生活的享受,更重视幸福的创造。他们的信条是:工作的时候拼命干,休息的时候痛快玩。

5.兼容并包的心态和独立进取的人格。深圳开发初期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况,使深圳人逐渐形成了独立进取的人格。开发初期,深圳基础生活设施甚差,交通不便,气候炎热潮湿,蚊虫横生,加上多数人来深圳时无亲无故,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来打拼。否则,连生存下来都不可能。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深圳人独立进取的人格。另外,深圳人每天都要和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其他人打交道,这就养成了深圳人对与自己不同的人和事物相对宽容、兼容并包的心态。你可以追求金钱,可以追求名誉,也可以追求事业,只要你的行为没有损害社会、企业和公众的利益,你在深圳基本上不会受到外在的无谓干涉。超级秘书网

四深圳文化的塑造,得益于深圳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确立和深圳人新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得益于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是同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圳移民文化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但深圳移民文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深圳文化中的浓厚商业气息,深圳人开拓创新、务实竞争的意识,工作、生活的快节奏、高效率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已经死去的或缺失的内容。另一方面,深圳人重创造、讲享受的幸福观念,兼容并包的心态,独立进取的人格等,又内含着强烈的自我观念和个体意识,这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有这些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造。这种改造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是震撼性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根基,但它毕竟是在农业文明中创造出来的,与现代社会日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深圳移民文化正是对传统文化整合和超越的一个典范,既具有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又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一种全新的文。新文化的建构有很多形式,比如原文化自身的更新,外来文化的侵入,或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等。后二者在一定意义上即是移民文化。深圳文化就是这种形式的产物。

相关期刊更多

西域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社会科学院

条码与信息系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戏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