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配送实训总结

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配送实训总结

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许多独立学院开始思考和调整办学思路,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独立学院的视角下,分析了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宗旨和要求,提出调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关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有公办本科、技工学院和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体系;独立学院以专业广泛、办学灵活等特点,受到不少学生欢迎。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也不同于技工学院侧重学生最基本的就业能力培养;独立学院既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需要学生学会相关行业设备的操作。其中,独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就体现了独立学院办学的这一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1],全国许多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试点学校,进行了应用型高校办学的思考和讨论。针对转型期的应用型高校改革,一些研究高校教育的学者也提出自己的思考。例如,邵丹和朱林莉认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期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设立既有实用性又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体系[2]。李晓东和李道胜则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行业需求[3]。笔者以独立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为背景,探讨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1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是一门以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知识为基础,以运筹学、统计学、国际货运、生产运作管理、港口管理等商科知识为依托,加之相关的物流设备操作和管理技能实训综合形成的专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业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性。物流管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中货物移动所带来的问题。例如物流从业者需设计和优化物流运输线路、合理安排装卸货物等日常生产所面临的情况等。这一要求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必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物流设备操作能力。因此,纯课堂教育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需要。第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混合性。物流管理专业既然是基于实际生产管理所开设的专业,其专业知识内容也必定涵盖日常生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多学科混合的特点。例如港口管理这门课程,其内容既有港务管理、港口生产管理等管理学内容;也有港口设备操作使用及维护等工学内容。多学科混合的特点使得一般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安排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传授专业知识。第三,专业知识具有层次性。如同其他学科一样,物流管理专业的内容虽然涵盖广泛,但是专业知识之间也具有层次性。现有的课程安排大致是这样的:大一安排物流学和物流管理课程;大二安排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实践内容;大三安排国际货运、集装箱管理等物流管理内容;大四安排专业实习。此课程安排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但也有不足之处。

2物流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

2.1物流管理课程专业性不足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课程的专业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本科教育和高职大专教育的教学要求不同。现有的独立学院大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课程设置上与高职大专有所不同。但是,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以及独立学院的教学层次都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熟练操作为主。这就导致了物流管理的课程出现了“三不像”的现象:既不像本科教育那样要求教学有深度、有广度;又不像高职大专那样教授实用技能;更不像成人教育那样只传授基本知识。这些问题都体现在课程的安排上,形成了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困境。

2.2现有课程没有满足完全学分制

独立学院未来的教学发展之一就是完全学分制。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放弃过去的固定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选课和自主发展的限制,强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物流管理专业现阶段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商科平台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安排相对固定,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低,不能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而且,除了实训课采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大都采用笔试或者论文的方式考核,缺乏灵活性。

2.3理论课与实训课安排不合理

因为独立学院财政和场地的原因,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开设都遇到了困难。缺乏有效的实训课程体系,使得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显得尤其缺乏。这些实训课程大都只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3D模拟操作,缺乏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实训课程减少势必造成理论课程的增加,学生抱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成了“文科”课程。可见,实训课程的多少好坏直接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品质。而《指导意见》明确说明“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1],强调了实训课程在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中的重要地位。理论课和实训课安排问题还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存在时间和空间分离的现象。例如,很多高校的供应链实训课程比起供应链理论课程滞后一个学期,学生先学习供应链管理理论,下一学期才开始供应链软件的模拟实践,学习过程出现断层。虽然任课教师可以安排课内实践学时进行补充,但仍不是长远之计。

2.4现有物流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专业,其课程内涵也较为广泛。现有的课程体系大都是管理学知识加上几门物流学必选课构成的。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了解企业物流的过程,却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形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港口物流、跨国物流、电子商务物流逐渐兴起,面临海洋物流的崛起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等世界新经济潮流,物流课程需要全面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才能完善物流课程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总结现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制定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标准化、专业化人才。然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同一套标准的教学流程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的建议:

3.1以“应用为主”的教学思路转变

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的设立,是新时代对于独立学院办学宗旨的一次转型要求和机会。“应用”的本质并不是放弃教材、放弃专业属性,只关注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应用”本质应该是在已有的学科基础之上对专业教学内容去伪存精、化繁为简,根据行业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以及优化实训课程。转变传统上以“教纲为主”、“研究为主”的教学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3.2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

本科专业设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课程安排,学生大学四年将按照此计划进行专业培养,课程设置较为固定。独立学院实行完全学分制之后,教学计划可以把原有的四年课程内容转变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大学公共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课程等)、商学院平台模块(电子商务、ERP系统、运筹学等)、物流管理专业基础模块(物流学、物流管理等)、物流实践环节模块(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等)、物流仿真实训模块(供应链仿真模拟实训、物流运输仿真模拟实训、配送中心仿真模拟实训等)等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块。此外,调整选修课的数量和比例,完善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自由度的课程组合选择,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

3.3基于行业应用的实训课程改革

以“应用为主”是整个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核心,实训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应该基于行业应用。在当今物流行业应用之中,订单填写和录入早已实现二维码化,使用RFID或摄像提取订单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而现有的实训课程很多还停留在人工制单,或者软件模拟制单的阶段,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这样,学生只能学会简单的物流制单操作,而不能完成实际物流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不能很好地进行物流服务和营销。因此,实训课程要做到有限的资金投入下结合行业应用,对口相关产业链需求,改革实训课程内容,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3.4创建有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体系

面对独立学院现有的办学情况,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困难。既然不能“面面俱到”,那突出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体系将成为独立学院物流课程设置的一种方法。以笔者所在的物流专业为例,通过创建以港航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专业,不仅加强了专业的实用性和学术层次,也深受学生的欢迎。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之际,应根据自身教学定位与相关行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为高校学生提供以行业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安排,逐步形成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的新型独立学院专业课程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7-04-09].

[2]邵丹,朱林莉.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254-255.

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公司是采用企业真实的运作模式,设立企业运作所需的职能机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从事相关业务。在实践教学公司,教师和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除了师生关系,双方还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但要想成功地实施实践教学公司模式,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条件:

1.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在实践教学公司模式中,企业不再是外在的辅助条件,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应是全方位的合作,一方面企业要真正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更应该在如何安排课程、如何考核、如何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比如,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到企业参与管理、进行员工培训等实践活动,或协助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这样不但有助于优化师资队伍,为开展实践学校公司模式提供保证,也为企业自身提供了管理和技术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不能只顾及学校的需求,更要为企业的利益着想,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双方共同努力配合,才有助于建立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公司模式。

2.实践教学公司运作经费保障

实践教学公司应按照物流企业市场运作规律,主要完成从第三方物流公司组建到市场开拓、业务办理、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工作。整个公司的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经费保障上建议学校设立运行的专项基金,用信贷的形式使用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劳务费、管理费支出等。对于经费的来源,除了教育经费、学杂费等,可考虑社会力量投入、教师参股以及该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等渠道。

3.师生的角色转变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就与学校构成了接受、服从的培养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将学生置于一种被支配的地位。在实践教学公司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师生之间的关系由原来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转变成了一种互动、交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师生在企业模拟实践中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和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基地的公司化运作。

4.真实的企业运作环境

实践教学公司模式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因此实践教学公司必须创造一种真实的企业环境,完成现实的市场业务订单,并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如仓储部、配送部、运输部、货代部、业务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等。通常情况下,可以以班为单位组建部门,并采用轮岗的形式。教师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以不同岗位职员的身份顶岗作业,贯彻岗位责任制,执行劳动考勤制度。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按照所要求的技能培训项目及能力标准,完成实际能力训练。

二、具体实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可采用学与训相结合的方式,大学第一年主要采用校内教学的方式,以情境教学为教学主线;第二年开始主要采用企业实训的方式,学生二年级开始进入实践教学公司进行企业轮岗实习,教师采用边做边教的方式;三年级主要进行就业顶岗实习。本文所探讨的物流实践教学公司以仓储和配送为主营业务,相应的设置了仓储部、配送部、业务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等机构,每一个部门等同于一个专业教室,在每一个专业教室内的教学内容就是企业运作中所要完成的全部工作项目与任务。要完成这些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关键能力和要达到的能力标准,就是教学目标。学生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以不同的身份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及任务,最终掌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1.仓储部的功能

仓储部主要负责公司物资仓储的管理,包括入库、出库、保管保养,以及仓储过程的安全管理,相应地设置仓储经理、仓库主管、仓管员、理货员、制单员等岗位。教师和学生以双重身份进行现场操作及管理,采用边学边做的方式。仓储部的实训内容包括仓储设备认知、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管理系统软件等具体操作,考核采用日常业务能力考评和个人总结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仓储部的实践教学,学生基本具备以下岗位能力和素质:

(1)具有针对商品特性和仓库功能科学合理的进行仓储空间规划和优化的能力;

(2)具有组织入库的能力;

(3)具有针对商品特性进行科学保养,能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对库存成本进行优化的能力;

(4)具有控制出库关键环节的能力,并能进行出库签单、备货、复核、包装、出库等相关操作;

(5)具有物流系统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

2.配送部的功能

配送部的核心任务就是将货物准确及时地送到需要的地点,相应地设置配送经理、配送主管、配送员、复核员、制单员等岗位。教师以配送经理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采用轮岗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并以工作绩效和个人总结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能力考核。配送部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订单处理、进货、理货、配货和出货等具体操作。通过配送部的实践教学,学生基本具备以下岗位能力和素质:

(1)懂得订单流程管理,具有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和人员的能力;

(2)能选择补货时机并确定进货量;

(3)具有独立进行配货、理货、送货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具有合理安排送货车辆、路径规划和运输管理的能力;

(5)具有物流系统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

3.业务部的功能

业务部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和市场需求预测,提出竞争策略和建议;努力发展新客户,维持与老客户的良好关系等。该部门的岗位设置包括业务经理、业务主管、业务员、客服等。业务经理由主讲教师担任,学生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并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销售计划达成率、新客户开发率、客户满意度、客户回访率等。业务部的工作内容具体包括部门日常事务管理;老客户跟进、维护;新业务开发,报价单制定;客户投诉处理等。通过业务部的实践教学,学生基本具备以下岗位能力和素质:

(1)具有市场信息收集能力,能够挖掘新客户、与客户建立沟通渠道;

(2)具有敏锐的客户需求捕捉能力,能够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方案设计;

(3)具有与客户沟通谈判签订合同的能力;

(4)懂得经济法律知识,能利用合同保护公司利益;

(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行政人事部的功能

行政人事部主要设置的岗位有行政经理、行政主管和行政文员。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公司运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人员配备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公司后勤保障管理等。在实践教学公司,教师以行政经理的身份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以职员的角色边学边做。

5.财务部的功能

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事项,进行日常财务核算、出纳工作;并定期对各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参与公司各部门经营管理预测和决策,参与审核、审查等重要经济活动。该部门主要设置财务经理、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财务部的实践教学项目涉及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财务整体的运营、管理;编制物流成本管理制度;物流成本预算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物流核算管理;物流结算管理等。

三、总结

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胡格教学模式的阐述,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所处的生产性实训环境,提出采用胡格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物流岗位动作标准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胡格教学模式;生产性实训;课程体系

0引言

众所周知,德国目前拥有世界上独特的职业教育体系,如巴登符腾堡州在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上一直处在世界职业教育的前列。该州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在“素质本位、人格本位”实践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学习借鉴。

1胡格模式特点

胡格模式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独立思考、有较强责任心并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等几大能力的人为目标,以行动导向为基本教学原则,逐步实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面,教师不再是以教材为中心,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且从以下两方面与企业接轨:(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接轨。胡格模式培养的学生到企业中能胜任相应的岗位,企业的员工可以到学校作为专任指导老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的实践经验又能指导学校的教学。(2)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企业接轨。通过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资料与企业技术标准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对接,充分实现学习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物流管理专业实行胡格模式的有利条件

(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行胡格教学模式。胡格模式作为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2016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各个学院推行实践。在此之前,各专业任课老师都经过系统培训,且运用到课堂取得良好效果。

(2)有利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业园”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建有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机械电气模具类专业的学生在“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业园”每周有实训。他们实训的主要方式是模拟车间环境,利用学校的机器设备,将学校购买的耗材加工成特定的产品。而且他们的管理是采取企业的班组长制,将一个班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工生产。物流实训中心以生产性实训环境为依托,在此环境中物流管理专业采用胡格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物流岗位动作标准化。

3胡格教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3.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通过对以往的毕业生以及校企合作单位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有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国际物流、金融物流等几方面的工作。其中60%以上从事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工作。对常州市的大型制造类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如:中国中车戚墅堰车辆工艺研究所、中车戚墅堰车辆厂、德国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华威亚克模具有限公司),发现这些企业都希望学校能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产教园作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的核心,为机电模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的要求,提供岗位环境:为机电模专业实训耗材的采购提供了采购员岗位;为实训耗材的入库、上架、盘点等工作提供了仓储管理岗位;为机电模实训耗材的现场需求以及回收提供了配送员岗位。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既要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同时也要具备岗位针对性和应用性,根据现有实训环境所能够提供的物流岗位,进一步分析其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设置,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够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3.2基于生产性实训环境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实训环境对应的岗位以及课程特点,将实训耗材的采购到回收设置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几个教学。

4胡格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4.1机械电气模具专业实训安排

通过调研发现,机电模专业的学生每周在产教园都有实训,但都是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没有考虑到耗材的采购、发料、入库等物流操作。物流管理专业要想在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实施胡格教学模式,所授课程必须与机电模专业的实训安排相结合,如:耗材的采购环节与入库环节,必须在机电模专业实训之前完成;仓储与配送环节,必须在机电模实训中完成。

4.2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实行校企共考核机制。学校方面的评价机制主要来自教学督导、同行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这是原有的评价机制。除此之外,增加企业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每年的新生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同时,企业也可参与教学评价。与校内考核相比,企业参与教学评价可能并不系统化,可与企业制订一定的考核时间表,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可到学校根据教师上课效果进行教学监督与评价。

4.3加强双师队伍教学建设

在生产性实训环境中采用胡格模式教学,要求对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都比较高。任课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到教学的实施中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专业操作能力,因此教师能力的培养应引起学校的重视。如:专业教师要下企业实践,深入企业一线,并参与企业相关项目的研发等,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专家做兼职教师,让其参与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并承担课程的教学工作;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打造一支以校内和行业专家组成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4.4创新课程体系评价措施按照企业员工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再实行传统的考试考核,而是根据学生在日常的岗位操作中,通过考核其考勤、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能力,给予最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雨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肇庆学院学报,2009(7):81-84.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姜晶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思考

摘要:截至目前为止,在实际的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对于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策略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学生的物流管理理论水平的提升,还要充分的注重到对于学生群体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针对这样的情况,本部分将具体的结合当前物流管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相应的物流管理课程与案例教学合理结合对策的研究,为促进学生群体的物流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策略;应用途径

所谓案例教学法,指的就是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拿出相应的物流管理案例。该方法在物流管理教学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对于学生综合实能力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有着很高的教学应用价值。与此同时,物流管理教学要求锻炼学生结合当地区域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出自身管理行为的能力。因此,物流管理教学过程相比较于其他管理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就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联系价值,促进学生物流管理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进行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

结合当前物流管理的实际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教师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教学方式已经开始了总结归纳,并寻找到了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引进以案例教学法为代表的优化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当前物流管理教学效率的提升。综合起来看,当今的物流管理教学过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发展。从另一角度进行分析,随着社会对于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的逐步提升,物流管理教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的“人性化”、“实践化”、“综合化”特点也越来越突出。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对物流管理教学涉及到的教学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并紧密的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对当前物流管理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汇总,让学生以教师布置的物流管理教学任务为指引,有针对性的进行对自己的物流管理思维体系进行完善,促进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二、传统物流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管理时代性发展。结合当前各大物流公司对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招聘须知内容,可以发现,当前各大企业对学生的物流管理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物流管理也呈现出了很多不同的时代性特征,例如,区域性综合管理特点等。但是,在实际的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对于物流管理实践层面的认知较少,也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物流管理的时代化特点,错误的认为物流管理教学过程的核心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理论知识,对这就导致物流管理教学的核心目标出现偏差,和社会上的各个物流企业的需求也难以有效的符合在一起,进而导致物流管理教学过程偏离物流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对物流管理课程先进教学理念引进不足。在引进物流管理教学理念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对于案例教学方法和物流管理课程融合度不足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对现行的物流管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发现对于引进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深度也存在一定不足,进而导致物流管理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学生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分析

(一)合理规划物流管理教学案例。为了发挥出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就要通过对物流管理教学过程的分析归纳,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而有效突出物流管理教学的主题。比如,涉及到物流管理的送货线路布置过程中,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当地区域交通线路特点的总结,并设置相关的路线分析人物,让学生明白物流管理过程要关注送货线路区域分布的效率,保证整个物流管理可以持续稳定得到有效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完成相关的物流管理课程任务过程中,促进学生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理解到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好案例教学法来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的基础。

(二)合理选择案例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插入时机。为了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需要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科学合理的选用案例的插入时机。具体的来说,就需要以物流管理教学核心知识点为切入点,结合当今时展对于学生物流管理能力的需求,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群体的物流管理能力。结语:综上所述,为了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的结合物流管理课程特点,合理的将物流管理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案例结合在一起,突出物流管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内容,为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成然.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构建[J].考试周刊.2014(28)

作者:佟姗姗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第三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问题及策略

摘要:物流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高校也开设物理管理专业教学,其中许多教学方法为物流管理教学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而给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就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促进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剖析;策略探讨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经济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对物流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并且对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许多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教学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但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在各大高校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教学经验不足,因此,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综合型人才,使得市场上的物流管理人才比较短缺。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

(一)高校的教学设备不完善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在高校开设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在设备、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只依靠教材理论知识是无法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能型人才,在各大高校中,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建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验室,而有些高校虽然设有实验室,但许多实验室的构造与设备基本相同,没有任何设计特色。并且设计建立的实验室,专业性不强,无法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形成连贯的教学系统,因而无法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物流管理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在许多高校中,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短,许多教师都没有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论专业,在授课期间,教师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教,教师的教学没有理论体系,课堂内容也仅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认知能力,因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即使学校的有些教师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由于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使得教师无法正确分析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无法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扩招比较频繁,使得各高校的教师人数与教学需求人数比例严重不平衡,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时,也只是偏向于教材理论的讲解,再加上教师负担的教学任务量多,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因此,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实践培训不够重视。

(三)课程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背离

目前,各大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是注重理论基础,而忽视实践教学。有些学校的教学也流于形式,只重视学生的校内模拟实验操作,而忽视了学生亲历市场的实践活动。由于模拟实验的条件比较理想,而物流管理实际操作的影响因素既不确定,因素变化也非常大,所以二者的效果千差万别,只注重学校教学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依然无法获得丰富的经验,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操作相背离。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要注重物流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要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制定出校内物流课程实践操作计划和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操作主要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体系,教师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实施物流管理模拟操作,让学生熟悉物流管理专业,并全面认识、了解。课外实践活动指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单位,学校可以与大型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物流公司为相关的专业提供实践的平台,学校分批输送学生,让学生跟着优秀员工学习物流管理经验。从侧面检验学校的教学情况,然后针对问题及时改进。

(二)学校要制定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整堂课围绕教材讲解之外,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各小组地竞争中快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教师还可以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情景再现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将物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现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将好的解决方法进行点评,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PBL教学模式,既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在学校的开设的时间比较短,使得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充足,因而影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也制约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学校和企业面临的问题,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为企业提供定向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的后备力量,而企业也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此外,学校也要为企业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企业优秀的人员进学校讲课,由于他们的实践经验比较多,案例也新颖丰富;企业也为学校教师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让学校教师进企业学习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物流管理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各大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制度,通过建立校内模型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4.

[2]谢微,李惠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4.

[3]李颖,邓偊.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实训教学;校内实训基地

一、前言

我国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培养方向、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结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带动了电子商务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并为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实践教学成为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制定出充分体现商、管、学结合特点的实训教学流程和实训项目,形成实用有效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更加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内实训基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须结合本校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总结适合本校电子商务教育教学特点的核心岗位群、核心技能和核心课程,建立专业特色明显、职业技能突出的校内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和实训教学环境。

笔者在从事近十年的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对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二、建立实训教学体系的基础

电子商务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与现代服务业主体行业相关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建立实训教学体系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管类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定位

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找准专业发展定位,制定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北京市为例,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以信息、通讯、旅游、金融和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因此、电子商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一是大力发展与旅游为背景的旅游电子商务;二是规范现代商业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秩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物流和配送的物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三是要加快信息服务业职业教育发展,尤其要加快培养以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客户服务人才的培养,加速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普及应用;四是要以“服务大众”为核心,大力发展信息咨询等中介电子商务服务职业教育,培养在市场运行中的服务、公证监督职业人才,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服务;五是培养加快企业和社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业发展的职业人才。

因此,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结合北京人才市场的需求,以网络营销为主体,积极发展与现代商务、信息服务、物流与配送、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旅游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范畴相关的、以网络经济为基础应用的电子商务高等职业教育。

2.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宗旨

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从事的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的实用型人才。由于电子商务是综合应用性学科,涉及到管理、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等学科,具有文理结合、操作性强,技术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尤为重要。在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以此来指导和加强实用技术、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

建设面向企业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的,紧密联系企业网络营销、客户服务、在线采购和网站运营等内容,适应实训教学的实训教学平台。

3.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目标

在未来的五年中在将致力于研究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现代服务业、现代流通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把握上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技能素质要求。

建立岗位群对应关系明显、应用针对性强的,技术和技能特点突出、品德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

经管类电子商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实训教学的关系。合理制定出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实训教学的实训教学大纲,并建设与实训教学要求一致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

为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现代流通业和制造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4.确立实训教学体系的内容

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找准专业发展和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

(1)确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电子商务职业教学培养体系。

(2)建立以职业岗位群、通用业务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体系。

(3)建设与实训教学体系配套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

(4)合理配置实训教学基地的基本教学环境,合理配置软、硬件教学资源。

(5)建设开放式的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平台与实训教学平台。

(6)建设和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7)全面培养面向网络营销、网络采购、信息服务、企业和社区信息化管理的电子商务人才。

三、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1.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电子商务教学体系的建设,首先,确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教学大纲,以及实训教学流程。建立体验性实训系统、岗位技能和业务流程实训系统和综合应用实训系统相结合的实训教学系统。

其次,建立为实训教学服务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训和实践的基本教学平台。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学习,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企业、岗位和业务流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的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就业素质和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提供的电子商务系统,以及各类模拟和仿真的实训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应用和基本业务流程的理解,掌握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应用规律和操作技能;

第四,搭建为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应用开发平台。为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修改和完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为教师提供教学改革、技能实训和系统开发提供基本保障环境,开展教学研究和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第五,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开放式的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平台与实训管理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系的教学质量、丰富其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2.建立规范的实训流程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下,总结出电子商务领域的典型岗位群、业务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核心技能,理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关系。研究、总结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结合行业和岗位需求,提炼出通用性强、岗位需求明显、任务明确的职业技术和技能,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目标。制定基本的、规范的实训流程。系统规划和制定出适应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标准、实训计划、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技能考核标准。

3.完善和配套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出技术性强,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和创新性强的应用特点。在进行基本的实用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实用技术、技能环节的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重点建设和完善与实践教学体系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训基地,将应用技术、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落到实处。

4.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学生将具有基本的、合理的和实用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熟练的适应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以增强和锻炼学生实际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树立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一些公司实际项目开发与管理工作,以此形成学生的第二、三课堂,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最新发展变化,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四、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结构建设

在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中,围绕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总结出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核心课程和核心业务流程是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基础,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合理配置实训教学基地的基本规模和组织结构,配置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技术设备先进的实践教学环境。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现代商务与物流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是以电子商务专业为基础、结合其他经管类实训教学需求,以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为基本应用背景,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中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和较先进的教学环境,可以满足电子商务、会计信息化和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职业教育实践和技能实训需要。

1.中心的总体目标·建设适应我院教学特点的经管类专业实训和实训教学体系。

·建设高等职业特点突出的专业实训、实训教学环境。

·建设经管类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平台。

·建设适应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实训与研发中心。

2.建设的基本原则:

(1)符合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2)适应专业教学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需要

(3)实训内容体现专业核心岗位群和核心业务技能要求,贴近行业实际操作流程。

(4)满足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实训和实训教学需要,

(5)满足与企业需求基本一致的综合业务技能实训需要。

(6)设备和教学软件系统的选用,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

(7)教学系统按课程实训,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建设。

3、实训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实训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专业特色比较鲜明的、符合北京市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技能突出的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大纲体现三条主线:

第一,以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内基础实训方案。

第二,以核心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链为基础的实训方案。

第三,以主要业务流程为基础的综合实训方案。

4.实训计划的制定按照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要求,实训大纲体现三条主线,制定不同学期的实训教学执行计划。

(1)以核心课程为单位、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技能,制定的围绕基本教学的课内实训方案。实训按章节知识和技能点设计实训项目。制定名称、目的、任务、操作环境、操作要求、时间和成果形式。一般此类实训要求在一只两小时完成。

(2)以通用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单位,按所需技能,制定每个学期小学期的的基本技能实训方案。制定名称、目的、任务、操作环境、操作要求和成果形式。

(3)以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基本流程为核心的综合技能实习计划,(课间和毕业实习)。

5.对实训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核心技能课程的实训教学时间要占到教学总学时的30%-50%。由中心统一安排实训时间,分为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由中心统一安排实训的软硬件环境:包括实训室、教学软件和实训时间。以及配套人员和设施。

6.实训内容的设计根据课程、知识链和应用技能,以及中心的实训系统功能,要求任课教师设计实训内容,分为操作型和知识型。做到一般课内实训内容相对独立,在1-2小时内完成。合理安排综合实训和实习时间。

7.设备和软件系统选择实训室的建设,包括场地环境、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选择和确定。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实训、实训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在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本着适用、实用、理念先进的建设原则。

尤其在软件的采购上,避免单纯购买,与开发商合作,对教学软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系统更加符合我院的教学要求。

8.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教学资源在引进和购置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组织教师自行编制、积累和开发实训实训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实训资源,如:案例、课件、解决方案、行业应用技能要点和基本业务流程等,建立实训资源库。同时,结合现有教学系统和实训资源,加强与典型企业合作,已经企业成功运营管理经验,成功案例,以及企业实用电子商务平台,与系统集成商和教学系统开发商合作,研发适合本校教学特点和风格的专业实训教学系统,丰富和优化实训资源。

9.建立实训教学平台,完善实训教学环境整合中心的资源,充分利用校园网和自身网络系统,建立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实训、实习和实践模式。开展学生学习、实训、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备课、辅导和交流,在线考核,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在保持实训中心硬件设备先进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形式,建立以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和家庭等形式的网络化、共享的实训教学环境。

加强与合作院校、合作企业和系统服务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10.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队伍

一是要制定政策,鼓励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现代服务职业教育行业;二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培养步伐,充分挖掘我院现有教育资源,依托学院各类专业,选择我院具有优势专业,培养适合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人才;三是学院与企业联合,立足岗位,开展交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教学。更新实训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精通业务,提高实训质量;四是在现有基础上健全现代服务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教育提供完善的物质保障。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必需要突出应用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功能完备、设备先进、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行业特色,适应典型岗位群、典型业务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训练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实必要的保障。实训基地要以实训教学体系为基础,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形成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和实际应用教学相接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实训教师队伍,走校企合作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1.基于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

根据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造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该专业人才培养以岗位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并依据与之对应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基础素质领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动手操作能力三大模块,运用情景教学,采用角色扮演,结合校内实训设施设备,让学生体验每一岗位的工作流程,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比赛,有效改善教学的活动模式,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情操培养:多采取合作式学习方式,发展专业操作能力以外的素质,如沟通、爱岗敬业、协作能力,通过参观、调查、社会实践,发展学生的自我导向,自我调节,自我检查的能力。重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教师更多地扮演“合作伙伴”、“组织者”、“协调者”等角色。每一项实训任务,分设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机械设备仿真操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使其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上课、实训、生活中点滴做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2.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建立了部级物流实训基地

本专业不断完善实训环境,2011年建成部级的物流实训基地,建有仓储与配送实训室、未来超市、ERP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对抗等多个校内实训室,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的良好的基础。同进也与校外2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引进了全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让学生在平台上实施“软件操作、技能训练情景模拟、信息处理”等,使其明白企业物流工作的流程,做什么,如何做,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提高实训室的设备利用率,本专业制订了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如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规则等,并对教学仪器、设备实训专人负责,精心管理和维护,使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之中。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本专业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工作与学习的整合,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也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与校外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武汉、上海、深圳、咸宁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多个。顶岗实习,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二、咸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

1)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缺乏。目前实训内容,都是以高职实训教材,校内未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开发与编写尽可能做到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知识性与实效性的结合以及教学性与自学性的相结合。并在其指导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一线教师共同来编写完成“校本教材”等,来满足高职院校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可提高教师的科研。2)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缺乏规范的考评标准和系统完善的考评体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侧重考核实践教学的结果,轻于考核实践教学的过程,未注重考核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教师的评定带有主观性;考评过程中没有学习小组互评参与,应柔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为一体。应在考试中加大实训考核的环节,重要让学生能交出具体的实训成果。在综合实训项目、技能考核、毕业实习过程中,应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即校外评价,校内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建立一套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考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改革和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评价、导向和调控作用。3)实践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有待提升。建立学校实践资源网络平台,可将实训课程及相应的操作流程和实训作业,学生都可以上网进行查询,校网站应开展网络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建设,学生可以了解实训实习动态,进行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的学生变的更主动,甚至可以了解更多的实习和就业信息。

三、咸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今后趋势

1.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完善,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引入校外专家和校内一线教材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将能力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整合在一起。多开发院、省级实训精品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课堂,进行资源共享,以网络题库的形式,为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内容,使训练实效性得以提升,逐步形成了开放式、互动型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自主学习的转变。

2.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创品牌

物流管理专业就是我院的产品,需要不断对其产品进行开发和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和吸引力。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是院重点专业,紧紧围绕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工学交替为目标,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生认知对接;课程目标与行业标准对接引就业,服务社会,创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合理利用校内资源,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咸宁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目前已初步形成的以“四乡六业”为主体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是湖北重要的多种经营集中地。打响咸宁特色品牌战,离不开物流管理,本专业实践教学中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辐射全国范围,培养物流企业所急需的各类物流人才。

3.师资业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