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流产处阴道出血药物临床小议

流产处阴道出血药物临床小议

【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在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年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A、B两组各25例,A组用宫血宁治疗,B组在宫血宁基础上加用益母草,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A组治愈10例(40.00%),有效10例(40.00%),无效5例(20.00%);B组治愈20例(80.00%),有效率4例(16.00%),无效1例(4.0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宫血宁;益母草;临床研究

药物流产是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天以内妊娠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后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1]。本研究拟通过对在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年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50例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观察。拟探讨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在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年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共50例。所有的患者均行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患者年龄介于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5±10.65)岁。

1.2分组方法:选在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年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A、B两组各25例。A组所有的患者均行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患者年龄介于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52±10.35)岁;B组所有的患者均行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患者年龄介于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89±10.86)岁。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试验方法:A组用宫血宁治疗,B组在宫血宁基础上加用益母草,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标准:治愈:服药后7天内血止;有效:服药后14天内血止;无效:服药后流血超过14天或需清宫者[2]。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部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取P=0.05为检验标准,当P<0.05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比较:A组治愈10例(40.00%),有效10例(40.00%),无效5例(20.00%);B组治愈20例(80.00%),有效率4例(16.00%),无效1例(4.0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的统计结果(例)

组别治愈有效无效

A10105

B2041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药物流产后,因蜕膜排出不全子宫复旧佳和米非司酮影响凝血功能,故有阴道流血多,出血时间长的缺点,出血常为无痛性,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尽,许多患者因不愿再行清宫术,而反复出血,继发感染造成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中医辨正常属血瘀在此用益母草活血祛瘀,益母草主要成分有益母草碱甲,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夏季开花。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3]。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食用功效: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可使其收缩张力增强收缩幅度增大,节律加快,缩宫素也有此作用绒毛团排出后,两者序贯用药,可加强宫缩,关闭血窦,促使残留于子宫内的蜕膜组织排出,从而减少和缩短流血时间,本治疗方法用药简便,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本研究拟通过对在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年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50例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观察。拟探讨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结果示A组治愈10例(40.00%),有效10例(40.00%),无效5例(20.00%);B组治愈20例(80.00%),有效率4例(16.00%),无效1例(4.0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血宁配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承春红,杨丹.宫血宁与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比较[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2):110-111.

[2]罗冰,陈凤英,梁锦汉.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分析[J].河此医嗦,2008,14(4)455-457.

[3]陆野燕,王艳军.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90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12(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