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限制医院过度消费医保的措施

限制医院过度消费医保的措施

我国的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并没有减轻患者的负担,这除了与人口年龄结构、疾病病谱变化、人均收入上升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外,还与医疗服务中的过度消费密切相关。医保费用的控制不是单纯地节约费用,而是应当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保障医疗费用能够更合理、更广泛地满足更多社会成员医疗服务的需求,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1目前医院消费医保费用的现状

1.1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的垄断性,医疗信息不对称

医生在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掌握着主动权,又拥有足够多的医疗技术信息,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不能讨价还价,难以控制卫生消费的种类与数量。加上疾病具有突发性,医疗需求缺乏弹性的特点,患者的被动地位非常明显。

1.2医疗服务的过度供给创造了需求

较高的专业性使医疗服务常常处于垄断地位,医院具有医疗服务供给的排异特权,不允许外行提供医疗服务。在信息不对称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医生要求患者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患者只能唯命是从。

1.3虚报费用

即编造虚假住院、门诊特殊病的有关资料骗保,或者将门诊治疗费按住院治疗费申报。

1.4诱导消费

即误导参保人员过度使用医疗服务,再多收取费用,这些都由医保基金“买单”,将医保专用票据和处方有偿转让给非定点医院或药店用于骗取医保基金。

1.5医患联手开具虚假医保支付项目

即将非医保支付的病种(如车祸、工伤、打架斗殴等)按医保支付病种申报。医生开人情处方,满足参保者多开药,将普通药写成门诊特殊病用药、开好药的要求。

2国外控制医院过度消费医保费用的模式借鉴

2.1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在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时,实行“按服务人数支付,并实行费用封顶”。加拿大实行的是国家预算型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参加医疗保险,这种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医生的成本意识,降低了医疗费用。避免由此导致医生的服务质量降低,在允许患者选择医生的同时,建立了医生服务质量评价制度,以确保医生的服务质量。

2.2美国模式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为“采取合理化诊疗政策,评估医生处方和医疗技术”。这一办法的核心思想是使医生的服务范围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绝大多数就诊患者的疾病不会超出常见病的范围,因此,医生的诊断和处方可以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参考相应的标准作出,这样就可以将常见病的医疗费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3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即对每种疾病确定标准费用。日本厚生省对医疗保险医疗费支出制度中,要对慢性病的治疗实行单一的收费制度,按服务收费制度将适用于急性病的治疗。这种对疾病费用的标准支付,在控制总支出的同时,也促进了医疗机构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2.4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为提高患者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加强对需方费用的控制,对大病保险指定可扣额和最高补偿额,即只有在医疗费用超过某个基本数目时才给予支付,支付时还规定了投保者一年的最高补偿额和一生的最高补偿额。

2.5德国模式

德国为控制医药费用即通过了一般性的《医疗卫生结构法》,也通过了专门性的《医疗费用控制法》,甚至通过立法鼓励平行进口和仿制药的使用。

2.6英国模式

英国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按疾病种类付费与总额预算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强对供方的费用约束。

3控制国内医院过度消费医保费用的对策

3.1加强对医疗机构、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医保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引导,通过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剔除不合理医疗费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3.2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监督、惩罚和激励机制;加大检查和惩罚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社会监督。

3.3健全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立个人信用账户,对医生进行约束。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监管合力,限制过度医疗行为,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

3.4改革“医药合一”的体制,实施医药的经营分离。正确引导参保人就医,适当提高医保自负比例和调整完善补偿机制。

3.5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身体免疫能力,降低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量,是控制医保费用最“治本”的方法。

医疗保险费用的急剧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其中,医方道德风险是造成医疗保险费用急剧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根本问题所在。医保患者的费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卫生问题,它需要社会各方的协调努力。以上提到的各方控制办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既需要政府的有力调控,也也需要保方管理规范、医方措施积极、患方主动配合。因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关键便是更加充分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