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感染家族内乙型肝炎分析

感染家族内乙型肝炎分析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对象和方法;结果,几个方面对感染家族内乙型肝炎分析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对象以200201/200512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来自偏远山区的HBV感染者为先证者(indexcases),通过询问了解其家族史,初步筛选出能提供三代以上的遗传资料信息的家族,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人员统一进行流行病学培训,用Epiinfo3.32(www.cdc.gov/epiinfo)软件制作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及抗HBcIgG,商业试剂盒购自3v生物工程公司.HBVDNA定量采用RealTimePCR法,仪器为ABI7300,由1×103,1×104,1×105,1×106,1×107,1×108copies/mL的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检测值大于1×103copies/mL定义为HBVDNA阳性.以上每一项目均由专人统一检测、抗HBc的流行特点HBV感染的标志抗HBc阳性共149例(62.9%),各年龄组无明显高峰,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此外尚有5例抗HBc阴性患者HBVDNA阳性,分布在2个家族、HBVDNA阳性率/年龄分布呈曲线呈两个高峰,主要集中在20岁和45岁,一个波谷,在25~35年龄段;HBsAg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0~5,18和45岁3个年龄高峰,1个波谷,后2个高峰及1个波谷与HBVDNA阳性率/年龄分布呈曲线一致;HBVDNA及HBsAg阳性率随年龄变化的动态曲线各波峰波谷分别反应机体不同的免疫状态,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史一致、具体材料请详见: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家族聚集性;疾病易感性

摘要】目的:研究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在聚集性感染家族内的流行模式.方法:以2002/2005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来自偏远山区的HBsAg阳性者为先证者,询问其家族史,筛选具有3代或以上遗传信息的家系.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这家系中所有的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血样.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RealTime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共收集27个家系237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45.6%,5.9%,26.7%,11.8%,62.9%,28.3%;在HBV聚集性感染家族中,男性的HBsAg,HBeAg,HBV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HBsAg及HBVDNA相对年龄成双峰分布,主要集中在18岁和45岁.结论:在聚集性感染家族中,HBV的流行病学资料有其自身特点;家族聚集性感染者符合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多为婴幼儿期感染所致,可能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家族聚集性;疾病易感性

0引言

我国是HBV高发区.早期的研究发现HBV感染呈家族聚集性,家族成员慢性化率、原发性肝癌发生危险度、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对HBV疫苗的反应均与普通人群存在较大的差别,推测这些家族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因素[1].为此我们研究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在聚集性感染家族内的流行模式,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以200201/200512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来自偏远山区的HBV感染者为先证者(indexcases),通过询问了解其家族史,初步筛选出能提供三代以上的遗传资料信息的家族,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人员统一进行流行病学培训,用Epiinfo3.32(www.cdc.gov/epiinfo)软件制作流行病学调查表格.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HBV感染史、临床病史、饮酒史、家族史及与先证者的亲属关系.每人留取EDTANa2抗凝外周血10mL,离心(>2000g,10min)分离血清,置-20℃冻存备用.

1.2法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及抗HBcIgG,商业试剂盒购自3v生物工程公司.HBVDNA定量采用RealTimePCR法,仪器为ABI7300,由1×103,1×104,1×105,1×106,1×107,1×108copies/mL的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检测值大于1×103copies/mL定义为HBVDNA阳性.以上每一项目均由专人统一检测.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由2人同时用Epiinfo分别录入,结果检验一致后将所有数据导入SPSS11.5,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共收集27个家系,最大家系23人,最小家系4人,共237(男123,女114)人.先证者27人,先证者一、二、三级血亲分别是102,41,21人,先证者非血亲(配偶及血亲的配偶)家族成员46人.HBV标志物在各年龄组分布见表1.

表1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略)

2.2HBsAg的流行特点HBsAg阳性共108例(45.6%),主要集中在18岁和45岁两个年龄高峰,占70%,此外,0~5岁年龄组尚存在一个小高峰(图1);男性阳性率(52.0%)显著高于女性(38.6%),P=0.026.抗HBs共14例(男/女=9/5),仅占5.9%.

图1不同年龄组HBsAg及HBVDNA阳性率(略)

2.3HBeAg的流行特点HBeAg阳性63例(男/女=40/23),占26.7%,抗HBe阳性共28例,占11.8%.在10~30岁年龄段,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e阳性率逐渐增高,提示HBeAg向抗HBe的血清转换主要发生在10~30岁年龄段;40岁以后出现HBe抗原抗体系统波动.

2.4抗HBc的流行特点HBV感染的标志抗HBc阳性共149例(62.9%),各年龄组无明显高峰,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此外尚有5例抗HBc阴性患者HBVDNA阳性,分布在2个家族.

2.5HBVDNA的流行特点HBVDNA阳性者67例,总体阳性率为28.3%,主要集中在20岁和45岁两个年龄高峰(图1).男性阳性率(35.0%)显著(χ2=5.64,P=0.013)高于女性(21.1%).

3讨论

HBV感染呈世界范围内流行,我国HBsAg人群流行率为8%~12%[2].有研究发现HBV感染呈家族聚集性,家族内HBV标志物的流行率不同于普通人群[1-4],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本研究发现,HBVDNA阳性率/年龄分布呈曲线呈两个高峰,主要集中在20岁和45岁,一个波谷,在25~35年龄段;HBsAg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0~5,18和45岁3个年龄高峰,1个波谷,后2个高峰及1个波谷与HBVDNA阳性率/年龄分布呈曲线一致;HBVDNA及HBsAg阳性率随年龄变化的动态曲线各波峰波谷分别反应机体不同的免疫状态,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史一致.提示家族性HBV感染者多发生在新生儿期或更早,易于形成免疫耐受,使感染慢性化.

在27个家族237人中,HBsAg的总流行率为45.6%,若不考虑HBsAg阳性的先证者,流行率仍高达35.4%,显著高于我国普通人群HBsAg流行率的10%[4],也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家族内的感染率11%~20%[2,5],而土耳其的HBsAg阳性人群主要集中在5~9岁[6].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偏远山区,属HBV自然感染人群,此高峰为HBV原发性感染,与新生儿未接受计划免疫有关.骆抗先报道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检出率高台期为10~40岁,以后逐渐降低,广西,广东,台湾的HBsAg年龄分布也不成双峰分布;这与我们的研究不一致,提示家族中的HBV标志物分布模式不同于普通人群,家族性HBV感染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7-8.

研究发现男性HBVDNA,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其他学者报道的一致[2,9-10].对于HBV感染家族聚集性的原因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看法,近年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是与HBV有关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11].本课题通过对27个较为隔离家族的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家族性HBV感染者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流行率不同于普通人群,其免疫状态即清除病毒的能力也与普通人群有差别,提示宿主的遗传背景差异可能是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AlizadehAH,RanjbarM,AnsariS,etal.IntrafamilialprevalenceofhepatitisBvirologicmarkersinHBsAgpositivefamilymembersinNahavand,Iran[J].WorldJGastroenterol,2005,11(6):4857-4860.

[2]HouJ,LiuZ,GuF.EpidemiologyandPrevention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J].IntJMedSci,2005,2(1):50-57.

[3]RehermannB,NascimbeniM.ImmunologyofhepatitisBvirusandhepatitisCvirusinfection[J].NatlRevImmunol,2005,5(3):215-229.

[4]CusterB,SullivanSD,HazletTK,etal.GlobalepidemiologyofhepatitisBvirus[J].JClinGastroenterol,2004,38(10Suppl):S158-168.

[5]MilasJ,RopacD,MulicR,etal.HepatitisBinthefamily[J].EurJEpidemiol,2000,16(3):203-208.

[6]KuruU,SenliS,TurelL,etal.Agespecificseroprevalence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J].TurkJPediatr,1995,37(4):331-338.

[7]MarcellinP,CastelnauC,MartinotPeignouxM,etal.NaturalhistoryofhepatitisB[J].MinervaGastroenterolDietol,2005,51(1):63-75.

[8]FunkML,RosenbergDM,LokAS.WorldwideepidemiologyofHBeAgnegativechronichepatitisBandassociatedprecoreandcorepromotervariants[J].JViralHepat,2002,9(1):52-61.

[9]KimWR,BensonJT,TherneauTM,munity[J].Hepatology,2004,39(3):811-816.

[10]CraxiA,MontanoL,GoodallA,etal.GeneticandsexlinkedfactorsinfluencingHBsantigenclearance.I.Nonimmuneclearanceininbredstrainsofmice[J].JMedVirol,1982,9(2):117-123.

[11]龚玲,赵英仁,何英利,等.乙型肝炎慢性化与CⅡTA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相关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3):12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