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创造力培养因素

生创造力培养因素

当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诺贝尔奖”,并引发“为何至今中国本土尚无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何时有望赢取诺贝尔奖”等讨论时,这个沉重的话题表明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却更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诚然,中国民族的智慧并不亚于任何民族,且事实证明中国人有智慧到达诺贝尔奖(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六位华裔的事例);而事实同样证明,在本土上生活的中国人尚无人赢取诺贝尔奖。作为全球学术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重在授予具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学者,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集中于具有研究生学历,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具有高创造性能力的人才群体中。由诺贝尔奖自然可联想到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至今无缘诺贝尔奖的事实从某个角度来看也突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创造力培养上的整体欠缺与不足,那么是什么制约了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呢?

创造是一种充分体现人类激情的艺术形式,是人脑精神活动的最高层次。创造力是通过想象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集合能力,一般包括知识(书本知识、实验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品格等部分构成。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先天的素质,也有后天的教育养成;有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也有创造过程中的认知风格、创造方法;既依赖于人的个性特征,也依赖于他对活动的基本态度,以及环境的约束与外部的干扰。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以人类的智慧作为前提外,必然与或促进或抑制它的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加以剖析。

一、传统文化对创造力的抑制

文化传统是历史构成的,是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主要包括民族创造力的表现形态、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传统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以一种强大力量作用于现实和未来,现实的教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创造力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一代创造力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哲学,窒息了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先导,而自西汉董仲舒以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就成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思想,因循守旧成了人们言行的典范。与之相适应的是,一千多年来科举考试内容很少超出“四书五经”,学习方法一律是死记硬背。这种陈腐的哲学思想、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和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严重地阻碍着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这些观念已经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经过上千年的沉积,它的消极影响仍然不可低估。

2、平均主义和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动机

在长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个心理定势,压制着拔尖人材的成长,在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谁都不敢超出别人。平均主义的观念、中庸的意识不鼓励通过个人的奋斗超过别人,而是怂恿落后者去压制掠夺拔尖者,鼓吹不分青红皂白的“杀富济贫”。久之,人们求异思维的能力钝化了,个体创造的动机被扼杀了,而这两者恰恰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和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认识到了没有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就不会有整个民族的发展,没有个体对有差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于是国家健全法制以保护个性,完善竞争机制,以激发个体的创造潜力。现在,在否定平均主义和中庸观念上已收效显著,但坐井观天、小富即安、胸无大志的心态依然流行,它正是中庸观念的余音,限制着民族创造力的发展。

3、忽视个性的文化取向妨碍了独立性人格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侧重群体的发展,忽视个性。重视人的群体性和共性的培养,要求人们把群体价值置于个体价值之上,迫使个体的需要服从于群体和社会的需要,以共性来铸造个性。和西方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的文化形态相比,这是我们民族道德品质优良的一面,但是它过分地贬低了个体的价值,使人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妨碍了个性的自由与多样化的发展。而自主性和独立性、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恰恰是个体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一个只知依附于别人的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的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呢?怎么能在科研中实现前无古人的创造?又怎么能在技术发明中跨上无以伦比的高度?现代文明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我们努力培养青年一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格,为创造性人材的崛起奠定人格的基石。因此,要发展个体的创造力必须在民族文化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强化竞争机制,鼓励个人创造;必须重视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格特征。

二、缺乏激发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环境

心理学认为,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有益的创新活动。缺乏激励机制和环境,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在没有激励机制和环境中长期生活,人的意志就会衰退,智慧就会枯竭,理想就会丧失,才能就会蜕化。只有给予适度的激励,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求知欲、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激发或抑制人的创造力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激励因素、工作激励因素、自我激励因素和物质激励因素等方面。在社会激励因素方面,整个社会的体制、制度、政治、法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心理状况,工作环境和群体的人际关系等等都应该产生足以“刺激”人才个体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强大压力,创造一种开拓进取的社会环境。在工作激励因素方面,工作富有挑战性,压力适中,负荷得当,有利于人才奋发进取。压力过轻,会使人能量“过剩”,滋生自满情绪;压力过重,又会使人能量“耗尽”,产生畏难情绪;唯有压力适度,人才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和使用自己的创造能量;激励因素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鞭策、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创造力的一股重要的内在动力:物质刺激因素是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可以激励人才克服保守情绪、怠惰情绪、知足情绪,不断进取,不断开拓,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定的激励机制是人才创造力开发的政策保证,而我国激发创造力的机制相对不成熟。人才所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等外在激励,更注重追求内在精神的满足,追求自我实现。适应这种要求,激励方式必须注重内在化。这就要求:1、为人才创业提供条件,要使人才最大限度地产出,就必须提供最完善的工作条件,特别是资本支持,这是人才自我实现的物质条件;2、提供平等、友好的文化氛围,平等的创新环境,能互相沟通,互相讨论,容易诱发新设想的产生;3、不可忽视外在激励的内在化,重视内在激励,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外在激励,相反对人才的外在激励标准更高,保证其付出和贡献相一致,而且,提高外在激励标准,一般也能提高内在激励的强度,外在激励内在化,要重视采用股权期权、知识产权入股形式,形成对人的内在激励;4、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创造的源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充满了挑战和刺激,激发了人才潜在的追求优越的动机,使人才获得生存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才潜在的创造力。

三、传统教育对创造力的抑制

缺乏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视,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观念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创造力的激发。传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如灌输式教学方法、权威化教学态度、统一的教学模式、功名化教育价值观等。儿童、青少年本是最富于想象的和最爱自由思索的,他们的空间本是无遮挡的,而传统教育逐渐缩小了青少年的空间,逐渐削弱了他们的想象力;常常让他们失去思索的自由,常常让“什么”、“为什么”不再或很少从他们的口中说出,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也许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难,更需要水平,也更需要勇气。甚至可以说,提出问题已经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而传统教育的结果却是让学生逐步丧失了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安于被动接受和盲目服从。无庸讳言,传统教育的确存在着许多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显示出来,因为中小学分别以毕业生的中学、大学录取率作为自己教学效果的检验,而这个检验本身有同样的问题,即两厢形成封闭循环造成自我满足,忽略了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对创造力的要求。到研究生学习阶段,创造性能力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后,中小学教育系统又不能得到反馈信息,或认为是大学的问题,却没有认识到根子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小学系统会自豪于有多少毕业生都读了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而不知道国内研究生因为思维方式已定、创新性研究能力短期难以培养,到国外留学的研究生,很多在创新能力方面也有明显不足,常常是只能在别人指导下做研究,而不能独立工作或领导一个实验室开创自己的方向和领域。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教育重视“读书”,倡导“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和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到科学研究前沿时,创造力不足的缺陷明显制约了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四、现代大学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匮乏

1、缺乏尊重“学术自由与创新”的学术文化与学术氛围

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学术是大学的命脉和核心,学术氛围是孕育创造力的摇篮,学术理念可在恰当的学术评价和教师奖励导向的作用下,形成学者的学术信念,引导学者们在知识、目标、方法和程序、创造性地使用资源、有效而良好的交流、重要成果等方面来规范自己的学术工作,并体现于各种教学和学术活动中,形成尊重“学术自由与创新”的学术文化和学术氛围。美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舍韦说:“美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挑战权威和竞争创新气氛是美国孕育众多诺贝尔奖科学家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独到地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校风,即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冒险和创业;崇高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重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等。

与美国相比,我国大学的学术文化过于传统,前辈的观点必须被尊重,挑战权威与竞争创新的学术氛围明显缺乏。2004年3月12日的法新社有文称:“屈从权威,尊崇师长,墨守陈规等……使中国科研深受其害。”“辩论和学术性挑战的匮乏”成了极大的阻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2、缺乏反思、质疑、批判的专业态度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麦克德尔米德曾说:“中国学生勤奋,但缺乏怀疑精神。”他曾建议中国学生不要盲目地、简单地相信别人所讲的话,或盲目地、简单地听老师教的东西,不要盲目地相信书本、广播里得到的信息。要向一切发问:为什么?并提出教师与学生要‘互教互交’,学生要‘向一切发问’,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然而我们的大学却是让学生只被训练为读懂弄通,却不被训练为质疑和挑剔;教授们满足于学生不再有疑问,却不再担忧他不再疑问;我们的学生以善于解答为荣,却不以不再生疑,不再发问为羞。

做学问一定要有反思、质疑、批判的专业态度,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来自反思,来自对前提的质疑,来自对潜在性前题的质疑,有时就来自颠覆性质疑。相对论来自对时空不变的前提的质疑;量子论来自对宏观粒子运动性质的质疑;非欧几何来自对平行公理独立性问题的质疑……只有聆听和理解是不够的,只有修改和补充还不够,因为这些都不足以为我们带来突破与开拓。只有不轻信权威、不轻信权势、不轻言向谁学习,不小看自己,坚持用反思、质疑、批判地专业态度去分析事物,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创造。

3、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科学训练

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科学系统地训练,使学生获得激发创造力必备的素质和技能,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新方法的掌握等方面。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缺乏的不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正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方面。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以基本思维技能为基础,开设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是一种直接的创造力训练方式,讲原则、讲方法、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极大的锻炼。美国早在70年代就在大学里普遍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人才创造力开发现已普及到了政府机关、军队和企业。日本在1982年的国策审议中就作出了“开发日本人的创造力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支柱”的决议,把国民创造力开发作为基本国策。我国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上明显滞后,不仅在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更缺乏系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湖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84

郑晓年《切实加强博士生的创新性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2期31

张忠仁等《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如何保证人才创造力的开发——新世期中国人才发展战略思考之六》[J]时代潮2002年第13期19

饶毅《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1999年4月17日第7版

顾建民《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3月102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湖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88-189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湖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88-189

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