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酒令酒文化论文

酒令酒文化论文

1.喝酒的酒规

“酒酒酒,好朋友,自古人人爱喝酒,喝完消遣又解愁。”青海青稞种植历史悠久,是青稞酒的故乡。在酿造青稞美酒的同时,农耕文化由来已久,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间习俗,根深叶茂,也酿造出了许许多多酒的礼仪,鲜有流传。家里不管有什么重大事儿,如升学提干,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给长辈贺寿,盖房子立大门打庄廓等都要喝酒,于是酒与礼仪同在,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桌上无酒不成席,桌上无酒没礼仪”,好像缺了酒,该行的规程没法进行。“酒是先行官,万事它为先”,“三杯通大道,话在杯里说”。笔者记忆犹新,每一样大的事情上,如果没有酒,似乎就缺了什么。如缺了就该说的话或者不该说的话儿没法说出来。于是有了这样一句话:“草里的兔儿只有狗才能赶出来,心里的话儿只有酒才能撵出来。”青海人的喝酒有两种情况平分秋色,一种是干喝(所谓干喝,只喝酒,没有什么下酒之菜),另一种是在重大的活动中,如婚丧嫁娶,盖房立门或家中来了尊贵的客人,炒菜煮肉,擀长面等为仪式助兴喝酒,酒在青海人生活中密不可缺,是精神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摩拳擦掌,莫此为甚。高兴了喝,忧愁了也喝,找个朋友边喝边聊,把中心的怨气晦气全部释放出来,一醉解千愁。家中来了客人,就要拿出酒猛喝一顿,使出浑身解数,不醉不罢休,直到将客人喝醉放翻为止。尽管在吃的方面欠缺一点,但只要把酒拿出来让客人喝个够,就是最好的“当人”(招待贵客之意)。人爱喝酒,有关酒上的规矩也很多。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家庭,男人大喝特喝,我行我素。媳妇一怒之下提出离婚,当然男人不同意,说以后少喝酒,没有事儿绝对不喝酒。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媳妇听了信以为真,回心转意,让男人写下保证书来。男人立下这样规矩:“以后阴天下雨喝一点,人来客去喝一点,单日双日喝一点,有事没事喝一点,以此为凭,让贤媳监督”。媳妇一看说:“什么保证书?你的保证把我气醉了!”趣味十足。酒是粮食之精华,是上苍赐于人类的琼浆玉液,喝的时候不得随心所欲,各行其是,须要有喝酒的礼仪和规矩。于是有了“酒令大过军令”的说法。酒场上规矩一经确定就得无条件执行,酒场就有了“监拳”“当关”和“应关”的称谓,各司其事。“监拳”的执壶监督;“当关”的以拳过关;“应关”的专心观拳,“当关”的划到那儿就得“应关”,来者不拒不得三心二意,东拉西扯,这叫“喝酒端喝酒,不提马明有”、“酒中不语真君子”…….和长辈划拳前,先要给长辈敬上两盅儿,而且要双手举盅,恭敬有加,要长辈“双双儿喝”,这叫“免罪酒”。只有长辈喝了免罪酒,才能伸手划拳。与长辈或老人划拳前一定要用左手托往右手的胳膊肘才行,划拳时拳心向上,手要平出平收,不得左右晃动。划拳还有一个规柜,就是出手指头时,最讲究拳拳不离大拇指,除了“宝拳”外,主动示好,决不允许捏掉大拇指出拳。意思有两种,一是酒是精食的精华,是好东西,出拳伸拇指表示声声赞扬;二是对对方的尊敬称赞,亲密无间。划拳如果不出大拇指,举措失当,对方认为你对他不尊敬,可有手不出拳,举目不爽之嫌。

2.喝酒的酒令

酒令包括划拳和酒曲儿。划拳的样式很多,也很复杂。但开宗明义,最传统、最规矩、最精美的要属“官样拳”。和盘托出,就是每拳四个字,不多不少,喊出来时抑扬顿挫,呼之欲出,字字珠玑:宝拳送你,一品当朝(或一心敬你),二朵梅开(或双喜临门),三级连升(或三元报喜,桃园结义)四季发财,五经魁首(或五子夺魁),六连顺喜(或“六六大顺”)七贤竹林,八仙庆寿(或八福长寿、八马分骏),九盏莲灯(或酒满仓库),十满大堂(或全家富贵)等等。全是文绉绉的吉祥如意之话。婚宴上这些吉祥拳语须要喊出口,这些拳语,开门见山,直呼直出,不是简单的数字表达,都是有意思和来历的。宝拳送你,意为送你宝贝,还有直呼宝疙瘩送你,一品当朝也叫当朝一品,意为对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官员;二朵梅开是象征像梅花一样高洁;三级连升是希望对方连续升官三级;三元报喜来自于宋代科举考试中,那是考生参加考试需通过三试,即乡试,会试,殿试。三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是表示有极大的喜事;三星高照有三星高照,新年来到的意思;桃园结义表示志同道和、意气相投;五经魁首有魁星点元,独占鳌头的意思;六连顺喜表示祝福的涵义;七贤竹林,历史典故,是一块喝酒、一块快乐的意思;八仙庆寿、八福长寿是尊重对方,意为大福大贵、健康长寿的意思;九盏莲灯象征对方的威望和地位;十满大堂即儿孙满堂之意。此外还有许多赋予文化内涵的拳语,无不瞻顾。光喝酒没意思,还要唱一唱酒曲儿。酒至半酣,热闹非凡,划拳的人就会边表演便唱起来,有的唱《十道儿黑》:“吃上一杯儿酒呀,心儿里醉,听我们来唱上个一道儿黑,白布的汗答青丝带(来吧)太平年,勒在(个么)腰里一道儿黑,年太平哪,太平年……”有的唱《数麻雀》“:一个(嘛就)麻雀一(呀嘛)一个头呀,两只眼睛明(呀嘛)明丢丢,两个爪爪站(呀嘛)站墙头呀,一个尾巴丢在个后呀头……”每唱完一段就要划一拳,非常热闹,扣人心弦。有个令儿叫《满堂喜》拳拳不离喜:“满堂喜,二梅喜!满堂喜,七巧喜!满堂喜,三元喜……”如有一方赢了,就得马上接一句“请酒喜!”输拳的一方就紧接一句“我的喜”,提盅干了酒。酒曲说来酣畅淋漓,脍炙人口。也有一问一答的“天上的安罗树什么人栽,地上的黄河什么人开?天上的安罗树西王母栽,地上的黄河禹王爷开。”这也应了这样几句话:青稞煮下的好烧酒大禹留给君子喝,好酒三杯过肚肠,不成神仙也寿长。

3.喝酒的酒话

常言“酒不顾礼,喝多了出丑。”这里有讽劝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反映了先民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范,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方面对喝酒的警句。但在生活中,有的人酒量极小或身体欠佳,不适饮酒,却又遇上对方诚心敬来的美酒怎么办?笔者以为老实说明原委也是同情宽恕、情有可原的。文明的主人量入为出,总不会揪住你的耳朵硬往你嘴里灌。至于有酒瘾的“高阳酒徒”或酒量如海,常说酒半桶,最好把住一个界限,有一斤酒量的,喝上六七两就行,酒不胜力,力辞不喝。且不可以当年“孔子百觚,子路磕磕(多言之意),尚饮百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酒也。(见《初学者》)为借口,拒谏饰非,津津有味,大口大口地喝个不停。因为“百觚”也好,“百榼”也罢,古人喝的都是近于饮料的低度酒。更不能学那大碗喝酒的“过岗武松”,划拳不已,不放倒对方,誓不罢休。原因是酒喝得过了量,不仅象《辞源》介绍的“能使人神经衰弱,肝质变硬”,有损于身体;而且因头脑发昏,六神无主,精神兴奋,徉装酒醉,自我失控,干出一些荒唐的事来,甚至身死名灭,害人害己。象青年男子正和对象处于热恋期间,如把不住在席面上喝醉了酒,当着她的面在亲友前吐天挖地,满口酒味或张牙舞爪,口出狂言,劣迹昭著,令人作吐。这些失态之状会使她羞惭的入地无门,结果婚事就有告吹之险!所以旧时就有“把酒倒在铁上,也失样,何况人乎,”《弟子规》一书中训诫道:“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为了劝告人们不可酗酒,民间“社火”中的“马报子”也常常这样提醒你:酒是惹祸的根苗,喝酒欢天喜地,酒醉吐天挖地,酒醒怨天怨地,“酒是世上的迷魂汤,吃酒成醉大街里躺,不怨爹来不怨娘,把个家(自己)吐成个泥棒棒!”民谣《酒色财气四堵墙》中也提出了警告:“提起酒,非等闲;大禹喝酒留民餐。刘伶酒醉整三年,李白酒醉丧江边。汉光武酒醉把姚期斩,九龙口里无戏言。赵匡胤酒醉把郑恩斩,酒醒了啼哭也枉然。君子人吃酒知礼仪,小人们吃酒发狂言。劝君莫吃无名的酒,酒醉伤身后悔难。酒坏身子水坏路,趁早不戒老来苦。酒醉失君子,醒来悔不及。”当代人吃酒,已成风气。有的求之不得,认为不喝白不喝,但也有的陈腐旧套,苦不堪言。民间也为后一种人编好了《拒酒词》:早晨不多喝,上午有工作;中午不喝醉,下午还有会;晚上不喝倒,免得回家老婆吵。”不过出门前,夫人苦口婆心,也叮咛的明确:“少喝酒,多吃菜;喝不了,请人代,实在不行就耍赖。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不喝怕失礼,但不能喝硬伤身体。”可见内当家的叮咛,独善其身,迷途知返,洁身自好,不过古人的训诫也有警词,掷之有声:“十年不喝酒,家里样样有,白酒不沾口,活到九十九。爱酒人喝成仙,贪酒人喝成鬼。”

作者:任玉贵单位: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