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前科技期刊相关内容探讨论文

当前科技期刊相关内容探讨论文

摘要:科技期刊是期刊中独特的一类,它不属于大众传媒,为此,现代科技期刊对编辑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问题

众所周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和永恒动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所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孵化器”和载体,科技期刊既是科学研究的实验场和检阅台,更是中青年学者锻炼自己科学研究能力的试验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科技期刊这一平台得以展示,由此可以得到同行的指点并且能与同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广泛交流。

科技期刊是期刊中独特的一类。这类期刊不属于大众传媒,而是主要服务于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读者。它所刊载的作品以具有学术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科普类、理论宣传等为特点,与娱乐休闲类期刊有着鲜明的区别。可以说,科技期刊不是可以在市场上叫卖的大众读物,而是期刊中的“小众读物”、“阳春白雪”。如果我们把科学研究工作看作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那么科技期刊的出版就是精神产品的实现过程。没有这样的出版作中介,科研成果就难以真正进入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现代科技期刊对编辑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一、政治性和文化性问题

政治思想性是决定文稿质量的最重要的方面,因而是文稿内部素质的首要问题。文稿的理论、思想、观点、立场是否正确,不仅仅是针对科技期刊,对所有期刊都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出版事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文稿的政治思想性越强,对社会安定、对读者信念的形成就更有益。而这也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将其作为审稿的重点,编辑素质也会在这一编辑活动过程中加以体现。

编辑活动是一种颇有特性的社会精神文化活动。它贯穿在精神产品的创造、审辨、选择、组合等有序化构成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科技期刊编辑将作者的精神生产组织起来,将研究成果及作品收集起来,经过审理、鉴别、选择、核订、重组、编序和排列,形成社会共有的文化结构;另一方面,又要将这种研究成果借助特定的物质载体,制成文化媒介,传播于社会。物质变精神离不开文化,精神变物质也离不开文化。编辑活动恰恰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互相转化、沟通的中间世界。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精神世界为主导,不仅在反映着社会思潮和文化变革,更在缔造着记载人类精神发展历程的整个文化结构及其历史。

基于这一基础,编辑活动就成了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有人认为编辑活动的目的就是传播。其实,传播只是编辑活动的表象目的、浅层目的。编辑活动还有发表一定见解的目的,而其终极目的是社会文化和理念的传承与革新,所以它有其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它是服从于政权,并为构筑政权的理论和文化基础而服务的。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将研究者最新的科研理念、技术创新等文化成果纳入传播渠道,使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科技期刊的编辑们也要承担起兴利除弊的重任,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文化所带来的原有桎梏,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革新,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性和文化性始终贯穿其中,并起着主导作用。

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工程的组织者、架构者,科技期刊编辑能否贴近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编辑主体意识,发挥更大的创造力量,是社会科技文化进步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编辑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把文本现实加工为媒介现实,而是通过编辑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对整个社会现实产生影响,维持文化的传承,促进科技的革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讲,政治性和文化性必然要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或者说必须遵循的首要规则。

二、学者型和杂家型问题

杂中有专,专而求杂,是各类期刊杂志总体定位的基本规律。内容丰富、读者宽泛的“杂志”一直也将继续成为文学艺术类期刊独特魅力。而作为面向某一特定的读者,并满足其某一特定层面的需求,更多的科技期刊则选择了舍弃大众传播的“泛爱”模式而取“专一”模式。作为一种生存发展道路,这是应该肯定的。

在当今信息社会,各类资讯信息涵盖万千、容纳百川,由于其受众不同,因而所采用的传播渠道也不尽相同。有些资讯信息是全部公众都迫切需要的,那就要选用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有些资讯信息是部分公众所需要的,那就当选用专业化的或特殊的方式传播这种资讯信息。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各个学科的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性质、规律不同,其研究方法、学科表述当然也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科均有自己的文献、方法特征、问题领域,甚至于对实地研究的地区亦有一定的规范要求。科技期刊所面对的研究者(包括作者和读者)必定也有其专业归属,其相应的、专业的科技期刊提供了他们所共同需要的学术背景,有助于研究者的相互切磋,也有助于研究的步步深入。各类专业性科技期刊的应运而生,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和专业需求。与之相适应,科技期刊的编辑不仅是要当一名杂家,博通古今内外,同时也要具备专业学者的素质。

“编辑学者化”是国内编辑出版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编辑学者化有益于刊物文稿质量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科技期刊这一特殊行业的特定要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一种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多方面的修养。科技期刊编辑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文字写作、编辑修改等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要对艺术、文化、新闻等方面有一定的素养,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也要对一些新兴科学技术知识有所涉猎。这种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有助于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并及时捕捉到期刊市场的动态,为期刊的正确定位、策划奠定基础。

我国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走出闭门造车的工作环境,感悟动态里的亮丽世界,追寻鲜活充实的生命话题,了解变化万千的期刊市场,认真学习专业理论,扩大期刊编辑间的学术交流,从而提高和更新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期刊编辑才能发挥独特的创造力、策划出别具一格的选题,才能把握期刊市场的机遇、趋势和新的生长点。这样说,科技期刊界不仅是需要“学者”,也需要“杂家”,更需要两者兼而有之的新型编辑人才。

三、社会性和主观性问题

各类科技期刊文稿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它必然会具备其所在社会环境的各类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和技术进步等。这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不能回避的。各类作品都会有其社会属性贯穿其中,尽管我们强调科技期刊的文稿编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客观的、公允的,但是这是相对而言的,任何行为活动过程,都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它总是包含着行为人自身的因素在内。我们生存于并依赖于社会,那么我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包括创作、编辑和阅读,也就都会打上所属社会的烙印。这也正是科技期刊社会性的必然体现。而当社会性成为必然时,另一个问题——“主观性”也随之突现出来。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在编辑活动中,编辑要受自己已有知识结构和“成见”的制约。“成见”是人们进入艺术理解前的先入之见,它非但不是理解的障碍,相反还是理解的必要前提,并且也是理解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编辑在选择过程中必然带有相当的主观倾向,用自己独有的目光去审视事件,并将自己的主观见解更多地附加于文稿修改之中。我们的编辑活动不是无目的的、无功利的。它是服从于编辑者利益并期盼与读者建立一种说服、教育关系,用一定的方式来展示事物以表明自己的存在。编辑活动总是有意无意地进行着信息管理,并充分发挥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当科技期刊编辑通过自身主观意识来进行编辑活动时,也就导向了作者的创作。不同编辑的不同审美或研究情趣、观点及风格等个性差异,这就形成了不同编辑出版部门的不同基调及风格。就此而言,编辑的个人素质成为科技文稿质量及研究方向的制约因素,尽管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其作用不可忽视。为此,科技期刊编辑在进行编辑活动时也应当尽可能地克制自身的主观意识,并将编辑过程进化成为一种客观性的创造性劳动。

四、责任心和道德观问题

人,是非常社会化的高等动物,生活在种种社会关系之中。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也不例外。同学关系、亲朋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等,构成了编辑人员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这张社会关系网络,既便利于编辑组织文稿,实施自己的选题计划,同时却又不断地干扰着编辑组稿和选题计划的顺利实施,影响着编辑主体性意志的发挥。超级秘书网

科技期刊文稿的创作主体是相对固定的。他们往往是局限于本专业或本行业内部人士。这类创作主体除少数人外,大多从事专业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实践,有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但由于面临着评奖、评职称的压力,面临着单位所规定的研究任务、工作绩效等重重压力,因而这一群体的文章往往趋于急功近利,选题陈旧,炒冷饭现象严重,缺乏新意,论证薄弱。一些作者急于发表文章,或需要在某一时间内刊出自己的文章,因此为了达成自己的意愿,他们不惜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想方设法与有关责任编辑取得直接联系,然后不惜长途奔波登门造访,请客送礼或是寄送礼物。这不仅使编辑人员陷于极大的被动境地,而且也严重影响到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正常关系。编辑与作者之间原本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学术上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和相互提高的同志关系,现在人情夹杂于其中,礼品甚至礼金夹杂于其中,这种关系就完全变了质,成为了一种赤裸裸的交易关系。其结果,不仅腐蚀了编辑的灵魂,而且败坏了编辑这一“为人作嫁”的崇高的职业及其道德,败坏了编辑出版界的行业风气,也污浊了学术界的空气。

科技期刊编辑的时间、精力,本来是应该着重放在制定切实可行的选题规划、组织稿件、审读稿件和编辑加工等工作上面,重在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丰富自己的主体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是由于各种人情稿、关系稿,致使编辑人员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了处理这些关系上,期刊质量也受到影响。应该说,大多数科技期刊的编辑都是一个比较清贫的职业。事实若然,科技期刊的编辑们在平时也许得不到人们的关注,得到的薪酬很低,还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单调而重复的案头工作,但是当遇到以上这些外来物质和精神诱惑时,我们或许更应当甘于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坚持自身的道德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完成自己的职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作为科技进步的培养者和传播者,或许这才是我们每位科技期刊编辑所应当追求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