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邓小平科技思想之对比

和邓小平科技思想之对比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技术/理论/比较

MaoTse-Tung/DengXiao-ping/scienceandtechnology/theoretical/comparis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NO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程度的不同,他们所阐发的理论侧重点又有所差别。因此,分析和比较、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入理解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科技发展地位:从的“向科学进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有深刻的认识。早在1940年,他就曾讲过:自然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希望人们在科学试验中去认识自然,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科学技术,进而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自由,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也是生产力的认同。

5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了,我们党积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在这场不同于兵家用武的新战争中,把学习科学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他曾在全国党的代表会议上强调:我们进入了……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全党同志要适应这种新情况,钻进去,成为内行,这是我们的任务。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把学习科学技术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相提并论,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进入60年代后,不仅把科学实验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并列称之为人类社会的三大实践活动,强调科学实验是人的正确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还从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角度,强调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技术。他指出:“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现在,我国社会制度变了,第一个原因基本解决了……第二个原因也已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要彻底改变,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时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注:.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8~849)为此,他一再强调: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强烈地反映了他渴望中国人民尽快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以发展我国的经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他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发展的关键环节的重要思想。

基于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正是在这一号召的指引下,迎来了我国科学的第一个春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众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只可惜,这一切没有能够很好地坚持下去。“”中,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摧残,严重地阻碍了它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愈来愈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正确思想和重大部署,还是给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邓小平新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邓小平是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同、一起,为创立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5年当他重新复出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就亲自抓全国的全面整顿工作,明确强调要把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整顿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现状,阐述了知识分子在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中的重大作用,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党对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此宣告:中国历史上科学的第二个春天到来。

在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他反复论证并强调最多的仍然是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他一方面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存亡的高度来强调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另一方面又站在时代的高度,密切注视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注视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7)邓小平从当代的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的发展趋势中,深刻地领悟到当代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就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和奠基石。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巨大体系,在这个生产力体系中,科学技术处于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的伟大理论。把科学技术从是“生产力”上升到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力理论的升华和发展,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作用,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关于科技发展战略:从的“打破常规”到邓小平的“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科学技术改造客观世界,促进社会发展,体现在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在1953年提出“在技术上掀起一个革命”的思想,很快就为党和国家所接受,成为具体实施的规划与措施。1956年春,根据当时所处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中国要搞点原子弹、氢弹的想法,并被首先确定为科技规划中的最大重点。还预言我们有十年功夫就可能实现,并请、、聂荣臻等人来亲自主持制定规划与负责实施的领导工作。在抓“两弹”研制的同时,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又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瞄准国际尖端国防科技目标,要求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火箭和卫星计划。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执行他所提出的“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注:.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8~849)的科技发展战略。

进入60年代,赫鲁晓夫背信弃义,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撤走在华全部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使中国科技研究陷入极端困难之中,在经济上还逼中国还债。国内又连遭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不惧艰难,不怕压力,指示国务院“以两弹为主,突破尖端国防”,“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仍应抓紧进行,不能放松下马”。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注:.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1)“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直接支持,使得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尖端技术的伟大成就。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发射成功。同外国相比,我国原子弹到氢弹的试验成功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而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法国用了8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与世界上第一颗卫星升空时间仅相距13年。这不能不归功于执行打破常规发展战略的结果。实践证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工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进程。正如邓小平评价时所说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这种打破常规、打硬仗的作风,更准确地、成熟地提出“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长期发展战略。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全面出击,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需要有一个过程,用少量的经费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几项大的工程,这是党开创的行之有效的路子,是我国的经验。邓小平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邓小平的战略思想既建立在他对所处时代科技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基础上,又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上。实践证明了中国发展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来讲是一种先进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看是一种潜在防务力量;从政治作用来说是一种国际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而论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关于发展科技队伍:从的“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到邓小平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经常说,人是要有一种奋发图强精神的。从50年代起他就这样不间断地教育我们说,为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就不能做到呢?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智慧的民族,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些充满激情的教导,长期以来深入中国人民的心中,培养中国人民树立了只要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必定能够做得更快更好的气概、决心和毅力。在实践中,使得中国科学技术缩短了在总体水平上逼近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时间,为实施打破常规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勇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志气,能把一个民族的潜在能力和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总是强调“我们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注:.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0)

仅有这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志气是不够的,实施中还必须造就一支中国无产阶级自己的宏大、优秀和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大军。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在其提出科学技术革命思想之后,在几十年内一直致力于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队伍,为开展技术革命服务。尽管对中国知识分子在政策上和工作上有过严重失误、错误,但其功不可抹。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在的心目中,无产阶级自己的这支人才队伍是包括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内的,具有合理结构的人才大军。

根据的构想,要完成历史向我们提出的造就宏大人才队伍的任务,大约需经15年时间。头10年以扩大队伍的数量为主,后5年致力于提高这支队伍的质量。这成为人才工程的第一个规划。要求从50年代后期算起做好两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方面,各级特别是省、地、县这三级要有培训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计划,各省、市、自治区要有自己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注:.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62)另一方面,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全体人民,人人都要努力学习,特别是“各行各业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注:.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1)

人才是科技信息的活载体,各国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布局等诸方面的竞争。当年为实现科学技术革命而造就的这支高素质人才大军,在现今时期正发挥着他们的巨大作用。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的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的思想,他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主要是尊重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作为我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第一,知识分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在生产上应用的骨干力量。第二,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第三,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努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方针政策。其中包括:在政治上、业务上信任和依靠知识分子;从优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知识分子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等。在总结14年来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重奖,并形成规范化的奖励制度。”

综上所述,、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依据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所不同的是,提出自己的科技思想之时,正是新中国百业待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之际。因此,他更多的是强调要努力钻研和掌握科学技术,尽快地建立起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而邓小平在提出自己的科技思想之时,正是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已成为促进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第一位推动力之际,因此,他更多的是强调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尽快地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和邓小平都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伟大学说。邓小平则进一步把的科技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

邓小平理论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