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邓小平思想协调发展

邓小平思想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的协调发展的思想,主要包括: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思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关于先富带共富的协调发展思想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希望能够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邓小平思想;协调发展;研究

一、邓小平关于协调发展的主要思想

(一)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思想

1986年初,邓小平针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状况,明确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而这决不是我们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邓小平深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但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思想

邓小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积极性和比较优势,在继续保持东部地区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共同发展中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自“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八五”计划指出:“八五”期间,要按照今后十年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筹划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尽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尽可能地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包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发展面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优势商品。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防止追求大而全的地区经济体系,更不能搞地区市场封锁。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关于先富带共富的协调发展思想

邓小平的先富带共富协调发展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一大创新,是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先富是指小群体而言,共富则是就大群体而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实现质变的过程。从先富到共富,是一个从量变的积累到部分质变再到根本质变的有差别的社会发展推进过程。

(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环境与资源。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逐步成为制约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邓小平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的成果。作为主体的人,把自然界当作其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同时,作为主体之客体的自然界,也把人作为其对象。两者之间形成了认识和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对象性关系。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界,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人,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人类是大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只是这一系统运动中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因而,人在张扬其主体性、能动性时,不能把自己看成是驾驭和统治自然的“上帝”。

二、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理论上达到了新的境界。

在党的*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报告还论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论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使科学发展观形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战略思想。

从*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阐述中,可以清楚看出它与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关系,也可以说,是以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的。首先,“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继承,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其次,“核心是以人为本”也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也是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中心内容;最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样根植于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党的*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这与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但发展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发展,既不是单个方面的孤立发展,也不是多个方面的简单组合,而是整体性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

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土壤虽然已发生了改变,但其确立的协调发展理论,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致力于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包括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内部子系统的协调。政治上的和谐就是指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框架之内政权体系保持有效协调运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经济和谐是指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它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文化和谐是指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外,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区域发展和谐、代际和谐、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利益和谐等目标。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呼唤人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自然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协调的本质与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共生共进的社会。”在*报告中,又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会始终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协调、平衡、共处的统一性的视角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分析和解决在建构和谐社会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可以给我们非常丰富而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韩庆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05-24.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

邓小平理论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