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白沙细乐曲牌

白沙细乐曲牌

内容摘要:“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对这部音乐的曲牌进行考证后发现,它们有的与纳西族的传统音乐相关联,有的则属于古代流行于内地的戏曲曲牌和民间小调。

关键词:“白沙细乐”纳西族传统曲牌内地音乐曲牌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风俗性音乐组曲,它属于曲牌体的音乐形式。曲牌体是中国音乐特别是汉族传统音乐中的特有现象,它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白沙细乐”现存的曲牌有“笃”“一封书”“三思渠”“美丽的白云”“哭皇天”“赤脚舞”“弓箭舞”“挽歌”等。而据清乾隆《丽江府志略》载:“……其调亦有《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另据丽江一带的老艺人回忆说,以往还有“南曲”“北曲”等。我们参考了相关历史文献,对“白沙细乐”的曲牌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发现,其曲牌有的与纳西族的传统音乐相关联,有的则属于古代流行于内地的戏曲曲牌和民间小调,现分述之。

一、承袭于纳西族传统音乐的曲牌

1.“三思渠”或“三思水”:纳西语为“三思吉”或“三思开”。三思水是源于丽江城北白沙“三思开”(地名,至今犹存),它是贯通了白沙、束河两乡三条河流的总称。三思渠则是为三思水东流灌溉而开凿的水渠,故丽江人也将其称作“白沙三思水或三思渠”。为此,歌中明确唱道:“白沙三思渠,三股水流三处。一股流五课,五课栽稻谷。稻谷多饱满,多亏三思渠。”①从上述歌词所表达的内容看,这是一首歌颂纳西人民修通三思渠,引来雪山水造福当地人民的颂歌。在丽江纳西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也有以三思渠命名的,亦多为歌颂水渠带来的丰收和快乐,但音乐却不尽相同。至于这首歌颂性很强的乐曲何以用于丧葬仪式,有人推测很可能与纳西人传统的生死轮回观有关,这在东巴丧葬仪式唱腔中有很多相同的实例。②

2.“美丽的白云”:纳西语为“阿丽丽构及泊”,这是一首带伴奏的歌曲。歌中唱道:“多美丽的白云,最美丽的白云,朵朵白云间,鹤随鹰,鹰随鹤,飞去了,白鹤飞去了,不再回来了……”③歌曲反映丧事中生者对死者的留恋难舍和祝愿死者安息。整部乐曲结构工整,曲调和平安详。

3.“赤足舞”:纳西语为“跺搓”。这是一首竹笛独奏、苏古杜伴奏的乐舞曲。纳西语中“跺”是“赤脚”(足)的意思,“搓”是“跳”,引申为“舞”。这一舞蹈最早源于纳西族桑尼巫师及其驱鬼、招魂、除病、消灾和驱邪活动中的巫舞,通常带有某种巫术行为和性质。

4.“弓箭舞”:纳西语为“卡搓”。最初起源于东巴祭师在祭天、祭风等仪式中举行的舞蹈。乐曲取自“一封书”和“挽歌”,特点是舞时不歌,歌时不舞。东巴舞和“白沙细乐”中均以此来喻意射杀敌人的战争经历,并借此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

5.“挽歌”:纳西语为“幕布”。这是一首无伴奏的齐唱曲,最早源于东巴丧葬仪式中的唱腔“幕仔”(唱丧歌),现在纳西族东巴教的音乐里,亦用于丧事中,表现风格和情绪都与“白沙细乐”的“挽歌”相似,但曲调不同。从现存“挽歌”音乐来看,“挽歌”应是源于纳西族民歌。主要根据是:首先,所采用的la、do、re、mi的四音音列,这正是纳西族民歌中的常用音阶;其次,从音乐风格来看,类似于纳西族民歌“谷凄”和“幕布热”;再次,从音乐的旋律来看,与丽江坝子一带的“谷凄”及丽江宝山的“拉伯谷凄”等纳西族民歌的旋律极为相似。

二、承袭于内地的音乐曲牌

1.“笃”:“笃”是演奏“白沙细乐”时最先演奏的曲子,有引子、序、跋、基础、精华等多种解释。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持“白沙细乐”为“元人遗音”之说的蒙古族学者乌兰杰先生就认为,“笃”是歌曲的意思,因为蒙古人将歌曲称作“倒”,“笃”就是从此语变化而来的。④而纳西族学者和云峰先生却认为“白沙细乐”中“笃”的演奏预示着丧事的开始,因此,应将其译为“开丧曲”。⑤而据了解,“笃”是一首笛子独奏曲,笛子是应律乐器,独奏时其他乐器都是根据笛子的音高调弦,所以有人将其译为调音曲。其实在丽江最早运用“笃”这一曲牌的是“洞经音乐”,洞经乐队迄今仍遵循这一惯例。可以看出,“笃”最早应是源于汉传的“洞经音乐”,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纳西人已经赋予了它许多新的特定内涵。

2.“一封书”:纳西语为“纵拾”。它是“白沙细乐”中重要的乐曲之一,这一曲牌最早见于宋金时期的汉文文献中。例如,在宋金的说唱音乐诸宫调中就有这一曲牌。明清时期这一曲牌为许多地方戏曲所采纳,同时,它还被用于道教音乐之中,比如,清乾隆十五年,龙虎山天师府娄近垣真人在他编辑整理的《清微黄箓设仪》中,就附有“一封书”的曲牌。“白沙细乐”中的这一曲牌应是明清时期与“洞经音乐”一道传入丽江的。

3.“寄生草”:“寄生草”是元曲中常见的曲牌,属于“北曲”先吕宫,是昆曲中常用的曲牌,京剧也用此曲牌,源于昆曲。同时作为民歌,此曲牌也在民间广为传唱,比如,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说:“嘉隆(公元1522—1577年)年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之属。”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此曲牌大量出现在新兴的民歌小曲中,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体。至今,此曲牌依然被许多地方剧种作为保留曲牌,也是许多器乐乐种和说唱音乐的常用曲牌。

4.“哭皇天”:纳西语为“美米抚”。“哭皇天”又称“玄鹤鸣”,属于“北曲”曲牌,在昆曲中广泛使用,后被其他剧种或器乐所吸收,在明清时期也有民间小曲称为“哭皇天”。在内地戏曲中是一支哀乐曲牌,多用于奠祭灵堂、祭扫坟墓等场面上。器乐乐种也一直在使用这一曲牌,如辽南鼓吹、广东音乐等。“哭皇天”在“白沙细乐”中也是一支哀乐曲牌,其所用场景与上述基本相符,只是旋律不同。

5.“一枝花”:纳西族老艺人称“荔枝花”。“一枝花”是唐太宗年间艺妓李娃的别名,同时也是唐朝天宝年间产生的乐曲名称,内容与艺妓李娃的事迹有关。⑥宋元以后,此曲牌被戏曲所吸收,成为昆曲中最常用的曲牌之一,而且“南曲”和“北曲”都用。比如,昆曲《长生殿·弹词》李龟年上场时所唱就是“一枝花”曲牌。至今,此曲牌依然被其他剧种和器乐曲所广泛使用。(转第87页)(接第83页)

6.“叨叨令”:这一曲牌最早见于宋末元初,元代时被广泛地应用于戏剧中,尤其是明代的昆曲中被大量使用,其属于北曲曲牌。至今,此曲牌仍然在许多地方戏、器乐和曲艺中被使用,比如,粤剧、川剧、兰州鼓子等。

7.“北曲”: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在继承北方传统的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当时流行的民间歌曲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有唐宋以来的歌舞大曲,宋、金以来的说唱诸宫调,宋代流行的词调,以及鼓子词、转踏、唱赚等说唱音乐或歌舞音乐,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歌,尤其女真族的民歌占有相当比重。⑦“北曲”的曲调采用七声音阶do、re、mi、fa、sol、la、si,其中mi到fa是半音,si到do是半音。北曲不仅有了这两个半音,而且其旋律一般高下越级的跳跃较多,起伏变化较大。因而其音乐风格具有雄壮、豪迈的特色。“白沙细乐”中“哭皇天”的旋律起伏较大,其音乐风格也似有几分“北曲”的风味。

8.“南曲”:也是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是南宋以来流行于我国南方诸省的南戏所用的音乐,“南曲”一词常被作为南戏或戏文的同义词。其音乐成分主要是吸收了当时的民歌和词调。⑧“南曲”的曲调采用五声音阶do、re、mi、sol、la,无半音,其旋律多用级进和小跳进行,节奏徐缓,因而其音乐风格显得委婉、细腻、缠绵,善于表达深切细致、缠绵悱恻的内心感情。“白沙细乐”中“一封书”的音乐风格似有“南曲”遗风。

结语

从“白沙细乐”中的曲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纳西族人民不仅将从内地传入的曲牌进行了扬弃和发展,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融入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曲牌,很好地完成了其“本土化”的转变。因此,仅就这一点来说,“白沙细乐”受到内地音乐文化的影响是基本可以肯定的。其实,纳西族的近现代文化源于元、明之际。早在元初,汉族儒学就在纳西地区得到倡导。在明朝,丽江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后,宗教、文化、艺术等多方位的汉文化进入云南地区。尤其是在清朝实行“改土归流”以后,汉文化在丽江地区的传播就更加迅速。同时,由于木氏土司采取广泛吸收汉、藏等先进文化的措施,并邀请著名学者到丽江访问,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种兼收并蓄的,又没有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近现代纳西文化。而“白沙细乐”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因此,仅从“白沙细乐”的曲牌我们就可以看出,纳西人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一种主动的融合进而达到一种艺术审美上的创新。事实上,在我国纯之又纯的本土文化是很少见的,各兄弟民族都是在不断创造着自身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白沙细乐”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杰出代表。

注释:

①云南纳西族、普米族民间音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第187页.

②⑤桑德诺瓦.纳西族“勃拾细哩”考[J].民族艺术研究,1993(1).

③同①第188页.

④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第21页.

⑥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第204页.

⑦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第22页.

⑧同⑦第280页.

文档上传者